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學:為何成熟獨立的人都偏愛獨處?

你害怕獨處嗎?你學會獨處了嗎?  今天我想談一談關於獨處的話題。  獨處,簡單來說就是指自己和自己相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因為要進行內在的整合。  這裡的整合是指把新的經驗放到我們內在的記憶中某個合適的位置上。  只有經過了這個整合的過程,新的經驗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長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  偏愛獨處的人,有可能是一個文靜內向的人,也可能是一個活潑外向的人,也就是說偏愛獨處和性格無關。  獨處不等同於孤僻,不等同於孤獨,不等同於寂寞,不等同於無聊,獨處是一種處事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是獨立人格的體現。

  人,生而孤獨,這就是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自我意識的獨立個體,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在獨自面對這世上所有的一切。  這種層面的孤獨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因為我們內心所思所感,不可能有另一個人能完全了解,唯有我們自己能完全明白。

  人,生而孤獨,卻不甘於寂。  人,生而孤獨,但很多人卻不甘寂寞,害怕寂寞。  很多人會因為害怕孤獨寂寞,而去試圖通過不斷的擁有各種各樣的東西來填補內心的空洞。  可能會去做各種消費包裝自己,可能會去迎合別人以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同,可能會戴上面具融入熱鬧的人群中,可能會在愛情中尋找最親密的陪伴,可能會在親情中尋找最無私的支持。  我們為了不讓自己感覺到孤獨寂寞而做了那麼多努力,然而也許是在對酒當歌的夜,也許是在四下無人的街,我們仍然會感覺得到,孤獨寂寞如影隨形,不曾離開。

  孤獨與生俱來,寂寞最接近生命的本質,那我們如何面對?  我給出的答案是:學會獨處。

  學會獨處,就有機會傾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塵世喧囂,人群嘈雜,我們置身於外界之中,就不可避免會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擾。  而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不需要戴著偽裝的面具,不需要去迎合別人,不需要去顧忌任何人的感受,因為我們只有我們自己。  獨處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坦誠的面對自己,這種時候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才有可能慢慢的出現,我們只需要靜靜的、有耐心的傾聽即可。  能有機會傾聽並追隨自己的心聲,何其幸運?  倘若終其一生,我們都不曾聽過我們自己真正的心聲,何其悲哀?

  學會獨處,我們容易變得更加自信。  自信,簡而言之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詞,很多人卻很難做到。  當自信的力量來源於我們自己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做到自信。  我們不敢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表面上是出於對別人的照顧和尊重,本質上卻是害怕最真實的自己被人拒絕理解和接納。  要學會獨處,首先就必須面對最真實的自己,然後再慢慢的接納真實的自己。  而當我們自己能接納這樣真實、不完美的自己的時候,其實我們內心就已經具備了自信的力量了。  因為我們不用取悅別人我們也能認可我們自己了,即使沒有人喜歡我們,我們還有我們自己。  這樣我們也不會感到自卑,因為我們已經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

  學會獨處,我們會更從容的應對各種人際關係。  我說我們要學會獨處,並不是鼓勵大家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而是把獨處看作是一種需要學習的重要能力。在我看來,學會獨處和學會與人交往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當我們學會獨處,我們反而能更加從容的去應對各種人際關係。  學會了獨處,我們能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也會明白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樣我們反而更容易理解、尊重別人,不會對別人妄加干涉,同樣也不會讓別人隨意干涉我們。  學會了獨處,就懂得給自己和別人之間留出合適的距離,合理的距離能讓各方保持風度而不失溫度,反而更容易互相欣賞。  學會了獨處,我們的精神世界大體上是能自給自足的,那我們就不再是貪婪的索取者,而是更善於讓自己開心快樂,這樣也能給予身邊的人更多的快樂。  真正舒適的人際關係,是增加快樂,共同成長。

  學會獨處,偏愛獨處的人,往往都是有著獨立人格的人,這樣的人對人對事會有著更加敏銳的觸覺。  找到自我,擁有自我,也就擁有了獨自前行的強大力量,也就無畏獨單。  我是明月,每天堅持做原創,可愛勤勞的心理諮詢師一枚,既然有緣相遇,關注我可好?
推薦閱讀:

喜歡活躍氣氛的人,被人認為是傻瓜,不正經,怎麼辦?
人氣單品 通勤也能穿的成熟風花朵連衣裙
成熟就意味著妥協
看!那是篇軟文。
2015經典語錄: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裝逼的次數越來越少。

TAG:心理學 | 心理 | 獨立 | 成熟 | 趣味 | 獨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