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偉大:劬勞之恩 慈母之教
文/姚海濤
幼小之時,思慮未健,之於母恩,覺得理所當然。當自己為人父母,方知父母不易。
母親節將至,身為人子,當念茲在茲,時時謹記劬勞之恩。謹以此篇,祝天下母親節日快樂。
人人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當我們在遇到危險時,總是喊「我的媽呀!」。這一句呼喊道出了最真的自我,也道出了母愛的偉大與包容。
記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提到「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的本始,父母是人的源頭。所以人在窮苦睏倦到極點時呼喚蒼天,在承受難以忍受的折磨時呼叫父母。
母愛是慈祥的、包容的、無私的、偉大的,所以當我們身處險境,很自然地發出那一句心底最真的呼喚——「我的媽呀!」。
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其中要承受多少的痛苦,又要付出多少的辛勞,根本無法計算。有人間至醇至真的母愛陪伴我們長大是幸福的。
《詩經·小雅·蓼莪》道出了母親的辛勞:「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母親「生我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對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我們就是想要報答,無論如何也報答不盡的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偉大的母親,她們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民族的脊樑。我國歷史上的良母,實在太多了。
她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群體。有的留下了名字,有的卻永久地消失在歷史的時空里,化作民族前進的力量。
我們應該感謝她們。從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孔子的母親顏征在、孟子的母親仉氏,到陶侃的母親湛氏,到岳飛的母親姚太夫人等等。
據《列女傳·母儀傳》記載,文王的母親太任是中國注重胎教的第一人。她知道孕期對於孩子很重要,所以她有了身孕之後,就「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孔子的母親顏征在以16歲年齡,頂著世俗的壓力嫁給66歲的叔梁紇。孔子剛三歲,父親就去世了,留下了孤兒寡母。
沒有了父親的俸祿,母子無依無靠,生活何其艱難!在孔子17歲時,母親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應是積勞成疾所致。孔子自道「吾十有五而至於學」,當與母親的教誨是分不開的。
孟子三歲喪父,也是由母親拉扯長大。孟母懂得為人母之道,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孟母三遷、斷機向學等行為都讓孟子在幼年就打下堅實的學問基礎,之後遂成天下之名儒。
這兩個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實孟母對孟子的教育遠不止這些。
孟母知禮,而明於姑母之道,知道如何處理婆媳關係,維持良好的家庭氛圍。當孟子成人娶婦之後,有一次孟子回家,在內室看到妻子穿著不雅。於是,孟子很生氣,認為妻子不知禮,要休掉她。
孟母教育孟子說,你沒有打招呼就闖入內室,是你不知禮,而以不知禮的理由休掉妻子不是太奇怪了嗎?由此平息了一場離婚風波。
孟母知婦道,知道在孟子事業發展期,即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成就兒子的事業。孟子在齊國未受重用,心裡不高興。但當時孟母年事已高,要離開齊國,丟掉還算豐厚的俸祿,對母親晚年生活是不利的。
孟母知道後,堅決地支持兒子追求事業,說道:「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為孟子去除了後顧之憂,孟子得以繼續周遊列國,追求自己的事業。
母親不僅僅給予我們生命,含辛茹苦地撫養我們長大,更給予我們精神啟蒙,熏陶出我們優良的品質,陪伴我們健康成長。
今天,我們回顧良母教子的故事,能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母愛的偉大。這一個個母教故事都是一首首母親的讚歌,是母親應該得到的最高禮讚!
轉載自:騰訊儒學
推薦閱讀:
※今天,我想誇一個偉大而無名的人
※愛情偉大,真愛重要
※中國奧體壇上最偉大的6位運動員,姚明未上榜,她被稱為東方不敗
※偉大的尋求者
※等了四十年的大事,中國最偉大的武俠電影在2016年復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