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像教學】教你學會畫嘴、耳朵、眼睛、鼻子

嘴巴

嘴部被分為上、下唇、口裂、唇結節、嘴角和人中等部分。(下圖)

人中: 位於上唇結節線的上部是鼻子與嘴之間的凹槽, 畫時注意它會隨嘴部的透視進行變化。

口裂: 上、下嘴唇閉合後形成的波狀線, 具有起伏、虛實等變化。

下唇: 下嘴唇的變化比較圓滑, 由左右兩個唇結節形成兩個微突點。下嘴唇從橫向和縱向來說都可以各自分為三個面, 表現時不能抄襲調子而忽視對該形體的表現。

嘴角: 嘴部與臉部銜接中非常重要的部位, 表現時注意由嘴角處穿過嘴唇邊緣相交處在形體上形成的明暗關係, 它是嘴部表現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細節。

嘴部的塑造規律

首先, 由於作畫角度的不同, 嘴部的透視要以人中為界, 按照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畫出嘴和上唇結節兩點( 即下圖中的人中下方的三角形豁口) 所產生的左右大小的比例關係,這個豁口不能畫得過寬, 一定要對比著嘴唇整個的寬度比例進行表現( 如下邊三張照片) 。

其次, 在畫嘴唇時不能盲目強調嘴唇紅潤的固有色, 通常上嘴唇要略重於下嘴唇。再有, 在表現嘴唇邊緣時, 不應將嘴唇的邊緣輪廓勾死, 也就是說不能把邊緣畫得跟剪影形那樣,而是要更多的去表現體積。

(下圖) 嘴部體面三視圖希望大家通過觀察這三個常見角度的石膏嘴巴,從而能更好地理解透視對嘴部形體的影響。

1 . 因為嘴部在橫向上是一個半圓柱體的感覺, 所以在表現時要盡量畫出中間嘴唇實、兩側嘴角虛的感覺。同時,從表現手法上來講, 嘴部的中間部位可以用一些相對較清晰的線條順著形體的方向排線, 然後將嘴角部分的線條揉虛, 這樣一來, 實的東西往前走, 虛的東西往後退, 嘴部形體的空間感自然就加強了 。

2 . 在表現上唇結節時要注意它的形體對於上嘴唇交界線形狀的影響,

口裂是表現嘴部表情的關鍵

在表現對象嘴部表情時, 要注意由於上下嘴唇的開合以及微笑、痛苦等表情所造成口裂起伏的變化。表現時可先把握住嘴部標準的起伏和深淺變化後,再根據模特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再也不要將口裂簡單地畫成一條直線了事。

張開的嘴巴更有生命力

通過賞析大量的優秀素描頭像作品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 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作品都是把對象的嘴巴畫閉上的。你想啊,閱卷老師在閱卷時看到的對象都是閉著嘴巴的, 然後突然出現一個張著嘴巴的對象, 這前後會是怎樣一個反差啊! 所以在素描頭像寫生時, 我們故意將對象的嘴巴張開可以增加對象的生命力以及畫面吸引力。

(下邊兩幅圖) 右邊兩幅作品中的嘴巴都是張開著的,並且都露出了幾顆牙齒, 感覺非常生動。並且, 通過牙齒堅硬的感覺反襯出了嘴唇的肉感,似乎用手按一下就會軟進去的感覺。儘管上面的兩張照片並非與作品對應,但是其中所包含的規律是相同的,希望大家對照著仔細研究下嘴巴張開的感覺。

