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僑務資源調研報告
06-12
2011年6月5日至6月22日,廣東海外僑務資源調研團赴大洋洲調研小組由省僑辦調研室宣傳處調研員沈衛紅率領,赴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三國開展實地調研。調研組由省僑辦、中新社廣東分社、省社科院、暨南大學等有關單位成員組成,一行6人。 本次調研的主題是:從僑務大省省情出發,圍遶科學發展主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和「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核心,摸清海外僑情,適應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轉變僑務工作方式,服務全省發展大局。本團的調研重點有三個:一是研究分析華僑華人在廣東實施「走出去」戰略、參與國際分工合作、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中有何優勢以及如何發揮這些優勢;二是研究分析華僑華人提升廣東軟實力的作用及途徑;三是針對當前海外僑情發生的新變化,僑務工作應如何應對、如何更好地涵養僑力資源。 圍遶上述調研主題和重點,調研組採用訪談、座談、實地考察與收集當地文獻資料等方式,走訪了紐西蘭的惠靈頓、奧克蘭,斐濟的楠迪、蘇瓦、勞托卡,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墨爾本和悉尼共8個城市,拜會各類社團30多個,拜訪中國駐外使領館3個、當地市政府1家,召開大小座談會20餘場,考察華文媒體5家、華文學校2家,參觀具有代表性的華人企業、門店與農場一批,接觸華僑華人超過400人。通過調研,瞭解了新僑情,聽取了新僑聲,宣傳了新廣東,結交了新僑友,達到增進相互瞭解、加強彼此聯繫的預期目的,成效顯著。 一、調研國最新僑情 摸清僑情是本次調研的首要任務。為此,我們廣泛接觸當地主要僑團、僑領和華僑華人代表,參觀華僑華人商鋪、企業和媒體機構,拜訪駐外大使館、領事館,多渠道聽取當地僑情介紹和僑胞意見,力求比較全面地掌握調研國僑情變化的新情況和新特點。 (一)澳大利亞僑情 1.歷史淵源:從礦工到留學生、技術與商業移民 中國是澳洲第三大移民來源國家,僅次於英國與紐西蘭。華人來澳洲的時間較早。據史料記載,早在1803年就有華人扺達悉尼。華人的來源地較廣,除了中國大陸,還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越南、柬埔寨、寮國等地。 在1857年,澳大利亞發現了當時世界上含金量最大的金礦,大量以廣東四邑人為主的華工湧入澳洲。到1861年,澳大利亞有3.8萬中國人,約佔澳總人口的3.3%。金礦被開採完之後,大部分人回到中國,有些人則留下來經營牧場和餐館。 1960年至1970年間,澳洲共有12000名中學及大專海外生名額,當中四分之三是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香港的華人留學生,學成後不少學生選擇了留居澳洲。由於這一群體英語能力較好,宗教信仰與當地相似,對當地的制度法規也較為熟悉,融入主流社會的能力也較強。 20世紀70年代末,澳大利亞陸續收容來自越南、柬埔寨、寮國的印支難民約8至10萬人,其中有一半是華裔(大多數為廣東籍)。這一群體飽受戰亂之苦,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求生慾望強烈,具有抱團與互濟的傳統。 20世紀90年代之後,澳洲政府修改與放寬移民政策。1994年,澳政府給予1989年6月20日以前扺澳的3.6萬中國大陸留學生居留權,當年,全澳華人超過40萬。這段時期的中國移民大多為取得居留權的留學生、技術移民以及商業移民。 2.華僑華人人口特徵及發展趨勢:呈現都市化特徵,以說粵語為主,實力日強,職業多元 根據澳洲政府2006年的人口普查,澳大利亞約有華人67萬,佔總人口的3.4%。從聚集的洲省看,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有50多萬,其中約三分之二是澳籍華人,三分之一是華僑。從聚集的城市看,華人主要集中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珀斯等都市。其中悉尼約30萬,占悉尼總人數的7.1%;墨爾本約20萬,布里斯班及珀斯各5萬。大約有20.6萬名澳洲華人在中國大陸出生。與2001年相比,5年間澳洲華人的人口增長了20.4%,遠遠高於澳洲人口5.8%的增長率。 據統計,2006年在悉尼說中文(包括粵語、普通話及其他方言)的華人約有23.4萬,說粵語的人數仍然佔優。其中說粵語的華人約有12.5萬,占悉尼說中文華人的53.4%,普通話約有9.6萬,占悉尼說中文華人的41.2%。然而,普通話的發展勢頭顯然要比粵語迅猛。與2001年相比,在悉尼說普通話的華人增幅達51.8%,粵語的增幅僅有7.7%,而其他方言則下降了12%。 目前澳大利亞華人經濟實力普遍一般,但從事的職業非常多元,包括醫藥、學術、工程、資訊科技、零售、飲食、商業,表演藝術等。華人科研工作者在當地有較好的發展,如悉尼科技大學(UTS)有一支研究清潔能源的50人的華人團隊,他們研究的項目深受校方重視。有一些還走上了從政的道路。目前在新南威爾士有十幾位華裔議員,維多利亞的墨爾本則有2位華裔議員。從一百多年前的礦工和農民,到今天的各種專業人士、商務與政界精英,華人社群在澳大利亞的地位有了質的飛躍。即使是在悉尼郊區務農的華人菜農(多以廣東高要高明人為主),也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成為了擁有悉尼超市長期合同、根據訂單安排生產、懂得運用大棚技術、機械化播種、全自動灌溉施肥的現代化農場主,佔據著大部分悉尼蔬菜的市場份額。他們雖然從事著最傳統的職業,但也能緊跟時代步伐,順利進行現代化的轉型。 3.華人社團發展概況:以和統會為紐帶,促進當地社團融合,推動主流社會與中國的交流 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社團眾多。在擁有最多華人的新南威爾士州,目前註冊的社團就達到300多個。 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亞的華人社團之間的交往不多,存在不少隔閡。以2000年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為轉折,華人社團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轉變,隨著各社團的僑領紛紛成為和統會的成員,社團相互間的交往逐漸增多,瞭解日漸加深,合作逐步頻繁,關係也較以往更加融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時候,新老共235個華人社團共同在悉尼歌劇院前舉行慶祝活動,共1萬多人參與,充分顯示出華人社團的團結與凝聚力,表現出他們對祖籍國的認同與熱愛。 