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中的心靈環保
心靈的環保
在現代社會,環保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今天的社會是以經濟為中心的社會,是一個強調經濟發展的社會,我們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充滿著污染,比如空氣的污染,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感覺就特別明顯,幾乎不容易吸收到新鮮的空氣;再比如水的污染,工業廢水的排放,使今天的人不太容易喝到乾淨的水;還有噪音污染,整個城市充滿著喧鬧的雜訊,使我們的耳根不得清凈。同時,這些污染已造成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如水災、乾旱、天氣偏冷偏熱等等,大自然似乎失去了協調。這都與我們今天過分強調經濟利益——即經濟利益至上這樣一種觀念而相關聯的。
環境污染是我們能夠看得到的。還有我們看不到的,就是我們內心的污染,即心靈深處的污染。今天的人,比以往任何時代的人,貪、嗔、痴都要重,所造的殺、盜、淫、妄業也更重。科技、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物質生活上的改善,帶來了許多方面的便利,但人們在充分享受現代化的同時,所面臨的煩惱與痛苦,恐怕比任何時代的人都要多。原因是現代人的思想太複雜,貪、嗔、痴太重,煩惱也就特別重。也就是講,今天社會在追求經濟和科技的進步,在不斷改善物質環境的同時,卻不斷造成生態環境的污染,也造成我們內心的污染。今天的社會都在提倡環保,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上的環保;我們作為學佛的人,應該意識到,我們不僅要保護好生存的環境,更要保護好每個人的這顆心,我們要做好心靈的環保。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心靈的環保。
一、「心」的概念與分類
在傳統的、通俗的哲學——佛教里講的「心」,包括心、意、識、心王、心所這幾個概念,它對心的定義是聚集的意思,能積累很多東西。我們的內心裡存儲著無始以來的經驗,在我們有情生死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一切都是由我們的心來保存的。「意」是思量、思維的意思。思維有時需要藉助外界的環境,有時則不需要,因為在我們的心裏面有許許多多值得思維的素材,也即我們無始以來生命的經驗,當我們閉上眼睛時,也是可以思維的。「識」的定義是了別的意思,六識面對六塵的境界時,我們能產生一種分別、判斷的功能,就是識的作用。佛教對心的主體賦於心、意、識三個不同的概念。
唯識宗把心分為八個識,我們最明顯感覺到的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五識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五識認識境界的能力只是一種現量。現量相當於哲學的直覺,它是不藉助于思維,它緣的境界必須是當前的,如眼前看到茶杯的當下,耳朵聽到聲音的當下等等。如果境界沒有出現在眼前的時候,眼識是不能產生作用的。當眼睛認識茶杯覺得是茶杯的時候,已經不是眼識的作用,而已進入意識的作用,並且覺得茶杯好看或者不好看,也是意識的作用。眼識認識境界,從時間上講,只是認識現在的境界;從空間上講,只是認識眼前的境界,而且是不帶名言的。因此,佛教稱眼識是現量,是現量緣境。
從感官來說,眼、耳、鼻、舌、身是五個器官、五個儀器,我們認識外界世界要借用這些儀器。科學家探測世界需要用儀器,如果沒有儀器,科學家再高明也是沒有辦法的;同樣,我們認識世界,需要藉助眼睛、耳朵等。如果我們眼睛沒有眼識,顏色的世界對我們就不存在;如果沒有耳識,聲音的世界也不存在。一個人是老花眼,或者是近視眼,某個器官比較差,那麼他對世界的認識就要受到影響;相反,一個人如果修神通,得到了天眼通、天耳通等,他的器官功能就會比平常人高出許多倍。我們平常人的眼叫肉眼,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處,而看不到遠處。我們一般人看世界,需要通過五根、五識,而五識認識的世界是一個非常有限的世界,因此,我們不要過分信賴我們的五根,覺得我看到了的就有,沒看到的就沒有,這種認識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關於第六識。我們現在所有能感覺到的思維活動,基本上都屬於意識的作用。意識在思維上除了現量外,還有比量、非量。比量是一種推理、判斷,我們所有推理、判斷都是意識的作用,判斷有正確、有錯誤,正確的判斷是比量,錯誤的判斷是非量。除了認識的作用,我們平常行為的產生,如造善業、造惡業,都是在第六意識指示之下完成的,我們整個修行也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我們根據以往的經驗,已形成對整個世界一套固定的看法,我們修行時,要對整個世界進行重新思考,需要通過聞、思、經教,即聽聞佛法後,依賴第六意識對世界進行重新認識分析和觀察,通過思維之後,才能達到一種智慧的認識,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修行是要從分別入手的,而不是從無分別入手,很多人學佛剛看了幾個禪宗公案,一上來就想無分別。如果無分別,只能永遠生活在錯誤的經驗里,是非不辨不可能修行,所以先要分別。當我們對世界有正確的認識後,修止、修觀,才可能進入無分別狀態。當我們在修觀中感覺困難時,還是要從觀裡面出來,要做進一步地分別,使我們認識的境界得到確認。有了正確的認識後,才有辦法繼續修行,這個過程是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之上的。分別是第六意識的功能,分別有對有錯,錯誤的分別是導致我們貪、嗔、痴的根源。不論是正確的分別,還是錯誤的分別,都是通過第六意識的作用。