嘴部表現步驟的要點分析

1 . 對象上嘴唇空間感較弱, 起稿時強調上唇結節。

2 . 上下唇的明暗交界線變化豐富, 在刻畫時要注意隨著形體和光源而調整。

3 . 整個嘴唇中間實、強對比, 兩側虛、弱對比, 並且嘴角周圍的小灰面能使嘴角更柔和。

4 . 表現口裂時要重點強調上唇結節下方, 下筆肯定些, 並且向左右逐漸弱化。

「地包天」和「天包地」的嘴部特徵

嘴部的性別特徵

男性對象: 男性口輪匝肌起伏明顯, 塊面轉折感強烈。人中和嘴唇邊緣偏方, 嘴部周邊通常生有鬍子。

女性對象: 女性口輪匝肌起伏不明顯, 與其他部位穿插交界處基本平滑過渡。人中和嘴唇邊緣輪廓圓潤, 下唇光滑, 高光強烈。

嘴部的年齡特徵

青年對象: 年輪人肌肉飽滿, 結構清晰而富有彈性, 皮膚光滑且無明顯皺紋。嘴唇厚度強, 輪廓明確, 高光明顯。

老年對象: 老人肌肉鬆弛, 口輪匝肌表面縱生許多皺紋。肌肉飽滿度不夠, 嘴角橫向拉長。嘴唇不潤澤, 高光面積和亮度減弱。

嘴部的角度特徵

1 ) 正面仰視角度嘴部表現規律: 仰視嘴巴的外形呈向上的圓弧狀, 畫時應注意兩嘴角與口裂的最高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所形成的口裂弧度, 透視越大, 弧度越大。上下唇的亮部變窄,暗部變寬。

2 ) 正面俯視角度嘴部表現規律: 俯視角度的嘴部外形呈向下的圓弧狀, 口裂弧度向下。頦唇溝只能看見一些, 或著看不見。重點刻畫上唇方肌與下唇的體感與空間感。

3 ) 半側面角度嘴部表現規律: 半側面的嘴在繪畫時要注意橫向上的透視, 近大遠小。抓住嘴部中心透視線的透視方向, 確定嘴部左右兩側的大小和寬窄變化,並且還要注意中心透視線本身的起伏轉折變化。

4 ) 全側面角度嘴部表現規律: 嘴唇的形在側面表現中需要畫得飽滿一些, 這樣有助於肉感的表現。上唇的上翹、下唇的下垂要更加明確地表

耳朵

耳朵的形狀是不規則的殼狀, 其輪廓呈C型, 上寬下窄, 中央是一個凹形碗狀體。耳部主要由耳輪、對耳輪、耳屏、三角窩和耳垂等幾個部分組成。(具體參考上圖)

耳輪: 由於耳輪的外部形態呈現方中有圓、圓中帶方的感覺, 所以耳輪外輪廓交界線從上到下的粗細、深淺和方圓節奏就要給予重視, 並且還要在耳輪上分出交界線、反光、灰面和亮面等。

三角窩: 耳朵上部的三角窩多數處於暗部中, 所以在對耳輪上所形成的投影形的起伏變化就要給予高度重視。

耳屏: 耳屏、三角窩和耳道在空間上比耳輪、對耳輪和耳垂靠後, 為了拉開耳朵前後的空間, 我們要適當減弱靠後部分的黑白對比, 在刻畫上還要注意主次和虛實關係。

耳垂: 在表現對象耳垂時, 無論厚薄都要表現出耳垂底部的交界線、灰面、亮面以及反光。

根據視角決定耳朵刻畫程度

如果我們是在正面或者四分之三側面且對象耳廓處於暗部中, 那就不應該把耳朵畫得過於突出,主動將其虛化。但如果我們的繪畫視角處於對象側面時,那耳朵就需要重點刻畫了。(下邊三幅圖)耳朵各部位形體因透視變化產生的長短、深淺、虛實等變化是需要在塑造時注意的。

正面角度耳朵要刻畫到什麼程度

儘管正面中的耳朵在空間上處於遠處, 但假如我們認真去觀察, 即使是處於暗部里耳朵的內容也是能夠看得清楚的。所以, 正面和四分之三側面角度中的耳朵,只要將其特徵及穿插關係交代清楚, 然後再把其對比減弱, 使其虛一些退到遠處就行了。在畫正面耳朵的時候不能盯著耳朵這個局部去畫, 為了能夠與前面五官的強度拉開距離,一定要弱化耳朵部位的黑白對比。但我們也不能由於觀察的放鬆而將遠處及我能不中的耳朵忽視。我們不僅要將正面耳朵的內容交代清楚, 而且還不能讓它「 跳」 到前面來。因此,正面耳朵在刻畫充分程度的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大家一定要通過多多臨摹優秀作品來提高自己的作畫水平。(如下圖)

