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臟工作時間表及十二時辰養生

熱1已有 3729 次閱讀 標籤: 膽囊炎 style

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新、氣色紅潤。反之,日久子時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膽囊炎、結石一類病症,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膽怯」。丑時(1點至3點),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如果丑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黃帝內經講:「卧則血歸於肝」。所以丑時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寅時(3點至5點),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神充沛。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劇咳或哮喘或發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此時是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辰時(7點至9點),胃經最旺。所以,人在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怕胖的人可以早餐多吃點,晚餐不餓,可以不吃。巳時(9點至11點),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否則唇白或唇暗、唇紫。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輸送進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咳而排屁。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經過申時的人體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也是我們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最旺。「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亥時(21點至23點),三焦經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可惜現代人能做到的很少。由於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地球圍繞太陽轉,月亮圍繞地球轉及地區的自轉,就有了地球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我們的內臟氣血也就出現上述的變化-----這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道」。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果我們不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則,我們的臟腑功能就會失調,引起各種疾病。

十二時辰養生歌

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丑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

寅時睡得熟,面紅精氣足。

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

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

巳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

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

未時分清濁,飲水降虛火。

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

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

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

十二時辰養生法

【摘要】中醫養生歷史悠久,古代不少養生家推崇12個時辰各自依照晝夜陰陽變化規律進行養生。下面為你介紹古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大家不妨一試。  【正文】起床輕微活動  1、卯時(5:00-7:00)  見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先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六七遍;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然後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彈中指、擊腦後各24次。然後去室外打太極拳或練其他導引術。  2、辰時(7:00-9:00)  起床健身後,飲一杯白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餘遍,有醒腦明目的作用。洗臉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飽。飯後,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虛弱,輕微活動和按摩腹部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  3、巳時(9:00-11:00)  此時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養花。疲倦時即閉目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為說話耗氣,老年人本來氣弱,所以須「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00-13:00)  午餐應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軟,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飽。食後用茶漱口,滌去油膩,然後午休。午餐要求食物暖軟  5、未時(13:00-15:00)  此時或午眠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或瀏覽時事(相當於現代人看報),或做家務。  6、申時(15:00-17:00)  此時或讀名人詩文,或練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7、酉時(17:00-19:00)  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濕之功效。晚漱口,滌去飲食之毒氣殘物,以利口齒。  8、戌時(19:00-21:00)  輕微活動後安眠。睡時宜右側,「睡如弓」。先睡心,後睡眠,即睡前什麼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  安睡以養元氣,環境宜靜,排除干擾。「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即睡時可屈膝而卧,醒時宜伸腳舒體,使氣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種姿勢。  10、丑寅(1:00-5:00)  此時為精氣發生之時,人以精為寶,宜節制房事

23點--1點膽經當令養生機之時,陽氣開始生髮,這時候一定要睡覺

1點—3點肝經當令肝氣主升,將軍之官,主謀略,這時候可養肝血

3點—5點肺經當令相傅之官,此時的人氣血重新分配,必須在深度睡眠中度過

5點—7點大腸經當令肺和大腸相表裡,這時候應該大便,排除體內垃圾

7點—9點胃經當令這時候一定要吃早飯,否則對身體傷害非常大

9點—11點脾經當令這時脾將攝入的食物運化成為身體所需精微物質,並交給小腸來吸收

11點—13點心經當令與子時相對,心腎相交,要午睡,所以子五覺很重要

13點—15點小腸經當令小腸開始吸收食物精華

15點—17點膀胱經當令膀胱與腎互為表裡,行走坐卧均養生,是學習的最佳時機

17點—19點腎經當令腎神為志,腎最具創造力,五臟中腎最大,腎為元氣所在

19點—21點心包經當令喜樂出焉,娛樂之時,心之愉悅。心為君主之官,心包經代邪受過。這時候可放鬆身心,適當娛樂,通過身體保障氣的運行

21點—23點三焦經當令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這個時候該休息了,生命進入一個心的輪迴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保健知識與方法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亥時(晚9—11時),為三焦經當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對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問題,但不管採取什麼方式,盡量在晚上11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態。

子時(子夜11—凌晨1時),膽經當令。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彆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里,「凡是十一藏取決於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丑時(凌晨1時—3時)為肝經當令。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別指出的是,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寅時(凌晨3時—5時),肺經當令。按照中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必須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擾。

卯時(早晨5—7時),大腸經當令。早起不貪睡,晨起首先活動四肢筋骨,打太極拳,叩齒摩面或雙手扣後腦,做「鳴天鼓」。

辰時(上午7—9時),胃經當令。活動後喝一杯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遍,然後洗漱。早餐應該清淡,要吃飽。飯後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強度鍛煉。

巳時(上午9—11時),脾經當令。開窗通風後,可從事腦力活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及時的休息。

午時(上午11時—午後1時),心經當令。這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外,建議可以喝點湯,菜要少鹽。酒可喝但不能醉。飯後宜睡半小時,不要過多。

未時(午後1—3時),小腸經當令。午睡後可做少量和緩的運動,喝一杯茶。

申時(午後3—5時),膀胱經當令。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記憶力和判斷力都很活躍。除用腦學習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時(午後5—7時),腎經當令。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可以喝點粥。

戌時(晚7—9時),心包經當令。準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睡宜採取右側卧位。

總之,這種養生法的核心就是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重點睡好子午覺,以此達到養生的目的。


推薦閱讀:

五臟六腑每天的工作時間

TAG:工作 | 人體 | 養生 | 內臟 | 時間 | 工作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