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情緒可致癌,也可治癌

url:http://szb.hynews.net/hhwb/html/2016-08/02/content_3626677.htm,id:0

三到四成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

「我們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發現,大約有3~4成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許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後,思想壓力巨大,出現恐懼、失望等情緒,一下子就像變了個人,病情不斷惡化、加重,甚至自殺。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心理危機已經成為威脅其生命的重要因素。」見到記者,陳小飛開門見山地說。

每天,市一院都要接待各種各樣的腫瘤病人不計其數。據統計,在接診的病人中,腫瘤病人占整個住院病人的1/4左右,主要分布在甲乳科、腫瘤內科、放療科、消化內科、婦產科、泌尿科等科室。在眾多的腫瘤病人身上,醫院的工作人員見過太多的悲劇。

據一院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院曾經收治過一位病人,62歲,得知自己患了胃癌後,精神迅速崩潰,再加上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子女無心照顧,他不但不配合醫院的放化療,導致病情急劇惡化,而且為了不拖累家庭,選擇上吊自殺,第一次沒成功,又第二次……

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己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是一名小學老師,性格開朗。但自從患了乳腺癌後,她每天鬱鬱寡歡,儘管經過治療恢復得不錯,複查多次也顯示一切指標正常,但她依然很悲觀,平時也是大大小小的感冒發燒不斷。

「根據臨床調查,在罹患癌症的患者中,肝癌患者由於生存期短,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最多;其次是女性乳腺癌患者;還有就是複發性腫瘤患者。」陳小飛說。

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理治療易被忽視

「目前,腫瘤治療的發展趨勢是多學科發展的綜合治療。」據陳小飛介紹,多學科綜合治療,簡單來說,就是由外科、腫瘤內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個相關學科的專家組成工作組,針對某一器官或系統疾病,通過定期、定時的會議形式,提出適合患者病情的最適當治療方案,免去病人挨個科室看,不同醫生說法不一的煩惱,「確保腫瘤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方案。」

但事實上,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除了技術治療外,心理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許多研究表明,情緒通過機能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對腫瘤起作用,緊張、壓抑可以影響激素的正常分泌,削弱機體防禦作用,從而加速癌症進程,促進惡性腫瘤的轉移複發,「因此,在綜合治療中必須強調心理干預。」陳小飛說。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把癌症與死亡等同起來,所以當病人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恐懼、絕望,或者努力否認。當家屬專註於手術、放化療等醫技治療時,往往會忽視患者的心理援助。其實,在接受一系列檢查過程中,病人心理反應複雜而強烈。

「要對癌症患者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治療,必須對引起癌症患者的『心結』有所了解。最好是進行專業的心理疏導,有時還需配合藥物。」陳小飛給記者講述了一個實例。

一院腫瘤內科曾收治過一名女性淋巴癌病人,經過治療恢復得很好。「但病人每天都跟我說想自殺,情緒非常差。後來請我院的精神科專家肖峰進行診斷髮現,確認她是輕度抑鬱。隨後給她開了一些抗抑鬱藥物,又進行了幾次心理輔導。沒過多久,她就告訴我說心情突然開朗了,不想死了。」陳小飛說。

不過,陳小飛也表示,由於我國腫瘤病人基數大,心理醫生相對欠缺,因此要對腫瘤病人進行系統專業的心理治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就目前來說,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應該先從患者自身及家屬做起。」

從四個方面加強心理干預

「情緒可致癌,也可治癌。對待腫瘤病人,既不能不聞不問,又不能過分關心,因為他們有時反感同情和憐憫,更不喜歡被人們背後議論。」陳小飛說。

那麼,腫瘤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需要哪些方面的心理干預呢?陳小飛給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建議:

首先,不少人認為得了癌症就是被判了死刑,這種錯誤觀念必須糾正。「在醫學發展的今天,臨床上已經有了療效確切、毒副作用非常小的抗腫瘤藥物,有相當一部分腫瘤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帶瘤生存。因此,從內心認識並接受這樣的觀點,可以減輕腫瘤帶給病人的嚴重的消極情緒反應。」陳小飛表示。

其次,勇於接受自己患了癌症的事實,做好長期和腫瘤作鬥爭的準備。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規範治療,以取得好的治療效果。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利於減輕患者身體免疫功能的降低程度,也有助於增強機體和癌症鬥爭的能力。「腫瘤的治療不是切除了就沒有了,它的病程緩慢,所以要做好長期與腫瘤共存並與之積極鬥爭的準備。」

第三,正確看待治療過程中的毒、副作用。噁心、嘔吐、脫髮等治療後果,常常會給病人帶來痛苦體驗,而顏面、乳腺等特殊部位的腫瘤,由於影響外貌、性特徵等,甚至可能會引發特別的心理問題。當代不斷有新的抗癌藥物問世,同時也有很多手段可以預防、處理這些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的毒副反應在不斷降低。因此,醫生和家屬要引導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消除對治療的恐懼甚至自卑等心理。

第四,參加抗癌俱樂部。各醫院都會定期組織各類「抗癌明星」現身說法,患者們可互相給予情緒和心理支持,讓有心理陰影的患者堅定與疾病抗爭的信念,樹立起即使得了腫瘤,一樣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生活理念。

淮海晚報記者郭婧通訊員王玉玲

來源: 淮海晚報


推薦閱讀:

致癌物隨處可見, 多點留意, 少些悲傷
世衛說會致癌的「加工肉製品」有哪些?有一種你一定吃過
這種蛋不能碰當心致癌
女性補充雌激素 會不會長胖和致癌?
65°C 以上的熱飲「可能」會致癌,這個真不是謠言

TAG:情緒 | 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