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甘肅珍貴病危文物的「手術師」

11月12日,剛剛吃過午飯的陳賡齡和幾個同事像往常一樣匆忙趕來,低頭繼續對幾隻產自原始社會已「身負重傷」的陶罐進行修復。這間類似大雜貨鋪子的工作室里堆滿了電子天平、化學藥水、試管、電腦等極不協調的陳列搭配物品。桌子一角,被厚厚一摞印有多種文字的文物書籍和手抄筆記所佔據。這裡就是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的文物修復工作室。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陳賡齡和同事們擔當著甘肅省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工作,作為修復「手術」的操刀者,文物修復者必須在對每件病害文物精益求精搶救的同時,為排隊「候診」的其他病危文物爭取出儘快「入診」的寶貴時間。從事館藏文物修復工作已有十多年據甘肅省文博部門最近一次摸底調查,目前甘肅省館藏的44萬件文物中,約30萬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需要修復的包括紙質、紡織、漆木、瓷器等有機質文物約10萬件左右,而亟待搶救性修復的有兩三萬件之多。 楊艷敏 攝

文物修復的周期很長,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復者須掌握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地質學、歷史學、美學等多種學科知識體系。 楊艷敏 攝

一名經過層層篩選的科班生從進入文博系統到獨自進行實踐修復工作,至少需要兩三年的鑽研苦練。 楊艷敏 攝

每一位文物修復者就像是「手術師」一樣,他們必須要有高超的「醫術」和崇高的「醫德」。 楊艷敏 攝

文物搶救急不得,需要對每件病害文物不留死角地進行「體檢」,然後「對症下藥」實施修復。 楊艷敏 攝

「雖然直觀上看只是一件小小物品,但搶救它的過程甚至比修建一座高樓漫長」,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主任張建全表示,由於文物修復保護工作枯燥乏味,且必須耐得住寂寞和清貧,目前全國都面臨著從業人員匱乏的嚴峻局面,這也是大批文物亟需搶救修復所面臨的主要困難。 楊艷敏 攝
推薦閱讀:

維斯達為頂配的礦業城市,令人窒息的公鐵配套
雨中突訪陝西心羽愛心家園 常向陽用愛為患兒托起一個家【蓮花飛兒】
甘肅:秋色最美的五個地方
甘肅警察夫婦再曝惡案
甘肅還有崛起的那一天嗎?(一)

TAG:手術 | 文物 | 甘肅 | 搶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