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還積極推動當地主流社會參與華人活動,與中國開展交流。如邀請當地的政府官員在和統會中任職。借開展「光明萬里行」活動、赴中國免費施行白內障手術的機會,邀請澳大利亞當地的市長與議員共同前往,增加其對中國的瞭解。 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每年的運營經費高達幾十甚至上百萬澳元,主要由22位名譽會長進行籌措。雄厚的經濟實力為澳洲和統會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全世界170多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中,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動員力、執行力與影響力均處於較高的水平。 4.僑團活動概況:以老僑團為主力,開展各種服務與慈善活動 澳大利亞較為活躍、較有實力的僑團主要以老僑團為主。僑團根據各自的特點開展活動與服務。從基本的生活保障,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到華人社群的形象建設,服務與活動範圍廣泛、形式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對華人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如要明同鄉會,在悉尼購下物業,以每月30至40元澳幣的廉價租金為同鄉的老弱孤寡清貧及初扺新移民提供居所。該物業有房間50多個,目前有140多位華人受惠。 二是對華人適應社會開展的基礎服務。如維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專門開設為新移民服務的福利中心,外設5個外聯服務點,與政府的英語培訓機構合作開展英語教學,請政府官員向華人介紹當地的情況與環境,以及如何獲取當地的服務與援助等信息。 三是為華人解決托兒、養老等家庭問題。如一些僑團開辦了安老所、託兒所。如華人服務社培訓華人婦女,在居家育兒的同時照顧社區的其他兒童,解決一部分華人婦女的就業問題。如布里斯班的國泰會,他們參與昆士蘭保健部的住家及社區照顧項目,提供家庭看護人員照顧社區長者。如墨爾本的東南區華人聯誼中心,利用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場地資源,利用社區的場地開設老人活動中心,一周四天組織老年人聚會,開展各種文娛活動,解決社會的老齡化問題及減輕年輕一代華人的養老負擔。 四是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幫助華人就業。如澳洲乘風教育交流中心,為幫助在澳洲定居的華人護士就業,以及為留學生提供兼職的機會,開展澳洲護理員雙語培訓課程,課程結束後頒發政府承認的專業資格證書,並與當地的公司合作,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主要的服務對象為澳洲當地的老人。 五是為華人事業發展提供信息與機會回國發揮專業特長。如悉尼的專業人士俱樂部,成員包括IT、會計、金融等領域的專業人士,主要開展學術和專業的交流和互動,關注與傳遞各種有利於華人專業人士發展的信息,以及為一些學有所成的高級知識分子回國交流提供機會。協會中的一些成員作為海外專業人士直接參与過中國一些高新技術園區的規劃與設計,他們的建議被吸納進園區建設的實際操作中。 六是運用專業社團的影響力推動行業的發展。如澳洲全國中醫藥協會,在推動中醫在澳洲合作化的過程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包括與政府溝通、推動在大學建立針灸與中藥學科、確立中醫在教育與學術界的地位等。澳洲政府擬在2012年實施中醫師註冊制度。對於制度的修訂,澳洲政府也向這些中醫專業團體進行了諮詢。 七是開展文體活動傳播中華文化。目前澳大利亞華人的文化活動非常活躍,單是悉尼就有20個獅子會和20多個粵劇團,還有為數不少頗具實力的合唱團與歌舞團。如悉尼的東方歌舞團就憑藉對西方文化的熟悉,尋找出西方觀眾對東方藝術的興奮點,在編排中將東西文化相結合,完全打開了西方的文藝市場。一些綜合性的藝術社團,如澳洲的僑青社,一直致力於開展粵劇、太極、龍舟、舞龍、舞獅等文化活動,是悉尼華人節慶活動的主力。僑青社的粵劇團水平極高,吸引了外國人前來拜師學藝;舞獅技術精湛,曾派代表團赴馬來西亞參加高樁舞獅比賽;針對孩子開辦中國民族舞蹈班、中國武術班等。華人社團的活動為中華文化在海外發揚光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八是通過開展慈善活動,展現華人的新面貌,展示中國的新形象。如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從2003年開始,每年選擇不同的省份,連續9年赴中國開展「僑心光明萬里行」活動,免費為中國的白內障患者進行治療手術。目前已幫助中國患者近5千人。除了醫療團之外,同行的還有澳大利亞政界與商界的人士。澳洲和統會旨在通過這些慈善活動,加深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瞭解。 5.華文媒體:競爭激烈,多與國內有業務合作 在澳大利亞,華文報紙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總部設在悉尼市中心的4家華文日報,《星島日報》、《澳洲新報》、《澳洲新快報》和《澳洲日報》,基本使華文收費日報市場達到飽和。澳大利亞的華文報紙多以時事新聞為主,既關注澳洲華人生活,也報導澳洲、中國和世界新聞。它們大都與國內的媒體進行合作以擴大信息的來源。與此共存的還有大量免費發行的、以刊登廣告為主的報刊。現有的報刊雜誌基本能滿足華人日常生活的信息需求。 在大陸新移民創辦的媒體中,華夏傳媒發展迅速。它是一家擁有報刊、雜誌、網路、電台以及電視台的華文全媒體。它與中國許多省市的僑辦、外宣、文化等部門合作,傳遞來自中國的資訊與節目,同時也利用自己的采編能力,為中國電視台提供當地的社區新聞,實現信息的雙向傳遞。華夏傳媒還參與和組織策划了多項促進當地華人社團與文化發展的活動項目,起到了較好的宣傳作用。 6.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宗族祭祀為保存載體,以傳統節慶為展示平台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香火傳承、注重宗族祭祀的民族。在十九世紀中葉,就有廣東籍華人在澳大利亞著手興建廟宇與祠堂。如四邑人於1864年在墨爾本建造了關帝廟及供奉歷代先人神主牌位的祠堂,並於1964年在原址進行重建,裡面擺放的均是當年遠渡重洋而來、展現宗族歷史的文物,終年香火不斷。