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三部少林拳經以及玄機和尚後續傳承的具體說明---清風俠

(2017-02-11 16:04:04)標籤:少林寺武術拳譜資料文化分類:清風俠博主文齋點擊進入:走進禪武醫博客首頁關於三部少林拳經以及玄機和尚後續傳承的具體說明---清風俠

說明:本拳譜的主要作者「張橫秋」先生,即「玄機和尚」傳人。約在明末明崇禎十三年即庚辰年(公元1640年)根據玄機和尚所留少林拳譜結合自身習拳經驗,編著了《拳經》一書。流傳至「乾隆癸酉」即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由一位名為「良輪」的拳法傳人重輯成《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法》。後在乾隆四十九年由曹煥斗重輯成《拳經、拳法備要二卷》。三部拳經簡要說明1)曹本(王本):成書於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曹煥斗按照張橫秋先生早年留給曹氏高祖的資料再次編著,民間有多種該版本手抄本。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由王某手錄本,故此又被稱為「王本」。「王本」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經「羅振常」先生作序,由蟫隱廬以《拳經拳法備要》為書名印行,故此又被稱為「蟫本」。1988年孫國中根據蟫隱廬印本做了一般性調整,改書名為《少林正宗拳經》,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度本:曾有「海陵度我氏藏本」(簡稱「度本」),「度本」在民國十六年(1927年)由「上海國技學社」改名為《玄機秘授穴道拳訣》,翻印出版,20世紀80年代,香港錦華出版社又翻印。今本人手中有《拳敵》一書即是「度本」的另一別名。《拳敵全書》民國石印本線裝上下2冊國技學社海陵度我氏出版。裡面的醫藥部分,本人沒有收錄到此匯總中。3)良本:乃張橫秋先生傳人良輪按照張橫秋晚期留下來的資料,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所著,被稱為《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法》,雖內容晚於「曹本」,但成書早於「曹本」。「良本」世間流傳較少,少有人知。2003年春,由何松雪作序,京東何松雪校刊,根據李東來拿到的手抄本,更名為《張氏短打拳》由江東書局印行。簡說「良本」的作者「良輪」從良本拳譜中有幾個年代記錄:「王戌」(乾隆七年,1742年),辛未(乾隆十六年,1751年),明年秋七月即辛未後一年,亦即「內家祕授,大敵梅玄五步橫衝直撞圖訣」序中寫的「壬申」(乾隆十七年,1752年),以及落款的「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年)。王戌年(即乾隆七年,1742年「良輪」遇到來蘇州的張橫秋傳人「我徽歙邑「胡道生」者,素以拳名,頗得張氏秘與」(這裡並沒有說明胡道生是不是張橫秋的直接弟子,還是徒孫,因張橫秋「庚辰秋」即明崇禎十三年亦即1640年從安徽績溪到歙縣教書時已經30歲,如果胡道生1742年是70歲,那麼他便在1672年前後出生,如果15歲學拳,即1687年,那時候張橫秋已經77歲。從張橫秋的敘述中可知張氏30歲到歙縣教書,很少可能一直教到77歲。所以胡道生是張橫秋直接弟子可能性雖然存在,但更可能是張橫秋之子或孫或徒或徒孫所傳。有人說「庚辰」也可以是康熙三十九年,即1700年,但康熙三十九年天下太平,與張橫秋總序中的「兵亂之世」不符,1640年正是「兵亂之世」)。遇到胡道生後,良輪與幾位朋友「洪豐城、楊震條」一起執弟子禮,在蘇州金閶門學了三個月。但因老師回了家鄉「緣以先生甫旋,吾輩以漸星散」,所以大家就散了。這樣過了十年「匆匆旋延十載」在辛未陽春(乾隆十六年,1751年),良輪去了太倉(婁東),第二年「明年秋七月」即辛未後一年,也就是壬申(乾隆十七年,1752年)又得其師傳授,即「壬申秋七月,旅寓婁東之南城,得吾師秘傳大敵身步之法」(如果胡道生是1672年前後出生的話,十年後師徒再遇的1752年,胡道生已經80歲了。80歲仍然遠離家鄉,可能性很小。所以上文說胡道生不太可能是張橫秋的直接弟子)可惜此後不久胡道生就去世了「惜吾師歸泉之速」,說明胡道生也起碼70歲去世。故可推算胡道生應該生於1680年前後。1752年胡道生傳了良輪「大敵身步之法」後,不久去世。第二年,即「乾隆癸酉」良輪重輯拳譜。(註:歙[shè]縣,古名歙州,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徽州六縣之一,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曹煥斗」的家鄉。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現隸屬於宣城市管轄。績溪位於皖南山區,地處黃山山脈和西天目山山脈結合帶,長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分水嶺,東與臨安市交界,北與寧國市、旌德縣毗連,西與旌德縣、黃山市黃山區及歙縣接壤,南與歙縣相鄰;介於北緯29°57′~30°20′,東經118°20′~118°55′之間。是「張橫秋」的家鄉。)為什麼要將上述三部拳譜合併呢?首先此三部拳譜,內容理論豐富,體系完整,能夠很好的對明清少林及民間武術概況有個大致了解,是史學家、文學家、武術學家及愛好者不可多得的法寶。另有學者分析,此三部拳譜均出自少林寺「玄機和尚」,因傳授而分成多部,加之傳抄,使得出現很多錯誤和分歧。但如今並沒有確鑿的文獻記載。關於《拳經》的成書非一人功勞,是幾代人的合成。可以考證到的貢獻者有:玄機和尚、陳松泉、張橫秋、胡道生、良輪、曹煥斗的高伯祖、曹煥斗等人。(2)關於《拳經》的傳承和成書:據唐豪先生研究,認為其傳承譜係為:玄機和尚→陳松泉→張鳴鶚→張孔昭(張橫秋)。也有學者認為張鳴鶚與張孔昭是同一人,傳承為:玄機和尚→陳松泉→張孔昭(張橫秋)。後來本人看到其他抄本有記載:「張鳴鶚先生總序即將孔照先生之師也」。

