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讓孩子哭出來居然有這麼難 ! 也難怪那麼多成人得這病了...
DrBing|狠狠地哭是孩子應有的權利
每滴沒低落的眼淚,都會變成心底的悲哀
前言
哭聲是一種很讓人神煩的東東,尤其是家長,聽到孩子哭,湧上頭的是各種負面情緒:惱火、不安、憤怒、焦慮,自責,尤其是在公眾場合,簡直就像人人都在盯著你,說:
所以,當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想方設法止住孩子的哭聲。心想,只要孩子不哭了,麻煩就過去了,事情就解決了。
事實上,你不知道:
哭泣是自我療愈的康復過程。
1有情緒就得讓人家發泄啊
請先看下面這段家長筆記:
都說,男孩子長大了就不能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嘛,所以趁小時候哭個夠。哈,而我家這小子,從去年開始就變得愛哭,屁大點事兒也要掉幾滴貓淚兒。
今天他哭得我心煩,我生氣地讓他閉嘴:「男子漢,哭什麼哭?」他不出聲了,但眼淚還是噼里啪啦掉,小臉憋得通紅。我心疼過去安慰他,可他抬手抹了一把眼淚說:「我沒哭,就是眼淚有點忍不住往下流。」
他跑到衛生間,站在鏡子前看自己的臉,看著看著,突然啊地大吼一聲,那真算得上仰天長嘯啊。那一幕,太震撼了,一個5歲的小不點兒,整得跟江湖大俠似的,簡直就是偶像派加實力派人物。那一刻,我明白了,不管是江湖大俠還是凡夫俗子,弱冠幼童還是小貓小狗,有情緒,就得讓人家發泄啊。
——喜喜媽
2哭出來
病就好了
早先入坑的粉都滋到,DrBing前些年過得比網劇還虐。先是一夜之間爹心肌梗塞沒了,請長假回國處理喪事,剛回到德國屁股沒坐熱,娘的電話就來了,確診肺癌晚期。這時我姐又懷了孩子,硬生生地只好讓我辭去工作,中斷學業,喊停準備中的婚禮回國照顧。
當時不知道這是一件很沒天理的事情啊...虐心指數十級啊。
但當時簡直是波瀾不驚,因為
1)童年開心,人生平順,處理負面情緒的經驗為0,不知道應該哭還是怒。
2)一直是強者教育長大的,「砍頭只是碗大個疤教」教主。
2)事情接二連三,真的措手不及,處忙得連留意到自己內心的悲傷的空隙都沒有。
然後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噩耗被迅速接受了,反而變成了正常。
表面上,我還是一個樂天派,實際上卻活得像行屍走肉,渾渾噩噩不在狀態:工作效率極低,做啥都搞砸,喝水都塞牙,幹啥都虧錢。
PS:所以在《兒童培養金字塔》一文,DrBing說「心靈」是金字塔最重要的一層:心靈有問題,狀態就有問題。時運差是怎樣?衛星墜毀都掉你家後院。
這種狀態下過了很多年,但既不承認也不接受自己其實已經是在抑鬱的狀態。
母親已經過世近一年時,我認識了兒科醫生Dr.Ralph,很快成了好朋友,還認識了他的幾個心理學醫生朋友,進入了心理學小圈子。有次聚餐時聊到各自的心靈健康問題。他們說,「你一定是抑鬱」,並給我開了方子。
花了整整三天,準備好了伙食,把自己單獨鎖在家裡。把和父母去世這段黑歷史所有的相片,病例...所有可以引起回憶的資料從箱子里翻了出來。一開始很迴避看這些東西,畢竟會引起不快,那三天,真的強迫自己,一個字一個字,一張圖一張圖的,全部看完了,而且還要強迫回想起當時的畫面,那個過程一直在啜泣。
到了最後一天半夜,終於全部掩藏了近四年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表面上就是哭到失控,內心則是一個很絢麗的過程,哭到崩潰時心情忽然不一樣了,悲痛煙消雲散,然後是狂喜,最後是平靜。這是對悲痛的面對和釋放,然後對事實的承認和接受,最後是是對自己無力的原諒。用「自我救贖」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次日我趕緊和醫生們分享了,他們聽完後,說你這個是一個高峰體驗(馬斯洛理論,即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超然和升華)啊,很牛逼的,紛紛恭喜。
