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4年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研究成果
2014年里,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發生了哪些變化?同時科學家們又取得了哪些有意義有價值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呢?下面小編為你盤點2014年里轉化醫學領域的13項重大研究進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些重大的有意義的研究突破。
身材矮小的男性壽命更長
來自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日本男性中,矮小的身材和較長的壽命存在之間關聯;研究者Bradley Willcox教授表示,我們可以將人類分為兩種:身高5英尺2寸以下和5英尺2寸以上,身高5英尺2寸以下的人們的壽命可以更長一些,而且個體身高越高其壽命越短。
研究者說道,矮個兒男性或許機體中更易出現保護性的長壽基因FOXO3,從而在早期發育和生活中導致身材尺寸更小,而且矮個兒男性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較低,患癌風險也較低;Willcox博士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研究揭示身材尺寸和基因直接相關,此前我們只知道在動物模型中存在這樣的關聯,但是如今我們利用小鼠、蠕蟲等進行研究發現身材尺寸和個體的壽命直接關聯。
研究者並未指出特殊的身高或者年齡範圍,部分是因為不管你多高,你依然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許這些人機體中會存在FOXO3的基因型,但並不是用於增加壽命的基因類型。本文研究在一定範圍內對於揭示身高和壽命之間的關聯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數據。
他汀類藥物或和糖尿病發生直接相關
刊登在國際雜誌Diabete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抑制他汀類藥物對機體副作用的新型方法,他汀類藥物是一種降低膽固醇及抑制心臟疾病的藥物;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連接他汀類藥物和糖尿病之間的路徑,這項研究或為開發新一代他汀類藥物提供了一定思路。
大約1300萬人或超過40歲以上的人群都使用過他汀類藥物;研究者Schertzer說道,他汀類藥物在降低心臟血管疾病事件上是非常受推崇的,但其由於會有副作用,近日有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的服用和糖尿病風險增加直接相關;如果利用他汀類藥物改善了機體的代謝情況,那麼實際上就可以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風險。
成功開發出用於再生造血幹細胞的人工骨髓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iomaterial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圖賓根大學等處的研究者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可產生造血幹細胞人工骨髓。
血細胞,比如紅細胞或者免疫細胞,都可以被位於特殊位置的造血幹細胞替代;造血幹細胞可以用於治療某些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等,患者機體中受影響的血細胞可以被健康個體的造血幹細胞所替代,從而治療血液病患者。
由於適當的骨髓移植並不充分,所以並不是每位白血病患者都可以使用上述方法進行移植治療,這種問題就可以通過造血幹細胞的再生來解決;幹細胞微環境是一種具有特性的複雜幹細胞環境,骨髓中的相應區域高度疏鬆,類似於海綿,這種三維結構的環境不僅調節骨髓細胞和造血幹細胞,而且還可以實現多種類型細胞之間信號物質的交換。
新技術有望實現3D列印組織
布萊漢姆女子醫院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顯微機器人技術,該技術能夠組裝符合材料,是3D列印和組織工程的基礎。相關報道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該新技術採用顯微控制技術,能夠在單細胞水平精確控制分隔細胞的水凝膠結構。該顯微機器人由磁場控制,精確度高。這對組織工程有重要意義,因為人類組織結構非常複雜,組織不同層面,不同位置的細胞類型都有可能是有差異的。Tasoglu博士稱,該新技術較以往技術的優勢在於,能夠精確控制,達到組織工程需要的精度。
癌症疫苗研究獲突破
疫苗的廣泛使用已保護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隨著人的老去,越來越多人可能成為癌症受害者,而積極開發癌症疫苗治療可能將會創造奇蹟。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在癌症疫苗開發中獲得實質性突破。
癌症疫苗的使用會導致鋪天蓋地的副作用,如免疫系統轉向不只針對病變細胞,同時也對健康細胞有影響。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如何激活我們的免疫系統,使其只殺死癌細胞,但對正常細胞沒有任何副作用。
在一項新的研究,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Josef Penninger和他的同事已經確定了實現上述目標的分子機制。免疫系統可以保護人體免受病毒或寄生蟲疾病的感染,甚至試圖對抗癌症。它能從我們自己的健康組織中區分外部入侵者,並有殺死他們的能力。
體重過輕的個體死亡風險較高
近日,來自多倫多聖邁克爾醫院研究者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體重過輕個體的死亡風險或許和肥胖個體的死亡風險一樣高,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上。
文章中,研究者Ray對51項揭示BMI(體重指數)和死亡風險之間關係的研究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發現,體重過輕個體(BMI</=18.5)的死亡風險,是BMI正常個體的死亡風險的1.8倍。而BMI指數在30-34之間的肥胖個體的死亡風險,是正常個體的1.2倍,嚴重肥胖個體(BMI>/=35)的死亡風險是正常個體的1.3倍;
研究者表示,他們還將對個體進行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跟蹤調查,來確定過瘦個體的死亡風險指數,常見的引發過瘦的原因包括營養不良、濫用藥物、酗酒、抽煙、低收入狀況、心理健康等。
愛長痣?當心乳腺癌來襲
發表在PLOS Medicine雜誌上的新研究證實:皮膚色素痣,俗稱痣,可能是乳腺癌的一種新的預測因子,研究人員Jiali Han和印第安那大學、哈佛大學以及法國INSERM同事報告說,擁有更多數量痣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研究人員使用來自兩個大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的數據,得出上述結論,這兩項大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分別為美國的Nurses" Health Study,其中包括74,523名女護士,追訪研究了24年,以及法國的E3N Teachers" Study Cohort,其中包括89,902名婦女,追訪研究了18年。
食物也能調節生物鐘?