而從《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法拳譜》中有這樣一句話「余嘗錄拳經數百首,並附諸械百法,編成一帙,實吾師陳松泉翁」可以分析「張橫秋」的師父是陳松泉。如此各種記載亦有出入,以現有資料難以說清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因為幾百年歷史,找不到原本,而傳抄較多,甚至有人增加了個人的理解在裡面,或者偽造,使得拳譜慢慢出現越來越多的錯誤,是在所難免。亦有學者認為曹煥斗的高伯祖是張橫秋真正的弟子,而其祖上傳到曹煥斗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在《拳經拳法備要》中有這樣一段話,「吾家自張先生相傳至今,百餘歲矣。」所以本人對玄機和尚至曹煥斗的傳承有另外的推論如下:玄機和尚→陳松泉→張孔昭(張橫秋)→曹煥斗的高伯祖→(中間經過四代或五代的傳承,因資料有限,中間這幾代人無法考證)→曹煥斗。在曹本、和良本《拳經》中的傳承,都沒有離開一個重要的人物「張孔昭(張橫秋)」,那麼關於張橫秋的生卒年代,根據良本文獻「吾十有五而志於拳,三十而立,未嘗私傳一人,人亦不識予之能拳,隱而自樂,埋而不彰,若將終身焉。自庚辰(明崇禎十三年,即1640年)秋(說明此時張橫秋已經30歲,可推其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即1610年)糊口於歙南錦庭之里」(亦有推生於康熙九年,即1670年,卒於乾隆十七年,即1752年,享年82歲)。如果按照生於1610年,則卒於康熙三十一年即1692年。根據《拳經拳法備要》中「吾家自張先生相傳至今,百餘歲矣。」這段話,我認為張橫秋的真正的生卒年代,應該是生於1610年的可能性更大。在張橫秋三十歲時,即1640年正是「兵亂之世」,與拳譜記載相符。關於張橫秋生卒年代結論,(1610~1692)。「張橫秋」與曹煥斗的高伯祖是同一時代人。在《拳經拳法備要》中有文可證如下:「得孔昭先生從(有學者認為「從」是「徒」字的錯寫。因繁體字二字接近,傳抄過程中誤寫。故此認為,曹煥斗高祖曾跟隨張橫秋學習過武術,是張橫秋的徒弟。)余族高伯祖,在壺關縣任中,所撰《拳經》。」從這斷話可以看出,「張橫秋」曾跟隨「曹煥斗的高祖」在壺關縣工作。(3)關於《拳經拳法備要》的結構:縱觀此三部拳經可以看出,大體分為,四個主要部分(曹本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拳經》,下卷為《拳法備要》,共分四個部分)。四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三項內容。分別為:1、問答歌訣二十款(千金秘訣問答歌),2、周身秘訣十二項,3、下盤細密秘訣。第二部分,《少林寺短打身法統宗拳譜》,此譜應該為整個書最古老的內容,是玄機和尚從少林寺傳出來的。「玄機和尚」是明朝萬曆年間少林寺僧人,曾跟隨在少林寺高僧「無言正道」法師身邊。「無言正道」是少林寺欽命方丈,少林寺永化堂創始人,少林禪武醫開山宗師,是古今少有的高僧。所以「玄機和尚」能跟隨在「無言正道」大師身邊,可見「玄機和尚」非同普通僧人。所以此譜最少在萬曆年間或以前。此譜內容均是短打論述。而少林寺短打法自宋朝「福居禪師」就曾寫過《少林短打》譜,所以此譜年代,最早可以推到宋朝。當然只是推論,沒有確切記載。因1928年少林寺所有拳譜、佛經、歷史文獻資料毀於大火,所以很多都找不到史料證據,是人類的一個巨大損失。此譜從內容上主要分為:1、練打十要,2、中場且要,3、守身且要。4、步法,5手法,6、肘法,7、腿法,8、身法操持,10、總論入身煞手猛迅秘要。11、論八面肩頭,等等內容。我是粗略給分了一下類,實際比這要複雜的多。第三部分,《張橫秋先生傳授習練手法秘要》,因「張橫秋」是「玄機和尚」傳人,所以他的整個拳論也沒有違背前面的少林拳譜。或者說就是少林拳譜。但是裡面有一些長打手法。成文時間應該為清朝順治或康熙年間。此譜主要分為以下內容:1、論身法與身力,2、口傳百法(練打四要),3、論一閃之法,4、提勁與運氣之法,5、迷拳,6、醉八仙歌,7死手解救,等等內容。第四部分,《拳法備要》。是「張橫秋」傳人「曹煥斗」編著,成文時間應為,清代乾隆中後期,構成了《少林拳經》的第四部分。此譜分為三個主要部分:1、拳法歌訣九項,2、手繪武僧圖像數十張,3、步法圖以及歌訣。以上拳經的「曹本」、「良本」、「度本」,裡面內容,多有相同及穿插,應該是同一源頭。或者說出自少林寺明朝時期的「玄機和尚」,從各種手抄本中可以看出,張橫秋所傳武功正拳內容有,迷拳六節、猴拳六節、醉八仙八節、羅(有的拳譜寫的是「樂」字)家短打五節、金槍短打、心得里外死手72節、拿跌法六節、搜虎棍14節、打穴、接骨、傷科秘方、練氣法六節、解拿還拿,部分散手等。所以我把這幾個譜合併也是為了能夠讓學人相互借鑒和參考。以上三部拳經四部分內容,因有重複相近內容,我已經給它們拆開重新分類組合排列,不再細說。合併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好的借鑒學習。同時我在整理《少林拳經》中也吸收了一些少林其他譜論述,以供大家參學。

