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了!孩子哭泣時,家長的第一反應決定了你們的親子關係
秋天來了,天氣也變得涼爽起來,真的是郊遊的好日子。
兩個媽媽帶著差不多年齡的兩個孩子到森林公園玩,走到小賣部處兩個孩子分別要了一瓶泡泡水,輕輕一吹,七彩的泡泡隨風飄到遠方,如同孩子們雀躍的情緒。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往外跑,一不留神,兩個孩子都被地上的石縫絆倒了,未擰緊的泡泡水灑了一地,看到剛買的泡泡水灑了,兩個孩子都委屈地哭了起來。兩個母親同時跑向了孩子。A媽媽看了看地上的泡泡水說:「別哭了,那麼點事,至於嗎?」A孩子仍舊哭,不理睬。
A媽媽又說:「你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威脅反而讓孩子哭得更厲害,因為媽媽不要自己了。
A媽媽不耐煩了:「煩死了!叫你別哭你還哭?這麼嬌氣,一點出息都沒有!」因為媽媽的嘲諷,孩子被觸電似的,大哭突然止住了。
B媽媽呢?
「這真的是太難過了,泡泡水竟然灑掉了,你一定很傷心,來給媽媽抱抱!」
B孩子委屈地抱著B媽媽大哭,B媽媽沒再說話,只是輕拍孩子的肩膀表示安慰。
沒多久B孩子自己止哭,很快就忘記了剛才的不快。事情還沒完呢。
沒多久兩個孩子在草地上採摘起黃色的小花,B孩子高興地摘下一朵花後插到B媽媽的頭上;而A孩子呢?他只是拿著手上的小花在把玩。A媽媽因為孩子的「不懂事」感覺臉面掛不住,B媽媽對A孩子說,「小花真好看,給你媽媽插上吧!」
A孩子一口拒絕:「不要!」A媽媽裝作不以為然。
B媽媽問:「為什麼不要?」
A孩子說:「媽媽不喜歡我!」兩個媽媽面面相噓。
為什麼會有如此天差地的區別?
一個母親的某些行為能反映這個母親平時的教育。大家可以從這兩個孩子哭泣時兩個母親的應對看出區別。A母親想方設法結束或阻止A孩子的哭泣,而B母親的態度完全是接納的,她只是在一邊靜靜地等待孩子將情緒宣洩完。
情緒經常被接納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一般比較平和、與父母的關係也比較親近;而經常被阻止宣洩情緒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壓抑的,親子關係也往往不是那麼的親密。孩子哭泣真的不好嗎?
孩子雖然年幼,但他們也會像成人一樣,有傷心、焦慮、緊張、煩躁、疲勞、委屈等不良情緒。大人把哭泣當作宣洩情緒的方法,但是我們卻美其名曰以「關心」阻止了孩子的哭泣。「男子漢竟然哭,羞羞」,「只要你別哭,想吃什麼都給你買」,「你再哭,看我不揍你」……很多家庭都害怕孩子哭泣,或以威脅、或以嘲諷、或以哄勸等方式千方百計讓孩子停止哭泣。
我們很多家長似乎都有了一個這樣的共識——孩子哭泣是不好的!但事實上,孩子哭泣不是壞事。為什麼呢?眼淚含抗菌和抗病毒製劑,能殺滅幼兒眼裡的一些細菌,能讓某些眼疾自愈;並且眼淚還是潤滑劑,防止孩子眼睛乾澀,讓孩子擁有明亮的雙眸。孩子還能通過哭泣宣洩內心的不愉快情緒,所以請不要阻止孩子哭泣。
父母請別再否定孩子的情緒
父母一味阻止孩子哭泣的後果,相當於否定了孩子的情緒,最終給了孩子們這樣的暗示:
爸媽不喜歡我害怕、委屈、焦慮等情緒,這些都是不好的行為,爸媽喜歡的是乖巧的自己,否則爸媽就不喜歡我了,所以我有負面情緒時要壓抑、忍住甚至隱藏住。與此同時,父母在孩子心裡也變得不可信賴,孩子也不再願意跟父母完全分享內心感受,漸漸地親子關係就會疏遠。當孩子哭泣時,爸媽最正確的應對方法是什麼?
1、父母自己調整情緒
「其實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德國心理學家卡蘿拉·舒斯特認為,孩子的哭鬧會讓父母處於一種特別狀態,讓許多家長懷疑他們為人父母的能力,所以父母會對孩子的哭泣緊張、排斥、反感。所以接納孩子情緒的前提要父母自我調整情緒。
2、輕擁孩子讓他們發泄
孩子哭泣時,不要打斷也不要呵斥,嘗試著就像對待一個好朋友一樣,你只需留在他們身邊,輕擁著孩子,讓他們盡情地哭泣,不要急於發表意見,你只需讓他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媽媽始終關心你的感受。待孩子發泄完就自動會停止哭泣,而不需要別人的呵斥或中斷。
如果面對的是孩子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表現出來的哭泣呢?同樣也可以讓他們靜靜地哭完,但不要對孩子的某些無理要求妥協,堅決Say No,讓孩子知道,我理解你的要求,但是媽媽也有自己的原則。
推薦閱讀:
※邵一鳴:《灌籃高手》原來談的是親子關係!
※聊爸:領著我們的孩子走進美術世界
※原創漫畫 | 「知道卻做不到」:我的育兒之痛
※為什麼有女兒的人看誰都像流氓?
※育兒 | 請一定把這個教給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