食物不僅滋養身體,而且影響機體內部的生物鐘。近日,研究人員在Cell Reports雜誌上的一項報告為,如何通過飲食控制來調節生物鐘,幫助患者的各種疾病提供了新的見解,研究表明,胰島素也可能參與了生物鐘的「重新設定」。
內部生物鐘或「晝夜節律」調控身體眾多生物學過程,生物鐘使基因能在一天中合適的時間最大化表達,從而允許生物體適應地球的自轉。
生理和環境之間的節奏慢性不同步,不僅降低生理性能,而且還給不同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礙和癌症帶來顯著高風險。
促進受精成功的關鍵蛋白質
當精子和卵子相遇後受精作用就已經開始發生了,隨後精子和卵子就會融合形成胚胎,2005年日本的研究者就發現,名為Izumo的蛋白質對於精子識別卵子非常重要;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精子和卵子細胞表面相互作用的蛋白質對於開啟哺乳動物的生命過程非常重要,這些蛋白質可以幫助精子和卵子互相識別,相關研究為改善不孕症療法以及開發新型避孕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研究者Gavin Wright表示,我們發現的這種名為Juno的蛋白質可以和Izumo蛋白進行配對,沒有精子和卵子細胞表面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受精作用就不會發生;文章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人工的Izumo蛋白,並且利用該蛋白來識別卵細胞表面的配對蛋白Juno,利用這種途徑,精子就可以很快和卵子進行融合開啟受精作用。
鍛煉是最好的良藥
女性如果將堅持運動比作良藥的話,就會從中受益。根據昆士蘭科技大學一項研究顯示,中度到高強度的活動對於老年婦女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運動能夠降低死亡的風險。
昆士蘭科技大學健康和生物醫學創新研究所教授黛布拉·安德森認為,衛生專業人員除了對老年婦女身心健康進行常規治療之外,也應為她們量身定製鍛煉計劃。
安德森教授和夏洛特賽博士合著的一篇論文,通過五年的研究調查得出結論:運動可以促進50歲以上的婦女身心健康的發展。該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有關中年健康的Maturitas雜誌上。「研究明確顯示,中度到高強度的運動對身心健康均有好處,特別是可以改善身體狀況,促進身體健康。」安德森教授說。
II型糖尿病患者或比非糖尿病患者壽命更長
來自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接受藥物治療的II型糖尿病患者或許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更長,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上。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18萬人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結果發現藥物二甲雙胍可以用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機體血糖水平,同時也給非糖尿病患者帶來健康的預防作用。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分析研究了服用磺脲(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口服藥)和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情況,結果發現,相比非糖尿病患者來講,服用藥物二甲雙胍的個體生存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而服用磺脲的個體的生存質量卻發生了明顯的降低。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便宜廣譜的糖尿病藥物不僅會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好處,而且也會給非糖尿病的患者帶來有益影響,二甲雙胍可以幫助抵禦癌症以及抵禦心腦血管疾病,其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發展為糖尿病。
癌細胞的剋星—狼瘡抗體
近日,來自耶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狼瘡抗體或許會摧毀癌細胞,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
文章中研究人員James E. Hansen表示,缺失DNA修復機制的癌細胞往往會對狼瘡抗體的攻擊更為敏感;狼瘡患者會產生許多自身抗體來攻擊患者自身的細胞,從而產生狼瘡的典型癥狀;實際上這些抗體中的一部分往往會滲入到細胞核中損傷DNA,研究人員假設,或許可以利用這種狼瘡患者產生的抗體來作為新型的抗癌療法。
梨型身材更健康的科學依據
來自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表示,相比體質指數相似但脂肪分布在全身的個體來講,脂肪聚集在腹部的個體或許患高血壓的風險較高。該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
眾所周知,肥胖是引發高血壓的一個風險因子。有研究表明,脂肪在個體機體中的聚集會增加個體患其他疾病的風險,比如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然而高血壓和特殊部位脂肪的積累引起的肥胖之間的關係卻尚不清楚。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對903名病人是否患高血壓進行了平均長達7年的跟蹤調查研究,高血壓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大於等於140,舒張壓大於等於90。研究者Aslan T. Turer表示,總的來講,內臟脂肪積累引起的蘋果型身材和梨型身材完全相對,因此當人們照鏡子時發現脂肪都集中於機體中部,那麼其就往往與腹部脂肪水平過高相關。
推薦閱讀:
※漫畫 | 這麼不走心的「假貨」,能騙個鳥啊?他們真的騙了個鳥!還發了Science!
※Nature:引領生物醫學革命,人類胚胎幹細胞搶佔領導權!
※CRISPR人體臨床實驗引發中美生物醫學競賽
※NIH預算或被「狂砍」,生物醫學研究的冬天還將繼續
※DeepMind 賦予 AI 新技能:預測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