這些廟宇祠堂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幾代華人進行清明祭祖、節日祈福、除夕拜祭等傳統活動的重要場所。又如要明同鄉會在悉尼所建的洪聖宮。每年除夕均有逾千名高要高明同鄉來此參加祭祀。關帝廟與洪聖宮目前都是當地的保護文物。正是有了這些以宗族祭祀為特色的文化載體,中華傳統習俗才得以在海外代代流傳。 悉尼的春節大巡遊是在澳大利亞展示中華文化的最重要的舞台。該活動從1996年開始,目前是海外最大規模的慶祝中國春節的慶典活動。在2011年的春節大巡遊中,除了受邀前來的湖北省代表團外,有2000多名當地華人參與演出,有超過10萬人觀看了當晚的巡遊。悉尼春節大巡遊已成為廣受當地主流社會關注全民參與的文化活動,被悉尼政府視為重要的旅遊發展項目。除此之外,澳洲各地還辦有春節廟會、元宵燈會、中秋燈會等,是中華文化在海外展示與傳播的重要平台。 7.華文教育:發展形式多元,已與當地教育體系接軌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澳大利亞實行「白澳政策」,華人無法學習漢語。在工黨上台後,開始倡導多元文化政策,華文教育的情況逐漸有了改善。目前澳大利亞的華文教育已納入當地的教育系統,漢語是中小學華文學校的必修課,在大學中還開設有中文專業。在新南威爾士洲,華文學校中學與小學相加有100多所,占當地學校總數的5%。 澳大利亞華文教育的另一種形式是華文補習班。其中,既有政府資助的,也有華人社團開辦的。除了教授漢語文字與語言外,澳大利亞的幼兒華文教育還包括傳授一些傳統的中華文化知識,如舉辦少兒誦經班,讓華人兒童背誦學習「論語」、「大學」、「弟子規」等經典古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面向成人的課程。成人參與華文學習主要是求職及和同事溝通的需要。由於在求職過程中,通曉普通話與粵語具有更多的優勢,華文成為了求職的敲門磚。同時,華人社群中語言存在差異,不乏一些說普通話的群體與說粵語的群體為了在工作中溝通更加方便,去參加粵語或者普通話的補習。還有一些外國人與華人聯姻,需要學習華文和配偶的家人進行溝通。在他們看來,華語不是求職的工具,而純粹是聯繫親情的紐帶。 目前澳大利亞開設了四家孔子學院,分別設在西澳大學、南澳大學、墨爾本大學和悉尼大學。 (二)紐西蘭僑情 1.歷史淵源:礦工、難民與80年代新移民 據紐西蘭歷史資料顯示,1865年,紐西蘭南島奧塔哥(OTAGO)發現金礦,由此引來了大批淘金華工。在1865年到1901年間,在奧塔哥金礦工作的華工達8000人,他們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廣東農村地區的單身男性。到二十世紀初,由於金礦資源被開採枯竭,華工隊伍解散,大部分華人離開紐西蘭回國,另一部分華人則輾轉遷移到北島,開始以種植果菜、開洗衣店、經營餐館謀生,這些人成為了現在家族歷史較長的土生華人的先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難民政策允許婦孺到達紐西蘭與親人團聚,因此有一部分在香港避難的僑眷獲准往紐西蘭投親。 1987年,紐西蘭政府頒布了移民新法案,取消了過去帶有濃厚種族色彩的移民輸入條例,由此引發了移民潮,並一直持續至今。 2.華僑華人人口特徵及發展趨勢:以奧克蘭為主要聚集地,來源日趨多元,素質普遍提升 目前紐西蘭華僑華人約有15萬,占當地人口約3.4%。與2001年的10萬人相比,10年間華僑華人增長了50%。華人主要集中在奧克蘭地區,占紐西蘭華僑華人總數的80%,大約有12萬人左右;惠靈頓為2萬(超過5000為四邑人);基督城為1萬。近年來,赴紐西蘭的中國留學生不斷增多,現有中國留學生約2萬人。台灣移民在最頂峰的時候達到3萬,目前只有8千左右。香港移民在回歸前達到4萬,如今有一部分已經迴流,人數約有3萬人左右。 從來源地看,在1987年移民新法案頒布以前,紐西蘭的華人移民超過90%是廣東人,尤以台山、開平、恩平和新會為主。但是,自從1987年移民新法案頒布以後,華人來源地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廣東以外其他省份的移民開始大量增加。據估算,目前廣東籍華人與其他省份華人的比例各佔50%。 從人口特徵看,在新移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90年代的技術移民,以及留學後留下來工作的移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由於紐西蘭移民政策比歐美等地寬鬆,近年技術移民的人數還在不斷上漲。有為數不少的華人移民家庭由留在紐西蘭上學的小孩以及陪伴他們的母親組成,這些家庭的男性常年在紐西蘭以外的國度工作。另外,由於紐西蘭優厚的福利待遇,老年人口的移民近年也有所增長。根據當前紐西蘭的移民政策,留學生是獨生子女的,畢業後獲得2年工作簽證,年滿後可以申請獲得居留權,然後就可以申請父母過來居住。這些父母無論是否在紐西蘭工作過,65歲以後每周至少可以領到200元的養老金,最多的達到每月1000元,還可以申請住房救濟、廉租房等。紐西蘭政府還會撥款支持華人聚集的一些社區活動中心搞活動,如學習英語、打太極拳等。這些優厚的政策有可能吸引更多中國獨生子女的父母移民往紐西蘭。 從職業結構看,當地華人的社會地位幾經變遷。從一開始只能從事條件艱苦的採礦工作,發展到開辦一些小規模的家庭作坊,如洗衣店、菜園、餐館、水果店等,再到本土的新生代華人成為各種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會計師等。華人的社會經濟地位正在不斷提升,而且職業日益呈現多元化,遍布各行各業,餐館、洗衣等傳統手工勞作行業反而越來越少華人從事。華人在科學研究領域亦有建樹。據當地的華人學者介紹,在惠靈頓的2萬華人中,從事學術研究者就有近200人,在學術圈中華人佔據了相當的比例。在大學的醫學院里,有16%的學生為華裔。 3.僑團情況:老僑團影響不減,新移民僑團增多 紐西蘭早期的華人社團多以地緣聯繫為主。當時各種僑團主要為華人解決語言與安置的問題。如幫助存在英語障礙的華人就醫與購票返鄉等,又如購買物業,為一些無處安身的同鄉提供庇護等。紐西蘭有一些老僑團在今天仍然非常活躍。如總部位於惠靈頓的紐西蘭華聯總會,至今已有76年歷史,目前下設13個支會,擁有會員近4000人,且80%為中青年華裔,職業多樣化,對新生代華裔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華聯會還積極與大陸留學生聯繫,開展華裔青年領袖的培訓活動等。 隨著近年移民數量的不斷增長,華僑華人社團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新移民的華僑華人社團不下20個。他們對祖籍國的支持熱情很高,與總領館的關係也較為密切。在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時候,他們在當地組織「籌備會」針對這些活動進行宣傳與服務;在中國發生地震災害時,他們踴躍捐錢捐物,平均每個社團都有捐款數千元。