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黃州時期的「文」 - 蘇軾研究 - 人物年譜 - 國學論壇
蘇軾黃州時期的「文」 「烏台詩案」後,蘇軾被責授黃州團練副使,官任檢校水部員外郎,在御史台差役的押送下,前往黃州貶所,不能簽書公事。據《蘇軾年譜》考證,蘇軾是於元豐三年二月初一到達黃州的,元豐七年三月移汝州命下,大約於四月七日後離開,前後共達四年零兩個月之久。
一、黃州時期「文」的數量統計 蘇軾這一時期的「文」,除開與友人、親人等往來的書信,可以確定為在黃期間作的有132篇。其中109篇基本可以確定具體的年月日或者具體的年份,16篇可以確定為在黃期間所作(根據與友人交往的經歷考證可得),餘下7篇《蘇軾文集·佚文彙編》未收,則根據《蘇軾年譜》補入。此外,尚有19篇疑為黃州作。雖然年月日不詳,但文中所記之事與蘇軾在黃期間的事迹有關,有可能是當時所記,也有可能是後來的追憶文字,姑且歸入黃州時期的創作。 現將144篇作品按《蘇軾文集》歸類如下,並附《蘇軾年譜》中所收7篇: 1.《蘇軾文集》 賦2篇:《赤壁賦》《後赤壁賦》。序2篇:《王定國詩集敘》、《聖散子敘》。記11篇:《石氏畫苑記》、《勝相院經藏記》、《黃州安國寺記》、《應夢羅漢記》、《秦太虛題名記》、《遺愛亭記》、《趙先生舍利記》、《子姑神記》、《天篆記》、《畫水記》、《雪堂記》。傳2篇:《陳公弼傳》、《方山子傳》。墓志銘1篇:《乳母任氏墓志銘》。銘3篇:《丹石硯銘》、《菩薩泉銘》、《大別方丈銘》。頌5篇:《石恪畫維摩頌》、《代黃檗答子由頌》、《魚枕冠頌》、《黃州李樵卧帳頌》、《東坡羹頌》。贊3篇:《郭忠恕畫贊》、《唐畫羅漢贊》、《五祖山長老真贊》。偈3篇:《送僧應純偈》、《送海印禪師偈》、《寒熱偈》。表狀3篇:《到黃州謝表》、《謝徐州失察妖賊放罪表》、《謝量移汝州表》。奏議3篇:《代滕甫論西夏書》、《代滕甫辨謗乞郡狀》、《代李琮論京東盜賊狀》。啟3篇:《賀文太尉啟》、《賀呂副樞啟》、《賀蔣發運使啟》。青詞1篇:《醮(jiao4)上帝青詞三首》之二。祭文5篇:《黃州再祭文與可文》、《祭任師中文》、《祭徐君猷文》、《祭陳君式文》、《祭堂兄子正文》。哀詞2篇:《蘇世美哀詞》、《王大年哀詞》。 雜著2篇:《怪石供》《東坡酒經》史評1篇:《商君功罪》。題跋雜文10篇:《書南史廬度傳》、《書劉庭式事》、《書子由君子泉銘後》、《跋張希甫墓誌後》、《書四戒》、《書所獲鏡銘》、《跋子由棲賢堂記後》、《題伯父謝啟後》、《跋張益孺清凈經後》、《記黃州故吳國》。題跋詩詞18篇:《書蘇李詩後》、《書雞鳴歌》、《記陽關第四聲》、《書孟東野詩》、《題孟郊詩》、《書陶淵明飲酒詩後》、《書淵明羲農去我久詩》、《書諸集偽謬》、《書淵明酬劉柴桑詩》、《題子明詩後》、《題和王鞏六詩後》、《題陳吏部詩後》、《書張芸叟詩》、《記參寥詩》、《書歐陽公黃牛廟詩後》、《書清泉寺詞》、《記黃州對月詩》、《書黃州詩記劉原父語》。題跋書帖7篇:《跋所書摩利支經後》、《書王十六二首》、《記潘延之評予書》、《跋李康年篆心經後》、《跋先君與孫叔靜帖》、《題所書歸去來詞後》、《書唐氏六家書後》。題跋畫1篇:《跋吳道子地獄變相》。題跋紙墨5篇:《書清悟墨》、《書張遇潘谷墨》、《書龐安時見廷珪墨》、《書懷民所遺墨》、《書鄭君乘絹紙》。題跋筆硯5篇:《書唐林夫惠諸葛筆》、《書硯》、《書呂道人硯》、《書名僧令休硯》、《書天台玉板紙》。題跋琴棋雜器4篇:《雜書琴事十首》、《雜書琴曲十二首》、《書士琴二首》其一、《書黃州古編鐘》。題跋遊行12篇:《記公擇天柱分桃》、《書游垂虹亭》、《記樊山》、《記赤壁》、《記與安節飲》、《記游定惠院》、《題連公壁》、《書雪》、《書蜀公約鄰》、《記承天夜遊》、《贈別王文甫》、《書臨皋亭》。 雜記人物3篇:《永洛事》、《馬夢得窮》《王翊救鹿》。雜記異事3篇:《應夢羅漢》、《仙姑問答》、《黃鄂之風》。雜記修鍊2篇:《朱元經爐葯》、《異人有無》。雜記醫藥1篇:《單龐二醫》。雜記草木飲食4篇:《四花相似說》、《飲酒說》、《節飲食說》、《煮魚法》。雜記書事5篇:《記張公規論去欲》、《記故人病》、《記張君宜葯》、《二紅飯》、《口目相語》。2.《蘇軾文集·佚文彙編》雜著3篇:《賭書字》、《戲題》、《牛酒帖》。題跋雜文2篇:《自跋勝相院經藏記》、《夢中作祭春牛文》。題跋遊行1篇:《書雲成老》。題跋題名3篇:《武昌西山題名二首》(其一、其二)、《師中菴題名》。 