耳朵的塑造規律

首先, 雖然每個人耳朵的外形特徵各不相同, 但結構卻基本一致。並且, 當頭部平視時耳朵是斜著的, 總體傾斜度與鼻樑近似。其次,因為耳朵大部分是由具有彈性的軟骨組織構成的, 外部形態呈現方中有圓、圓中帶方的感覺, 所以耳朵的外輪廓一定要畫出體積感。如下圖, 通過對形體交界線、反光、灰面和亮面的刻畫,就能較好地塑造出體積感。因為耳朵上方的三角窩多數情況下都會含在暗部中, 所以對耳輪上的受光面、灰面、交界線以及反光和投影等都是我們刻畫的重點。相比耳輪、對耳輪和耳垂,耳屏、三角窩和耳道在空間上比較靠里, 為了拉開它們之間的前後空間, 我們在塑造時就應適當減弱靠後部分的黑白對比。並且, 耳屏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兩個鼓包, 它是由兩個突起組成,因此要通過表現交界線的細微變化以體現其體積。耳垂有厚有薄,但無論厚薄都要通過畫出其底部的交界線、弧面、亮面和反光來體現體積感。另外, 耳垂前面與頭部銜接的部位並不是已調簡單的直線, 它的起伏轉折還需根據不同情況認真表現。

耳部表現步驟的要點分析

1. 該角度能夠看到內耳孔, 起形時注意該處形體的穿插關係。

2 . 耳朵結構複雜, 受光源影響會形成很多小灰面, 表現時注意這些灰面在色調層次上的變化。

3 . 把握耳朵幾處色調較深的暗面, 不能畫悶。

4 . 調整明暗交界線和投影線,使它們的起伏變化和耳朵的結構密切的聯繫在一起。

耳部特徵的表現規律

和鼻子一樣, 耳朵的年齡差異也不是非常明顯。以此, 我們要把耳朵的形體特徵作為繪畫的重點。每個人耳朵的形狀都是有差異的,表現時要把握它的基本結構特徵才可掌握繪畫要領。繪畫時要從耳朵最為概括的大形著手, 層層深入地找出小形體才能找到每一處形體之間的來龍去脈。要體現耳朵與後腦的空間距離,以及它與頭髮的明暗對比和耳垂與頸部的空間距離。

耳部的角度特徵

1 ) 正面俯視角度耳部表現規律: 俯視的耳朵整體高度變短。內外耳廓、耳窩等的頂面增大,底面消失或變小。整體透視有向下的趨勢, 上寬下窄。

2 ) 正面仰視角度耳部表現規律: 仰視的耳朵整體高度變短。外耳廓、耳窩等的頂面消失, 底面面積增大。整體透視有向上的趨勢, 下寬上窄。

3 ) 半側面角度耳部表現規律:半側面耳朵的寬度最大。內外耳廓亮面變窄, 暗部變寬。三角窩及耳窩的立面增大, 面積增大。

4 ) 全側面角度耳部表現規律:側面的耳朵整體變的更窄, 呈長方形。三角窩及耳窩的立面進一步增大, 內外耳輪、耳垂、耳屏的側面進一步減小, 注意內外耳輪前後空間關係產生的虛實變化。

眼睛

我們今天從眼部開始講解。整體把握眼部的結構眼球、上、下眼瞼、眼眶和淚阜是眼部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圖)

眉毛: 表現眼睛還應包括眉毛和眶上緣及與鼻根、鼻樑的關係。眉毛由眉頭、眉峰和眉梢組成, 眉頭到眉峰的長度大約為眉長的2 /3 , 眉峰到眉梢的長度為1 / 3 。眉頭到眉峰部分的眉毛向斜上方生長, 眉峰到眉梢部分的眉毛向斜下方生長。

眼球: 呈球體, 嵌在眼眶內, 其表面濕潤, 反射光線強烈, 往往會在上面形成一個高光。高光點的位置依據主光源方向決定。黑眼珠隨透視角度的變化變成透視不同的橢圓,正面最為完整, 全側最小而癟。

眼瞼: 眼瞼又分上眼瞼和下眼瞼, 它們分上下兩部分包裹著眼球, 呈圓弧狀。眼球露出的部分有眼白、虹膜和瞳孔。或者停留在技術表現的階段。

正面眼睛在刻畫時要注意到的結構

1 . 仔細比較下邊三幅圖就會發現: 儘管對象眉毛的固有色是黑的,但是它受到眉弓形體的影響, 正好長在眉弓的背光和受光面上,所以在表現時要把這種由於形體的轉折所產生的深淺變化。

2 . 受眉弓形體的影響, 眉弓底面是一個往裡轉的暗面, 運用「 重掐上、中間透氣、輕掐下」的處理手法。此外, 眉頭部位的眉毛是往斜上方生長的, 而眉梢則是往斜下方生長的。具體表現: 在眉頭部位「 挑」 出幾根重的眉毛; 中間由於受光要畫得含蓄些; 到了顳線的轉折處再畫出些眉毛。