總領館也時常會向他們提供服裝、道具、文體用品等作為支持。 在與港澳台及華人新生代的聯繫方面,有2010年成立的「中華青年聯誼會」。該會主要成員為大陸留學生,旨在聯合來自祖國大陸、港澳台等地區,以及當地出生的年青華僑華人,加強不同背景人群的溝通。 4.華文媒體發展情況:依靠專業團隊,深諳市場之道,符合受眾需求 在紐西蘭華語電視與電台方面,發展較好的典型是2000年成立、由台灣移民經營運作的中華電視網。在戰略上,中華電視網選擇的是高固定成本與低邊際成本的衛星電視市場。它與完全掌控紐西蘭付費電視市場的SKYTV合作,以先進的衛星技術與全面的覆蓋網路應對紐西蘭地廣人稀、山區多、信號弱等現實問題。在技術上,中華電視網不惜重金打造高端的工程部主控室,採用的電腦自動播出系統是全球最先進的電視播出與控制設備。在節目內容上,中華電視網購買了24個電視台的節目版權,彙集在10個頻道中播出,其中7個頻道為中文台(1個為粵語台),並將自己製作的本地新聞(分別有國語與粵語版)在其中播出。公司有專屬的新聞部門及資深媒體評論家,負責新聞採訪及編輯,有專門的節目製作部門負責本地電視節目的拍攝剪接與製作。中華電視網以客戶的需要作為發展指針,不斷應用新的技術擴展業務,不斷調整自己的出品以應對受眾口味的變化。2004年,中華電視網開通廣播電台,以普通話與廣東話兩個頻道全天24小時播出,收聽率居紐西蘭之冠。近年還購入評書在電台播放,深受聽眾歡迎。2010年,公司擴展網路與手機業務,嘗試在網站做簡短的影音新聞,在手機上發布當地新聞等。在形象定位上,中華電視網主要針對社區開展服務,將自身打造為「華人社群的朋友」,「溝通社群的橋樑」。正因如此,雖然中華電視網的收費不菲,然而其憑藉對受眾口味的準確把握以及高質量的節目出品,在紐西蘭的華文電視市場中獨佔鰲頭。 紐西蘭的華文報刊雜誌競爭激烈,由於讀者已養成免費取閱的習慣,因此均免費提供。近十幾年間,先後出現過不下20份華文報刊,然而堅持至今的為數不多。無論是盈利能力、品牌受眾影響力,還是單位廣告價格,中文《先驅報》都是當前紐西蘭華文平面媒體中的佼佼者。中文《先驅報》於1994年創刊,目前有員工20人,其中有6名專職記者與編輯,運營者為廣東籍華人。報紙主要面向奧克蘭地區發行,每周出4期,每期發行量為2萬份。奧克蘭地廣人稀,當地華人獲取商業信息主要依靠閱讀報紙的廣告,中文《先驅報》抓住讀者這一特點,依靠成熟的經營團隊,成功實現廣告營利。這份報紙不僅充當播報當地新聞的載體,更積極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每期均會選取一些具有思想性、文藝性與歷史性的文章,以饗讀者。由於其一向堅持媒體的獨立性,不接受任何社團與政治的捐助,在讀者中贏得了口碑與尊敬,也為自己贏得了市場。 5.華文教育與華人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從娃娃與青少年抓起 在紐西蘭,調研團主要考察了僑團組織的幼兒華文教育,選取了屋倫華僑會所作為典型。該會所每周組織音樂課堂,讓幼兒學唱中文(粵語)歌曲。針對幼兒的學習及記憶特點,教學選取了一些英文歌曲填上中文歌詞,讓幼兒從歌詞中學中文,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在文化傳承與傳播方面,紐西蘭的華人社團主要依託傳統節日開展各類活動,如元宵舉辦燈會,端午舉行龍舟競賽,中秋舉辦花燈晚會等。特別是從1992年開始屋倫華僑會所在農曆春節前夕舉辦的「新春同樂日」,在紐西蘭當地頗具影響,每年均有數萬名華人與洋人參與,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傳承發揮積極的作用。紐西蘭的廣東粵劇團也特別活躍,在當地的眾多中國地方戲劇中首屈一指。劇團里有非常專業的粵劇演員,還有一些比較年輕的學員,還時常邀請中國的名角來訪表演,增進交流。 各僑團組織新生代的青少年開展回祖籍國尋根的夏令營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但加深了青少年對中國的認知,更通過他們向自己父母講述尋根的經歷,激發他們在海外出生的父母對祖籍國的興趣。除此之外,還有華聯會每兩年一次邀請世界各地的名人前來用英文對新生代華人進行授課,向他們介紹華人歷史,深化他們對祖籍國的認識。 在文化娛樂活動方面,目前紐西蘭的電影院已有不少華語電影的檔期與場次,華人可以在當地享用各種華語電影大餐。更有華裔少女將自身的經歷製作成電影並獲得了當地的奬項。華人新生代的題材吸引了當地的電影製作商,遂以其故事作為藍本翻拍成為商業電影。影片播出後贏得了社會的熱議與好評。可見華人文化在當地取得了一定的認同,並獲得了較為寬鬆的發展空間。 (三)斐濟群島共和國僑情 1.歷史淵源:華商、契約勞工與僑眷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就有祖籍廣東四邑的華商來斐濟定居,開設公司。二十世紀初,中國爆發辛亥革命,大批華人從中山、四邑遷來斐濟。還有一部分是被西方殖民國家引入當地進行農業種植的契約勞工。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批僑眷遷居來斐濟與親人團聚。到了中國改革開放,更多的廣東籍華人來斐濟投親靠友,開創自己的事業。 2.華僑華人人口分布及特徵:集中在蘇瓦、楠迪,老移民發展狀況較好,新移民素質參差不齊 斐濟現有華僑華人8千至1萬人,其中持中國護照的約有1000至2000人。華人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僅1.2%。目前蘇瓦與楠迪聚居的華人均有千人以上,早期斐濟華人幾乎全部來自廣東,多為廣東東莞、中山及四邑人。20世紀90年代後,其他省份來斐濟的移民逐漸增多。從2005年開始,來自東北的移民明顯增加。另一方面,有不少移民將斐濟作為跳板,在經濟條件改善之後遷往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總的來說,斐濟華人在當地生活較為安穩,與當地人相處也較為融洽。他們對中國都持認同的態度,對中國的認知與聯繫也較多。 從發展狀況看,老華僑及其後代融入社會的狀況較好,在斐濟的社會與經濟發展中佔據著比較重要的位置。有的擔任政府部長、大使、議員等要職,有的成為會計師、工程師等各種專業人士,有的生意頗具規模,觸角遍布斐濟各個角落。如調研團接觸到一位祖籍開平的華人第二代,他採取家族經營的方式,主要從事食品進出口、食品冷凍儲藏,超市及百貨業,他是斐濟啤酒最大的代理商與批發商,是全斐濟五星級酒店包括蔬菜、肉類以及紅酒等各類食品的主要供應商,年納稅額達到200多萬斐濟幣。而改革開放之後出去的新移民,他們大多從事零售業,貨品多從廣州和溫州批發進口。有的在斐濟逐漸站穩腳跟後,讓子女在紐西蘭、澳洲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而有的仍然處在社會的底層。 在從事行業方面,華人傳統的經營範圍包括餐館、日用百貨、食品加工、蔬菜種植等。在首都蘇瓦郊區,來自東莞的菜農一直是蘇瓦蔬菜市場的主要供貨者,他們佔領的市場份額之大足以影響當地蔬菜價格。