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極拳質疑三十問」的簡答

 <<武當>>2002年第9期發表了張寶銀先生「太極拳質疑三十問」一文,我們認為,要解答這些問題,首先應該從中華傳統文化的全局高度,來明確把握對傳統太極拳的整體認識,有必要堅持如下幾個原則:   一是文化性原則。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有著明顯的認識方法上的區別。中華傳統文化極力倡導對自然萬物從整體上去認識把握(「整體觀」),提倡用人體自身這台自然界中最靈妙的機器來「體悟」世間萬物(「自然觀」);而西方文化首重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方式,擅長於開發利用外部機器來認識萬物。此二者應該是各有千秋,對世界的認識方法也是殊路同歸的。此理同樣可以運用於解釋內外家拳法具體練法的區別和最終目標技藝的玄同現象。然而值得說明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因其「整體觀」的方法論需要,對任何單一事物或技藝的探討,都必須用多門學科知識和能力來綜合研究,可以形象的比喻為「金字塔」形。概而言之,中華傳統文化以「博」取勝,厚積薄發;而西方文明則以「專」取勝,精益求精。所以說,中華傳統中的每一門技藝的藝術性、內涵都博大精深,絕不會出現單科獨藝的一枝獨秀。偶然的「天才」出現也不會長久。   二是傳承性原則。中華傳統文化技藝都有明顯的師徒傳承延續發展的特點,傳統的「師道」在於「傳道授業解惑」,身教歷來重於言教。君欲學作詩,「功夫在詩外」。此類傳承之功絕非單指武術一藝,眾多的傳統技藝如琴棋書畫,甚至瓦匠木工都是如此。這種傳承性的特點就是傳授形式上的分散性、教學方法上的隨意性(因人而異,因時而變,因材施教),因而導致了學習結果的不規定性(達則兼善天下,困則獨善其身),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套路演變理論分散乃至流派紛呈現象。可以想像,同一師傅對初學者的要求和對藝成者的要求能一樣嗎?即使是對同一個徒弟,幾年前和幾年後的教誨也自會不同,作為師傅講解、教誨,拳諺等記載而成的文字理論發生變化,甚至前後矛盾的現象出現,也就十分自然了。  三是層次性原則。對於不同的拳手和附加一拳手的不同時期,其拳藝水平自有高下之分,對於不同層次的拳手來說,所適應的修練方法也是隨之遞進改變的。吾師杜予宇先生曾形象的比喻說:「過河需要渡船,但是過了河還能背著船前進嗎?」以初練似簡而後練又無所不包的無極樁功來看,同是無極樁,初練時必須嚴格注意外在的身形樁姿,而技藝成功後站無極樁時,則可形不外露存神意到含萬法而為一的至高功效;更有甚者,初練時,樁功、套路、招法,每日千招萬式、千修萬練,而循序漸進而達高層次後,則無拳無意(是真意),得意忘形,得一而足。總之,經過長期的歲月輪迴,現存的太極拳理論中既有史料鉤沉、道聽師說,也有對初練者的廣泛要求;既有秘傳與功深者的訣竅,也有練功者自身的獨特體悟和擅長特點,絕不能用一個角度來做一概之論。  只有以上述三項原則為基本出發點,來研究探討傳統術原拳技藝,才能得出比較全面正確的看法和結論。否則,就會得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一孔之見。以上述三項基本原則來審視和探討提出的問題,筆者認為均可迎刃而解。舉例解釋探討如下:  1、蠅蟲不能落,一羽不能加」,是指自身對外力的敏感度即感應能力(拳者權也,權衡稱量之意),此句與「沾粘連隨,不丟不頂」二句都是指自身一方而言,其意是說,只有掌握了「蠅蟲不能落,一羽一涌加」的感消能力之後,才能更好的做到在實戰中「沾粘連隨,不丟不頂」。如文所說,如果對方也達到了太極拳「一羽不能加的高級程度,那他就會主動來沾我打我,除非對方使用傳說中的」隔山打牛「神功,否則他又如何打倒我方?如果對方不是太極拳手而是外家拳手,而我方必須發揮太極功法特點,主動沾粘對方,使之無發力的有效距離,從而達到以柔克剛的目的。也就是說,在較技或打鬥中,要麼是主動沾粘(引逗和擊打對方),要麼是被動沾粘(被打),因此,不存在一方「一羽不能加」而另一方又始終沾粘不上對方的情況。至於如何「以柔克剛,後發先至」,實屬具體的方法戰術問題,相信各家各門均有獨特之處,必然各有傳承。如李派太極不僅有「粘連隨」的主動沾粘,還有被沾後變被動為主動的「離粘隨」方法。  2、考「腹內松凈氣騰然」句之「凈」字,多種文作中均為「靜」字,蓋靜極生動乃陰陽互生之易理所在,故而「腹內松靜」的結果是導致有「氣騰然」,而非乾淨的無物,此物即無形無象之混元真氣。再者,「氣騰然」的主要軌跡就是報導轉子午(任督)和氣行卯(帶脈)。我雖不甚了解陳式丹田內轉功法,但可以肯定以上兩種主要轉動旅途亦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另外,也只有先做到氣沉丹田,然後才能有「氣騰然」的升化運行,此正合陰陽互生之易理,也是報導行周天之常道。「腹內松靜」與「氣騰然」、「氣沉丹田」或「氣轉丹田」之間,是正常的因果關係而不是矛盾關係。  