3 . 眼部外側三角形面是由眉弓的截止點( ① ) 、顴骨空間往後轉的截止點(② ) 以及顳線到下巴的交界線( ③ ) 組成, 它的亮灰與上眼皮的亮準確地體現了前後的空間。

半側面眼睛在考試中會經常碰到(下圖)

1 . 和正面角度眼部相比, 半側面眼部的高光會整體向外眼角一側偏移。

2 . 眉弓在上眼皮上的投影會接近眉弓下緣,不過在塑造時還是要按照「重掐上、中間透氣、輕掐下」 的表現規律進行處理。

3 . 變化最明顯的黑眼球和瞳孔的形狀, 從正面的圓形變成了半側面的橢圓形。不過,眼部的塑造規律還是一成不變的, 比如眉毛在眉頭和眉梢部位的生長方向不同;上下眼皮一圈的方圓、虛實和深淺等變化;上下眼皮在內外眼角處的穿插關係; 上下眼皮在橫向和縱向上由於明暗的深淺形成的「球體」 的感覺等。

側面眼睛的表現規律(下圖)

1 . 在側面表現眼睛時, 我們都會花較多的時間刻畫近處的眼睛, 而遠處眼睛會被弱化處理,可弱化並不代表可以馬虎。如下圖, 遠處眉毛在哪裡虛、哪裡實以及眼球與眼皮的穿插關係都要交代清楚。遠處眼睛上眼皮受光線的影響所形成的深淺變化非常明確, 很好地加強了遠處眼睛的體積感。並且,上眼皮最靠前的部分要亮於後轉的上方和下方。

2 . 遠處眼睛的穿插關係不能忽視。遠處眼睛眉弓上下緣與上眼皮之間的穿插會形成一個窄小的灰面,而這個灰面在真人眼部非常模糊, 很容易會被我們忽視。

3 . 眉毛隨著眉弓的形體轉折而呈現深淺變化, 眉毛和眼睫毛往外翹起來的質感要表現生動。

4 . 黑眼珠在側面的角度要稍微畫扁一些, 而且並不一定會畫出高光。

正側面眼睛刻畫要點(下圖)

1 . 上下眼皮是附著在眼球上的, 一定要畫出上下眼皮包裹著眼球的感覺。

2 . 上眼皮在下眼皮上的投影不能忽視, 並且投影形狀的方圓、虛實、深淺等變化也要交代清楚。

眼部常被忽視的局部塑造(下圖)

1 . 從右圖中眼部示意圖可以看出, 眼睛的輪廓線不是一條簡單的弧線,它還具有微妙的轉折、虛實和方圓等變化。

2 . 不能將眼皮的厚度處理成一條線, 要像圖中那樣表現出左右的深淺變化。同時,下眼皮的頂面會形成一條很窄的受光面, 並且該受光面從前到後也會有明度上的深淺變化。

3 . 頂側光時, 黑眼球的上方通常都會比下方略重, 而且黑眼球的外圈不能用黑線勾死,注意其虛實和深淺等變化。

4 . 瞳孔最黑, 刻畫時一定要黑下去。

5 . 根據光源確定眼睛高光的形狀: 如果光源為管燈, 那高光的形狀會是一個長條狀;如果光源為燈泡,那高光的形狀會是一個圓點; 如果光源為窗外自然光, 那高光就可能會是一個窗戶的形狀。另外, 如果高光是一個長條狀, 也不能將其畫成直的, 它的形狀要隨著眼球的球體轉折而發生變化。同時,高光還存在一定的強弱變化。

眼部表現步驟的要點分析(下圖)

1 . 眼珠的朝向要一致, 虹膜的位置要左右對比觀察, 同時要留意眼白部分會有面積大小的變化。

2 . 眉弓的轉折用清晰柔和的明暗交界線表現出來, 適當交代出眉毛的走向。

3 . 通過表現上、下眼瞼和眼袋來體現眼球體積。

4 . 兩個虹膜因為前後位置的關係, 要加強近處虹膜的色調, 遠處虹膜做虛化處理, 形成對比。

眼部的性別特徵(下圖)

男性對象: 男性眉弓的骨骼轉折面清晰, 體塊方而有力, 有明確的稜角和轉折。眉毛多濃密、粗黑, 無明確的形狀。眼皮圓中帶方, 少睫毛。

女性對象: 女性眉骨起伏平緩, 沒有強烈的體塊轉折和明暗對比。眉毛多為淡、疏、細, 經修飾多成宛如柳葉的形。眼神清晰, 給人明亮的感覺。

眼部的年齡特徵(下圖)