說點題外話——關於最近網上炒的非常火的《張氏短打拳》亦稱《棉張短打》、《棉張拳》與少林玄機和尚譜即以上三部拳譜《少林拳經》以及《紀效新書》中所提的《棉張短打》究竟有何淵源?(註:下文分析資料,部分內容借鑒於「剛呂綿章的博客」中提供的資料。)最近網上一直在推《張氏短打拳》的主要人物即「焦建國」、「石建義」等。他們做了大量的視頻和圖文資料,主要的理論根據就是依照少林寺《拳經》良本的內容。關於傳承上說如今的「石建義」「焦建國」等是《拳經》中的主要人物「張橫秋」的傳人,他們練的就是拳譜裡面的內容。並說這個拳譜就是明朝著名抗倭名將「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中提到的《棉張短打》。並把少林寺以及玄機和尚推開,說與此拳譜與少林寺和玄機和尚無關,張橫秋也就自然成了這套武術的開山祖師。這樣一來,他們自然根正苗紅,瞬間引起了諸多武術愛好者的關注。也難怪,在我們中國丟失的傳統文化太多了,所以瞬間引起關注爆棚是意料之中的。本人整理了將近三年的少林拳譜資料,如此重要的《少林拳經》自然是我整理的重要部分之一。而十年前本人就對少林《拳經拳法備要》進行過認真的研讀學習。可以說本人對此三部拳譜有相當的認識。在此本人就根據自身所掌握的《少林拳經》理論及史料知識加以簡要分析。一、關於《紀效新書》中所提到的《棉張短打》與張橫秋留下來的《拳經》是否有關呢?1、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人物及著作的歷史年代:《紀效新書》作者,戚繼光(生於1528年~卒於1588年)《拳經》資料留存者及作者之一,張橫秋(生於1610年~卒於1692年)《紀效新書》成書於1560年《拳經》張橫秋整理於1640年。大家仔細看一看上面的年代,不用我說,也應該知道,張橫秋的拳譜絕對不是《紀效新書》中所提到的《棉張短打》,因為「戚繼光」去世的二十二年後「張橫秋」才出生,戚繼光怎麼可能把還未出世的張橫秋的拳記錄到《紀效新書》中呢?當然不可能。所以焦建國他們說的傳承不符合歷史史實。2、有人可能會問,張橫秋人家沒準是家傳,祖輩就叫《棉張短打》。我們仔細看一看《拳經》裡面有關的傳承,"張橫秋"師承"陳松泉",也就是說上一代就不姓張。所以此張家世傳到「張橫秋」說法不成立。所以說三部《拳經》均非《棉張短打》。3、那麼《紀效新書》中提到的《棉張短打》是什麼拳呢?如果對明代武術有一定研究的人一定知道,戚繼光《紀效新書》中提到的《綿張短打》「張」為「章」字的錯寫,應為《綿章短打》。此拳在一些史料中有記載,《寧波府志》、《明史·江彬傳》、《師橋沈氏宗譜》、以及章瑞後代的《章氏宗譜》記載的都是《金華綿章》而不是《綿張》!從各種史料證明,《金華綿章》的《綿章短打》起源於明代中期!最有力的證據還有《干城錄》、《習武記聞》明確記載了,《金華綿章》是「人許以綿」後浙中武術始有《剛呂綿章》的稱謂!也就是說有了《綿章(拳)短打》的稱謂,而且還記載了呂紅為明初人!而且清早期的廣東提督沈炟的著作里也提到《金華綿章的事迹》更重要的是,他是青田棍的傳人!在此不詳細闡述。《寧波府志》記載了很多明代武術家的事迹!有鄞縣張松溪、慈溪邊澄、金華綿章、王征南等等等等。。。。。《寧波府志》是最可信最真實的記載的地方文獻!記載為「綿章短打」為「金華綿章」的有《寧波府志》清代曹秉仁(雍正十一年重修的)記載為「綿章短打」為「金華綿章」的有 慈溪《師橋沈氏宗譜》卷三〈勇士槐八公傳〉.....時金華綿章、慈邑邊澄,皆以拳勇名師應募.....注意「沈槐八」與「慈溪邊澄」是同鄉!!!

