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祖陵為何在水下:背後藏驚人秘密

  公元2011年5月,即農曆辛卯年四月,江淮乾旱,洪澤湖幾近死水位,沒於澤國三百餘載的明祖陵地宮露出水面,引發了外界對於此神秘皇陵的高度興奮。

  明祖陵為何在水下

  出南京向北,沿205國道拐入121省道,即寧徐路向北,穿過盱眙縣城,經過淮河大橋後不久,即可見風景名勝指示牌—明祖陵。而盱眙縣在此處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也被命名為明祖陵。打開盱眙縣的政府網站,有一欄便稱為「帝王故里」。

  此次明祖陵地宮獻身,可見地宮甬道和9座大小不一的石拱門及石門前的漢白玉圍欄,600年前的硃砂顏色依然可見,透過石拱門地宮內部的石門也清晰可見,石拱門內積水觸手可及。被洪澤湖埋沒的明祖陵外城牆也露出水面。

  為了確保地宮內的文物不被氧化風化,明祖陵文物管理處向地宮注水,以保持地宮內外濕度一致。明祖陵地宮驚鴻一現後,重歸寂靜。

  盱眙縣與朱元璋有相當的淵源,當地流傳一個故事。當年朱元璋打下天下後,曾經想定都盱眙,他在一座山頭數周圍的山頭的數量,數來數去少一座,覺得甚是不吉利,後來改定都南京。當地人笑說,朱洪武忘了數自己屁股下的那一座了,否則明都將會在盱眙了。

  世人皆知朱元璋祖籍鳳陽,為何明祖陵會在盱眙,這裡面史學界也是各說各話。《明史·太祖本紀》里說:太祖……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這裡所說的濠州之鐘離,在如今鳳陽縣的東側數十里處。

  從《明史》的記載里可以看出,朱元璋祖上應當是相當貧困,四處遷徙。他的祖父朱初一,60多歲時,流落在古泗州境內,為雙溝鎮一個財主家放豬。朱初一帶著全家搭個窩棚,就住在洪澤湖邊孫家崗為水財主放豬、墾荒,以維持生計。

  《明史》載:「(洪武)六年……六月壬午,盱眙獻瑞麥,薦宗廟……十九年……八月甲辰,命皇太子修泗州盱眙祖陵,葬德祖以下帝後冕服。」朱元璋將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祖父朱初一的實際葬地合祀於此。追封並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後,次年在陵前建享殿,前後歷時近30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後,在陵東不斷增修堤防。

  據當地百姓介紹,明祖陵周圍八成人都姓朱,據說是當年朱元璋的賜姓,讓他們在周圍可以保護祖陵不受破壞。

  在1963年的洪澤湖大旱時,明祖陵古城牆以及部分建築物的牆基就曾經裸露出來,當時被江蘇省文管會考察古徐國遺址的專家發現,並確認為明祖陵。往後,又在1993年、2001年先後發生旱災,特別是2001年的大旱,使明祖陵的外牆露出1178米,是歷次乾旱中陵墓裸露最多的一次。

  從《明史》的記載可以看出,盱眙的明祖陵應該是確鑿無疑的。但是,為什麼朱元璋會把祖陵修在了水下呢?這裡就不能不提及黃河奪淮的舊事。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大夏築太行堤阻斷黃河北支,使南支奪淮入海後,河道開始紊亂,淮河中、下游連年洪水泛濫,祖陵不斷遭受水患。明萬曆年間總理河道的工部尚書潘季馴提出了「蓄淮刷黃」的治水方略。他主張築堤納水歸於一道,反對疏浚支流另開新河,而應當「築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最終潘季馴取得了明神宗的支持。