中年對象: 中年人眼神清晰, 明亮, 高光明確。肌肉貼合骨骼和眼球, 有較少皺紋。下眼袋明顯, 面積增大, 皺紋隨眼輪匝肌生長方向頒密集。

老年對象: 老年人眼神含糊, 不清晰, 無明確高光。肌肉鬆弛, 失去彈性, 骨骼體塊明顯。眼皮鬆弛、浮腫, 起伏轉折較多。眉弓、眼球、顴骨的穿插結構清晰明確,暗部色調較重。

眼部的角度特徵(下圖)

1 ) 正面俯視角度眼部表現規律: 俯視角度的眼部眉毛、眉弓上部增大, 底部減小或消失。上眼瞼面積增大, 底部消失。下眼瞼的厚度增加。

2 ) 正面仰視角度眼部表現規律: 該角度眼部眉毛、眉弓底面的高度增加, 眼睛的高度壓縮, 上眼瞼的厚度增加。下眼瞼的弧度減小, 眼窩的面積增大。

3 ) 半側面角度眼部表現規律: 雙眼產生明顯透視變化, 近大遠小, 遠處眼睛部分被鼻樑遮擋。黑眼珠透視壓縮, 呈長形橢圓狀。在表現上要

注意上下眼瞼的形狀變化, 注意兩個眼角連線的斜度變化。遠、近眼角的空間處理要到位, 注意眼角的明暗和厚度的微妙變化。

4 ) 全側面角度眼部表現規律: 全側面的眼球突出, 只能看到一隻眼睛的半個面。黑眼珠只能看到側面很小一部分, 基本呈線狀。眉骨與上眼皮最突出, 眼部有明顯的凹凸起伏。上眼皮靠外,覆蓋大部分眼球。下眼皮靠內, 托住小部分眼球。

鼻子

鼻子是臉部最凸顯的部位, 是重點的塑造對象。它由鼻根、鼻樑、鼻頭、鼻翼、鼻孔、鼻唇溝構成。( 具體參考右圖)

鼻根: 鼻根緊靠淚阜與額骨的下彎處連接, 它是最窄處, 轉折最急。它與眼部的轉折關係和對比關係較明顯, 但不能過於強調, 只交待它靠近眼部結構的地方, 以防削弱眼睛的表現。

鼻樑: 鼻樑要注意中間與兩側三個面的形狀和結構變化及與其相鄰部分的銜接。鼻子側面略微鼓起的位置, 正好處在鼻樑向外延伸這一帶上。因此, 鼻子在抓住最大的明暗交界線和鼻子側面與暗面銜接處的深淺變化後,還要把側面的這種形體變化表現出來。

鼻底: 鼻底有明顯的明暗交界線和反光, 是表現難點, 注意它豐富的明暗和虛實變化。初學鼻子要加強對鼻部結構的理解, 注意各部位之間的穿插、前後、虛實等關係,並將鼻子的各個形體進行歸納和概括, 理解鼻骨體塊、鼻頭體塊和鼻翼體塊的關係。

理解鼻子的結構是畫好鼻子的關鍵

1 . 要知道, 鼻子表面一切的明暗變化都與其結構有著密切聯繫, 比如鼻樑側面略微鼓起的位置正好處在鼻樑向外延伸這一帶上(下圖鼻部骨骼示意圖) 。只有將這種微妙形體變化表現出來, 就能避免將鼻子側面的灰畫平。

2 . 對於鼻子中線的起伏變化, 大家一定要結合下圖中鼻骨和石膏鼻子分面的形狀來理解。首先,鼻樑的骨骼要略高一些, 往下接著向下傾斜的軟骨。因此, 鼻子中線的這種起伏變化也就決定了鼻頭和鼻樑上的高光不會連接在一起, 並且鼻頭的高光要亮與鼻樑的高光。

