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6     三思三則     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及其他

? 一 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 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兩種不同的活法。但卻統一於一個人身上。這是世界的和諧還是世界的荒誕?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如果用黑格爾的話去演繹,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它存在於現實境況的個體身上。有這樣的事實存在,那它是合理。合理即美,那它是和諧的。 實則不盡然。黑格爾所言這句話,本身存在語境問題。存在即合理,我理解,某事物、某事理它存在於現實與自然中,自有它當時存在的環境和土壤。而這存在的環境和土壤是否是合適、正確的環境和土壤呢?這都有待人們深思熟慮後細細辨別。如果存在的環境和土壤都是有待改造的,那麼存在環境和土壤之上的事物、事理有何合理而言呢?反而處處透出荒誕來。 當然一個人身上統一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常見的事。人類發展到既需要世俗層面的養育,又要靈魂深處的安棲。畢竟人類還是不能等同於一般普通的其他生物。而在我們不了解的其他生物的層面,它們有沒有類似於人類的這種精神情結呢?暫時還沒有看到動植物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但動植物世界中也有許多匪夷所思、令人不解的現象。人類有,這是確實存在的。 那麼怎樣調和這兩方面呢?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不是相矛盾、相衝突呢?大多數情況下,兩者還是有所衝突。世俗生活是人生活的表層,它一般是人處於現實生活的境地。而現實生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生活單調、重複,久而久之就會陷入庸俗、乏味之中。就是最美的美景、最精緻的美食,也有審美疲勞、膩煩的時候。但我們又離不開這種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是活在生活的表層里。只有生活的表層才是真正的生活。但不能刺激感官、不能讓靈魂飛舞的日常生活——不是讓人麻木不仁如木偶般生活。就是讓人渴望超度自我、超越軀殼在精神的層面行走,感受到一點活著的喜悅和脫離物質意識的快感。 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人正常的訴求。只不過有的人訴求早,有的訴求晚。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有這種正常訴求。有人訴求明顯,有人訴求不顯。但訴求早或訴求明顯的,較後者略感痛苦。他們往往覺得自己怎麼與世俗生活格格不入?嚴重的覺得世界容不下他。實際這種心理都是錯誤的。他們沒有真正認識到世俗生活的意義;也沒有正確估算世俗生活的價值觀投影到他們心靈上給他們身心造成的殺傷力。因此往往在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奈何橋上苦苦扎掙。有時還不慎落入水中,造成一生的遺憾。 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告誡的不僅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還說明世俗生活的意義簡單的就是供己之衣食無虞,和他人的生活層面無關。你可以選擇自己想選擇的生活,不逾矩、不擾民即可。任何世俗的羈絆都入不了你的法眼。你即你,獨立的你。世俗與精神同在者。 但人往往做不到這麼超凡脫俗。安於世俗遨遊精神,是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也是最正常、最自然的生存狀態。我們還是承認它合理吧。在承認它合理的基礎上,去謀求世俗生活的幸福和追求精神世界思維的樂趣,才有合情合理的解釋和自我釋放的渠道。 謀求物質生活的世俗美,是人的常態;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悅,是人的本能。兩者無不可調和的。生活猶如立在花叢間的蝴蝶,正面美,反面也美。並無荒誕立在中間。 20180423晚落筆於都昌 二 捫心自問孤獨 你孤獨嗎?是的。我孤獨。我坦誠。 不知什麼時候孤獨二字鑽進我的腦子,進入我的骨髓。沒有什麼可掩飾的,我是孤獨的。淚水涌在了眼眶。有種無可訴無可依的冷到骨子裡的寂寞和孤獨。雖然我明白一個常態:在宇宙的本質上,我們都是孤獨的星球。但我依然無法排解這種如生理周期般準時造訪的怪物。 