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者的快樂語文追求
朱正文,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優秀教師,深圳市教育科研專家潘世祥工作室成員,中國文章學學會會員,已有三十多篇文字發表於各級報刊,協助北師大著名教授肖川先生編寫《名師導讀唐詩》、《名師導讀宋詞》、《名師導讀元曲》(初中版、高中版)六本,已由專業古籍出版社嶽麓書社發行。
編輯按語:他秉持一顆執著之心、謙卑之心、單純之心,樂不知疲地沉醉於語文的大千世界,引領學生詩意棲居於大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愛讀書,更善於激勵學生讀書;他愛寫作,讓不少孩子滋生文學夢想;他愛課堂,在激情迸射中和學生共同追尋著精神與言語共生的快樂語文家園。
教育行者的快樂語文追求
——訪廣東省深圳市官田學校語文教師朱正文
97年的暑假,不到二十歲的朱正文老師憑著發表的十幾篇文章及毛遂自薦的勇氣,榮幸成為湖北省監利縣朱河中學的高一語文老師,開始體驗沒上過高中任教高中的酸甜苦辣;不到二十三歲,便成為全荊州地區最年輕的高三把關老師;隨之緣於對遠方的嚮往及理想教育生活的追求,他離開家鄉,投奔私校,以教育行者的姿態浪跡教育的江湖。邊走邊教、邊讀邊寫。不到而立之年,便已先後輾轉華中、西南、東南、華南等地,體驗過公辦、企辦、混合辦學等多種體制的教育生活。也在全國各類報刊上發表了三十多篇文章。2005年被評為《21世紀民辦教育》雜誌(第一期)的 「教壇人物」並向全國讀者推介,2006年通過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正式調入深圳。
無論是在內陸湖北,還是在邊疆雲南,或是在特區深圳,朱正文老師一直堅持著快樂語文的追求,力爭在語文教學中,師生生命密切交融,氛圍祥和愉悅,教師享受「傳道、授業、解惑」之樂,學生享受「求知、啟智、怡情「之趣。他認為快樂不僅僅是課堂表面上的「活躍」,更應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狀態,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生命需求。「快樂語文」應該是語言的詩意,思維的靈動,情感的交融,個性的張揚。其內涵是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語文的內在美,讓語文進入內心世界,滋養豐厚學生的人格內涵,提升學生生命的質量和品位。
困惑:快樂語文不僅僅關乎分數
初入教壇,
為了分數,他開始拚命學習應試之道。因為沒有上過高中,他堅持跟定年級里一位資深教師天天聽課,直接借鑒經驗豐富教師的應試策略。整整三年,幾乎沒有中斷,他帶著學生邊學邊教走完了高三,把一批好學不倦的農村娃送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學。他也因為超乎常人的好學和出色的高考成績成就了那所學校的一個傳奇性佳話。
那三年,他學會了搜羅課本里的考點、重點、難點,學會了用模擬試捲來反覆訓練學生,他向記者介紹說,那時,他的教學理念是「考什麼我就教什麼學生,不考就不教,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最能提分的內容上」。有一段時間,他還曾陶醉於自我的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領導同事的如潮好評,學生也陶醉於應試策略的卓然有效、考試分數的逐步提升。
但他分明感覺,為了超過平行班級的幾分,剝奪了他和學生太多的樂趣。語文成了枯燥自己也麻醉學生的負擔,許多時候,明明很有意義並能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的事情,一想到「是不是對考試有用」就戰戰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
可惡的是,應試的愈演愈烈讓多數老師(尤其是理科老師)、學生和家長對語文持一種「可有可無的」、「可學可不學」的心態。確實也是,考試時語文成績好的也高不了多少,語文成績差的也低不了多少,那些題,做了那麼多年,能讀懂漢字的人,誰都可以拿個馬馬虎虎的分數。可不,看那些平時寫作文頂呱呱的人,考試作文比最差勁的多不過十幾分,只相當於一個應用題。與其在語文這勞命傷財不掙分的科目上耗神,不如多做幾個理科高分題合算。這真是一種悲哀,按理說,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內容最豐富,最有情趣的學科,語文也應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然而,深受應試教育影響的中學語文教學將充滿人性之美、最具情趣之味的語文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畸變為一種題目訓練 。這種「反語文規律、反人性原則」的教學方式卻可能帶來語文教育的「分數成功」,所以,才有無數的老師和學生前赴後繼地奔走在這條愈走愈窄的不歸路。只求當下的成功,至於說進入社會之後的事,那就以後再說吧?對此,我感到迷茫和困惑——孩子們的課堂到底應該是怎樣的一種狀態?老師的教學應該怎麼才能有所作為?讓師生髮自內心感到快樂的語文到底是什麼模樣?