第七是末那識。前五識和第六意識都屬意識的範疇,是指我們能夠意識到的心裡活動。第七識和第八識,屬於潛意識的範疇,是我們感覺不到的心理活動。雖然我們感覺不到它們的作用,但它們卻直接影響著我們意識的活動。第七識叫末那識,特點是時時刻刻都在想著自我。一般人在每天的生活中,想得最多的是自我,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以自我為中心,原因是受著第七末那識的影響。第七末那識具有強烈的作用,我們在做事時,都不會忘記自我,不會忘記著相,甚至帶著一種功利的色彩。
第八識叫阿賴耶識,又叫藏識,它是我們生命的大寶藏,儲存著我們無始以來生命的經驗,是我們一切心、身活動的根源。唯識宗認為第八識所儲藏生命的經驗就是「種子」,我們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會在我們自已的生命里播下一顆種子;我們每起一次貪心、嗔心乃至慈悲心,都會種下一顆不同的種子。由於有阿賴耶識在保存著我們生命的經驗,將會使我們無始以來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功不唐捐。
阿賴耶識是潛意識的,是一個儲藏識,是我們一切精神活動的源泉,也是我們生命的主宰。無始劫來我們在六道輪迴中輪轉生死,生存不定,一會兒在天上,一會兒在人間,一會兒在地獄,這個色身在不斷的消亡、產生,但生命的內在有一個連貫的東西,就是阿賴耶識,它是我們輪迴的主體。佛教不講靈魂,講阿賴耶識,靈魂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而阿賴耶識是剎那生滅,相似相續,並且隨著生命的活動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在阿賴耶識里播下一些善的種子,生命里善的力量就會增加;在阿賴耶識里播下一顆惡的種子,阿賴耶識惡的力量就會增加。阿賴耶識是可變化性的,但也有相對的穩定性,佛教把阿賴耶識比喻像流水一樣,相似相續,不常不斷,既不恆常不變,也不會斷滅。
現代唯物論者認為,精神是物質的產物,人死如燈滅;基督教等其它宗教認為,靈魂是永遠固定不變的,不論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生命體的自身都相同。佛教認為,生命有不同的層次,十法界代表生命的十個層次,佛的生命層次最高,凡夫眾生象地獄惡鬼、畜生等的生命層次非常低。並且人也還不一樣,人的生命素質高低差別很大,我們生命層次的高低取決於對它的塑造,取決於我們的行為、觀念。所以,阿賴耶識作為生命的一個主體,它不同於靈魂,但從某種意義講,它又起著靈魂的作用。有了阿賴耶識,我們對輪迴問題的解釋就會比較容易,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這個概念,像《中觀》所講:「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這種道理就比較難以理解。
除了心王的主體作用,還有各種心所來配合心識的心理作用。普通的心理,如心理學講的注意、感覺、表象、意志等,佛教稱為五種遍行心所,只要有精神心理活動產生的時候,五種心理活動都會隨著生起。此外,還有五種心理活動,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唯識宗稱別境心所。佛教認為,心所可以配合我們的修行,修行的根本是止惡揚善。佛教講有煩惱的心理和善的心理,有道德的心理和罪惡的心理。罪惡的心理有貪、嗔、痴、無慚無愧等多種,所有犯罪現象都離不開這些心理;道德的心理有無貪、無嗔、慈悲、信念等多種。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心理與之相應,我們在幹壞事時,就會與貪、嗔、痴相應;當我們與好的心理相應時,我們就會做好事、做道德的事情。
因此,我們要進行心靈的環保,就必須了解種種心理狀態。外界的環境、包括色、聲、香、味、觸、法等,僅僅是染污我們心靈的增上緣,而不是直接的原因。金錢與地位並不一定使人的心理變成污濁,有的人面對女色也不起貪心,如果不起貪心,名利美女就不能染污他。如果有人面對誹謗就火冒三丈,心理就會被逆境染污;如果有的人學有所成而自以為是,就會起慢心,內心也就被污染。因此,真正能染污我們內心的不是外界的東西,而是我們內心的貪、嗔、痴、慢、疑這些煩惱。我們做心靈環保,要防範保護的不是外部環境,而是內在的貪、嗔、痴。一般沒有學佛的人,常把貪、嗔、痴當成生命的主人,貪的時候就一定要得到,討厭的時候就一定要進行報復。實際上,這些貪、嗔、痴,並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的主人,而是我們內心裡負面的力量,也是我們修行過程中要清理的對象,真正學佛的人要隨時防範它的產生。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基本的心理狀態。
二、心具備的特徵
