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心理師是怎樣養孩子的
一個心理師,會怎樣養孩子? 我的眾多讀者和朋友強烈建議我要個孩子,那樣他們好看看,一個心理師是怎樣養孩子的。 但我至少目前還是堅定的丁克主義,所以這一點是沒有可能的了。再說,真要了孩子我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還不好說。對此,女友的判斷是,我會是一個壞爸爸。 其實我也好奇,一個心理師會怎樣養孩子。 這個好奇心,在老狐和小鹿的這本書中得到了充分的滿足。老狐在此前的婚姻中有過一個兒子,那時他還是初出茅廬的心理醫生,至少我知道的一些事情表明,他那時算不上是標準的好爸爸。但經過多年的歷練,他成為一個敏感、敏銳而成熟的治療師,已然準備好成為一個好父親了,而至於小鹿,我見到她的第一眼,就認定她會是一個好媽媽。 所以,豆子很幸運,他有幸有一個很好的基礎。 我們也很幸運,可以看看一個敏感、細膩而又強有力的父親,和一個溫柔、善良而又有愛心的母親,是如何與一個小小的心靈建立關係的。 老狐是經典的精神分析派心理醫生,他對於新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理論有很深的理解,這部書,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範本,一個細緻入微地用客體關係理論解讀父母與3歲以前的孩子建立關係的範本。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遠遠不是一本理論著作,而是活生生的事實,是豆子爸和豆子媽,以及豆子的真實故事的寫照。這些故事以及故事裡的發現和感悟,只有做過父母又對心理學有很深理解的人才能寫出來。 客體關係理論,或者說現代心理學,對3歲以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非常細緻的了解,但如果光看理論,可能既會把自己看暈,也會把自己看慌,因為3歲以前有太多的關鍵期,似乎一個地方把握不好,就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 但是,看老狐和小鹿的這本書,你不會看暈,也不會看慌,因為你會發現,這對父母也在學習,也在摸索,而且他們的確可以找到出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會是一個很美妙的學習過程。 看起來,這本書是寫給父母們的,尤其是剛成為父母的或即將成為父母的,但它也適用於所有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因為你會從豆子的3歲前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書中也講解了,在一些特定的時候如果父母處理不好,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具體影響,並又會如何在其成年後繼續影響他,所以這本書可以幫助你認識你自己這個成年人。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活潑生動,而且極具靈氣,讀起來毫不費力,但又絕不流俗,或許,這樣的風格只有源自於真實的體驗、真實的理解。 種豆得豆 古語說,三歲定八十。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這句話基本是真理。 0~3歲,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而這個階段,恰恰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 一 一個心理健康、人格獨立穩定的孩子,一定會有一個大未來。根據我的職業經驗,有太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之根源,在於3歲以前父母的照料方式以及親子互動關係存在問題。特別是在婚戀或親子這種親密關係中,很多求助者幾乎都在重複著原始的、與父母之間的病態的關係模式。倘若從小與父母的關係模式是病態的,長大後就很難改變為健康的 關係模式。 之所以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會有病態的照料方式以及互動模式,是因為這樣的病態模式已經存在於他們的內心,而他們自己卻意識不到。他們無形中再把這樣的模式複製到自己與孩子的互動中。經常有父母對我說:道理我都知道,但當我打罵責備孩子的時候,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這就是無意識的力量,它悄然地在我們的內心中發生作用,讓我們作者自序 無法控制自己。 無意識的力量很強大。當無意識沒被意識到的時候,要想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當父母開始意識到問題可能存在於自己身上,並且有意願和勇氣去面對的時候,改變才會發生,父母才不會把自己無力解決的內心衝突強加到孩子的身上,藉助孩子去解決自己的焦慮。在健康的親子關係中,孩子才能擁有健康的人格。 作為心理師,我非常認同一句話:一個焦慮的母親和一個缺席的父親,將100%培養出情緒障礙的孩子。在實際的生活中,焦慮的母親對應的恰恰可能是缺席的父親,而缺席的父親往往會讓母親很焦慮。所以,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需要父親擔負自己的角色,一個結構完善、關係健康的家庭是由父親、母親和孩子共同構成的。