至20世紀90年代,華人從事進出口貿易、電器、電子產品等行業開始增多。隨著斐濟旅遊資源不斷開發,近年從事旅遊業的華人不斷增加,多為東北人及廣東人。 3.僑團概況:辦實事,促交流 目前斐濟有僑團22個,主要為商業、文體、教育類的僑團。它們在為當地華人開展服務、爭取權益等方面,做出了許多貢獻。如曾向政府抗議當地市場對華人價格不公,投訴政府對保護華人財產安全不力等,切實解決了華人生存發展中的一些難題。它們還積極促進中斐間的文化體育交流。如推動斐濟的乒乓球國家隊赴廣州進行訓練,中國國家武術團應邀赴斐濟交流等。在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之前,僑團之間各自為政、聯繫不多。和統會成立之後,各社團的往來互動逐漸增多,僑團間的聯繫明顯增強。 4.華文媒體:生存困難 如今斐濟僅有一份華文報紙《斐濟日報》。該報為一位熱心華人所辦,只有他及兒子兩人利用工作及學習的空餘時間操辦。每周一期,每期付印三至四百份。該報曾因經費與人手問題一度停刊,2011年六月再度復刊。對於一些英語水平不高的新移民,這份報紙是他們瞭解當地信息的重要渠道。 5.華文教育:公立學校被迫向私立轉型 斐濟的中文學校不多,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是位於首都蘇瓦的逸仙學校。該校的教學質量非常高,在整個斐濟的教育界是數一數二的名校。不單是華人,許多當地的中上層人士都願意將子弟送到這所學校接受教育。 逸仙學校的小學部創建於1936年,現有學生約600人,中學部創建於1986年,現有學生約400人。學校現有一半為華人子弟。逸仙學校中文教育的師資與教學資源不由當地政府負責,完全需由學校承擔。因此,中國政府向該校進行了大力的援助。目前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派駐了4名中文教師,小學與中學部分別有2名。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亦有為學校提供漢語教材。廣東省向該校捐建了一座標誌性牌樓。目前斐濟政府對華文教學的管理日益規範,斐濟教育部要求學校提供華文教育的教學大綱與考試標準,希望能藉此統一進行標準化的全國漢語統考。 學校創建之初為華人捐資所建的私立學校,現屬於公立學校,由政府資助,校長由當地教育部指派。除了中國外派的中文老師外,其他教師的工資均由當地政府直接劃撥。學生一年的學費約為300元斐濟幣。然而,近日斐濟政府做出新的規定,公立學校只能招收周圍2公里以內的學生。這將大大影響華人子弟的入學。逸仙學校如果轉為私立學校,將失去所有的政府財政補貼與其他學科的教師資源。目前學校的運營費用一年約300萬斐濟幣左右,轉為私立學校後需將學費提升至2500至3000元斐濟幣。逸仙學校今後如何轉型目前校董會仍在商討之中。 斐濟原來還有一些華人開辦的華文學校,但由於近年入讀的華人學生較少,漢語教學的師資也缺乏,基本都已停止了華文學校。 二、調研國相關信息 在重點調研僑情的同時,我們也注重瞭解調研國的國情特點和最新動向,這裡報告一些與我國、我省相關的重要動向信息,供決策者參閱。 (一)澳大利亞即將開徵高稅率礦業稅 澳大利亞醞釀已久的礦產資源使用稅草案已正式公布,該草案提議對鐵礦和煤礦企業徵收礦產資源使用稅,稅率設定為利潤的30%。該草案於2010年遞交國會討論,如獲通過,將在2012年7月1日起生效。由於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明確了徵收礦業稅的政策方向,並就稅率設定問題與礦業界進行了長達一年多時間的溝通和談判,目前雙方已基本達成一致,因此,草案獲批的概率很高。 澳大利亞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礦產品出口國(主要是鐵礦石,煤炭,銅,天然氣等),中國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礦產品進口國之一。澳大利亞是中國礦產品的主要輸出國,是中國海外礦產品投資的主要目的地。因此,澳大利亞礦產資源使用稅的出台,不但對澳大利亞經濟有著重要影響,對中國經濟也會帶來一些衝擊。 以鐵礦石為例,2010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總額約為3億噸(約佔總進口量的四成),金額超過450億美元。假設鐵礦石企業將礦石價格提升15%來對沖稅收成本,中國鋼鐵企業至少要掏出50億美元來為澳洲的礦產資源稅買單。如果其他國家的鐵礦石跟風漲價,中國鋼鐵企業增加的支出將超百億美元。 此外,中國近兩年加大了對澳洲礦產資源的投資力度,寶鋼,首鋼,武鋼,中鋼,鞍鋼,中信泰富等企業,都在澳大利亞投資了鐵礦,煤炭方面,2009年兗州煤業以33.33億澳元在澳大利亞收購了煤礦100%股權費利克斯,2010年5月份,兗州煤業出價約38億美元收購澳洲煤企懷特黑煤。一旦礦產資源稅開徵,高達30%的稅率將對礦業企業的投資回報率產生較大影響。 (二)澳大利亞將於2012年實施全國中醫註冊管理 澳大利亞將從2012年7月1日起對全國的中醫進行註冊管理。這意味著中醫師、針灸師、中藥藥劑師在澳洲都將成為註冊執業者,中醫得以納入該國的醫療保險體系。 長期以來,作為中國國粹的中醫藥在西方國家一直得不到認可,至多被列為一種輔助治療方式。中醫藥被別國認可的最有效途徑,就是立法。中醫藥服務要進入世界各國醫療保健的主流領域,關鍵是人員資格,即中醫要在所在國擁有合法的行醫資質並與西醫具有相同的地位。 澳大利亞被譽為「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橋頭堡」。1989年,澳聯邦政府通過了《藥物管理法》,並於1991年2月實施。該法將中草藥列入輔助葯類管理,與維生素、礦物元素、植物、荷爾蒙等同列,澳大利亞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個承認中藥為藥物的西方國家。2000年5月,維多利亞州通過了《中醫藥管理法》,該法與目前美國推行的針灸師執業法規有很大區別。前者是立法機構制定的法律,中醫行醫的合法地位從此獲得與西醫同樣的法律保護,中醫師同樣被稱為醫生,並可以加入澳大利亞醫療保險體系;而後者仍是把中醫放在從屬西醫的輔助治療地位。維多利亞州對於中醫正式立法並實施註冊管理,極大地推動了中醫藥在維多利亞州和澳大利亞其他地區的發展。目前澳大利亞中醫執業醫生超過2500名,而使用中醫藥作為治療手段的從業者約有3000名,預計兩項相加在未來5年內可望達到1萬名。全澳已有4000家中醫診所。 業內人士指出,中醫納入澳大利亞國家註冊管理體系,意味著中醫師的合法地位在澳大利亞得到確認,有利於中西醫的平等對話和溝通;也意味著該國對中醫的管理更加嚴格,不符合條件的中醫師有可能會被淘汰出局,這非常有利於中醫藥行業在澳大利亞的持續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這標誌著中醫將首次在西方國家獲得合法化承認,對於推動和影響國際社會對中醫合法性的確認將發揮積極作用。