心是一種緣起性的,佛教不同於唯物者的斷滅論,也不同於其它宗教的常見論。常見論認為心是固定不變的,斷見論認為心是物質的產物,隨著肉體的消失,心也就結束了。佛法認為心是緣起的,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都要有各種因緣,如眼睛看世界,需要有光線、距離、感官等,需要有思維意識作基礎。眼睛需要九個條件才能看世界,耳朵要有八個條件,鼻、舌、身要有七個條件,意識要有五個條件,第七、第八識要有四個條件。任何心理的產生都是需要條件的,貪心的產生是由於看見了喜歡的東西,但並不是每個人看見喜歡的東西都會起貪心,關鍵還取決於每個人內心的種子有無貪的習慣,有了貪的心理,加上看見喜歡的東西,才會產生貪心。嗔恨心的產生也是一樣,看見不喜歡的東西,加上有嗔恨心的種子,就會起嗔恨心;而有些人由於很有修養,面對得失、榮辱都不在意,就不會起嗔恨心。所以每種心理的產生,都要有外在的緣和內在的因。唯物論者可能只看見外在的因,以為接觸某種環境才產生某種心理活動,實際上,心理活動的產生是由於本身具有這方面的種子。諸佛菩薩就沒有貪、嗔、痴之心,看見什麼東西都不會貪、嗔、痴,在任何順境、逆境中都不會受傷害。
心是緣起性的,緣起的特點是無自性,所謂自性就是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或性質。心是緣起的,就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我們的心是可以改造的。阿賴耶識代表我們生命種子的大寶藏,在阿賴耶識里儲藏著無窮無盡的種子,儲藏著無盡的經驗,這些經驗有善的、不善的種子,有有漏、無漏的種子。平常的人不斷給阿賴耶識播不善的種子,不斷給生命中不善的種子澆水,每天在給貪心、嗔心、痴心、我慢心、嫉妒心這些煩惱的心澆水,使得這些煩惱越來越大,使得有漏的種子在生命中力量越來越大,我們的人格就會不斷墮落。世界上每個人的性格都有些側重,有的人特別容易起貪心,有的人特別容易起嗔心,有的人特別感性,有的人特別理性,有的人特別淡泊。
學佛的過程就是要轉染成凈,唯識宗稱轉依,這也是佛法與哲學不同的地方。哲學雖然講本體,但對本體的闡述,只是反反覆復地感覺背後應該有這個東西,而佛法所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則是佛陀在菩提樹下實際證悟的,並且每個人通過修行都可以證悟得到。每個人只要開發出了這種根本智慧、無漏智慧,都有能力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它具有實證性,是可操作的,不是屬於意識範疇的,用我們的意識是永遠認識不到的。禪宗講「不思善,不思惡,哪個是你本來面目」,當一念產生時,就落入了意識範疇。我們要認識的真理是超越意識的境界,是要通過我們無漏、無限的智慧去證得的,我們只有開發出這種無限的智慧,才有能力實證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開發的過程是有緣起的,即是唯識宗所說的轉依,是要轉變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要揚棄阿賴耶識里不好的東西,要不斷吸收、開發生命里善的力量,生命才能得到改善。由於阿賴耶識是緣起的,才可以轉依,如果像其它宗教認為的靈魂是固定不變的,那麼修行也就沒有用,自身的素質就得不到提高。
學佛修行是對生命的一種改變,生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的心靈有多種頻道,每個人的心有多種心所,如貪、嗔、痴、愛、恨、慈悲、智慧、精進等,每個心所都有兩種方面相對的力量,如相對精進就有懈怠,相對慚愧就有無慚無愧。我們平常都面臨這樣的矛盾,佛法講不能貪,感情上又想要。很多學佛的人講,學的東西總是用不上去,有的人學佛幾十年,生活習慣依然故我,原因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生命中各種煩惱、心理活動是無始以來養成的,它在我們生命里早就成了主人,力量是非常大的,而我們學佛所得來的知見、知識,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們更應該調動善的種子力量,去抵擋生命中的貪、嗔、痴。
我們心靈裡面有多種不同的頻道,總的講是善、惡兩種。當我們進入貪心的狀態,只想得到,其它一切都會想不起來;當我們進入無慚無愧的狀態,什麼樣的壞事都能幹得出來;與學佛的人碰到一起時,我們的慚愧心會生起,會對所做的不善事情後悔不已。平常的人對自己種種心態是不能了解的,當某種心態出現時,這種心態就會馬上掌握、支配著整個身心的活動,馬上成為生命的主宰。而學佛的人,應該認識到心的特點,在這些頻道里,哪些心理是該有的,哪些心理會傷害我們,而且要認識到,每種心理活動都是長期養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學佛修行中,要培養好的念頭,要培養心的道德力量,如果不培養,根本就沒辦法抵擋那些煩惱力量,我們應盡量避免給那些貪、嗔、痴等種子澆水,而多給戒、定、慧澆水,我們不斷持戒,這種持戒的力量就會壯大。也就是說,我們培養哪種心的力量,哪種心理力量有一天就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人,因此,我們每一種心的力量都是由自己培養出來的。