後來我們成為了心理學研討四人組,每月聚會兩次
然後我就好了,負情緒統統排出後,我就回歸了正常人。
2抑鬱沒有完結的悲傷
現在話題回到沒有任何防禦力的孩子。
我們的心理防禦機製為了保護我們,會把我們第一時間產生的情緒,即第一情緒給壓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第二情緒。第一情緒,就是事發時孩子心裡的負面情緒,可能是委屈,害怕,焦慮,屈辱,不安,憤怒...心理防禦機製為了保護我們,把這種感覺壓下去了,取而代之第二情緒是悲傷。因此,孩子選擇哭。
這個時候在不讓孩子把悲傷用哭的形式排解出來,他的悲傷就會積累起來。
要知道我們快樂是因為我們完美的釋放了悲傷,而不是忍住悲傷,拒絕悲傷。
壓制感覺,感覺就會越來越強。
釋放感覺,感覺就會越來越弱。
你看到一朵另你陶醉的花朵,你如痴如醉的欣賞著,這時候你說了一句:「這花真美啊!」這種美的感覺就變淡了。因為你釋放了這種感覺。
可惜,
「如果你哭了——就是沒出息,
以後遇到挫折,那你不一下就被挫折擊垮了。」
這是父母的邏輯。
因此不準孩子哭的家長,是極為愚蠢的,為孩子以後患上抑鬱埋下了伏筆。他們把焦慮轉嫁給了孩子,卻不準孩子發泄出來,潛意識裡是想讓孩子幫他們承受這份自己承受不了的焦慮。
但是他們的意識領域會合理化為:為了讓孩子更堅強——所以不準孩子哭——孩子忍住了,沒哭——長大以後遇到更大的打擊,也能微笑面對了。
他們長大以後,生活一帆風順時還好,一旦人生有波折(如失戀,失業,家人病故,破財等等)就容易抑鬱。因為他們不懂排解發泄自己的情緒,只會木然地微笑面對,就好像小時候一樣。
就算平時,他們很難高興起來,對什麼事情都缺乏熱情和興趣,表現的很冷漠,快樂似乎與他們無緣。
抑鬱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拒絕快樂,而是拒絕悲傷。
所以,抑鬱,是沒有完結的悲傷。
孩子沒有大人這麼複雜,但是他們的悲傷絕對是真的悲傷,而他們又不會自我療傷,更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安撫。
無論是抱著男子漢期待的男孩家長,或只是嫌煩怕出醜,請都改變一下對孩子「哭」的態度:不要不但不安慰,還說「要堅強,要挺住,不能哭,不能做懦夫,不值的哭,不要找麻煩,不要讓我丟臉...」
而是:
讓他自由哭泣。不斥責,不焦慮,不攻擊,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擁抱著他,就做一個陪伴者,聽他哭。這種行為被稱為:
抱慰
這就夠了。
想哭就好好哭一場
|相關閱讀|
《感情原型和早期體驗,決定一生》
《如果這樣對閨女,她會得「招渣男體質」》
《對孩子發了飆,要處理心靈的傷口》
《兒童培養金字塔》
今天伐開心
就不發逗比段子了
﹀
|這是DrBing公眾號第205篇文章|
【知性逗比,歡迎關注】
﹀
工作微信:BCDoering
推薦閱讀:
※孩子取名新誤區,新父母必看!
※婚後這個時間覺得幸福,未來你和孩子都會幸福
※家長必讀:給孩子的性教育時間表
※您真的懂孩子嗎? 您知道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嗎? [一點資訊]
※有人打了我孩子,該不該教他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