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話你一定對孩子說過....

「再不好好寫作業,媽媽要生氣了!」「趕緊吃飯,要不我就生氣了!」「寶寶能不能乖一點啊,媽媽要生氣啦!」

作為寶媽的您,是不是也不知不覺中槍啦?媽媽們和孩子朝夕相處,對孩子的調皮搗蛋總有不耐煩的時候,脫口而出的「再鬧!我生氣了!」看似能夠有效控制孩子胡鬧的場面,實則是家長們潛意識中企圖用自己的情緒操控孩子的行為。這會成為埋在孩子心中的一顆「炸彈」,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完善和健康成長。經常說「我生氣了」,對孩子的危害研究表明,六歲之前的孩子尚未形成自我的認知和判斷能力,但又是孩子積極探索周圍壞境和自我認知判斷不斷形成的重要階段,一些父母經常用「我生氣了」來「恐嚇」孩子,試圖糾正孩子的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引導孩子成為一名「乖寶寶」,卻不知道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判斷。

其一,孩子會認為討好別人,自身的價值才能被承認。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內心中都渴望被承認、被喜歡,家長對孩子說「我生氣了」,反饋到孩子的內心裡就是做這件事爸爸媽媽會不喜歡自己,為了討好父母,孩子會放棄自己正在乾的事情,並非對這件事本身有一個對和錯的認知,長期下去,孩子可能會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喜惡,壓抑自己去討別人的歡心,變得唯唯諾諾。

其二,孩子也會把「我生氣了」作為要挾別人的籌碼。家長對孩子經常說「我生氣了」,孩子因為害怕失去愛而「變乖」,在之後孩子與其他人的交際中,也會無意識地用「我生氣了」去向別人索取自己想要的情緒,變得嬌縱刁蠻。

其三,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內向、憂鬱。六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時期,「我生氣了」作為一種否定性的語言和態度,長期對孩子說,會使孩子對自身的想法和行為變得不自信,不敢表達自己,變得內向自卑。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該怎麼辦?首先,要冷靜耐心對待,詢問緣由,就事論事,當孩子改正的時候要及時表揚鼓勵。用「我生氣了」去規範孩子是一種情緒管理,並不能讓孩子形成對事件的判斷能力,而應冷靜耐心,就事論事。比如小孩子對別人不禮貌,說粗話,不要急於去批評、大罵孩子,而應耐心認真給孩子分析:「說粗話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如果媽媽每天對你說這樣的話,寶寶是不是也會傷心……」之後,孩子有改正的時候要多誇獎,多肯定,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性格。

此外,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自己的理念是否合理。很多時候,家長教育孩子屬於價值強勢灌輸,如孩子在玩沙子的時候,家長覺得沙土裡細菌多,會教訓孩子不許玩沙子,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這是一個有趣的遊戲,父母的教訓會泯滅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所以,很多時候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就會更理解孩子,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培養親子關係,又能發掘孩子對事物的探索能力,之後父母可以跟孩子講,玩兒完沙子要洗手,不然會有細菌,會生病。

孩子是一棵脆弱稚嫩的小樹苗,爸爸媽媽便是呵護小樹苗的園丁,在小樹苗長成大樹的歲月里,園丁不僅要給小樹苗汲取陽光雨露,也要給小樹苗捉蟲施肥,並且給他更大的成長空間,讓小樹苗向更寬闊光明的地方茁壯成長。


推薦閱讀:

出生在這三個時辰的孩子,佛緣深厚,天生財福雙全,非富即貴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商
你會讓你的孩子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嘛?
女子為給孩子辦戶口嫁給姐夫 欲離婚遭拒絕
原來孩子才是段子手,在下佩服佩服啊!笑cry的節奏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