標籤:

上海男人20年間腰圍膨脹了近8厘米

20年來全國最大規模的人體抽樣測量調查發現,華東地區成年男子在20年間,腰圍膨脹了近8厘米。上海陝西北路金鷹廣場,中年男子陳曉東接過營業員遞來的特大號夾克,提臀、憋氣,縮緊肚皮,一連串熟練的「規定動作」後,身體終於塞進夾克。他左右伸展,袖口肩寬勉強適合,肚皮卻不可遏制地鼓了出來。(chinesenewsnet.com)陳曉東悻悻地將夾克脫下還給營業員,「每一次買衣服都是對我羞恥心、忍耐度的考驗」。因為忙於應酬,短短几年內,陳先生的「啤酒肚」膨脹失控,家中衣櫥內一堆前些年常穿的特大號襯衫已經難以「籠罩」。(chinesenewsnet.com)像陳曉東這樣的發福男人要買到合身的衣服,幾乎純粹靠碰運氣,因為他的體型標準,根本沒有被列入目前通行的國家標準服裝型號庫。根據1992年4月1日起全國統一實施的GB1335-91國家號型標準規定,中國人體型從瘦到胖依次分成Y、A、B、C四等。其中「C」號型,就是俗稱的「水桶型」胖子,但因為當年這類肥胖人群在人群中比例過於稀少,實際上「C」一直被剔除在國家標準號型之外。(chinesenewsnet.com)然而近20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忙於應付工作,鮮有閑暇運動,大量脂肪開始堆積。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發現竟找不到合適的衣服了。1974年和1987年我國曾兩次組織人體數據測量收集,此後近20年的時間內,國家級大規模數據採集再沒有進行。2002年5月,恆源祥集團和東華大學聯手,共同發起建立中國男子人體資料庫。歷時4年,這項近20年來全國最大規模的人體抽樣測量調查終於在2006年5月初步完成。(chinesenewsnet.com)調查顯示:華東地區成年男子在20年間,腰圍膨脹了近8厘米。恆源祥科研部劉靜茹解析了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對比:1987年,華東地區成年男子體型主要集中在胖瘦適中的A號型,20年後A號型卻不足30%;B號微胖體型,國際比例是27.1%,上海則達到了41.5%;而較胖C號體型,上海男人的比例也已躥至14.8%,超過國際標準6.6個百分點。(chinesenewsnet.com)像陳曉東這類早先被忽略不計的超肥胖體型,在華東地區也已經達到6.5%。肥碩的腰段、巨大的臀部,走路時不得不把雙臂橫向撐開,這種極端體型已經不再是老外的專利。(chinesenewsnet.com)40至50歲的男子是肥胖男子的主體,「30歲以下的成年男子平均體重60.79公斤,30到40歲的男子體重稍重0.91公斤,但當男人步入40到50歲這個階段後,平均體重陡然升到65.59公斤。」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博士生導師、人體工學和服裝學專家張文斌教授說,40歲成了上海男人體重爆發的「臨界點」。(chinesenewsnet.com)劉靜茹擺出了兩個數字以說明人體數據收集的艱難──3000與13億──前者是4年間人體資料庫收集到的受測成年男子人數,後者是2005年末統計的中國人口總數。(chinesenewsnet.com)這3000人是收集人體資料庫的工作人員4年間在華北、華東、西南和中原四個地區找到的,即便只為爭取到這3000人的配合,劉靜茹也費了好一番周折。「人們不習慣將自己的身體隱私暴露在陌生人面前,尤其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劉靜茹說。(chinesenewsnet.com)為了獲得成年男子最精確的體型數據,資料庫的收集方式採用了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類。非接觸式就是運用三維檢測設備,受測者穿著緊身內衣進入密封房間,幾秒鐘後,儀器自動完成三維掃描,獲取人體各部位的80多個數據。(chinesenewsnet.com)但這類儀器攜帶不便,在一些地區收集數據時,採用的是接觸式收集法。受測者必須脫去全身衣物,換上紙內褲,然後由工作人員手動測量。這種接觸式,需花費每個受測者至少1個小時的時間。(chinesenewsnet.com)「在重慶測量收集時,當地人看見我們的受測者脫去衣物,然後分批進入房間,誤以為我們的測量點是犯罪據點,還驚動了當地的公安部門。」劉靜茹說,「人們對待這類測試過於羞澀,觀念不夠開放,嚴重阻礙了數據的採集。早先一家日本內衣公司到東華大學招募大學生,希望進行一些女生人體數據的收集,並開出每次200元的價格,但依然得不到學生的響應。