然而,在傳統的中國文化背景下,母親總是承擔著更多的養育責任,對於這種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即便是在今天,相比起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母親,中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更深遠。我們實在需要衷心地感謝母親們的付出,並有必要大力倡導提升母子關係質量的理念。 這就是本書更多地關注了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的原因所在。另外一個原因是:本書探討的是0~3歲寶寶的心理需要,女性適合哺育的身體特徵和更加細膩溫柔的心理特徵,決定了在這個階段她們必然會扮演父親更重要的角色。 母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母親給孩子的成長提供著最原始的滿足:生理滿足,安全滿足,愛的滿足。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說,這三個需要的滿足,是根本的。假如這三個層面的滿足出現了缺陷,那尊重和自我實現的滿足就變得比較虛幻了。 二 許多人一生的痛苦在於無法建立起健康的親密關係。雖然想愛或者被愛,但又不知道怎麼愛。也有人對愛不信任,雖然說著愛的詞語,但內心感受的愛卻是那樣蒼白無力,經不起一點挫折。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愛的關係,在他們一開始建立的時候,就有了誤會。也就是說,他們對愛的誤解,在三歲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他們和他們的照料者的關係,從一開頭就被扭曲了。是的,嬰兒的心就像一張幻燈片,在空白的幻燈片上寫的是什麼,日後他呈現出來的世界就是什麼。而且這張「幻燈片」有放大的功能。 愛是被滿足的感覺;恨是滿足的需求受到挫折卻又無力反抗的情感反應。在三歲以內,孩子已經無數次有過愛或恨的體驗,並在內心建立了一種情景性的模式,這樣的模式被定格在無意識中,長大後遇到類似的情景,就會產生同樣的反應。比如,一個30歲的男人,遇見妻子晚歸的情景,可能會產生2歲時候媽媽不在身邊時的那種情緒反應,那就是無力、恐懼。為了獲得力量,獲得控制感,他會直接表達出憤怒,無法控制的憤怒——因為憤怒可以讓人感覺自己有力量——於是衝突就產生了。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那你外面的世界就是怎樣的。而我們的內心世界是在和父母的互動中體會學習到的。愛就是如此,我們體會到的愛的關係是怎樣的,那我們就會去把關係搞成我們體會到的那樣。 愛是需要被體會到的,對著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或者一個三歲的孩子,說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哪怕對著一個成年人,說愛也沒有意義。愛必須被體會到。 三歲以內的孩子,感受很純粹,哪怕一個眼神,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讓他們體會到感受到對方是否愛自己。有些孩子只認媽媽,對周圍的一切人都很敏感,這說明這個孩子沒有安全感,他們不信任他人。 為了讓孩子從小體會到愛,體會到健康、正常、足夠的愛,我們需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三 從寶寶出生直至進入幼兒園的那段時間裡,家庭教育佔據了絕對重要的位置,這是寶寶人生的起點,是人格大廈打地基的階段,這個基礎若是沒打好,以後上再好的學校請再好的老師也於事無補。 放眼當下的圖書市場,各種育兒、教育類圖書令人目不暇接。但略感遺憾的是,針對0~3歲嬰幼兒心理的大眾讀物相對缺乏,現有的圖書更關注寶寶的生理健康,以及智力開發(尤其以早教類圖書為甚)。不可否認,智力開發也是心理發展的一部分,不過,過分致力於這個環節容易揠苗助長,並且有滿足父母私慾之嫌,對孩子的生命個體尊重不夠。我們認為,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健全的人格基礎是父母對孩子最珍貴的饋贈。 我一直希望能寫一本深入討論幼兒心理發展的書,上天給了我這個機會。我的兒子小豆子、妻子都成為了我的觀察和研究對象。妻子用她鮮活有趣的文字記錄了兒子從出生以來各個發展階段有代表性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包括她自己在照料孩子和與孩子互動過程中的各種喜怒哀樂和困擾,我則對她記錄的一切從心理分析的角度進行了解讀。 我相信,這本書勾勒出了0~3歲寶寶心理發展的軌跡,每個階段最重要的心理需要,以及這些需要不能獲得滿足將會帶來的嚴重後果。結合妻子和我在育兒過程的種種情緒反應和行為表現,我儘可能客觀地探討了父母(尤其是母親)在面對幼小孩子時所應當避免的錯誤做法。多年的心理諮詢生涯給了我幫助,孩子的每種心理需要都讓我聯想起了一些實際的諮詢案例。我能體會我的求助者的感受,有時候面對他們的痛苦我甚至感到無能為力,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他們的父母能在讀了本書之後重新撫養他們一次。當然,我無意於指責過失者,只不過想藉此強調,了解幼小孩子的心理是多麼重要。 我想告訴年輕的父母,不要吝惜你的時間去尋找孩子內心的密碼,不要寬容自己的懶惰放棄對自我的覺察。 我非常感謝妻子的配合。也感謝我的小豆子,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成了我的研究對象。 胡慎之 2010年 初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