我們的人性不是先天就固定的,儒家講人性先天有善、有惡,事實上人性先天並不存在善與惡。如果人性先天是善的,這個世界惡的現象產生就失去了心理的依據,罪惡的現象就產生不出來;如果人性先天是惡的,那麼這個世界道德現象的產生就失去了基礎。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有相應的心理活動做為基礎的。佛法認為人性是無記的,在我們心的裡面,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不斷培養善心的力量,久而久之,這個人就會成為善性人,成為一個好人;不斷培養貪、嗔、痴的力量,這個人將成為一個惡性人。惡人並不是沒有善的種子,只不過善的種子在心裡的力量非常渺小,只有在非常特殊的狀態下才會起作用。當這種不善的種子、惡的力量在心裡特別大時,幹壞事就成為一件自然的事情,干好事卻很困難。善人是善的力量特別大,惡的力量特別小;惡人是惡的力量特別大,善的力量特別小,所以好人有時也有可能幹壞事,壞人也有可能幹好事。一般講這種機率較小,好人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偶爾幹壞事,很快就會生起慚愧心;壞人也只有在無意識中干一件好事。通過修行,我們有一天把不善的、煩惱的種子徹底消除了,生命中不再有不善的種子,自然就不會幹壞事。對於一個生命里基本沒有善的種子的罪大惡極的人,佛教稱「一闡提」的人,是斷了善根的,讓他干善事是非常困難的。某種心理頻繁活動,長時間的積累就形成某種人性,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每天就應該往那方面發展。平常總是保持一種無念、淡泊的心態,到時就會成為一種薄塵人,這種人就會特別超然、有智慧。
三、心靈的環保
修學佛法就是從認識自己的心到保護自己的心這樣一個過程。昨天晚上座談,有人問到《金剛經》中的「善護念」,按照南
心靈環保,首先要自覺到我們的心需要環保,要有自覺發起內心環保的意識。自然環境無窮無盡地開發污染下去,實在沒有辦法生存;同樣,我們的內心每天被色、聲、香、味、觸、法,被貪、嗔、痴擾亂得不得安寧,實在是忍無可忍,實在沒有辦法過下去。於是,我們需要發起出離心、菩提心。我們的內心已經被貪、嗔、痴污染得受不了,希望從中擺脫出來,就是一種出離心,出離心所成就的結果就是解脫,使我們的心從煩惱的狀態里解脫出來。
佛教講解脫是相對執著而言的,執著有我執、法執。我執、法執把我們的心給束縛、禁錮住了,有了我執與法執,使我們的心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使我們的心變得非常狹隘。如果我們的心像佛法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像《楞嚴經》講的整個宇宙在我們心裡如幾片雲彩,那我們的心會是多麼的大!事實上我們每天考慮的可能只是自己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公司,我們的整個世界可能就變成一個人、一個公司,或者是幾塊錢、一份感情等。我執使我們的心變得狹隘,使我們的世界也變得狹隘,很多人沒有辦法超越這種我執的範疇。從一個人到一個家庭,或者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我執的不同形式,民族主義造成種族間的衝突,有了狹隘的國家主義,就會造成國家與國家間的衝突。如果我們的心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我們就可以打破國家、種族的界限,打破自我的界限,這樣的心量才是真正的廣大。
我執是煩惱障產生的根本,法執是所知障產生的根本。西方哲學也提出,人類一切罪惡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有私有制,私有制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這句話反映了人性的特點。佛法講我執是一切貪、嗔、痴的根本,法執使得我們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障礙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當我們看到宇宙人生現象的時候,很容易產生一種實在感,我們會去分別好壞、美醜、善惡,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們的很有限的感知、經驗的基礎上的。我們很容易自以為是,認為我看到了,我喜歡,我覺得好就是好,而這些錯誤的認識,使得我們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因此,我們心靈環保就是要發起出離心,要從我執、法執所帶來的種種煩惱中解脫出來。這樣,我們才會擁有一個清凈的心靈,我們的心靈才具備正確的認識,才會擁有真正的自由。解脫之後,就會自由;不解脫,就沒辦法自由。佛法的解脫包括心解脫和慧解脫,心解脫是讓我們從種種煩惱障礙中解脫出來,慧解脫是讓我們的認識從錯誤的知見里擺脫出來。
種種煩惱和錯誤的知見都是導致我們痛苦的根本原因,發起出離心主要是自求個人的解脫,進一步還應該發起菩提心。從環保意義上講,發菩提心要求更高。菩提是覺悟、是智慧,不僅要從錯誤的知見里擺脫出來,還要開發內心種種功德寶藏,以此來莊嚴我們的內心。佛陀所成就的無上菩提,不僅是具備解脫的內涵,同時還具備無量功德的內涵。聲聞乘與佛陀的成就有顯然的不同。《解深密經》中有個比喻:有兩個人進了監獄,入獄前,一個是窮光蛋,一個是億萬富翁;出獄後,窮光蛋還是窮光蛋,富翁還是富翁。發起出離心與菩提心都是心靈環保的自發意識,但要求則不一樣,發菩提心者不僅自己解脫,不僅希望自己的心靈得到環保,同時也希望一切眾生的心靈也得到環保。
還有一種力量是慚愧心,慚愧心是人的一個重要心靈狀態,相當於儒家講的天地良心。有良心,有羞恥心的人,是不會幹壞事的,而沒有良心的人,幹了壞事還會覺得很高興。羞恥心是人類作為道德向上的基本力量,也是心靈環保的一種自覺的能力,有了慚愧心,自身便具備了發起心靈環保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止惡行善的基礎。
出離心、菩提心與慚愧心是從自己方面而言的,做好心靈環保光靠自己還是不行的。另外一方面是法增上,找到正確的方法非常重要。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健康的心靈,擁有清凈、良好的心態,儘管我們很努力,但還是很糟糕,我們時常覺得心裡不安,需要找個地方安住,需要藉助環境的寄託。社會上的人通過看電視、打麻將、唱卡拉OK、發泄脾氣等等,但結果還是不安,越是寄託,越是不安。因此,不學習佛法就沒有能力做好自我心靈環保的工作,要做好心靈環保,就要學習佛法。
