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怎樣修好密宗的氣、脈、明點? (五台山比丘果戒)

我們的每一個念頭在自己體內的經脈中都有對應的氣。假如你思維佛法裡面的四念處、四聖諦、十二因緣及三十七道品,身體裡面產生的氣就跟法身脈相應,就能把法身脈、智慧脈打開,能生起智慧來。所以念頭能生起氣,氣通脈,用這個脈最後證法身,產生明點。居士問:如何理解密宗修法裡面的氣、脈、明點?師開示:在密宗修法裡面講氣、脈、明點。明點對應的是自性。在「三寶」裡面對應的是佛寶,在「三身」裡面對應的是法身。脈,內對應身。外對應器世界的一些東西。在「三寶」裡面對應的是法寶,它和報身相應。氣,和你的起心動念有關係,在「三寶」裡面對應的是僧寶,在「三身」裡面對應的是化身。 居士問:內時輪對應氣脈,外時輪對應器世界,密時輪對應的是什麼?師父答:是的。密時輪對應的是起心動念。外時輪一般講的是器世界的日月星辰、四季運行規律;內時輪講的是人體裡面八萬四千脈的運行規律;密時輪說你的八萬四千念頭,你每動一個念頭就有一個相應脈的活動。所以,它從根本上來說跟禪宗一樣的。為什麼呢?禪宗是以心為根本,密宗修到最後也是以心為根本。為什麼?你身體裡面的這些脈,比如般若脈、法身脈,它和你的智慧心相應。如果你起心動念,思維的都是佛法里智慧、般若的東西,你身體里的法身脈、般若脈、智慧脈就容易通、容易打開。如果你起心動念都是貪、嗔、痴的東西,那麼身體裡面的煩惱脈就容易打開,人就會很苦。經常修邪法的那些人,和鬼神相應,他打通的是鬼脈,就容易招神惹鬼,容易附體。所以我們佛教的打通脈和氣功外道的打通脈是不一樣的。佛教打通脈,關鍵在你思維上,思維佛法里的很多義理、道理,智慧脈就容易打開。時輪金剛修法裡面,有呼吸配合觀想修同時還有很多動作,動作來得很快。它觀想的是什麼?它觀想的內容是專門有傳承的,不是外道的胡亂觀想。不知道的人,按照外道法來修,他自己想觀想什麼就觀想什麼了,觀想來觀想去就狂了。佛教則不然,比如密宗有個叫寶瓶氣的修法,修這個要和佛教的很多教理、理論配合起來。這一口氣吸了之後,憋到哪個地方,然後思維什麼、觀想什麼,想的都是佛教裡面的內容。那個觀想和思維是能生起智慧來的。佛法裡面說,心細的人氣就細,心粗的人氣也粗,也就是說,呼吸越急的人他心越粗。用呼吸來配合心,把呼吸壓得慢慢的,心念變化的也就慢。妄想多的時候,憋著一口氣不動,妄想就打不起來。密宗裡面的呼吸憋氣是這個意思。而氣功的憋氣呼吸是把氣壓到丹田,然後想怎麼轉一下子,想用呼吸這個氣打通他身體里的脈,這是外道修法。佛教不這樣修,佛教的呼吸是配合心,起心動念要思維各種生起智慧的內容,才能打通脈。開智慧脈,不是我們呼吸的這個氣。明白沒有?假如你嗔恨心生起來的時候,按照中醫來說肝部那個氣就聚得快。那是什麼氣?那是毒氣、嗔恨氣。那個氣和你呼吸的氣不一樣。同樣,我們佛教裡面,假如你思維佛法的四諦、十二因緣,思維諸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功德不可思議,越想心裡越歡喜,越想心裡越懺悔。恭敬、讚歎「三寶」的心生起來的時候,身體裡面就有一種智慧氣,這是有智慧的一種現象。久而久之,智慧氣逐漸通智慧脈,通法身脈,最後就開智慧了,身心越來越清凈。十方諸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經常思維諸佛菩薩的功德,經常看大乘經論,如《普賢行願品》、《彌陀經》,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功德,然後想歷代祖師的功德,沒有歷代祖師,佛法怎能傳到現在?