這對於中國,對於作為中醫藥大省的廣東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三)大奧克蘭市政府擬2102年組團訪問廣州市 大奧克蘭市長Len Brown先生在會見調研團時特別指出,奧克蘭市非常重視與廣東省、廣州市的合作與交流。他計劃於2012年3月左右率領陣容龐大的經貿交流團對廣州市進行友好訪問。 自1989年2月廣州就與奧克蘭結為國際友好城市(Sister City)。奧克蘭市是紐西蘭的第一大城市,是經濟文化重鎮,從前由七個城市組成,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國際友好城市。2010年11月,大奧克蘭市成立,在大奧克蘭市長Len Brown先生的要求下,市政府對原來7個城市結成的30個國際友好姐妹城市的關係進行了評估與調整。評估的重點依據是其對奧克蘭市的城市人民、經濟和文化活動的影響程度。結果大奧克蘭市保留了與19個國際城市的關係,其中10個為重點城市,廣州被列為十大重點城市之一。由此可見大奧克蘭市對廣州市的重視程度。 Len Brown市長指出,明年廣州之行的重點是希望加強兩市在基礎設施建設、旅遊、電影、教育等經貿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據調研瞭解,紐西蘭政府近年來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但受制於兩個因素:一是缺乏資金,特別是金融危機發生後;二是缺乏建築工人,勞動力成本昂貴。上述問題在基督城發生大地震後,更是日趨嚴重。為此,紐西蘭政府很歡迎中國參與基督城的災後重建工作。另外,為了吸引中國客人,推動旅遊業和教育業的發展,紐西蘭支持開通了廣州和奧克蘭之間的直航。該航線由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於2011年4月開通,預計每年可提供88000個客座。紐西蘭還計劃2012年在廣州設立簽證處,進一步便利出訪紐西蘭的中國人士。 為此,建議廣東省、廣州市政府未雨綢繆,組織相關部門和企業就上述重點領域進行研究和策劃,準備合作預案,爭取更多的合作機會。 三、調研中發現的存在問題 (一)華人社團的凝聚力與輻射力轉弱 華人社團是團結與組織海外華人的重要載體,許多海外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華人社團強有力的支持。華人社團曾經是海外華人相互聯繫、擴大生活圈子,以及尋求幫助的重要場所。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華人社群不斷分化,華人社團的凝聚力與輻射力不斷下降。特別是大洋洲近年的移民不斷增多,註冊登記的華人社團數目不斷攀升,然而活躍的社團比例卻不高,新生代與新移民參與社團活動的人數也日漸減少。如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洲,登記註冊的有300多個華人社團,但真正活躍的僅有幾十個。在紐西蘭,僅有20%左右的華人依靠社團發生聯繫,更多的華人遊離在社團的輻射範圍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社團提供的服務無法滿足華人的需求。許多社團的活動模式單一,僅僅停留在過年過節聚會聚餐,有些甚至多年沒有開展活動。參與社團對華人特別是新移民、新生代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新移民參與的熱情不高。 二是社團的運作模式無以為繼,普遍存在經費缺乏的問題。大多數華人社團的收入來源都需靠各種贊助與捐贈,不具有穩定性。也有個別早期購有物業的社團,靠壓縮自己的活動空間,出租物業進行維持。這些租金的使用與管理,往往成為社團內部發生糾紛的來源。還有一些社團違反政府規定,私自改變物業用途,將當地政府劃撥讓華人開展活動的公共場地轉為商業運營的餐館等。這種增加收入的方式顯然不具有合法性。 三是社團缺乏具有人格魅力的高素質的領導人才。對於大多數華人社團而言,規章制度都比較鬆散,進出社團也較為隨意。因此,社團的凝聚更多地需要依靠領導者的權威與魅力。由於大洋洲具有悠久的移民歷史,在老移民中有一批長年為華人社群服務的僑領,靠著多年一點一滴的努力,在華人社群中樹立起絶對的權威與公信力。隨著上一代僑領的逐漸老去,新的有公信力的僑領並沒有形成,社團的領導開始出現斷層,因而也導致了華人社團凝聚力的下降。而在新移民群體中,有個別人註冊成立社團是為了鑽政策的空子享受國家對僑領的優惠政策,而不是實實在在為華人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人社群對社團領袖的認知,削弱了社團的吸引力。 (二)廣東在大洋洲的形象建設能力與信息傳遞能力較為薄弱 雖然廣東籍移民在大洋洲的歷史發展中佔據了重要地位,但除了在一些博物館中有一些陳舊的礦工時代的華人歷史展現,在華文媒體中有一些廣東僑情的介紹與報導,廣東今日發展的變化與成就,在大洋洲大多數的主流媒體、社會空間中難以尋找,完全不被當地人甚至華人所瞭解。廣東文化在當地雖然頗有影響,比如各種深受歡迎的粵菜餐館,比如在慶典中吸引眼球的龍獅技藝、武術表演。但這些文化符號更多地是被貼上「中國」的標籤而不是「廣東」。而且,這些文化符號已經存在多年,對當地人造成的信號刺激正日漸減弱,影響停留在淺層的日常生活,很難在人們作出重要決策時發揮作用。 廣東形象之所以在大洋洲較為模糊,與其信息傳播能力的不足有關。近年,廣東與大洋洲華文媒體的合作力度比起北京、上海稍顯不足。由於海外華文媒體的采編能力有限,在傳播國內信息時主要依靠國內的宣傳文化機構提供信息。而廣東目前缺乏一個專業的信息篩選與整理平台,無法形成一個權威而高效的信息源向海外傳遞信息。 同時,廣東還缺乏一些有效、穩定的傳播途徑與傳播通道,無法真正讓目標受眾接收到自己想傳遞的信息。比如廣東有為海外華僑華人服務的機構與平台,有針對招商引資設立的介紹政策與項目的網站。這些資訊與服務對於希望瞭解廣東發展現狀、政策及規劃,希望在中國發展、有投資需求的海外華僑華人以及外國人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信息。然而這些信息目前似乎在海外並沒有被太多人所關注。許多華人反映他們對廣東的政策與情況不了解,難以找到相關的信息。由於掌握不到有效信息,他們在投資與進行決策時心存疑慮,基本都不願冒險嘗試。信息發出後受眾接收不到,主要原因就在於它們並不能有效進入關注者的搜尋範圍。如何將有用的信息傳遞進海外公眾的視野,這是廣東進行海外形象建設非常關鍵的一點。 (三)漢語在海外華人社會中流失 英語目前是大洋洲新生代華人的主要交流語言,中文的流失速度驚人。有一些在中國出生的第一代移民,由於離開中國的時間較長,而且與中國的聯繫不多,連用家鄉話交流都存在困難。而大多數在海外出生的第二、第三代移民,則完全只能用英文交流。由於大洋洲廣東籍華人較多,粵語文化的傳承也成為他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對於漢語教學來說,最突出的問題在於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不知道學習漢語有什麼用」。