學習佛法,第一要有正見。對我們的心,我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要知道心的原理、規律、狀態,要知道哪些心理活動在我們生命中是屬於健康的力量,會給我們帶來幸福與快樂;哪些心理活動是搗亂分子,會給我們帶來傷害與痛苦。我們不知道的話,就會像禪宗里講的「認賊為子」。實際上我們多數人是不斷在寵著煩惱的心理,去順著它、培養它,使它們在我們心裡的勢力越來越大,而我們還以為它是最親近可靠的。我們許多人的生活一直沒有離開過貪、嗔、痴,就像《地藏經》所講:「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我們普通人的習慣心理是見好就貪,見壞就嗔,我們貪一次,就等於給貪的種子澆一次水,而讓其進一步成長。所以做心靈環保,首先要認識心靈的不同力量,心識變化的原理,否則就沒法做環保。
第二要受戒、持戒。不只是形式上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包括不抽煙),關鍵要在內心裡種下解脫成佛的種子。受聲聞戒,是種下解脫的種子;受菩薩戒,是種下成佛的種子。漢傳佛教同樣是有傳承的,從佛陀最初羯磨傳戒之後,歷代祖師大德,一代一代把這種戒體,解脫的種子和成佛的種子給傳了下來,是沒有間斷的。我們受戒的種子是佛陀傳給我們的,我們種下解脫的種子後,就在我們心靈的環保里注入了非常重要的力量,有了這個戒體,就可以保護我們的心靈。
我們的心靈需要通過戒相來保護。戒相包括止惡和行善兩方面。止惡的特點就是制止,如不殺生、不偷盜、不兩舌、不惡口等,而我們在殺生、惡口等的時候,意味著在滋長我們內心惡的種子,在養成不良的習慣。止惡、持戒不只是制止外在的行為,更重要是止息我們內心不善的種子。我們無始以來,貪、嗔、痴的心理活動已形成極大的慣性,在我們生活中,殺、盜、淫、妄也形成了極大慣性。習慣造成了我們現有的人性,我們長時間的不良習慣養成了我們現在不健康的人性;相反,諸佛、菩薩以如法的行為、健康的習慣養成了良好的人格與心態。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過程,而不是去追求很神秘、很複雜的東西,正如生活禪和人間佛教所提倡的,修行就在語默動靜、行住坐卧的生活當中。貪、嗔、痴種子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水分澆灌,它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小,就會萎縮,戒律是幫助我們止惡,即禁止生命中不善的力量與種子的產生。
持戒的另一面是行善。消極的止惡只是一個層面,像菩薩戒更強調的是積極的止惡。行善也包括積極的行善和消極的行善,比如不殺生是消極行善。在菩薩戒里,不僅要求止惡,同時還要行善,不行善也是犯戒;在聲聞乘里,不止惡是犯戒,不行善則不是犯戒。菩薩戒是非常適合人情的戒律,如人家請吃飯布施,你不去是犯戒;人家生病無人照顧,你知道了不關心也是犯戒;人家有痛苦向你申訴,你沒有耐心去聽也是犯戒。行善不只是外在行為上的行善,更重要的是開發生命中善的種子。我們生命中有許多善的力量,長期以來被貪、嗔、痴煩惱所淹沒,通過持戒的行為,可以讓內心的種子得以生長。
我們平常講因果報應是非常表面的層面,干好事,將來有好報,當然是不會有錯的。但當我們了解了人的心性之後,就會知道外在的報應並不重要,外在的報應是很渺小、短暫的。我們每干一件好事,是在我們的內心培養一種善的力量,這種力量將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利益,它不是短暫的。反之,每干一件壞事,將會增加惡的力量,造成長久的損害。貪心重的人生活得很痛苦,必須有豐富的物質條件才過得開心,當失去財產時會有極大的痛苦;而一個心地很淡泊、超然的人會過得自在得多,環境、物質的變化就不會構成傷害。因此,持戒、止惡、行善,關鍵在於我們心性的改變,直接的報應是我們心性的改變,而不是外在的行為。外在是次要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肯定會有,但那是副產品。我們一個人可以逃避環境,卻永遠無法逃避內心的感受,因此,心靈的環保比生態的環保遠遠重要得多。
第三要防護根門。根是指六根,六根是我們接觸六塵的器官。世界除了六塵沒有別的東西,世界多大並不重要,我們每個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活在自己所能感受的世界裡。六根是造成我們內心染污的六個重要關口,關口把不好,內心一天到晚都要受到染污。眼睛看到好的顏色,耳朵聽到悅耳的聲音,只要高興貪著,內心就被染污,清凈、平常的心就沒有了;舌頭吃飯,好吃就喜歡多吃,不好吃就討厭不想吃,內心也就被染污。因此,在修行中要保持六根清凈,使六根不被六塵污染,走廊上貼著的一幅偈子,非常好:「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我們的六根在接觸六塵的環境中,一天到晚都處在貪、嗔、痴等狀態,根本無法清凈入道。我們一般人平常的念頭離不開考試成績、賺錢、戀愛、妻兒、名利、牢騷等等,而這些正是產生煩惱的根源,要解脫煩惱,就不能把這些作為正念。