3、吾以為,「五趾抓地頭頂天,一身須備五張弓」,都是意念的加持,而非身軀及四肢各有成弓形之僵力。試問:意念有重量嗎?當然,以「層次性」原則也能對此解釋得通。低級層次的練習者,在初期要求身備五弓,而在熟練後則心與天和,百弓齊備,又豈止五弓而已?  4、在練拳的初期,於外為了降低重心來求得基礎穩固,於內為了提高谷氣元氣和神氣的融合壯大,氣沉丹田帶來的是腹式深呼吸和自身意念的專一凝神入靜之功效,而非努使浮雜之氣強壓丹田,應該是沒有疑問的有效做法。當然,一旦形成大周天混元一氣,全身經絡已達大通之境,人身無處不太極,一處太極自有一處運化,又與初期的丹田運化何異?!故而在此高層次上講,「渾身無處不丹田」是有道理的。所謂「丹田乃藏垢納穢之地」一說,吾未見出處,僅從字面來講,試以太極陰陽互利互生之大理解之,越是極陰(如極臟)之地,豈非越是陽生(清凈)之處耶?觀清純旺盛之禾苗,在糞土中茁壯而出之境況,純為自然大道是也。此說以佛理參之,更是俗不可耐矣。5、可以正面回答的是:的確,當今武林能達此境之神手實戰我真的沒有見過。但以拳理而言,樹此拳諺既可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和路標,作為日常修練之準則,又可作為一個遠大準則,又可作為一個運大理想目標而激勵吾儕,竊以為其功不可沒。在實戰中既使不能做到招招達此境界,偶爾還是能夠做到的。筆者相信,只要深刻領會了太極拳舍已從人的本質特點和技擊原則,通過經常的實戰訓練,是可以使這種偶然性成為經常性的。  6、我對此著曾多次拜讀,也曾習練形意有年,此「六合勁」之提法,確與形意拳相似,但同為內家拳法拳理相通亦是自然。有必要提出的是,字面相同而其文意極可能不同。便如形意拳之螺旋勁和太極之螺旋勁就有很大區別。以筆者之愚見,形意之螺旋勁比較注重梢節勁,而太極之螺旋勁,則更加講究全身無處不纏的身姿和氣血的循經走脈。原著對「六合勁」「全力法」只抄錄了訣而沒有做深入的解釋,但同為內家拳法,同屬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借鑒正是「整體觀」的自然要求,絲毫也不足為怪。那種拘泥於一門一派的門戶之見,早已被前輩大家所不齒,我們現代人還能對此興師問罪嗎?  以上是對質疑者前六個問題的對應探討,限於篇幅,以下則對其他問題做歸納性的探討。  第一,對於質疑中所涉及的有關易經、陰陽、五行等學問問題,這從傳統技藝的文化性原則中就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值得說明的是,太極拳的普及和提高,把太極拳當作一般鍵身活動和當作一門傳統技藝來鑽究和用畢生實踐來體悟掌握,如此等等,目的不同,認識必然不同,方法也不同。雖然不至於「道不同不相為謀」,然其存在差距甚至分歧也是在所難免。如第20、21、22、27、28問所提問題,答案也就在於此。  第二、傳統太極拳包括太極推手,各門各派各有傳承,廣泛通俗的定義顯然是為質疑者所不屑。既然傳承有別,各有千秋,又何必硬性規範統一,步入類似「推廣簡化太極拳」似的窘境呢?(本文無意否定「簡化太極拳」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積極意義)至於推手規則的制定,我想,既然中國武術和泰拳都能同台較技,那麼同為太極的各家推手這較技規則的制定不就容易得很么?至於「理由」,那是理論家史學家關心的,而吾等武術實戰者,絕不可沉湎於此「識障」而糾纏不休,枉費心機。由此而推及所謂「斷手」、散氣「之各詞,你有主見自有論斷,你無主見隨俗又何妨?當然,如果質疑者有志於對此作一番理論探究訪問,那也無可厚非,理應倡導。由傳統文化的傳承性,勢必帶來流派紛呈,百花齊放的歷史和現實。可以肯定地說,各家拳法均有其獨到之處和專擅特長,其師承理論、修練方法和追求目標也都各有千秋,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此自然大道也。又何必強行統一規範呢?由此可以推論太極拳中出現許多具體訓練方法或追求目標的不同,甚至對立的問題(如第9、10、16、18、24、25、29、30等問題),也就十分自然了。  正如提問者所言,「質疑」提出的目的在於「企盼太極拳理論研究的平和氣氛有所活躍」,「對太極拳有關學問逐步達成共識」。此出發點的確令人敬佩。記得《武當》雜誌2001年第4期和第7期上發表的同一署名文章,所講解的正是此中刊出了質疑文章,令人頓覺「昨是而今非」。由此觀之,太極拳運動的理論研究氣氛的確亟待「活躍」了!謹以此文與質疑者商榷,然否?        (本文作者系李派太極拳第六代傳人)。

更多太極拳知識延伸閱讀: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19958724.aspx
推薦閱讀:

回復「財務造假」質疑,天馬科技即將上市(附海通證券回復)
下一個韓春雨?質疑cas9編輯人胚胎科研成果-究竟誰對誰錯?
如何回應佛教的質疑?
黨媒質疑「呼格案複查無阻力」:真兇精斑樣本為何莫名丟失
第825期:「沉思」中的沉思 --質疑「命門吐勁」

TAG:太極拳 | 質疑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