語言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必須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經常運用才能顯示出它的實用價值。幾十年前的白澳政策導致一代華人喪失了學習漢語的機會。儘管目前澳大利亞等國家出於對文化多樣性的重視,將掌握多種語言視為個人能力的體現,在移民與就業等方面均有奬勵措施,然而漢語在大洋洲的發展並不容樂觀。 首先是因為家庭缺乏重視。許多移民家庭唯恐自己的孩子不能融入主流社會,在家庭中只鼓勵他們多說英語,而忽略了漢語的學習。等到發現問題時,往往已錯過了最好的學習時機。 二是華文教育資源的投入不足。目前華文教育資源比較偏向於投在一些華文教育開展較好的大城市,而對一些華人數量相對較少、但當地具有學習需求的地區則投入不多。 四、針對調研國僑務工作的建議 (一)支持華人社團為當地社區與學校開展社會服務 鼓勵華人社團開展社會服務的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滿足華人特別是新移民群體適應海外生活的需求;二是提升華人社團的功能,增強其在海外華人社群中的輻射力與影響力;三是通過解決華人社群存在的問題,降低移民潮對當地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主流社會中樹立華人的正面形象。 開展社會服務的內容可以先從對移民家庭的安老、托兒,以及對華人小留學生的心理輔導開始。在當地擁有家庭的華人屬於流動性較低的群體,他們一般居住在固定的社區中,比較便於社團瞭解情況與開展服務。雖然每一類移民各自發展的需求不同,但養老與育兒,是每個華人家庭基本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正處於事業奮鬥階段的新移民,他們往往無暇顧及自己年幼的兒女或者年邁的父母,又由於文化差異等問題,不習慣使用當地政府提供的服務。另一方面,近年新移民群體中「空降」的華人小留學生逐漸增多。因為父母常年不在身邊,他們需要獨自承受生活與學習的壓力,導致其中一些產生了心理問題與行為偏差,而他們所在的學校不一定具有專業的心理輔導與指引。 目前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一些較有影響力的華人社團已經認識到這些問題,並開始著手開設一些福利中心以提供服務。但能夠提供這類服務的社團數量不多,而且一些社團服務僅面向同鄉,遠遠不能滿足龐大的新移民群體日漸增長的需求。 華人社團開展社會服務,首先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在目前已經開展社區服務的華人社團中,它們所獲得的關鍵資源大多來自於當地政府。在澳大利亞華人社團開展的老人服務中,有的是與政府部門合作的項目,有的場地由政府免費或者廉價提供,有的具有政府頒發的護理員專業培訓資質。在紐西蘭,當地政府甚至直接投入資源保障華裔老人的住房、養老問題,適應社區生活的問題,對華人社團的一些項目申請也會劃撥一定的經費支持。可見,在老齡化問題席捲全球的今天,當地政府對於養老的問題頗為關注,在華人的生存發展問題上,也願意投放一定的資源。目前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針對華人移民的發展與管理設有一些專門的機構,可以將這些機構作為初始溝通的渠道,嘗試讓華人社團與當地政府開展一些社區服務的合作項目,另一方面,可以吸納具有護理基礎以及社會工作基礎的留學生加入這些社會服務項目,他們今後如果選擇回國發展,也可作為國內社區建設發展的一批儲備人才。 (二)有效選取與利用境外的網路與媒體,傳遞廣東信息 要對信息進行有效傳遞,首先是要找到合適的通道。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有找到了合適的傳播途徑,信息才能快速地被受眾所接收。廣東在僑務、經貿、文化、統計等各方面都有一些信息諮詢的服務平台,然而這些平台建好後,沒有更進一步地進行海外推廣,無法進入海外公眾的感知範圍。為了增強廣東的信息傳播力與形象的建設力,可以先對目標群體接觸媒體的習慣進行分析,鎖定一些大眾習慣使用的網站與媒體,然後與他們開展合作,藉助它們的力量快速地進入海外公眾的視野。 如果從公眾接受的效果來考慮,海外華人與海外公眾更信任中立的媒體,相信它們傳播的信息更客觀、更真實,因此廣東可以選擇與一些獨立性較強的華文媒體或當地主流媒體開展項目合作。為了保證有一個穩定的傳播平台,在條件成熟時可以以合資經營的方式與當地主流媒體進行合作。之所以考慮合資,是因為當地民眾受西方價值觀念的影響,容易將完全由中方獨資或有明顯中方政府背景的媒體貼上意識形態的標籤,抱著懷疑的有色眼光看待。當地民眾的認知雖然並不客觀,但廣東在進行信息傳遞時卻需要注意避免在這些方面因為受到偏見的影響而產生反效果。 (三)「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推進廣東對外形象建設與文化傳播 首先要瞭解當地華人的文化消費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在大洋洲,隨著與中國經貿往來的日漸頻繁,華人移民的日漸增多,華文教育的市場不斷拓寬,華人的文化消費需求日益增強。如目前進入中文學校學習的華人低齡兒童,大多數只有課本教材而缺乏課外讀物,迫切需要一些圖文並茂,同時有中、英、拼音對照,具有趣味性與吸引力的兒童課外讀物。而不少華人家長反映這類產品在國內與國外圖書市場都不多見。又如大洋洲的粵劇、舞獅等各類文化藝術活動非常活躍,但基本的一些道具都需回中國採購。因此,廣東的文化產品在面向大洋洲「走出去」的過程中,可以針對華人文化消費的一些需求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與營銷。 其次,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活習慣,利用好當地的資源進行形象推廣。比如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博物館與開放式公園是家庭活動與學校活動慣常選擇的場所。廣東可以考慮與當地博物館、政府或者社區合作,設計一些形象展示或者項目專題在這些博物館與公園中進行宣傳。事實上,當前已有一些專門介紹華人或者涉及到華人發展歷史的博物館,如墨爾本的澳華博物館。但這些博物館中關於中國的資料均以過往的移民史為主,關於廣東的介紹更是被定格為一個多世紀前的華商和礦工形象,對於廣東甚至中國今日的科技成就、文化藝術作品則完全沒有涉及與展現。紐西蘭的奧克蘭市政府目前正計劃興建「中國花園」,擬將其打造為一處融合中國文化的休閑場所。廣東可以與奧克蘭政府進行溝通,在其中找尋一些進行形象推廣與傳播文化的合作空間。 最後,需要找到一些好的方式吸引海外華人與旅遊者「走進來」。目前大洋洲的年輕新生代華人多以「尋根冬令營」的方式來到廣東以及國內交流與旅遊。