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干預為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止痛

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又稱為糖尿病神經病理性疼痛,是一種由神經系統病變或功能障礙引起的疼痛。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病率約為7%~20%,佔全部糖尿病神經病變病例的10%~32%。糖尿病病史越長,血糖控制越差,患者發生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幾率也就越高。據報道,在糖尿病史長達20年的患者中,有半數以上可發展為痛性神經病變。  慢性病變多見  慢性病變在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病例中常見,主要侵犯四肢,以下肢及足部為主。  

  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病變兩種。

  急性病變主要侵犯動眼神經和外展神經,患者常突然出現復視、眼瞼下垂、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和頭痛等癥狀。軀幹和下肢神經根神經病比較少見,可發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表現為疼痛劇烈,呈撕裂樣或刀刺樣疼痛,多在夜間加重。患者可伴有皮膚感覺過敏及放電樣感覺。急性病變經過合理治療,多在1~2月內明顯好轉,自然病程一般不超過半年。

  慢性病變在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病例中常見,主要侵犯四肢,以下肢及足部為主。慢性病變大多起病隱匿,早期可無明顯癥狀,只是在進行肌電圖檢查時發現有異常。隨後,患者逐漸出現雙側肢端對稱性的感覺異常。主要表現為肢端麻木感、蟻行感、針刺感或灼熱感,同時伴有感覺減退,表現為肢端麻木,有類似戴手套、襪套樣的感覺。嚴重者出現感覺喪失,對冷、熱、痛的刺激減退,甚至受傷也渾然不知。部分患者可出現感覺過敏,對冷、熱、觸摸都極為敏感,甚至連輕柔的撫摩也變得難以忍受。

  隨著病情的進展,痛性神經病變特點日漸突出,多為自發性疼痛,疼痛往往十分劇烈,似刀割樣感覺。痛性神經病變具有晝輕夜重的特點,以夜間疼痛為甚,使人徹夜難眠,十分痛苦,往往造成睡眠質量下降,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疲憊不堪、睏倦和乏力,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顯著下降。

  

  綜合療法干預

  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患者往往需要在口服降糖葯的基礎上加用胰島素治療。

  

  預防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關鍵是要積極控制血糖,提高血糖達標率。只有從糖尿病早期開始就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並長期維持血糖在理想範圍內,才能較好預防及延緩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減少神經系統的併發症。

  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治療,目前還比較困難,任何單一措施都難以獲得可靠療效,只有採取綜合性干預措施才能取得均為滿意的療效。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血糖。患者往往需要在口服降糖葯的基礎上加用胰島素治療。有報道指出,部分患者在加用胰島素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並維持穩定1~2個月後,其神經性疼痛可得到明顯緩解。

  必要時,給予改善神經系統病變的相關藥物。可服用維生素B1、B6,甲鈷胺及維生素E等,這些藥物對糖尿病神經病理性疼痛具有一定療效,有助於減輕麻木、感覺過敏等癥狀。

  另外,醫生要幫助患者克服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如果有嚴重的睡眠障礙,或伴有焦慮及憂鬱,可在加強心理調節與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多慮平、卡馬西平等抗憂鬱葯,它們兼有治療焦慮和鎮靜的作用。必要時也可考慮聯合應用安定類藥物,以促進睡眠的改善,提高睡眠質量。

  由於傳統的止痛藥治療效果大多欠佳,故一般使用曲馬多鎮痛。該葯具有類似阿司匹林的作用,可抑制腦皮質對疼痛的感知,用於痛性神經病變效果較好。另外,還可配合理療、針灸等輔助治療措施,以使疼痛減輕。

  此外,還應加強對患肢的護理,如避免穿著緊身衣褲,鞋襪要適當寬鬆些,寒冷季節中注意對手足的保暖,每日用溫熱水泡手、泡腳等,以防止損傷與感染,促進疼痛緩解。

  總之,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形成是長期的,那麼,緩解的過程也不可能從速。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採取綜合措施來使痛苦逐步減輕,使病情持續緩解。

  維生素B1、B6,甲鈷胺及維生素E等對糖尿病神經病理性疼痛具有一定療效,有助於減輕麻木、感覺過敏等癥狀。

推薦閱讀:

牛皮癬患者注意!在中國超5%牛皮癬患者會發生這種病變?
望五官看臟腑病變情況
女性月經不調需謹慎卵巢病變
手腳莫名痛禍起糖尿病 輕微神經病變早期難發現....
糖尿病眼部併發症:不只視網膜病變這麼簡單

TAG:糖尿病 | 神經 | 干預 | 神經病 | 綜合 | 止痛 | 病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