心裏面經常有懺悔心、慚愧心。經常思維佛的功德,思維法的功德,思維僧的功德,對「三寶」恭敬的心、皈依的心、禮拜的心就生起來了。這個心生起來之後,你在「三寶」里修行,逐漸逐漸就能得利益,心越來越柔和。身體裡面的法身脈、智慧脈、般若脈逐漸逐漸都能打通。那些巫婆神漢,社會上那些人,他的嗔恨心重,傲慢、嫉妒心重,心裡盡想著貪嗔痴的東西,所以他運行的是貪嗔痴煩惱那種氣,久而久之,他身體內開的全是煩惱脈、畜生脈、餓鬼的脈。最後死的時候,因為這個脈產生的報身(他也有報身,是那種煩惱愚痴的業報身),直接往三惡道里走了。假如你一直思維「三寶」的功德,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空苦無常無我,你生起的智慧脈、般若脈相當好,臨死的時候,因它產生報身往極樂世界走了。知道了沒有?身體裡面的各種脈,我們用肉眼看不見,解剖的時候也看不見,但天眼能看見。中醫有經絡圖,那個經絡,人眼看不見,解剖找不到、顯微鏡也看不見。那個經絡圖是什麼人畫出來的?畫那個圖的人,據說是黃帝。證明過去的那些人有天眼。上古時代,堯、舜、炎、黃那些聖人,是很歷害的,黃帝和炎帝這些人那時就有天眼。這是怎麼知道的?密宗法里就有氣脈明點的修法,修著修著自己就能看見身體里的脈絡。從這裡面我們就知道,中醫裡面畫經絡圖的那些人確實有天眼。用肉眼看不見,解剖學看不見,醫生用顯微鏡看不見,但人體裡面確實有那些東西。當然我們這身體裡面什麼東西都有,鬼的脈也有,畜生的脈也有,地獄的脈也有,人道的脈也有,天道的脈也有,羅漢的脈也有,菩薩的脈也有,佛的脈也有。就看你怎麼修。如果你一生都在修菩薩道、修佛道的脈,到最後臨死的時候,那個菩薩道的脈、佛道的脈就活躍了,那最後就往生極樂世界成菩薩、成佛了。如果你長期但是貪、嗔、痴煩惱很歷害的話,最後那個地獄、餓鬼、畜生的脈就活躍了,臨死的時候就往地獄、餓鬼、畜生道走了。這個脈就由我們平時的起心動念來決定。密宗對氣、脈、明點是這一套解釋方法。歸根到底和顯宗禪宗一模一樣,還是心的問題。就是說你經常學習佛教經典裡面的這些智慧,起心動念就很有智慧,很清凈的這些念頭很多的話,你的法身脈和智慧脈就能增長。如果你經常都是那些貪嗔痴的念頭,煩煩惱惱、顛顛倒倒的那些念頭,那麼地獄、餓鬼、畜生的脈都已經生長起來了。居士問:不用觀想自己就生出來了?師父答:你觀想啥呀?讓你思維佛法的道理:空、苦、無常、無我,思維佛菩薩的智慧、佛菩薩的功德,因你這種思維,那個脈才自己開了。並不是讓你思維脈怎麼開。你念佛、念法、念僧,思維佛菩薩的功德,思維「三寶』的功德,自己有懺悔心、有慚愧心,你這樣思維,智慧脈才能開。如果你像那外道,專想:「讓我的智慧脈開」,那個脈反而開不了。所以,對剛開始修行密法的人,讓你觀想那個中脈,找那個位置,觀想那個中脈,實際是讓你把那個心往內收。我們平時的心都往外散,讓你觀想中脈,讓你把注意力往內收,就是心光內收,不往外消耗,這就靜下來了。然後進一步念佛、念法、念僧,思維諸佛菩薩的功德,智慧脈、法身脈也起來了。接觸密宗的人都知道,密宗裡面的那個讚頌偈特別多,讚頌上師、讚頌佛、讚頌法、讚頌僧,讚頌歷代祖師。那個《上師瑜伽》裡面讚頌歷代祖師的偈子特別多。為什麼呢?他是贊僧的功德呢。因為思維佛寶的功德、法寶的功德、僧寶的功德,自己的懺悔心生起來,對「三寶「的恭敬心生起來,有利於你開智慧,有利於你增加福報。