在念頭之外,還有智慧的透視,對世間名利財色、飲食男女等進行智慧的透視。透視要從聞、思和經教樹立正見中來,正見是正念的基礎,如果對人生沒有智慧的認識,沒有正見,就不可能有正念。八正道第一就是正見,有了正見之後,才有可能產生正念。正見有無常見、無我見、空見。在家居士修行有六念法門,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每天要想佛陀偉大的人格、功德;思維解脫道的殊勝,思維法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相;要思維賢聖僧們高尚的情操,真是高山仰止;要重視戒律,看每做一件事符不符合戒律;想心存慈悲,要去慈悲眾生,充滿著愛心幫助世間上的人。出家人還有四念處修法,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對對治煩惱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就要樹立相對的正念,念佛的人每天念佛就是正念,要觀察自己有多長時間把心安住在念佛上,有多長時間安住在貪、嗔、痴上。
修行的真功夫就是要讓正念的時間在思維里越來越長。當我們的六根面對六塵境界時,我們要像足球場上的守門員,盯著球不讓踢進球門,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像禪宗講的如貓捕鼠。觀心法門,就是觀照心念的起落,面對各種環境時產生的是什麼樣的念頭。平常人面對六塵境界時不知不覺會著相,看到了一個茶杯,覺得茶杯好看,應該得到它,歸我所有,當我們有了這一系列的思維後,我們的貪、嗔、痴統統都出來了,說明我們觀心是不及格的。如果是及格的,看到了就看到了,知道是茶杯,知道茶杯是好是壞就行。正念不是沒有分別,看到什麼都一樣,而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但我的心就是不動。不起貪痴之心、不起榮辱得失之心,這個時候就是平常心;而如果起了貪、嗔、得失之心,就進入了情緒的狀態。
防護根門就是保持一種正念在看著我們的心,面對環境時,不讓煩惱落入其心。一般人見到好看的,貪的心就慣性地起來,像老鼠發現有好吃的就要往外跑,這時就應像貓一樣盯著別讓老鼠跑出來,沒有跑出來就意味著成功。煩惱一產生活動,內心馬上就被污染,所以貪、嗔、痴一出來,我們就要把戒律抬出來,不要讓它進一步泛濫。貪、嗔、痴之後,可能隨之的是殺、盜、淫、妄等行為,而這種行為又助長貪、嗔、痴,使得這些惡的力量會越來越大,內心會受到更為嚴重的污染。如果我們能用一種正念守護著,我們的內心就不會被污染,或者會減少污染的程度,這樣我們在接觸許多環境時,內心可以保有一分清楚,保有一份安詳,所以,防護根門對我們心靈環保非常重要。最近,我在研究《瑜伽師地論》,看到論中講,我們從世間道進入出世間道,必須首先修資糧,要從戒律、防護根門到禮儀、吃飯、走路、睡覺,要正知正行,這些要求雖然很基礎,但的確是我們修行的基礎,心本身保護得好,修禪就容易入定,不需要費很大力氣。
第四要觀想,觀想是對境界的改變。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有的人已形成貪性人、痴性人或者嗔性人,我們每個人在修行中都有特別難以對治的煩惱,這是由於我們在無始以來長期培養起來的。有的人面對女色難以把持,有的人貪錢、貪事業、貪家庭、貪繁華城市和貪清凈山林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改變環境,比如貪戀美色的人要修不凈觀。有人貪世俗上的東西,有的人貪著佛法,一樣都是貪,貪的內容雖不同,但貪的煩惱心理都是一樣的。當然,貪的內容不一樣,導致的後果也會不同。有的貪,帶來的弊病過失特別大,有的貪,則過失特別小。要學會用智慧去轉換環境,要用觀想的辦法。
對治貪戀女性的辦法是用不凈觀。觀女人身上種種不凈,傳統方法是通過觀察人體整個腐爛的過程,夏天發脹、發臭、化膿、長蟲的屍體,蛆一隊隊地從裡面爬出來。經常作這樣的觀察,閉上眼睛時,把最喜歡的對象換到另一個境界,久而久之,就不會對美色起貪心。也可以用藉助科學的方式,通過放大鏡,看人身上的世界就是一個蟲的世界,每個人身上的毛孔里都有細菌和病毒。通過這樣的觀察,美感就會消失,對她的貪著之心就會少了,她對你構成的傷害就會越來越小。多少人為了感情要死要活,甚至上吊自殺,原因就是你對女孩子的貪著已構成對你的極大染污。通過修不凈觀,可以對治我們的貪著之心,使我們的內心避免受到你覺得好看的那些東西的污染和傷害。當你覺得這些東西不怎麼漂亮的時候,面對它就不會起貪心,不起貪心就擁有平常心、平靜心,就能客觀地看清那些東西。不凈觀是用智慧轉變境界來達到我們心靈的環保。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感覺裡面,環境的好壞在很多情況里是沒有一定的,你覺得好,它就好,你覺得不好,它就不好。我們都覺得自己的家鄉比較好,都希望回家,家鄉對你來說特別好,而對他人來說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非常重要,但在別人看來就無足輕重。所以很多東西,好與不好,重要不重要,都取決於你自己的感覺。能用智慧轉變自己的感覺,就可避免許多煩惱;而不能用智慧轉變自己的感覺,生活在自己的情緒中,就會給我們帶來煩惱。我們一切的煩惱與痛苦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就像古語講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佛教里有多種不同的觀想方法,對嗔恨心重的人可修慈悲觀;我執重的人應修界差別觀;愚痴的人修緣起觀;內心散亂的人修數息觀。對不同的煩惱,佛陀已給我們開設了不同的對治法門,用什麼樣的藥專門對治什麼樣的病,對治主要是改變境界。慈悲觀是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與我們是父母、兄弟、姐妹的關係,都是我們的親骨肉,是我們的恩人,我們怎能忍心去吃他、去傷害他?
