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湯蹈火沒有怨言(鳩摩羅什)
入行論
第一百三十三節課
(三)
壬二、功德:
如是修自心,則樂滅他苦,
惡獄亦樂往,如鵝趣蓮池。
如是串修自他平等的人,定會樂於滅除他人的痛苦,縱是地獄也願意前往,如同天鵝歡喜地趣入蓮花池一樣。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得到,只要自己心裡願意,再怎麼痛苦也不覺得,反而覺得是一種快樂。所以,修自他平等的菩提心非常重要,一定要想:「眾生怎麼樣,我也是怎麼樣;我怎麼樣,眾生也是怎麼樣。」苦和樂方面互相交換、互相對比,這樣以後,大乘佛法的加持力是很強的,自然會生起「樂滅他苦」的大悲心。
我學了這麼多年佛法,現在什麼境界都沒有,除了燈泡的光,什麼光都看不到,有時候也點傷心。但轉念一想,不要緊,自己剛來學院時的利他心,和現在的利他心相比,還是有一點差別。剛來時自己有很多想法,當時在文字上都記下來了,現在看的時候,確實覺得大乘佛法不可能白學。
在座的道友,有些學了半年、一年,有些學了幾十年,在利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這些利他的菩提心,要麼是來自阿底峽尊者的七種教言,要麼來自寂天菩薩的這些教言。作為真正有菩提心的人,自己再怎麼苦、再怎麼累,只要對眾生有利,到地獄裡去也毫無怨言。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云:「勤於利他大悲性,入阿鼻獄甘如飴。」假如具足精勤利益眾生的大悲心,往赴地獄都心甘情願,世間的災難就更不在話下了。有些人認為:「你們佛教徒很厲害,願意有傳染病的地方去,願意到有災難的地方去。」其實這並不是最了不起的佛教徒,那些對人間來講是可怕的禁地,但跟地獄比起來,差距還是有一點大。
如果你樂於代眾生受苦,就不會覺得那叫痛苦。前天我和慈誠羅珠去放生氂牛,早上七點鐘去的,放的氂牛特別多,我們當時很高興,覺得它們一輩子都遠離殺害了。這些氂牛可能要幾千萬,但我們也沒有花錢,只是通過佛法的說服,讓他們自己發願。那裡的人最多有兩百頭氂牛,(三百頭可能沒有,我們那邊比較窮,不像紅原和若爾蓋——在無邊無垠的草原上有成群結隊的牛羊,而是在小小的草原上,有幾百頭牛。)當地的牧民雖然很窮,但是願意把氂牛全部放生,終生不殺,心情也非常激動。我們午飯都沒有吃,到了晚上十點鐘左右晚飯和午飯一起吃,但也沒有餓的感覺。
作為我,不是說什麼謙虛的話,只是有一個相似的菩提心,本來平時走路做事都覺得累,但在相似悲心的驅動下,看見眾生不遭殺,自己受苦也願意。包括我們一起去的道友,都沒有餓的感覺,也沒有累的感覺。但晚上睡覺時,我全身好像變成屍體一樣。看見可憐的眾生願意付出,應該要有這樣的悲心,成佛並不是一生一世的問題,現在慢慢培養的話,今後一定會成就這種果位的。
《菩提心釋》也說:「若人修悲已堅固,愍諸眾生所受苦……欣然往赴無間獄。」我們的菩提心若已堅固,則會不惜一切代價救眾生,即使去往無間地獄,也如同入禪定一樣快樂。藏傳佛教有一個金厄瓦格西,他生前一直發願死後到地獄去度眾生,後來接近圓寂時,面前顯現了清凈剎土的境界,他特別失望地喊:「不!我要去的是地獄……」
儘管我們做不到他那樣,但也應該默默發願:「只要能利益眾生,即使我被判無期徒刑,終生關在監獄裡也願意。」世間上最殘忍的除了判死刑,就應該是監獄了,但若能度化一個眾生,哪怕到監獄裡去,也應該甘之如飴。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發心?自己應該衡量一下。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沒有,但逐漸應該會好一點的。