大學生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社會上的男性。」(chinesenewsnet.com)對服裝生產企業而言,2006年版人體資料庫的建立,其意義遠不止於是對近20年來中國男子體型演變的簡單指示,其背後更為誘人的是在於開拓一種全新的生產形態──大批量生產與個性化定製的同步進行。(chinesenewsnet.com)20多年前,藍灰色中山裝與卡其布兩用衫彷彿在一夜之間不再一統天下,牛仔褲和蝴蝶衫開始在工廠和學校蔓延開來,具有前瞻意識的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服裝個性化時代那份「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蠢蠢欲動。但追求定製「獨此一件」的個性化衣服,即便在當下也缺乏可行性。批量生產一直以來就是一個主流,個性化的服裝追求即使不願屈從一刀切模式,也只能妥協。(chinesenewsnet.com)劉靜茹說,向來以身子骨單薄著稱的上海男人,現在也躋身肥胖行列,面臨穿衣尷尬。來自日益壯大的肥胖人群的呼聲,促進了中國本土製衣企業對個性化定製的思考。「人的體型在變化,製作衣物參照的國家標準號型卻一成不變,這是導致肥胖男人一衣難求的重要原因。」劉靜茹認為。(chinesenewsnet.com)讓我們一起來設想這樣一個場面:走進路邊一家服裝店,不再遇到用「法眼」打量自己身材推斷尺寸的營業員,就在你進門的那一瞬,店堂內的三維測量儀就已經對你全身上下進行了一遍全面的掃描,80多個人體各部位的尺寸數據在你開始挑選衣服之前,就已經傳送到了店堂的電腦。(chinesenewsnet.com)接下來,你從樣品衣架上選中一款,電腦網路同步將你的個人數據傳回生產車間。後台車間迅速從人體資料庫中選出與你最為接近的一組數據樣板,經過微調裁簦□瞥勺詈夏閔□偷母魴曰刮梢攏□嬲□迪幀敖齟艘患□□可磯ㄗ觥薄?/p> (chinesenewsnet.com)這是劉靜茹的規劃,這樣的概念店也許幾年後就會在上海出現,胖男人將不再到處遭遇尷尬。引入國際服裝行業中最先進的生產形態「MTM」系統,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排上了劉靜茹的日程表。(chinesenewsnet.com)「MTM」全稱「企業量身定製系統」,是在不改變企業大批量生產形態的基礎上,實現對顧客需求的個性化定製。這一服裝生產領域的技術轉變其意義遠在生產之外,人們的消費觀念將由此改變,穿衣文化將得到體現與推動。「一向以穿著講究享譽國內的的上海人,其實並沒有領悟到穿衣的精髓。」說這話的是有著近30年服飾設計的徐則勤師傅。(chinesenewsnet.com)從1978年起就投身於服飾設計的徐則勤,入行之初就選擇了這個?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紀設計的襯衫幾乎閉著眼睛都可以做。在當時國家四個標準號型的大框架下,襯衫的設計只需要對領口進行局部變動,其他部位「依樣畫葫蘆」對準尺寸,「只要填進去就是件衣服」。在那段時期,人們對襯衫的要求幾乎只是「穿得上就行」,至於寬鬆,肩寬、袖長這些細節是否完全與自己的體型吻合,似乎只是一些「老克勒」才會關注。(chinesenewsnet.com)「比如設計一件170厘米身高男子的襯衫,僅胸圍變化就可以做出十種胖瘦不等的規格,再搭配不同的袖長,一件襯衫就可能有好幾十種變化。」徐則勤說。「在國家目前通行的四個標準號型中,不同號型穿著人數比例有高有低,企業為減少庫存,常常出產人數比例最多的型號,而比例稀少的型號就很少了。」徐則勤說。(chinesenewsnet.com)他列舉了上海街頭常見的一種景象:一套西裝上班穿,下班穿,看電影穿,旅遊也穿。另一種常見卻不常被注意到的現象是,上海人在搭配襯衫和外套西裝時,往往只關注顏色、面料,而不考究款式的搭配。「在國外,人們甚至會仔細分辨某種款式的襯衫是僅用作內穿襯西裝,還是可以脫卸外穿。」徐則勤說,老外們穿衣的精緻程度是國內目前無法比擬的,「如果外套西裝不脫卸,裡面的襯衫就不會多一個累贅的口袋。」
推薦閱讀:

日本記者探訪:傳說中的上海迪斯尼現在只是一片荒地
說真的,千萬不要嫁給上海男人!
五一去上海玩,有什麼建議?
譚居士上海大圓通寺參學-上集
為什麼上海的道路名稱是用中國省、城市來命名的? 有什麼好處?

TAG: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