我們的心是由境界而起的,用智慧去透視境界、去轉變世界,同時就改變了我們的心念。我們很多人把許多東西看成是永恆不變的,我們對常的執著導致我們在榮辱、得失、是非面前生起貪、嗔、痴之心。無常的觀念在我們修行中非常重要,佛陀住世時,有很多佛弟子就是通過觀無常而得到解脫的。認識到無常,就知道世間上一切的變故都是正常的,就不會貪著,這需要有智慧去觀察,沒有智慧是沒法看得到。許多人會認為,桌子是不變的,其實是剎那生滅,只是由於感官太遲鈍而看不到,當用倍數較大的放大鏡看時,桌子就像銀河系裡的太陽系一樣在快速的變化,簡直難以想像。所以無常觀、無我觀是對治我們的我執,我執是我們貪、嗔、痴生起的根本。
總之,通過這樣的一些觀察、修行,我們可以達到內心的清凈與安祥。我們要防護的對象是貪、嗔、痴,心靈環保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內心的清凈與安祥,要不受貪、嗔、痴的擾亂,就要樹立正念,要用智慧去觀察境界。
課堂提問
問:法師談到要把眾生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利益,要起慈悲心,請問對待傷害我們的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蚊子、蒼蠅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如果我們用超度蚊子的心去殺害蚊子,那我們不也可以用此種心去殺人嗎?受五戒的人殺害蚊子算不算犯戒?
答: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對待傷害我們的人,要用慈悲心對待他,不但不報復,還要憐憫他。他之所以傷害我們,是由於他是在貪、嗔、痴心的支配下不能自已。他既傷害了我們,他本身也是受害者。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要用慈悲心對待他,而不是再去報復傷害他,否則,怨怨相報何時能了?佛陀過去在修菩薩道時,歌利王割截身體,他都不起嗔恨心,這就是我們學佛人的典範。
佛教講不殺生,指的是一切眾生,包括我們能看到、感覺得到的一切生命。從較高的意義上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從生存的角度講,從喜歡生、討厭死的角度講,人和一切眾生都是一樣的,所有生物都是愛生惡死。所以佛教講不殺生是指一切眾生,而沒有說哪些眾生是排除在外、是可以殺害的。用超度的心去殺滅蚊子,這種想法本身就很玄乎,首先你能否超度他?其次是它願不願意讓你超度?在座的肯定沒有人願意別人用超度心把自己殺死,何況這種超度本身就是未知數。作為菩薩來講,他是不會做傷害眾生的任何事情,更不能用超度的借口把別人打死。當然,在歷代祖師中,有過南泉斬貓、圭宗斬蛇的記載,但那是在特殊的情況下,為了某些特殊的教化。這些做法,從戒律來看也是犯戒的,但這些成就很高的大德們,確有把握去超度眾生,而且確認這種行為對很多眾生有利時才這麼做的。對一般凡人,絕不可以以借口去殺生,否則,只是造下地獄的罪。
問:在近代中國佛教界有過真如受薰和阿賴耶識受薰兩種認識的爭論,請問那種說法比較準確?
答:是真如受薰,還是阿賴耶識受薰,是真禪唯心繫和唯識宗在理論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歧。在民國年間,太虛大師和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對這個問題曾經有過爭論。歐陽竟無等站在唯識的立場,認為真如是不可以受薰的,可在起信、楞嚴這一套思想又講到真如受薰,歐陽竟無站在唯識角度,反對《起信論》、《楞嚴經》,覺得是偽經偽論。太虛大師當年為這個問題寫過很多文章,提出起信、楞嚴講的和唯識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楞嚴、起信講的是八地以上菩薩的境界。作為學佛人,可以根據自身的根基不同,接受不同的思想,兩種系統的意義都是重大的,都可以達到學習佛法的效果,而不必關心對立不對立。
問:請法師
答:對戒律作深入了解,要開一學期的課,不是在簡單時間內可以講完的。在家居士戒律主要是五戒,八關齋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人生活的戒律,菩薩比較契機的是瑜伽菩薩戒。在家居士除受持五戒、八戒,如還有更高的要求,可再去受瑜伽菩薩戒,根據瑜伽菩薩戒去生活。瑜伽菩薩戒是行菩薩道的行為準則。關於五戒、八戒的內容在台灣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里講得比較清楚,大家可找來看看。在家居士還要看一部《優婆塞戒經》,屬
問:請問法師禪凈能雙修嗎?不是說「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我這次參加夏令營,個人的理解是念佛也是在修生活禪,想聽聽法師的開示。
答:禪凈雙修是宋元以來,佛教所走的一個比較主流的路線。我理解禪凈雙修,實際上還是有所側重,側重於禪就是以禪為主,以凈為輔,以禪為體,以凈為用;側重於凈是以凈為主,以禪為輔。禪宗參話頭參「念佛是誰」,從修行上講走的還是禪宗的路線,僅僅是把佛號作為一句話頭。禪宗與凈土宗重要分歧之處是:禪宗側重自力,凈土宗側重他力。同樣是念佛,本身也包括禪,專心念佛時,要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通過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證得念佛三昧,就是禪和凈的一種融合。還有許多禪師,在修行過程中覺得老靠自已的力量沒有把握,最後還是念佛,以凈土法門為依歸,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在念佛的時候,又更多採取參禪的方式。念佛也有不同層面的念佛,從念身外的阿彌陀佛到即心是佛、自性彌陀、唯心凈土這個層次差別是很大的,所以念佛一句名號很簡單,但在念的時候賦予什麼樣的內涵非常重要,賦予的內涵有多深,念的份量就有多重。因此,念佛的人應多看些經教,把握深刻的內涵。總之,禪與凈是可統一的,但有個側重點,有主有次,有主有從。
問:請問阿賴耶識和藏傳佛教講的中陰身有什麼不同?