3 . 在表現鼻翼時我們要注意到它在橫向和縱向上的深淺變化, 如下圖中將鼻翼從橫向和縱向上分別劃分出不同的明暗層次,鼻翼的形體就「 鼓」 起來了。

4 . 左側鼻翼底面的交界線不是隨意畫在鼻翼邊緣的, 而是跟隨著鼻翼的厚度往下轉。此外,鼻翼上方受光面的邊緣有一條很窄的灰面, 也使鼻翼的形體自然就往下面轉了。

5 . 不能將鼻孔的形處理成一個簡簡單單地圓, 表現時可先把鼻頭飽滿的形體畫出來,然後對比著畫出鼻孔。

(下圖) 鼻骨、分面像和結構示意圖

希望大家將下方的五幅圖結合起來觀察,從而能更好地理解鼻骨和透視對鼻部形體的影響

鼻子的明暗塑造規律

除了全側面角度頭像, 對象的鼻子在空間上是最靠前的, 這時為了往外提拉空間就必須把鼻子畫強。

1 . 不管表現何種角度的鼻子, 都要將其形體歸納進一個簡單的幾何體中,然後分析它的黑白灰關係。如下圖, 在頂側光的情況下, 鼻子的底部最暗、側麵灰、正面亮。接下來, 根據鼻子內在的結構畫出這幾個面的中微弱的深淺變化, 那畫面的黑、白、灰節奏就非常豐富,鼻子的體積感也就非常強了。

2 . 鼻子空間上最靠前的部位是鼻頭, 因此鼻子底部的這條明暗交界線的方圓、深淺和虛實等關係就要特彆強調。並且,這條交界線到了鼻翼處, 不能直接連到鼻翼的邊緣, 而是要向下轉一下。

3 . 受光線以及鼻子形體的影響, 鼻頭和鼻翼受光面與明暗交界線之間一般會有一條狹窄的灰面,這個作為過渡的灰面能夠更好地讓形體轉過去, 讓形體更加圓潤。

鼻部表現步驟的要點分析

1 . 該角度鼻子鼻樑的外沿要比內沿直一些, 內沿的形體起伏變化更加明顯。

2 . 逐步將鼻子黑、白、灰三大色塊拉開, 鼻樑側面隆起的結構不能忽視。

3 . 鼻頭疊壓著左側鼻翼, 因為是受光面, 它們之間的過渡比較柔和, 交待出完整的鼻頭外沿即可。

4 . 鼻頭上的調子可略微揉擦成淺灰調子, 然後在上面用筆隨結構排細線條, 表現鼻子光滑質感。

鼻部的性別特徵

男性對象: 通常男性鼻樑挺拔、筆直,轉折明確。鼻頭方、寬、大, 鼻翼的外形也偏方, 鼻翼溝明顯。高光通常歸納為小方塊, 體現肌肉緊湊、塊面感增強。

女性對象: 女性鼻樑纖細、秀氣, 起伏小, 轉折柔和。鼻頭圓潤, 鼻翼外形偏圓。明暗交界線過渡柔和, 暗部反光強

「翹鼻子」的特徵表現

「趴鼻子」的特徵表現

鼻部的角度特徵

1 ) 正面俯視角度鼻部表現規律: 俯視鼻子的鼻底消失, 鼻頭下降, 兩側鼻翼上升。重點處理鼻頭、鼻翼上部及鼻樑的正、側面交界線, 加強明暗交界線在深淺、虛實、轉折上的變化。

2 ) 正面仰視角度鼻部表現規律: 仰視的鼻子要注意壓縮鼻樑的高度, 加大鼻底的面積, 下寬上窄的梯形特徵增強。鼻孔增大變圓, 鼻頭、鼻翼的厚度增加。

3 ) 半側面角度鼻部表現規律:整體寬度變窄, 要注意鼻子左右兩部分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變化。仔細分析鼻子中線所產生的透視變化, 以及鼻樑上明暗交界線的變化和灰面的深淺變化。另外,還要注意鼻底明暗轉折線的曲折變化以及明暗色階變化。

4 ) 全側面角度鼻部表現規律:側面鼻子的正、側、底面的白、灰、黑關係十分明顯, 重點刻畫鼻頭、鼻翼的厚度及轉折變化。注意鼻根、鼻樑到鼻頭、鼻底、人中的邊線的穿插、轉折和虛實處理。鼻底、鼻翼與嘴部肌肉的銜接關係較難把握,要用塊面的方法認真分析。注意在表現鼻子邊緣輪廓時的虛實變化, 避免出現「 鐵絲線」 。


推薦閱讀:

這種攝影手法很美很乾凈又非常簡單,一下子就能學會
張公易學會2013年擇合吉日課格
老婆馴夫術 你學會了多少
路邊熟食店一天能賣100隻滷雞,老闆學會熏制之後 銷量翻倍了
夫妻學會這9點,世上就沒有不幸福的婚姻!

TAG:耳朵 | 眼睛 | 鼻子 | 教學 | 頭像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