雜記人物3篇:《孟仰之》、《帖贈楊世昌二首》(其一、其二)。 3.《蘇軾年譜》① 元豐六年八月十六日 書陶潛詩二首,為跋。(P514) 《晚香堂蘇貼》:「『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侵晨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動,日入負米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詞此難。四體誠乃瘦,交無異患干。盥息茅檐下,牛酒散襟顏。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陶彭澤晚節躬耕,每以詩自解,意其中未能平也。流寓黃州二年,適值艱歲,往往乏食,無田可耕,蓋欲為彭澤而不可得者。此二篇最善,偶親録之。元豐四年八月十六日,軾。」② (元豐四年秋)過陳慥(季常)寓齋,書營籍周韶落籍詩答村姬。……(P517) 《壯陶閣書畫録》敘周韶落籍事後,尚有蘇軾自跋,跋云:「元豐四年秋日,過季常寓齋,留飲。座中紅裙,蓋村姬也,向余問錢塘事,書此答之。軾。」③ (元豐五年)八月四日,為方竹逸畫竹石,並跋。(P546)《六硯齋三筆》卷一:「蘇文忠《竹石》一卷,有題跋,絕俗神品也,録之:『昔歲,余嘗偕方竹逸尋凈觀長老,至其東齋小閣中,壁有與可所畫竹石,其根莖脈縷,牙角節葉,無不臻理,非世之工人所能者。與可論畫竹石,於形既不可失,而理更當知,生死、新老、煙雲、風雨,必曲盡真態,合於天造,厭於人意,並畫舊事以贈。元豐五年八月四日,眉山蘇軾。』」 ④ (元豐五年)十月七日,記夢中所賦詩。(P549)《東坡志林》卷一《記夢賦詩》:「軾初自蜀應舉京師,道過華清宮,夢明皇令賦太真妃裙帶詞,覺而記之,今書贈柯山潘大臨邠老,云:『百疊漪漪水皺,六銖縱縱雲輕。植立含風廣殿,微聞環佩搖聲。』元豐五年十月七日。」⑤ (元豐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跋懷素書。(P588) 《晚香堂蘇貼》:「『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松間掛一壺。學聖不成狂變發,真堪畫作醉僧圖。』此懷素書也。深好論之,人間當有數百本也。元豐六年十一月十九日。」⑥ 在黃,偶書論富貴、名節;跋自作詩文。(P605) 《晚香堂蘇貼》:「台榭如富貴,時至則有;草木如名節,久而後成。東坡書於雪堂。」⑦ 應潘大臨、大觀兄弟之請,書《赤壁》二賦、《歸去來辭》。(P611)《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百八録蘇軾跋:「元豐甲子,余居黃五稔矣,蓋將終老焉。近有移汝之命,作詩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獨潘邠老與弟大觀,復求書《赤壁》二賦。余欲為書《歸去來辭》,大觀礱(long2)石欲並得焉。余性不奈小楷書,強應其意。然遲余行數日矣。蘇軾。」二、黃州時期的創作分析黃州以前,蘇軾的散文創作,以政論、史論文和亭台樓堂記為主。在這些散文中,尤其是政論和史論中,體現了蘇軾積極參入政治的態度。評論古今、好發議論,洋溢著與生俱來的奮厲當世之志。被貶黃州之後,題材與早期表現重大題材和政治生活不同。除了3篇謝表、5篇祭文、1篇墓志銘、3篇賀啟和3篇代他人所作的奏議外,其它的主要是記述自己在黃州時期的生活,包括遊記、傳記、銘、頌、贊、偈、題跋琴棋書畫紙墨、雜記人物異事等。在這些文章中,蘇軾首先風趣地記錄了自己在黃州時的生活。蘇軾在黃州時期生活窘困,卻時時出之以調侃之筆。比如《東坡羹頌》中「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的東坡羹,《東坡酒經》中學「南方之氓」制酒、《煮魚法》中學黃州之民煮鯽魚。在這些清淡的生活中,蘇軾時常有自得之樂。如《飲酒說》中「甜酸甘苦,忽然過口,何足追計,取能醉人,則吾酒何以佳為,但客不喜爾,然客之喜怒,亦何與吾事哉!」又如《書臨皋亭》中「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於几上,白雲左繞,清江右洄,重門洞開,林巒坌(ben4)入。