我記不起很久很久以前,冷到徹骨的孤獨感是否也這般強烈。應該說那時我也有些孤獨感,只不過身上的熱量多些,很快去追逐一些新鮮的、未知的事物。熱溶解了身上薄薄的冷氣。或者說,那時還未感知到孤獨深一層的寒氣時,就急急忙忙往人道眾多的世俗趕。在喧囂、繁華、浮起的浮躁中使命地碾揉自己,把心底剛想浮起的孤獨溺死在萌動中。 是的,我知道我遲早要與孤獨赤面相對;就像我遲早要與死亡素麵直視。來吧!在人生的途中、生命的深淵裡,應赤誠相待的還是以誠意待之,才無懼。 我承認我孤獨。也承認處於世間的人都孤獨。孤獨是生命的本質,也是生命的初始和落終。在生命的過往中,留點間隙思考這個問題,可能會讓你更好地審視這繁花似錦的世界。我愛生命。愛生命賴於生存的宇宙。我承認孤獨是生命的一種稟賦。因此,我不想用繁花為被覆蓋我裸露的孤獨靈魂。 春天來了,街道上的樟樹枝椏密密匝匝如綠錦鍛。下了一場小雨,清新淋過的空氣里是甜的、香的、淡雅的、幽馥的。我嗅著了在春天的淡薄雨霧裡彌散著的樟樹香味里鑽出來的玉蘭花的香氣。不,那是樟樹的香氣;不,那是樟樹間隔里的玉蘭樹上的香氣。縷縷沁脾,一絲一縷用鼻子在空氣里撲捉,若即若離,若捕若著,如清麗的酒香繞鼻。我知道,這是春天的味道。但我貪婪得只想獨自一人享受。享受屬於我一個人的春天,獨處的世界。甚至不想與人分享一下春天這種微醺的感覺。我的眼在春天裡有點潮。我已經習慣了孤獨,學會了和它平和相處。 生命里總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值得飛蛾撲火般痴迷。但在明了生命的深處是無人替代、也無人陪伴的孤獨。我選擇了放棄,選擇了取捨,選擇了放慢腳步。無論如何我都擺脫不了死亡的追逐;無論如何的盛況落幕都是人離曲散。我願停下來等著死亡,攜著它的一隻手——孤獨上路。 對生命最好的洞了,是對佛的皈依嗎?對生命最好的洞了,肯定不是對世俗的痴迷。雖然我極渴望極渴望世俗的美好。但我知道,慾念是一個填不飽的溝壑。何不提前拍拍空的雙手,立在神明面前,坦蕩蕩、亮朗朗。神啊!我一無所求、一無所獲。我孤獨來,孤獨去。只求天底下一個赤裸裸。 20180424落筆於都昌 三 生活的本身是生活 在沒有看到維特根斯坦說的:「凡被掩蓋的東西,我們都沒有興趣。」之前,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是不是該原路返回,回到最初的出發點。也就是說回到生活的表層去。生活的本身就是生活。 生活的本身就是生活。曾幾何,我想像勃蘭兌斯筆下描寫的在人類的深礦里不停挖掘的人樣 ,想找出位於地表下層樹的根系和它在黑暗中吮吸的礦物質。我這樣辛勤地勞作著,在黑暗中就著微弱的光,辨別網狀的根系和五花八門的礦元素。發現了一個如蜘蛛網狀的世界,雖繁複,但還是有脈胳可辨。 發現了生活表層下的一個繁蕪多樣的真相世界,認識了生命的本真和虛無。又有什麼意義呢? 浮出水面,站在泥土的表層,這才是真實的生活。人熙來攘住、稱斤缺兩、笑逐顏開,該幹嘛就幹嘛。該怎樣生活就怎樣生活。可能你看到了操控的鍘刀徐徐而下,你也在這鍘刀下。但你能改變什麼嗎?清明上河圖的熱鬧已成為歷史。人們記住得是大汴梁的繁華。誰記得張擇揣落筆時的荒涼和警示呢? 生活中沒什麼微言大義。雖然在另外一個世界,由於基因的構造和腦結構的不同。人們已然遵循了人類中最原始的自然秩序。但那又怎麼樣呢?他們依舊是活在生活的表層。可能他們的水源更純凈、養料更豐富,笑容更多些。但那又怎麼樣呢?他們依然是無知的認為天底下都是這樣。就像我們生活在生活的表層,同樣喜樂無知地傻樂,天底下都是一樣。 就是你告訴了他,天底下不是一樣。他們也不信。他們會嘲笑!你為什麼不去樂土。我聽見楊絳的聲音:道理我們都懂,但這是我的父母之邦,我總不能棄父母之邦,去異邦顛沛乞食吧。對。道理我們都懂,依然不能改變什麼。 在一條共同的諾亞方舟上,有沒有先知告誡你如何行事?在厚垢的龜殼上,可能有微弱的光在風中搖擺閃爍。但又有哪位中式的普羅米修斯把火種傳續下來呢?我們有的是千千萬萬的愚公,堅韌不拔,力拔山河。結局也僅僅是帝感其誠。 回到生活的表層,凡是生活底里的東西,我們都不感興趣。是的,在沒有先知預言的引領下,回到甲板上,看諾亞方舟在黑暗無邊的大海上航行。船上是燈火通明,張燈結綵,喜氣洋洋者矣。你也回去吧。 是的,我終歸要返回到甲板上。我終歸要回歸生活的表層。我終歸要在人群中穿行。莫名我想起了紀伯倫,一位終生赤足在黎巴嫩上空跳舞的阿拉伯詩人。 生活有什麼好思考的。它不就是生活嗎?還能是什麼?是的,我承認,生活的本身是生活。它沒有任何其他意義。我也終將一直生活在生活的表層里,與它共眠。睜著眼。 上帝的歸上帝,撒旦的歸撒旦。生活的本身是生活。 維特根斯坦你去其他的地方旅行吧! 20180425晚於都昌
推薦閱讀:

一位父親的獨白:若女兒男朋友家裡很窮,我會勸她分手嗎?
不世俗的人就真的不好嗎?就真的在別人眼裡是奇葩嗎?
先入世再出世
青梅竹馬毀於世俗,陸遊終其一生,都在為一個女人作詩
我們究竟要用世俗標準過完這一生嗎?——《無問西東》觀後感

TAG:生活 | 世界 | 精神 | 世俗 | 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