在廣東的僑鄉中,有不少學校與大洋洲的華人學校結為了姐妹學校,每年都有一些名額給予大洋洲的華人學生來進行交流並學習漢語。這些交流方式深受海外華人學生喜愛,可以考慮將其作為常規化的交流項目固定下來。廣東可以針對海外新生代華人的特點,策劃一些尋根游的精品路線,並在海外定期宣傳、規範組織。在一些具備條件的地方,可以採用學校間交換學生的形式,將交流的時間延長至一個學期或一年,使學生能更深入地瞭解當地,形成更深刻與持久的印象。廣東還可以打造一些旅遊項目吸引大洋洲的遊客前來,加深他們對廣東的瞭解。當前南航的中澳、中新直飛航線為廣東赴大洋洲旅遊創造了便利,同樣也有助於廣東吸引更多的大洋洲旅客前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遊客對休閑度假式的旅遊方式尤其喜愛,如澳大利亞每年往斐濟進行海島休閑旅遊的遊客就達到33萬。廣東可以根據他們的習慣偏好打造一些既能反映廣東現代發展水平、又能融合嶺南文化風情的旅遊休閑項目。 五、面向廣東省僑務工作的思考 (一)創新僑胞分類理論,提升新時期僑務工作理性水平 調研中發現,當前國內省內對華僑華人的理論研究水平,滯後於新時期僑務事業發展的實踐需要。以僑胞分類為例,老僑新僑和地區國別這兩種最簡單的分類法是目前國內進行政策制訂和工作分析的常用方式。但從這次調研的三個國家的僑情來看,海外僑胞(華人)的情況非常複雜,新老僑分類法的局限性非常明顯。這種分類法過於簡單,很難運用它概括出對僑務工作具有指導價值的結論。 我們建議一個新的僑胞分類理論分析框架。該框架包括四個維度:情感(愛國度)、能力(素質度)、本土化(融入度)和中國印象(認知度)。其中,情感維度考察僑胞對祖籍國中國的感情深厚程度,能力維度考察僑胞的素質和實力,本土化維度考察僑胞融入當地社會的程度,「中國印象」維度考察僑胞對現實中國的國情認知程度。這個分析框架的特點是基於僑務工作的視角來考察僑胞的複雜特性並對之進行分類識別。藉助這一分類法,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對海外華人(僑胞)進行認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僑務工作。 (二)主打「嶺南」牌、「標準」牌,增強廣東文化軟實力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和重新迅速崛起的復興大國,中國在海外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需求日益突顯,加強海外華文教育和中華文化推廣是大勢所趨,是國家戰略。廣東配合國家戰略是毋庸置疑的,但宜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開展工作,主打「嶺南」牌和「標準」牌。 打「嶺南」牌,是指廣東要重點支持粵語(包括潮汕話、客家話、廣府話等廣東方言)、粵劇、舞獅、龍舟等嶺南文化在海外的傳承和發展。理由有兩個。首先,嶺南文化在海外華人社會有著巨大的現實需求。眾所周知,歷史上絶大多數的華人移民都是廣東人,即使到了今天,廣東籍華人在海外很多地區仍佔據50%左右的比重。廣東人偏好嶺南文化,習慣講粵語、唱粵劇、舞醒獅。以粵語為例,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2006年在悉尼說粵語的華人約有12.5萬,占悉尼說中文華人的53.4%。其次,廣東推廣嶺南文化責無旁貸。目前的現實是,國家從全局考慮,只能重點支持和推廣以國語(普通話)為基礎的中國文化;嶺南文化為廣東所獨有,國內其他省份不可能下大力氣幫忙;廣東是全國經濟大省、文化大省、僑務大省,有實力、有責任、有動力扶持嶺南文化的發展。廣東應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進一步把資源投放點和工作著力點聚焦於嶺南文化的推廣。 打「標準」牌,是指要加強文化規範和標準建設,向海外輸出中國標準。文化標準是基石,是根本,但我們對此重視不夠。以華文教育為例。這次調研,海外華文學校和華人家長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是,華文教育缺乏適用的教材,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標準無法規範,導致教學質量難以保障。從英國、美國等英語母語國家的經驗看,它們專門針對非母語英語學習者,提供了托福、雅思等語言能力評價標準體系,為英語的全球普及發揮了重要作用。反觀國內,我們會發現粵語的母語標準建設即使在廣東也鮮有人關心,更別說海外非母語標準的規範和推廣了。因此,廣東應從戰略上對此予以重視。只要重視並加大投入,憑藉我們的體制優勢,這個事情會很快取得成效。 (三)構建「廣東海外僑胞溝通互動平台」,助力廣東大僑務戰略 通過這次海外僑情調研,我們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與眾多海外僑胞之間目前缺乏穩定有效的網路互動溝通平台,雙方因信息不對稱和溝通不順暢,錯失了合作機會,減少了情感聯繫,增加了誤解機率。由此,容易引發僑胞與省內企業協調與合作不便利、惠僑政策無法落實到位、僑界利益得不到保護、新一代僑胞對祖籍國逐漸淡漠、僑胞民族感情受損等一系列問題。 為此,我們建議搭建「廣東海外僑胞溝通互動平台」,以成熟穩定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指由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形成的新技術領域)技術系統為依託,配合相應的體制機制保障,建立起我省與海外僑胞之間雙向互動、即時溝通、永不落幕的交流平台。 建設「廣東海外僑胞溝通互動平台」,最主要的價值在於:一是構建了活的、真實的海外僑胞人才庫,掌握了最寶貴的僑力資源;二是我們可以與這些僑胞保持密切聯繫,隨時互通有無;三是可以依託互動溝通優勢,與海外僑胞開展各種進一步的合作。該平台可以成為一座「橋樑」——連接全球各地僑胞、連接海外僑胞和中國(廣東)、連接僑企和中國企業(粵商),為廣東轉向大僑務工作發揮基礎作用。 廣東海外僑務資源調研組大洋洲線小組 調研組顧問:顧立軍 中新社廣東分社社長 調研組組長:沈衛紅 省僑辦調研宣傳處調研員、博士 副 組 長:張應龍 暨南大學教授、博士 成 員:王奕華 省僑辦調研處宣傳副處長 肖智星 省社科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李 璐 省社科院精神文明中心助理研究員 報告撰稿:肖智星 李 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算是做個調研,有多少人願意花錢跟我聊天的請舉手
※江門市婦聯調研組到古勞鎮指導
※雷健坤到全國「二青會」比賽場館調研項目建設
※郭金龍到通州調研 強調高標準建設行政副中心
※研究員繞不開的課題?上市公司調研方法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