  但很快清河口泥沙高淤,靠近這裡的淮河河床也被黃水倒灌而增高了,這又使淮水的衝擊力減弱,遇阻即回,沙隨波停,淮水所帶泥沙又在清河口停淤。淮水無力刷黃,又無法從清河口入海,而入湖故道又盡築高堰,淮水上溢泛濫,「不得不久瀦旁溢,汪匯浩蕩,始猶淹漫兩岸,會合諸湖,繼而夏秋泛漲,一望無際,浩蕩龍沙,震驚陵寢,而泗洲之禍歲烈一歲矣。」

  潘季馴的治水方針在實踐中被「檢驗」得頭破血流,但他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與權威,不僅革除了反對意見的阻撓,而且甚至編造謊言,說祖陵「松柏之郁茂,護沙之如故」。就是到了萬曆二十年仍然上疏堅持自己的主張,把分流之議列為病議,痛加指陳。而這時淮泗一帶水患頻仍,早已成不爭的事實。

  連年的天災加上人禍,到了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區,連續70天陰雨,隨著黃河奪淮的決定性一役,泗州城傾覆與滔天洪水之中,明祖陵也就此沉入水下。

  朱元璋祖籍爭奪戰

  明祖陵沒於水中後,並未得到安寧,有人甚至懷疑朱元璋根本就記不清自己的祖籍地在哪裡,修建明祖陵也只是受了當地人的欺騙而修建在此,最後,連朱元璋自己的出生地都成了懸疑。近些年來,史學界由於經濟利益的驅動,由地方為代表,對朱元璋的祖籍展開了爭奪戰,比較著名的由「鳳陽說」、「嘉山(明光)說」、「盱眙說」。實際上,這幾個地方,在元代屬於淮安道和安豐道交界地方,人口流動相當頻繁,一個人究竟屬於淮安道還是安豐道,有時候自己未必都很清楚。

  實際上,在明代時,也有對朱元璋的祖籍的爭奪,「無利不起早」,無不是想藉機上位,爭奪利益。早在明正德年間以後,泗州盱眙官員就開始向鳳陽爭奪朱元璋的出生地,到萬曆年間止,在長達近100年的「爭奪戰」中,鳳陽一槍未發,全是泗州盱眙的槍炮聲。但在官方史料記載中,朱元璋出生地,「鳳陽說」仍是明代史家們的主流聲音。清代至新中國成立之初,「盱眙說」自動銷聲匿跡,「鳳陽說」成為中國史學家們的唯一聲音。

  改革開放以來,朱元璋祖籍爭奪再現:在「嘉山說」「盱眙說」「明光說」沸沸揚揚的日子裡,「鳳陽說」不僅一聲未發,甚至連鳳陽當地的文人、鳳陽方誌在爭論之初亦為「嘉山說」幫腔。當多位史學家介入這一專題研究領域後,立即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朱元璋出生地『鳳陽說』反映了歷史事實,故『盱眙說』等另類說法可以休矣!」 這是因為,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其歷史距今僅600餘年,由於身份特殊,記載他的事迹不僅文獻多,而且時間並不遙遠。其中關於他的出生地,不僅有文獻記載,而且有本人多次口述記錄,十分清楚。而所謂「盱眙說」「明光說」,或以民間傳說來替代史料,或在歷史文獻中搞「躲貓貓」,無法得到史學家們的認同。

  《明史·太祖本紀》內明確記載:(元)至正四年,旱蝗,大飢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

  朱元璋究竟給鳳陽人民又帶去了什麼呢—「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洪澤湖與泗州城的浮沉

  說到明祖陵的歷史,就不能不提到於此緊密相關的兩個概念—洪澤湖、泗州城。可以說,這三者非發源於一時,然終歸於一水。

  在洪澤湖北岸的泗洪縣地區,歷來有一個傳說,據說沉沒於洪澤湖底的泗州城60年會現一次,屆時可以看到泗州城內的人們栩栩如生的樣子,有的人正在家裡休息,有的人頂著個鍋在街上行走。

  在老百姓的傳說里,洪澤湖是這樣形成的:

