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軍車還停留在圖紙階段 中國新一代車卻已服役
筆者按
作為陸軍最常規的裝備,軍車的發展一直備受矚目。從二戰時期的德國G級越野車,到一代國人印象中的「解放」卡車,軍車的發展基本代表了一個國家地面力量的發達程度——軍車的迭代不像坦克,數十年才能更新一代,在科技不斷進步的當下,被超越也是家常便飯。曾經「縱橫江湖」數十年的悍馬軍車,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頻頻暴露缺點的大背景下,將悄然淡出。
時過境遷
要說起悍馬車,先要從引起注意的中國新一代軍車說起。就在前幾日,央視的一條關於後勤保障的新聞引爆了各大網站的流量,內容則是簡單的幾個視頻截圖。截圖裡最新一代的國產勇士軍車列隊上鏡,網友圍繞車子的造型、工藝甚至是鍍鉻裝飾發布了大量的評論。對比之前美國悍馬軍車停產的消息,從網友評論層面便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勇士軍車
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悍馬軍車隨著眾多的美國好萊塢電影進入國人的視線。同時,「悍馬」H1型高機動越野車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優秀表現,讓其擁有了大量粉絲,甚至民用版本的悍馬車,也一度成為「土豪」的標配。雖然作為美國軍方的軍車從1984年開始服役,時至今日已經有27年的歷史,儘管期間軍用悍馬也進行了一些升級,但是美國軍方還是認為它已經不合時宜。
二戰後,軍車一度成為軍人的「符號」。著名的美國巴頓將軍最愛與Willys軍用吉普合影。
在軍用悍馬大火之後,主要軍事強國開始大力發展新型高機動越野車輛。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奧地利、俄羅斯、日本、法國、英國和義大利這些軍事工業強國也先後推出同類產品。為了提高我軍裝備技術水平,2002年,我軍決定研製第三代1.5噸級輕型越野戰車族。
2002年5月,「東風」猛士汽車被批准研製立項。該系列車型的研製歷時6年,成功研製出了配置兩種動力總成、多種車身型式的7款車型,總試驗里程達160萬公里,歷經了高山、沙漠、嚴寒、酷熱等極限環境下的試驗考核,體現出了非凡的高機動性、優異的戰場適應性、良好的安全適應性,適應於全地域、全天候作戰要求。
解放軍的加長「悍馬」中國猛士二代裝甲車猛圖曝光
超越?
除了大家熟悉的「猛士」越野車之外,還有一型車叫做「勇士」。與「猛士」的定位略有不同,「勇士」軍車定位在通勤和支援層面,在具備一定的越野能力之外,更多強調輕量化和機動性。換句話說,這非常像殲-11戰機與殲-10戰機的定位配置,一個重型主打火力,一個輕型主打機動。
細分,永遠是一個領域高度發展的標誌。而悍馬軍車停產後,其取代型號也將衍生出維修型、補給型等眾多輕型型號——但不同於美軍停留在「圖紙」層的細分,中國的軍車在投產之初便已經完成這個步驟——現在,第二代的勇士軍車也已經亮相。
既然是迭代更新,那麼它註定將繼承前一代「勇士」的眾多優點。
高原環境標定的電控共軌增壓柴油發動機系統依然繼續採用,同時也保留了車內的加強鋼樑,以增強車體的硬度。而就已披露的細節來看,整體車身也採用全金屬封閉式整體車身,連接處經過密封處理,結構更完整、可靠性更高,甚至在安全性方面,也考慮到了反光鏡鍍鉻等增強夜間行車安全的細節。在造型方面,負責生產「勇士」軍車的廠商也繼承了吉普車的一些細節,比如直瀑的中網、圓形配方框的車燈等等。
中國勇士軍車
眾多細節表明了這款軍車不僅是簡單的升級,已經在其定位清晰的框架下,有針對性的進行了大幅度性能提升,完善解放軍機動能力的同時,諸如北斗定位等眾多國產技術的引入,也標誌著國產軍車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