突圍:快樂語文路在何方
從原來的為考試而歡呼到為考試而深思,
通過和圈內圈外人的廣泛交流和學習,
我嘗試著讓生活走進課堂,讓經典走進教材,但是在以升學為唯一改變命運途徑的農村孩子的眼裡,我的「離經叛道」帶來的是學生懷疑和擔憂,同事的善意提醒和領導的委婉規勸,我在想,離現代文明更近的城市孩子是不是更能理解語文的真旨,他們對快樂語文的渴求是不是更加自覺和強烈。
在同學的邀請下,我去了雲南的省會城市昆明,半年的任教經歷我感受到中國所存在的巨大地區差異,還理解了西部的落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緩慢,更是教育和文化在掣肘,人們的思想比中部地區要保守求穩得多,語文教改的推行難度比湖北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休閑的 「慢都」昆明,我無法享受快樂語文的自由呼吸,於是來到了「敢為天下先」的特區深圳寶安。
前瞻:快樂語文需要一群人的努力
來寶安任教初中語文時,朱正文才25歲,但在教育領域已經進行了一番大跨度的歷練,地域空間的挪移,教學崗位的變化,不同風俗民情的學習體驗、和眾多同行的交流,都給他帶來巨大的震撼和啟迪。特別是新課程改革的洗禮下,他對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過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
他選擇了最原始也是最簡省的語文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大量閱讀。並把閱讀確立為課程,而且是最重要的課程。每周還安排一節語文課專門進行課外閱讀,體現了閱讀課內化原則。
但他知道中國兒童的讀書生活自古便被深深地打上了功利的烙印,中國兒童很難憑著自身興趣進行痛痛快快的無功利性閱讀,除了做題考試,就是考試做題,幾乎沒有真正享受過閱讀的快樂。也因此,中國兒童視閱讀為仇敵,視閱讀為苦役,視閱讀為畏途,要不,怎麼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呢?
為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感,他列舉大量成功人士對待讀書的態度和感悟,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的情感,2003年率先堅持每周專門安排一節課讓學生進閱覽室自由閱讀,讓學生感受閱讀所帶來的美感和快感。同時,介紹了諸多讀書的方法和竅門,努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並號召學生在隨筆里多寫讀後感,讓學生深入思考一本書的價值,感受一本書的魅力。在每周的隨筆展示日里,盡量挑選那些以讀書為主題的隨筆來進行展示,並進行不遺餘力地表揚,讓讀書者感到無比的光榮,讓不好讀書者產生強烈的嚮往感。
在學生閱讀中,親子共讀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推動力量。想想看,在學校,師生是一對四十甚至更多,在家裡是一對一甚至幾對一,效果自然不一樣。很少有孩子會「自動自發」地喜歡閱讀,因為閱讀是一項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會有很多障礙,這需要值得信賴的大人——父母來提供各種協助和引導,與孩子分享閱讀經驗,幫孩子排除各種障礙,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的世界,盡情地遨遊在閱讀世界裡!
因此,要想讓兒童迷上閱讀,家庭與學校、家長與教師需要協手聯動,發動家長給孩子買好書,撥點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才會使效果最大化。
韓國讀書教育專家南美英在《會閱讀的孩子更成功》中寫到:「沒有一種快樂,可以和一本好書所帶來的快樂相提並論。所有快樂中,持續最久的就是從閱讀中獲得的。」兒童閱讀的快樂是自由自在地感受書中的世界,是心靈的釋放與舒展,是豐富多彩的啟迪智慧,是靈魂深處的至高無上。
很多孩子開始真正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他們的目光重新變得神采飛揚,那真是一場令人興奮不已的變革。它從人們傳統習俗最關注的角度證明了快樂語文「輕負擔、高效益」的事實。同時,也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下了精神的底子。他也慢慢明白,快樂語
推薦閱讀:
※星雲法師:學佛不可追求神通,神通其實很可怕!
※傻子才不追求物質
※追求與信仰
※應該追求什麼,放棄什麼,才能從容面對殘酷的現實社會?
※我追求直白不拐彎抹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