  有一年,不知道什麼原因,西王母決定要將淮河地區的人全部淹死,城池毀掉。於是她派了一個人挑了一擔水,這兩隻桶里的水,是四海一半的水量。這事被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知道了,他覺得這樣做太殘忍了,決定救泗州城人。於是他騎上了小毛驢直奔泗州城。見到了那個擔水的人,借口說,自己的毛驢口渴,是不是能讓毛驢喝口水好趕路。那個擔水的人就答應了,誰知道毛驢一口將一桶水喝光,張嘴就去喝另外一桶。擔水的人一看,急了,伸腿就將水桶踢翻,頓時巨浪滔天,泗州城轉眼限於洪水之下。

  傳說畢竟是傳說,那麼洪澤湖究竟是怎麼來的,泗州城又是如何被淹沒的呢?

  洪澤湖在五大淡水湖泊中排名第4位,位於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澤湖。淮河是入湖的最大河流和水量的補給源,淮河來水占入湖總水量的70%以上。

  洪澤湖區開發歷史很久,在洪澤湖形成之前,這裡是一個河湖相間的窪地,湖群眾多。在這塊水草茂盛土地肥沃的地方,自古就是淮夷民族居住的地方。

  泗州城始建於北周,隋朝時毀於戰亂,唐代重新興建。由於泗州城地處淮河下游,汴河之口,為中原區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衝,政治、經濟、軍事地位十分重要。至宋代,泗州城已十分繁華,歷史上稱為「賓士馬驟無間時」。每年的各類「祭祀」活動使泗州城成為朱明王朝的「行宮」,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唐代著名大將李光弼被封為臨淮王,駐守今泗洪故地。唐代韓?作有《過臨淮故里》詩:「交遊昔歲已凋零,第宅今來亦變更。舊廟荒涼時饗絕,諸孫飢凍一官成。五湖竟負他年志,百戰空垂異代名。榮盛幾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宋代秦少游還在泗州完成了他的詩歌代表作《泗州東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環,舳艫人語夕霏間;林梢一抹青如畫,應是淮流轉處山。」

  1194年,隨著黃河奪淮河下游入海,黃河對淮河的影響加劇,大量的黃水入淮,使黃淮匯流處的清口以上河段水位抬高,導致淮水下泄受阻,致使洪澤窪地積水擴大,洪澤湖形成加快,同時使得洪澤湖邊上「水陸都會」的泗州城遭受水災也隨著逐年加劇。

  據《明史·河渠志》、《淮系年表》、《泗州志》、《帝鄉紀略》等史籍記載統計,從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至金明昌五年(1194年),共1059年,泗州城被淹事件29次,平均36年發生一次水災。從1194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洪澤湖水庫初步建成以前,共計384年,泗州城被淹事件達43次,平均8.9年發生一次嚴重淹城水災。黃河奪淮後比奪淮前,泗州城遭淹頻次增加4倍。從明萬曆六年(1578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共102年,在這個期間,泗州城遭水災淹城事件達29次,平均3.5年就發生一次淹城事件。每次大水淹城,都會發生街巷行舟,房舍頃頹、民多逃亡的慘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區,連續70天陰雨,最終繁榮了900多年的泗州城,被湮沒在浩浩的洪水之中,

  古泗州城當年並沒有受到洪水毀滅性的破壞,而是隨後逐年為泥沙淤積所掩埋,較容易恢復原貌。由於義大利的龐貝城是因火山爆發而埋入地下的,發掘之後引起世界轟動。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專家把古泗州城稱為「中國的龐貝城」。

 明朝祖陵埋葬水底:背後藏一駭人秘密

 蒼天並不在乎帝王祖宗的高貴,浩大的洪水依舊滾滾而來,讓這方樵夫牧童望而生畏的神聖的土地頃刻間淪為澤國,那些無比忠誠的文臣武將也在這場洪水中相繼倒下,在淤泥中酣睡,漸至湮沒無聞。明祖陵就成了一個遙遠的傳說,洪澤湖中有個「大墓頭」,這就是那一帶人民偶爾提起的故事……

