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精神疾病患者「為鄰」——●大眾醫學2000

出自:2000年第11期《心海導航》謝斌主任醫師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假如你周圍有一位精神疾病患者,你或許會擔心,他會不會病情突然發作,對你施加暴力行為?你也許還會問,這類暴力行為可以預測嗎?應當採取哪些防範措施呢?無疑,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精神疾病患者有多危險

一般人的看法根據四年前在香港地區做的一項調查,50%以上的人不願與精神疾病患者為鄰,40%以上的人不願住在精神疾病康復設施附近,更多的人認為精神疾病患者「有破壞性」,「容易危害他人」。事實上,公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擔心和恐慌是一個全球性的普遍現象。曾經槍擊里根總統的欣克利就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此案也引起了美國當地人對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為的恐懼。

專家的觀點瑞典在20世紀70年代做過一項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有暴力史的精神疾病患者僅占其總數的8%左右,而正常人則有近20%曾使用過暴力。在以暴力聞名的一些地區,如美國的某些城市,研究結果也與之相似,且精神疾病患者對正常人使用的暴力情況更為少見。

產生偏見的原因心理學研究表明,那種匪夷所思、沒有任何預兆的事件,往往會讓人們感到恐懼(許多好萊塢恐怖片常常描述這類現象,利用的正是人們的這種心理),而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為表面上恰好屬於這種類型。因此,如果10個暴力事件中有1個是精神疾病患者所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常常就是這一宗。此外,一些傳媒的宣傳報道常常起著負面作用。國外對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為的渲染報道,多數有其特殊的「利益」動機:既然每次這種事件都起到了轟動效應,傳媒自然會樂此不疲,好萊塢電影《沉默的羔羊》大獲成功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普通大眾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精神疾病患者犯下的一宗宗「血案」,產生偏見也就不足為怪了。

應採取的對策精神疾病患者並非如我們所想像得那麼「危險」,但是,對他們要加倍重視才對。儘管從總體上講,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為發生率不比正常人高,但確有一些類型的精神疾病患者比較具有危險性。最新的研究表明,這些類型的患者暴力攻擊行為發生率較正常人要高出10倍左右。此外,在事件處理方面,精神病患者也與正常人大不相同。患者對其暴力行為不具有實質性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如果構成犯罪,則通常不承擔刑事責任。

預測患者的暴力行為比較公認的一些「預測因素」,包括:男性,青壯年,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未婚,缺乏人際交往技巧,智能偏低,有嬰幼兒時期神經系統疾病史(如顱腦外傷、高熱等),有童年期家庭環境偏差(如受虐待、父母離異等),學習困難,有品行障礙(如逃學、鬥毆、虐待動物等)史,藥物或酒精依賴者,有反覆家庭暴力或違法行為史,有衝動型或反社會型人格特徵,精神分裂症患者(偏執型、特別是伴有嫉妒、被害妄想及命令性幻聽者),等等。

防範和自我保護的技巧家人、朋友和其他與精神疾病患者接觸者,必須學會一些自我保護的技巧:

①對於煩躁、激動狀態中的患者,不應過分地去關心、詢問。

②當患者向你發怒時,不可與之發生正面衝突。

③不應嘲笑、歧視患者。

④對於癥狀相對穩定的患者,要督促其服藥、隨訪,並留意其複發的預兆。

⑤發現有精神癥狀複發傾向時,應及時送其去治療,必要時可在多人協助下,強制其住院。

⑥與有過暴力史而又正處於發病期中的患者接觸時,最好不要處在患者可以正面攻擊的位置,且最好有旁人在場,必要時可提供幫助。

⑦患者的一些合理要求要盡量予以滿足,如果實在無法辦到,可用溫和的語氣與其商量,並做出解釋。雖然少數患者確有反覆暴力的傾向,但是,只要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並學會自我保護,就可以將危險性降低到最小。

推薦閱讀:

三高患者可喝雜糧粥(祝您健康)
5個飲食錯誤 讓肝硬化患者病體難以承受
患乳癌不等於判「死刑」 曲妥珠單抗已幫助120萬患者·每日商報
冠心病患者要多吃蒜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預防心律失常!

TAG:醫學 | 疾病 | 精神 | 患者 | 病患 | 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