記載為「綿章短打」為「金華綿章」的有《婺州章氏宗譜》明確記載的「綿章」是誰!!!根據《婺州章氏宗譜》記載,章瑞(1466~1538)武舉人出身,明朝(明武宗正德)曾任營千總,他的武功「拳法多柔,勝人以巧」所以當時世人習慣因其姓氏叫拳,稱其為「綿章」;所以「綿章」就成了其綽號;章瑞有了「綿章」這個綽號,他的武技又屬於短打類別、因為當時只有「長拳、短打」這兩種類別,所以世人稱呼他的武技為「綿章短打」!在一些《拳經》良本的譜上也列舉了武林名家,卻包含了《綿章短打》如果自己是《綿章短打》何必悉舉自己呢?

4、那麼「焦建國」等說他們練得就是《紀效新書》中提到的《綿張短打》即《張氏短打拳》,為張橫秋所創,根源在哪裡呢?其實說起來很可笑,在2003年春,由京東何松雪作序並校刊,根據李東來拿到的《拳經》良本的傳抄本(裡面亦有很多錯誤),更名為《張氏短打拳》由江東書局印行。並在序言中提到此拳是《紀效新書》中提到的《棉張短打》,因為何松雪對此拳譜的來龍去脈並不了解,自己誤以為此譜就是《紀效新書》中提到的《棉張短打》,並把《拳經》良本的原名《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法》更名為《張氏短打拳》,因為《紀效新書》的名氣名揚古今及海內外的學術界,這樣一來,自然此《張氏短打拳》名聲會大振。所以「焦建國」等人是買到了這本《張氏短打拳》拳譜以後,被誤導才有了如此傳承上的說法。李東來,天津寶坻人,以前叫寶坻縣,現在是天津一個區,此人就是專職賣書的!現在一直都在北京朝陽區潘家園古舊市場,古舊書專區235號攤位賣書。李東來、何松雪對外公布的個人信息何松雪電話 13672168408李東來電話 13522162633地址:天津市寶坻區口東鎮新寨村李東來 郵編 301822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華威西里20樓105室 郵編100021 手機:13522162633二、「焦建國」等人提到《拳經》良本的作者「良輪」師承「張橫秋」。此說法有誤。「焦建國」等人說「良輪」是「張橫秋」的弟子。可見他們沒有仔細看過《拳經》良本中傳承記載。拳譜中明確記載了「良輪」1742年遇到來蘇州的「張橫秋」傳人「胡道生」並向其學習武術,我前文有明確的說明。所以說「良輪」師承於「胡道生」,而非「張橫秋」。三、《拳經》源頭是少林寺1、通觀三部《拳經》拳譜,其整體理論確實是少林拳術理論,而且《拳經》曹本中反覆說明了其源自少林寺「玄機和尚」,這個沒有問題。關於「玄機和尚」,我前文有做過簡要說明,「玄機和尚」的記載也有很多,比如少林寺康熙年間《凝然改公》碑記、《重修千佛殿》碑記,以及唐豪先生的書籍中都有關於「少林寺玄機和尚」的記載。2、在「焦建國」最初發視頻解讀《拳經》的時候,我就已經關注了。發現他最初否定「《拳經》曹本」,說「曹本上很多錯誤」、否定「曹本」的作者「曹煥斗」,說「曹煥斗」不是此拳傳人,沒有見過「張橫秋」、否定《拳經》的源頭「少林寺玄機和尚」、否定《拳經》出自「少林寺」,力推「《拳經》良本」、力推「張橫秋」。首先我們對「焦建國」的行為進行簡要分析:(1)為什麼否定「《拳經》曹本」、否定「曹本」的作者「曹煥斗」、否定《拳經》的源頭「少林寺玄機和尚」、否定《拳經》出自「少林寺」?我認為,首先「焦建國」對「少林寺傳統功夫、《拳經》本身、曹煥斗」並不了解。再者,「焦建國等」自稱是「張橫秋」傳人,並且說張橫秋是《張氏短打拳》的創始人,要把「張橫秋」推向高位,自立門戶,這樣,自身才能更加根正苗紅。而「《拳經》曹本」恰恰不給他們面子,裡面反覆的提到,此拳源自「少林寺玄機和尚」,經「張橫秋」傳承諸多分支。