  水底古墓之謎

  桑田變滄海,滄海又變桑田,明祖陵從一發現開始,周遭就充滿了傳奇色彩。

明祖陵外景

  1963年,洪澤湖遇到了特大幹旱,水位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一批大型石像露出水面,這些石像東倒西歪,躺在了淤泥之中,他們被雕塑成麒麟、雄獅、帶鞍子的馬和牽馬侍從、還有文臣、武將、太監等形象,根據專家的研究,被確認為明祖陵,此時,距明祖陵成為水下皇陵已整整近300年。

圖為露出真身的明祖陵地宮拱門和甬道

  明祖陵位於江蘇省盱眙縣洪澤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說實話,明祖陵所在的位置並不理想,它並不處於高山大阜之側,而是在有「九崗十八窪」之稱的丘崗之地。

  當時的堪輿大師劉基等,就知道明祖陵所在地並不是完美的萬年吉壤。根據古代堪輿術的定義,一塊風水寶地的地勢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應。三奇即山、水、案;前、後、左、右、為四應;左右有護砂,所謂「砂」即山丘土石之物;要有羅城,羅城由山或水組成,相繞四周;遠有朝山,近有案山。

  以山為羅城,形成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種態勢為佳;如果周圍無山,一馬平川,則借水勢成龍(水龍),以澤國環抱為上。明祖陵四周除了一片水國,並無多少妙貴可言。

  既然此處風水不好,朱元璋為何不另尋吉壤安葬祖宗呢?

  其實朱元璋何嘗不想呢,但是這是他祖父的實際葬地所在,如果要移墓,勢必會泄了王氣,影響大明江山社稷。所以只能在此修建了祖陵。為了解決風水欠佳的問題,在當年築陵時進行了大規模的地理改造,填埋窪地,補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風水要素必具的景觀,這才形成了一塊標準的風水寶地。

  都成了風水寶地了,何以明祖陵會被沒在湖底長達300餘年? 是先天風水不足,沒能保佑明祖陵免去天地的沉淪?

明祖陵地宮所在地

  是偶然的自然災難,還是人為的必然導致了這滔滔洪水? 有人認為,明祖陵的被淹,天災其實只有三分,還有七分就是人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劉大夏築太行堤阻斷黃河北支,使南支奪淮入海後,河道開始紊亂,淮河中、下游連年洪水泛濫,祖陵不斷遭受水患。明萬曆年間總理河道的工部尚書潘季馴提出了「蓄淮刷黃」,的治水方略。他主張築堤納水歸於一道,反對疏浚支流另開新河,而應當「築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

明祖陵

  他認為「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飽,尺寸之水皆由沙面,止見其高。水合則勢猛,勢猛則沙刷,沙刷則河深,尋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見其卑。築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於兩旁,則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勢。此合之所以愈以分也」。多好的理論,省錢省力,省人省心,大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味道,因而廷爭面折中很能打動人心,並且最終取得了明神宗的支持。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任你怎麼集淮水之力也不敵黃水,洶湧澎湃的黃河僅憑一點淮水之力就被擋回去,那還能叫什麼奔流到海不復回?很快的清河口泥沙高淤,靠近這裡的淮河河床也被黃水倒灌而增高了,這又使淮水的衝擊力減弱,遇阻即回,沙隨波停,淮水所帶泥沙又在清河口停淤。

  淮水無力刷黃,又無法從清河口入海,而入湖故道又盡築高堰,淮水不得不上溢泛濫,「不得不久瀦旁溢,汪匯浩蕩,始猶淹漫兩岸,會合諸湖,繼而夏秋泛漲,一望無際,浩蕩龍沙,震驚陵寢,而泗洲之禍歲烈一歲矣。」。