當是時,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又如《二紅飯》中與兒女老妻苦中作樂地享受「二紅飯」。此外參禪、學道、寄情山水、交遊也是他黃州生活的主要內容。蘇軾居黃期間愛與異人交往。這些人不好功名富貴,脫俗超塵,特立獨行。比如《石氏畫苑記》中「舉進士不第,即棄去,當以蔭得官,亦不就,讀書作詩以自娛而已,不求人知。獨好法書、名畫、古器、異物,遇有所見,脫衣輟食求之,不問有無」的石康伯;又如《方山子傳》中「視錢財如糞土」、「晚乃遁跡光、黃曰崎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的陳季常等等。不過不管是在遊記,還是、在記錄平常生活的文字中,都時時透露著蘇軾對宇宙人生的諸多思考和認識,比如《雪堂記》中蘇子與客對雪堂的那番關於「拘」與「散」、「凹」與「凸」的討論,又如被譽為黃州時期代表作的《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尤其是《赤壁賦》,借蘇子與客的回答,道出了蘇軾心中對人生失落乃至歷史滄桑變幻的思考。無論是火燒赤壁的周瑜,還是「釃酒臨江」、稱雄一方的曹操,個人的得意與失意,相對於宇宙萬物而言,是何其渺小。人寄住在這世上,就像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對於這一無法解決的人生困惑,蘇軾認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羨乎?」所以,與其「愀然危坐」,不如淡化心中的得失之欲,且去享受那取之不盡的「江上之清風」和「山間之明月」。蘇軾的曠達,正是在經歷了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後獲得的。也正是這種心態,使得蘇軾的許多作品,都帶著曠達雅量的特色。在那些題跋詩詞、書帖、畫、紙墨等雜文中,蘇軾也發表了許多自己的獨特見解,比如《書懷民所遺墨》論墨說:「世人論墨,多貴其黑,而不取其光。光而不黑,固為棄物。若黑而不光,索然無神采,亦復無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兒目睛,乃為佳也。」又如《畫水記》中論「古今畫水,多作平遠細皺,其善者不過能為波頭起伏」,只有那種「畫本湍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畫水之變」才能「號稱神逸」然而,縱然寄情山水,蘇軾壯年被貶,無法實現其兼濟天下的儒家之志,心中仍時有人生價值不能實現的苦悶,如《題子明時中》感慨:「然舊學消亡,夙心掃地,枵然為世之廢物矣。」「烏台詩案」後,蘇軾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時時告誡自己「名不符實」的危害,如他在《答李端叔書》中說:「軾少年時,讀書作文,專為應舉而已。既及進士第,貪得不已,又舉制策,其實何所有。而其科號直言極諫,故每紛然誦說古今,考論是非,以應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為實能至,故譊譊(nao2)至今,坐此得罪幾死。所謂齊虜以口舌得官,真可笑也。」經歷了「烏台詩案」的蘇軾,深深地體會到了政治舞台上人心的險惡,對自己以前鋒芒畢露、好議時政的習氣後悔不已。總之,黃州時期除了詩詞外,蘇軾還創作了大量散文賦、隨筆、題跋等作品。正如王水照在《唐宋文學論集》中所言,蘇軾黃州時期的散文創作「著重抒情性,注重於抒情與敘事、寫景、說理的高度結合,出現了帶有自覺創作意識的文學散文或文學性散文」。 |
推薦閱讀:
※蘇軾寫的最走心的一首詩是哪首?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
※蘇軾,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瀟洒 (上篇)
※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七律選講
※詩詞賞析:蘇軾一首婉約詞,內含兩句我們常用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