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形、讀音、注音歷史起源及解釋

漢字字形、讀音、注音歷史起源及解釋


字形漢字是一種方塊字,每個字佔據同樣的空間。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筆」、「塵」;左右結構,如「搞」、「劉」;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複合結構,如「贏」、「斑」等。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是筆畫。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不同書寫體漢字的筆順可能有所差異。七讀音漢字是多種方言的共同書寫體系,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準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存在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存在同一個漢字具有多種發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不同方言中有一定差別,但在漢語中是普遍存在的。漢字雖然以表意為主,但並非不存在表音成分,最常見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來詞的音譯,比如沙發。此外,還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詞,如「救火」、(一命)「嗚呼」。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別是國內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國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低限,比如「Bush」絕不能音譯成「不死」。由於漢字自漢朝到20世紀似乎沒有經過多少變化,漢字沒有直接表現漢語發音的變化。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有學者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詳見上古漢語。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在朝鮮語中則大致為一字一音,沒有訓讀。受日本影響,其他漢字使用國後來也使用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侖)、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陸地區由於官方廢除已基本不使用,台灣偶爾還在使用,一般人也明暸其意思。八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註,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俗稱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號仍是台灣教學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國最為廣泛使用的是漢語拼音。由於漢字以本身表義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例如「龐」從「龍」而得聲,但今日北京話前者讀「pang」,後者為「long」。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就是音韻學所探討的課題。
推薦閱讀:

常用漢字(2500字)筆畫順序表
漢字基本部件解析:表人體形態的「女」
「漢字發現」主題展:去重新觀察如空氣般無處不在的漢字
吳老師漢字大會(41)

TAG:歷史 | 漢字 | 讀音 | 起源 | 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