  潘季馴的治水方針在實踐中被「檢驗」得頭破血流,照理應當重新檢點,這時如果改弦更張,為時未晚。可惜這時候,治水方略已不再是為了治理水患了,而是成了庭爭的工具,成了維護自己的權力與權威的凜然不讓侵犯的武器,為此他不僅革除了反對意見的阻撓,而且甚至編造謊言,說祖陵「松柏之郁茂,護沙之如故」。就是到了萬曆二十年仍然上疏堅持自己的主張,把分流之議列為病議,痛加指陳。而這時淮泗一帶水患瀕仍,早已成不爭的事實。

  真不知朱元璋的祖宗到底是否有靈,在水中煎熬著為什麼眼睜睜地看著潘季馴這樣的大臣作出幾乎是不臣的胡作非為?祖宗埋到地下後無聲無息,不言不語,忍氣吞聲,這就註定了明祖陵要到水下沉淪300多年,也註定了後人像哀六國哀阿房宮一樣去浩嘆它的沉浮。

陵墓內石像

  尋覓陵址的曲折過程

  按常理說,朱元璋的祖先們既然被追尊為皇帝,皇后,其葬處就應該建陵,並應依制建造帝陵建築。但根據歷史記載,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只追加封號,沒有營建祖陵建築,這背後有什麼樣的歷史原因呢?原來朱元璋少時家貧,居住地一遷再遷,使他根本不知道其三代祖考的確切葬地。因此,他為尋找祖陵葬地頗費了一番周折。

陵墓內的石像群

  根據史料記載,剛開始有人告訴朱元璋他家的祖陵在句容通德鄉朱家巷,朱元璋信以為真,即「命築萬歲山,有司修砌路,太祖躬臨拜祭」。不料,他才只磕了一個頭,萬歲山竟然中間分為深澗!他不禁惱怒異常——這豈是我家祖塋,怎能經不起我一拜?於是「重罰言者」,認為這不是自己的祖塋所在。

  後來,朱元璋經過回憶,想起二姐曾說過祖父的墳墓在泗州舊陵嘴一帶,但具體位置仍無從考察。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一個偶然的機會,終於使朱元璋弄清了祖陵的真實位置所在。話說朱元璋的同宗朱貴,他祖父與朱元璋的祖父一起從朱家巷遷到了泗州城北的孫家崗,通過他回鄉查訪,朱元璋終於知道了自己的祖父母葬在泗州城北的楊家墩。這座古墓,因宋朝保議大夫楊浚墓而得名。

  這是否真的就是朱元璋祖父母真實的葬地呢?還是因為政治需要而憑空建造的呢?在有明一代以至後來的幾百年中,有一個現象被人們有意或者無意地忽略了,或者沒有任何人敢於說將出來,那就是既然朱元璋那麼急切地找尋祖父的安葬地,找到了又花費那麼多時間與財力來大規模營建,甚至竟然讓不能隨便動用的國儲來當這個祖陵的總管與總監,為什麼在祖陵建成後竟然沒有來這裡一次進行祭祀並像在句容那樣磕頭呢?

  是怕一個頭磕下去又會分為深澗嗎?朱元璋是不是對這個祖塋也產生什麼懷疑?朱貴獻的圖是真的嗎?朱貴說楊家墩就是祖陵所在地是得到多個族人證明的,那麼這些族人呢?他是不是也是來邀寵或混個世襲之職的?唯一的與人不同之處,大概就是這個朱貴做得比較聰明比較認真比較像那麼回事。但一向多疑又心機聰慧,特別是深知祖上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死無葬地的朱元璋恐怕不會看不出來。

  那麼他為什麼還要相信朱貴,還要封楊家墩為萬歲山並將祖陵定在這悠悠淮水之濱呢?或許朱元璋心中也是十分苦悶的,因為他很清楚,那個句容的萬歲山不是假的嗎?但是,為了證明大明王朝是祖上「積功累善,天之報施,茂於厥後」,為了蠱惑與欺騙人民,為了證明他這個皇帝是有祖傳「基因」的,是由上天欽定的,不是其他人想當就能當得的。於是他不得不這樣將錯就錯。