包括裡面的圖譜、招數,都有少林寺的影子,更重要的是裡面還有一部「玄機和尚」傳下來的《少林寺短打身法統宗拳譜》。如果不否定「《拳經》曹本」和「曹本」的作者「曹煥斗」,「張橫秋」創拳就不成立。所以自然也就否定「玄機和尚」、否定否定《拳經》出自「少林寺」了。(2)有人可能會問「《拳經》度本」中也有提及「玄機和尚」和「少林寺」,為什麼「焦建國」沒有否定「《拳經》度本」呢?我可以明確的說,「焦建國等人」一定沒有看過「《拳經》度本」(3)「曹煥斗」是像「焦建國」說的那樣,不是「張橫秋」的傳人嗎?「曹煥斗」當然是「張橫秋」的傳人,我前文有具體說明。「曹煥斗」沒有見過「張橫秋」是正常的,因為年代不同。不能說沒見過就不是傳人,那請問「焦建國老師」您見過「張橫秋」嗎?(4)為什麼「焦建國」力推「《拳經》良本」、力推「張橫秋」呢?這一點,我想不用說,大家也會明白。因為「《拳經》良本」是「胡道生」弟子「良輪」根據「張橫秋」留下來的手稿編著,裡面沒有關於「少林寺」及「玄機和尚」的記載。此譜沒有和「焦建國等人」作對,揭露傳承源自少林寺,所以能更好的實施他們的宏偉藍圖。但是沒有明確記載就不是源自少林寺嗎?如果這麼說那就太牽強了吧!「李東來、何松雪」他們2003年出版的《張氏短打拳》本身就是傳抄本,絕非「良輪」原本,在民間傳抄本有很多,有些傳抄本中就記載了這個傳承,有些就沒有,只是這個抄本發行過而已。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3、「焦建國」解讀《拳經》有趣的轉折點,前後矛盾。「焦建國」最開始解讀《拳經》說《拳經》和「少林寺」及「玄機和尚」無關。或許是看了更多確鑿的資料,知道自己的話很容易被戳穿,或許是網上了解詳情的人的反駁。所以「焦建國」解讀《拳經》後期又不否定「玄機和尚」了,包括他出的《拳經今釋》這本書,但是他卻說此拳是「張橫秋」祖上傳給少林寺,少林寺「玄機和尚」,又傳到民間,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前後矛盾。自己就把前面說的「張橫秋」創此拳否定了。太可笑了。「焦建國」最初否定「《拳經》曹本」、否定「曹本」的作者「曹煥斗」,後來反而又自己解讀「《拳經》曹本」給廣大讀者做了拳理分析,並對裡面的拳理給予肯定,種種前後不一,實在令人費解。四、關乎「石家棉張拳」我也反覆看過「石建義」他們練的拳術,裡面確實也有少林傳統拳類似的影子,比如善於用猴手,小架子、門戶嚴緊,他們所繼承祖輩的家傳拳術也有可能有「張橫秋」留下來的零星技藝,但不是《紀效新書》中提到的《棉張短打》。他們是被2003年何松雪作序的《張氏短打拳》給誤導了,後來為了自我門戶推廣,而藉此造聲勢。但是也誤導了很多人。五、關於「焦建國」據「焦建國」本人說他學過很多拳術,比如「形意拳」、「岳氏八翻手」、「太極拳」等等,後來又拜「石建義」的父親為師學習「石家棉張拳」,實為「石建義」所傳授。從「焦建國」解的《拳經》中也可以看出,「焦建國」對傳統少林拳並不明白,所以有很多是錯解,包括 「焦建國」出的書《拳經今譯》中同樣因為不明白傳統少林拳理,而用自己掌握的形意拳套用而出現很多錯誤。比如在《拳經拳法備要》中「練手法秘要」中的「練力法」《拳經》中原文如下:第一練力法:兩腳站定,先將右腳並身法略縮一下,縮時須要右腳懸縮在左腳一堆。又須左手放在胸前,右手縮在肋下,通身更要會意,一片縮緊。然後儘力一片射出,務要身、手、腳一齊俱到。到時一齊儘力鞭開,後手比前手更要著力。此所謂百骸筋骨一齊收、一齊放也。看看「焦建國」著的《拳經今譯》書中的圖示動作(此圖違背少林古拳法理論,且與《拳經》原文不符)如下:

