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相機後面的腦袋」

「拍好攝影作品,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腦袋」,是攝影愛好者們在一起調侃時很喜歡說的一句話。事實上呢,誰都會說的這簡簡單單的一件事,當你舉起相機按動快門時。這句至理名言就會被相機後面那個腦袋把這事丟棄到後腦勺的後面、後面、後面啦!!!

當你辛辛苦苦拍完片回到家,面對電腦屏幕上自已所拍的成千上萬的照片,無從下手。分不清這堆照片的好歹,更搞不清該選擇哪幅照片作為作品。究其根本,問題就出在相機後面的腦袋上少了一雙眼睛,一雙能觀察世界,關心世界的眼睛。因此,按動快門時成了不過腦的慣性,只是在過著癮。

《活著與車軲轆》這幅作品是我在一家咖啡館裡拍攝的。

表面咋一看,畫面簡單,手法單一,甚至在畫面上還有著所謂老司機們視為「攝影法則」的若干缺點。有些攝影發燒友直接就是嗤之以鼻,狠狠的一句:「這也叫作品」。在他們眼裡,不經過PS的加工虛構,不經過顏色的堆砌都不能稱其為攝影作品。(恰恰是這些人對攝影的一知半解,誤導了一大批對攝影狂熱愛好的粉絲。把本不該屬於攝影藝術的內容強加在攝影名頭上,是攝影作品陷入不倫不類的一大源頭。)

俺在拍攝《活著與車軲轆》時,腦袋裡看到的場景是:生活都有起點,生活中曾有過的理想(夢想),就像一盞燈。但它沒有的終點(希望在咫尺)。而日子卻在車軲轆似的生活中承受無休無止的重負,人人一輪又一輪重複的活著,不厭其煩。車軲轆上的輻條,就像每個人的小世界,與外界的聯絡離不開自已的圓。

作品要求事件最大可能的三維,四維、五維。

攝影作品應該和其他門類藝術一樣,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藝術不是喊口號,藝術也不是教科書,藝術更不是紅頭。

藝術就是沁潤,沁潤人的心扉。


推薦閱讀:

解密:成功者的腦袋裡都裝著什麼?!
吃了別人的蛙兒子,小心會讓你腦袋裡長蟲子!
男人的腦袋裡全都裝著性?
查看男人的口袋,不如好好經營自己的腦袋_勾引寂寞的愛吧_搜搜搜吧
靠自己,人生才不會輸(腦袋在自己身上: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明鑒慎行)

TAG:相機 | 腦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