陵墓內的石像群,前兩對是麒麟,後四對是雄師,然後是華表,天馬,侍者等

  明祖陵的傳說

  打開中國歷史的大門,你會發現中國歷史上皇帝玩弄政治傳說的事列比比皆是,陳勝的夜半神示、劉邦的劍斬白蛇、劉備的白臚脫險、趙匡胤的祥龍瑞生等等。朱元璋的明祖陵只是以上歷史政治家高明手段的延續。

  朱元漳祖上幾代非常窮困,四處漂流,真乃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他的祖父朱初一,六十多歲時,流落在古泅州境內,為雙溝鎮一個性水的財主家放豬。這水員外號稱水半湖,雙溝東去印里洪澤湖邊全是他家的地。朱初一帶著全家搭個窩棚,就住在湖邊孫家崗為水財主放豬、墾荒,以維持生計。

  這孫家崗庄後有個墩子,人稱楊家墩,墩上有個凹窩。一年深秋,在這裡放豬的朱初一躲在墩上的凹窩內避風,

  意外得知這座山背山面水,後面青山雄壯蔥鬱,前面洪澤湖寬廣博大,其實是一塊龍脈,誰死後葬在這裡,誰的後世就一定有人會出皇帝。老人慾將此地佔為己有,從此隱藏了這個秘密,

  即使對家裡人也沒有透露半分, 直到臨死前,才告訴了兒子要把自己葬在這裡。

  傳說終歸是傳說,但有一點卻是值得我們仔細思考的.楊家墩的地理位置,在風水學上明明不是個風水寶地,為何在傳說里就成了龍脈之地了呢?朱元璋登上寶座之後,朱氏墳冢葬於龍脈的傳說很快就流傳了開來。

  先是從洪澤湖畔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像水銀瀉地般的遍布全國。這是一種明顯的穿鑿附會,朱元璋為什麼要創造這樣一個傳說呢?這還是和他的出身有關,他的帝位是由自己和眾兄弟從最低層打下來的,他並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值得炫耀的血統資本。歷史上開千古帝業的幾乎都比他這個放牛的、打掃廟院的朱和尚強。

  秦始王嬴政、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哪一個不是帝王之後或名門望族,即使是漢高祖劉邦這個亭長好歹也是地方一號人物,蜀主劉備儘管以賣草鞋為生但是宣揚時總是以大漢皇室後裔自居——劉皇叔。曹操、孫權一個是官宦之後,一個是軍旅世家。對於朱元璋來說,那種感覺就像被人唾棄的乞丐突然有一天發了一筆財開始身著華服,但是心理還是總覺得別人的眼光是那麼怪怪的。

  無奈之下,為了給自己的登帝塑造天地之功,證明自己是天意所授,標榜自己血統是天之相承;

明祖陵南紅門

  為了擊潰當時舊貴世家的心理優勢,改變政治方面的意識劣勢,草根皇帝朱元璋最終也只能把自己的老祖宗請出來進行一番神化宣揚。

  當太祖將這自家神奇傳說不斷灌輸社會各個階層時,為了表示對祖先的推崇和孝敬,更為了向天下顯示皇家的威嚴,太祖就在依稀尋到的埋有祖父的小山包前開始建造了規模宏大,盡顯皇家雄壯氣派的明祖陵,將其曾祖父、高祖父、祖父的衣冠等凡能收集到的或者認為是的遺留之物一起葬在了這裡。如此一來,

  皇家的威嚴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自己的血統更是讓世人所推崇,社會上也就再也沒有誰會亂加評論了。

記不住、想不起,記憶力問題怎麼辦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閱讀效率
推薦閱讀:

咖啡館裡,那些與咖啡無關的小秘密·每日商報
幸福婚姻的秘密
餐廳生意怎樣才能火爆?天天排隊一小時,就靠一個單品,看老頭兒油爆蝦火爆的秘密
辛日主與時辰的秘密,批命點竅上!

TAG:秘密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