以前我習氣也是特別嚴重,尤其在中學期間,同學裡面好像沒有一個我沒打過架的,但現在不管他們怎麼惹我,我也不會打架,這一點是敢保證的。這不是什麼修行境界,而是受了很多大乘教育以後,心態確實有所改變。
前段時間我想:如果有一天,摩托車或汽車故意把我撞死了,假如我還有一口氣,最後一句話就是:「不要害他!」因為他故意撞死我,可能會被判死刑、我的家人告他,倘若以怨報怨,這不是修行人的行為。我不是說大話,心中真的這樣發願,最後只想在人間留下這句話,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希求。
大乘菩提心,口頭上誰都會講,這個很簡單,不像因明和《現觀莊嚴論》那麼難,但真正做起來的話,並不是像想的那麼容易。鳩摩羅什來中土之前,他母親就曾告訴他:「大乘甚深教法要傳揚到東土,全得仰賴你的力量。但是這件宏偉的事,對你而言,卻沒有絲毫利益,怎麼辦呢?」
(他母親據說非常了不起,最後獲得三果,她的因緣也比較奇妙。鳩摩羅什的父親原來是個出家人,後來為了娶她而還俗,過了一段時間,她又開始生起出離心,非要出家。她丈夫說:「我本來是好好的出家人,你不讓,非要我還俗,現在你要出家,我怎麼辦呢?」於是堅決不答應。她就絕食抗議,到了第七天,氣若遊絲,她丈夫只好忍痛答應。然而她比較聰明,在沒有落髮前,堅決不吃任何食物。她丈夫也沒辦法,為了保住她的性命,即刻命人給她剃度出家。)
鳩摩羅什回答說:「大乘菩薩之道,要利益別人而忘卻自己。假如我能使佛陀的教化流傳,使迷濛的眾生醒悟,即使遭受赴湯蹈火的苦楚,我也沒有絲毫怨言。」
從歷史上看,過去很多大乘修行人,為了眾生願意犧牲自己,我們後學者有沒有這種悲心和弘法的志願呢?你說的話不一定要多,關鍵是內心要想:「我生生世世一定要利益眾生,暫時解除他們的身心困擾,究竟讓他們獲得無上圓滿正等覺的果位。」有了這樣一種信心,才算是大乘菩提心。否則,表面上聲稱「我要利益眾生」,實際上把他們引入世間道,這是不合理的。
《楞嚴經》的一個講義中說,現在的人間佛教也叫「人乘」佛教,因為已經落入了世間法,根本沒有提倡出世道。當然,也不能將所有的人間佛教全部定位是人乘佛教,但可能是有這種現象。無垢光尊者的教言中講了,沒有入小乘和大乘之前叫人天乘,是指讓人們行持善法,獲得人間或天界的福報。現在很多人,包括佛教徒特別喜歡求福報,有些法師也是反覆強調:「福報應該很大,有了福報可以發財,找到好的對象……」僅此而已,這是不合理的!人天乘只是佛陀引導眾生的善巧方便,以使他們趨入佛道,但不能把這當作最究竟的妙梯、最究竟的解脫。人天福報是有漏之果,享用完以後就沒有了,儘管三寶的加持不可思議,是能讓眾生得到福報,持誦密咒也可以發財,但最終的目的不是這個,而是讓眾生離苦得樂,獲得斷證圓滿的佛果。沒有這種發心的話,將會把眾生引入什麼樣的領域中去?大家應該值得深思!
好,今天講到這裡。
第三部分終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推薦閱讀:
※誰說離過婚的女人沒有價值!
※這種蛇可以說是動物界的西施,然而卻沒有多少人敢靠近它
※九部超好看的國產高分電影,這才是電影情懷,不是我們沒有好電影,而是因為這些電影。。。。。。。。。。。。。。
※人生中,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那個沒有PS的年代,她們才真正用美驚艷了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