上圖一看就是形意的動作,而非少林,也不符合拳經。因為不懂少林,所以這樣的錯誤太多了。實際上,傳統少林的手型很多為猴手,而且多是縮成一團,肘不離肋,手不離胸,滾出滾入緊隨身。正確站姿收身圖如下:

正確的「練力法」收身法是我上面分享的三副圖所示,而不是「焦建國」書上的錯誤圖解。至於射出有無數種變化,難以詳盡,暫不繪圖了。總之要百骸筋骨一齊放,一片射入既是。以上錯誤非常多,在此略舉一例,以提示學人注意。但並不是說焦建國老師的功夫理論不對,本人也是認同焦建國老師的功夫的。對於焦建國老師「真定老人」,這些年對武術的貢獻,我覺得可以說功德很大。如果武術界多一些這樣不保守的明師,真是人類社會文化傳承的一件幸事。在此感恩焦建國老師等人這些年的貢獻,您是武術界的功臣!!!

只是對你們做的這些篡改歷史、篡改傳承、混淆學術以提高自身名望的行為確實應該痛批,這樣的做法是文化傳承的蛀蟲,必須抵制。同時本人在網上看到「剛呂綿章」這位網友新浪博客,裡面有視頻文獻資料,證明焦建國等人造假傳承,給大家分享如下。他的求真精神,也讓我佩服,真正的學術確實需要求真,你很了不起!!!

清風行勇2016年1月10日文
推薦閱讀:

少林羅漢十八手
少林齊眉棍四五六式三卧枕勢和舞花背棍等
南少林金剛十八勢易筋經
少林跌扑滾翻法
少林猴拳[17P]

TAG:傳承 | 明清 | 少林 | 說明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