答:中陰身在漢傳佛教也講,如在《俱舍論》、《瑜伽師地論》很多論典里都講到了中陰身。它是生命的過渡的一種形式,是我們從這一期生命到下一期生命的轉化過程中的一個過渡形式。中陰身本身是生命的一種形式,而阿賴耶識是生命的主體,這是不一樣的。中陰身的形式是短暫的,一般是七天、四十九天,過度完後又要進行下一旅程的活動。
問:成佛的功德和為大家謀利益的功德哪個大?如果大家都不去掙錢,恐怕很快都會被餓死。我的理解是:佛是最偉大的心理醫生,而為百姓謀利益的人為大家的生存作出了更大的貢獻。另外,我記得周國平說過這樣的話:找到幸福的人不屑於貶低別人的幸福,沒有找到幸福的人沒有資格貶低別人的幸福,我的理解是沒有必要去評論已從愛情、從掙錢中找到幸福的人。
答:我講的東西本來是不矛盾的,是你把它對立起來了。比如大家不會認同為了感情而去跳河的人是找到了幸福,我是希望大家既有感情生活,又不要去跳河,所以才要作好這樣的心靈環保。掙錢也是一樣,有合法的、有非法的,在掙錢的時候,不要給社會帶來傷害,如果給社會帶來傷害,社會就會烏煙瘴氣,大家會過得痛苦不堪,這不是我們追求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要去糾正。去年,我在海外幾所大學裡做過「談情說愛」感情方面的講座,談到了用佛法的智慧,以健康的方式處理感情。
成佛與利益眾生是不矛盾的,成佛就是建立在利益眾生的基礎之上的,每個人只有利益眾生才能成佛。《普賢菩薩行願品》里講,眾生就像樹的根,諸佛菩薩就是樹上的花果,沒有樹根、水分,就沒有花果。所以要用菩提心、慈悲心去利益眾生,才能成佛。甚至在佛教里是以眾生為核心,令眾生歡喜即是令諸佛歡喜,尊重眾生就是尊重如來。佛陀度化眾生本身也是一種福利事業,是利益社會的行為。我並沒有貶低為社會作出廣大利益的那些人。但人確有不同層面的需要,不能說沒有輕重。從每個人的感覺來說,可能沒飯吃的時候,飯最重要;沒衣服穿的時候,衣服是最重要的;小孩可能認為一支冰棒最重要。但從宏觀上看,從整個生命的提升,人生的究竟幸福來講,一個人能把握真理,開發智慧,徹底解脫人生煩惱,比一塊麵包、兩個桃子還是要重要的多。當然,對沒有麵包、桃子的人而言,桃子、麵包會是最重要的。現在我們的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很快要挨額,而是物質財富相對比較豐富,但卻問題成堆,大家活得都很煩惱,我們認為提倡做好心靈環抱更重要。
問:遇到小偷上家偷東西,可不可以傷害他?當惡人對你行兇時,可不可以防衛殺掉他?
答:強盜要來殺你,當然你不要送上去給他殺,讓他殺是幫助他犯罪,能避應該盡量避開。從聲聞戒講,你不可以殺他,從法律上看也是犯法的。在澳洲,小偷上家偷東西,你不要叫喊,如果由於你的叫喊,他摔傷了,他可以去告你,原因是他偷財物是小事,而你傷害了他的人身則更是犯法,所以澳洲有錢人,小偷要什麼就給他什麼,並且用車把小偷送走,到時再找保險公司索賠。從佛教戒律上講,你要保護自己,但不要去傷害別人。從菩薩戒來說,這個人將對很多人的生命構成傷害時,比如飛機上的歹徒,菩薩是可以把這個人殺掉的,但殺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發心必須要清楚的。必須是想到這個人殺掉那麼多人之後造成的罪業,將會使他長期沉淪在三惡道中,寧願我把他殺掉代他下地獄,也不要給他造大惡業的機會。這不僅是不犯戒,而且功德無量,但前提是慈悲心,這與俠客的嫉惡如仇的觀念截然不同,如果是嫉惡如仇,就沒有資格當菩薩,就不可殺的。
問:我不知道現在僧團教育是什麼樣的狀況,佛在世時,有八萬四千法門針對不同根器的人來進行教育,現在是否也能建立一個系統,針對不同的人,善巧方便地進行教育?請問如何歸依一個好的師父?
答:我們講歸依三寶,即佛寶、法寶與僧寶。僧團代表整個受過比丘戒出家人的主體,受比丘戒出家的大眾都屬於僧寶的範疇。當然,現在的僧團即包含凡夫僧、聖賢僧,也會是龍蛇混雜,好壞都有。我們歸依三寶,在最高意義上講,以聖賢作為目標和學習的對象,不是以某個出家師父作為看齊的對象,歸依的是僧團,而不是某個師父。同時,在修學佛法過程中,親近一個好的善知識,好的老師是十分重要的。
推薦閱讀:
※修行就是增加我們的厚度、寬度、高度和廣度。
※佛陀是人還是神?—— 回到悉達多本人
※【佛學 - 「迷」與「悟」】
※天有暗示,人有感應
※初級佛學 四聖諦(二)集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