所以,看經典的時候,要看出來佛寶的功德、法寶的功德、僧寶的功德。大乘菩薩那麼歷害,那是僧寶,歷代祖師也是僧寶;大乘經典把一切義理講得那麼透徹、那麼圓滿,那是法寶;佛寶呢,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各個佛的功德、特徵經常思維。同時,心裏面也經常思維空、苦、無常、無我,就把心裏面掛礙的東西放下了;該放下的放下,該拿起來的拿起來,這就能修行。並不是像他們那樣啥也不想。你把世間貪嗔痴放下很好,但是佛菩薩的功德也不想那不行,那叫斷滅。居士問:放下貪、嗔、痴煩惱,智慧就自然顯現了吧?師父答:剛才說了,我們把世間的這些都放下,但是念佛、念法、念僧,這個必須要拿起來呀,不能什麼都不想。為什麼?我們學佛就是要成佛,佛有哪些特點,佛有什麼樣的功德,我們心裡要知道。想到佛的時候,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各有什麼功德?各有什麼願力?這要知道。我們把佛的那些特徵一樣一樣拿出來,才知道佛果然歷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一樣一樣的都要知道啊。佛的功德、智慧不可思議!如果不知道三寶的功德,只是放下貪嗔痴煩惱習氣也不行。想到僧寶,想那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大勢至菩薩,他們各有什麼功德?他們的願力是什麼?我們都要知道啊。想歷代祖師、大阿羅漢的特點、功德是什麼?初果羅漢有什麼樣的功德,二果羅漢有什麼樣的特徵,像阿羅漢的「三明、六通、八解脫」,我們要知道;菩薩有怎樣的特徵,我們要知道;歷代祖師的行持怎麼樣我們也要知道。我們是佛弟子,要知道過去的老和尚都是怎麼修的怎麼學的?他們最後修到什麼程度了?功德有多大?和佛菩薩、羅漢相比,哪些功德一樣,哪些功德還不夠?和人家一比的話,我們業障深重,煩惱多多,離人家差得多遠,心裡也有底啊。一直對「三寶」有恭敬、讚歎、頂禮的心,經常有一個懺悔心。這樣的話,你的那個氣、脈、明點就能修好。因為教、宗、律、凈、密,無論哪個法門它最後都歸到心上,佛法就是心法。有的人不知道,認為密宗形式那麼多,這個咒語、那個手印,其實最後全歸到心上。如果把「心」這個根本抓不住,那麼很多修密的最後都修得神神兮兮了。所以修學佛法要把根本逮住。把根本逮住,你修什麼法都行。居士問:師父,剛才講的脈里有一個密時輪是起心動念,氣、脈、明點的氣是思維念頭,那個思維念頭和起心動念,一個是氣、一個是脈?師父答:一回事。你起什麼念頭,生什麼氣,那個氣它就對應什麼脈。脈是所走的道。氣是在脈里走的。居士問:思維什麼念頭,脈里就走什麼氣?師父答:你心裡起什麼念頭,那個脈里的那個氣就開始走、開始動。你思維貪、痴、嗔的東西,三惡道那個脈裡面的煩惱氣就開始走;你思維戒、定、慧、慈、悲、喜、舍的東西,那麼智慧脈里的智慧氣就開始動。所以,最後還是決定於心。要經常鍛煉心。經常鍛煉心很重要、很重要!五台山比丘果戒博客 :http://www.wtsguojie.com/bbs/
推薦閱讀:

密宗問答----貝諾法王
《神遊記》之 唐密遇到正一
密宗的即生成佛!?索達吉堪布開示?【附:成佛博文集】
哪些真言陀羅尼咒能念,如何區分普傳還是需要有傳承才能念?
佛教密宗金剛總持普賢王如來三字明根本咒 佛緣網站 佛教網

TAG:密宗 | 轉載 | 五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