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心理學(三)

第三篇 情緒、個性的發展和社會化

第八章 兒童情緒的發展

第一節 兒童早期情緒的發展

一、情緒的組成成分

1、情境

2、身體狀態

3、情緒表現

4、情緒體驗

二、嬰幼兒的情緒

1、先天的情緒表達能力

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指出,新生兒有三種非習得性情緒:愛、怒和怕。

2、嬰兒的情緒識別能力

3、嬰兒的微笑

嬰兒的笑是第一個社會性行為。

第一階段:自發的微笑(0-5周),又稱內源性微笑。

第二階段: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3、4周起)。

第三階段: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6個月起)。

4、嬰兒的害怕。

第二節 兒童情緒的獲得

一、學習理論

二、知覺再認理論

三、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是指對人類和戀人事物的知覺、思維和推理。

第三節 兒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緒障礙

一、害怕的發展

1、怯生

兒童對不熟悉的人所表現的害怕反應通常稱為怯生。

影響怯生的因素:父母是否在場;環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點;撫養者的多少;嬰兒與母親的親密程度;嬰兒接受的刺激。

2、兒童害怕的年齡特點

二、克服害怕的幾種方法

1、對抗性條件作用

把一些能喚起害怕情緒反應的刺激與愉快的活動同時並存,最後以愉快活動所產生的積極的情緒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極反應。

有些心理學家主張,為了可靠起見,與其採用對抗性條件作用的方式,不如讓兒童簡單地去適應害怕的對象為好。

2、系統脫敏法

在身體放鬆的情況下,安排患者逐漸地接近所害怕的對象,或逐漸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強度,讓患者逐漸減輕懼怕對象的敏感性。

3、模特塑造法

4、認知療法

通過認識和改變不適當的思想來達到改變行為和情緒的目的,是認知療法的基本觀點。

三、害怕的預防

四、兒童期的一些情緒障礙

1、沮喪

2、社會退縮

3、焦慮反應

4、青少年抑鬱症

兩種表現;一是缺乏感情,有一種空虛感;二是以長期、反覆體驗挫折為基礎的抑鬱,很難消除。

第四節 兒童高級情感的發展

一、道德感的發展

1、直覺的情感體驗

2、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繫的情感體驗

3、意識到道德理論的情感體驗

兒童的道德感是從外部的、被動的、未被意識到的情緒表現逐漸轉化為內部的、主動的、自覺意識到的道德體驗。

二、理智感的發展

理智感是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體驗。

幼兒求知慾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與動作相聯繫的「破壞」行為。(玩具)

成功和興趣是推動兒童理智感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美感的發展

美感是人們對審美對象進行審美後所得到的一種愉悅的體驗。

學齡初期兒童對事物的美的評價有兩個特點:一是仍受事物外部特徵所吸引,如色彩鮮艷、新奇性;二是真實感。

兒童情緒的發展大致呈現這樣的趨勢:

(1)從情緒表現的形式看,是從外顯到內隱,即從明顯的、外露的向不明顯的、內含的情緒表現發展。

(2)從情緒控制的能力看,是從衝動的到自製的,即從毫無控制地表現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緒的表現。

(3)從情緒引起的動因看,是從直接到間接,具體到抽象。

(4)從情緒表達的內容看,是從生理需要到社會性需要。

良好的情緒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是個體適應現代複雜的人我關係的社會化水平的重要標誌。

良好情緒的特徵:

(1)正向情緒或積極情緒佔主導地位;(2)情緒體驗豐富多樣;(3)情緒穩定;(4)能控制情緒衝動;(5)以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悅納自己,悅納別人;(6)能及時地宣洩、轉移和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第九章 兒童個性的發展

第一節 兒童個性發展的理論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

1、人格結構的形成

伊底(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底可以理解為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為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理解為人格的社會成分。一個人的行動實際上是這三種成分互相作用的動力過程。

2、人格發展的階段

3、簡評弗洛伊德人格發展理論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

1、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與弗洛伊德如何發展階段理論的區別

(1)弗洛伊德強調本能,埃里克森強調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

(2)弗洛伊德把兒童囿於母親-兒童-父親這個狹隘的三角關係中,埃里克森重視社會對發展的影響。

(3)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埃里克森認為存在向善或惡的可能性。

2、心理社會發展的階段(八個階段)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

(2)基本的自主感對基本的羞恥感與懷疑感。

要使兒童獲得自主感,首先要允許兒童去干力所能及的事,給予一定的自由。

(3)基本的主動感對基本的內疚感。基本任務:一是發展良心;二是獲得性別角色。

(4)基本的勤奮感對基本的自卑感。

(5)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對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亂。

3、簡評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

(1)把兒童看作是一個整體,從情緒的、道德的和人與人關係的整體發展過程來研究人格的發展。

(2)有一些辯證法的思想。

(3)重視教育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同伴的作用、教師的作用,還有遊戲的作用。

(4)未完全擺脫弗洛伊德的本能說。

(5)描述了個性發展各個階段中社會要求與自我的衝突。

第二節 個性形成的生物學因素

影響個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個:一是生物學因素,二是社會化因素,三是個體的自我意識。同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一、最初的個性或氣質

大部分兒童可劃歸為三種氣質類型:一種是「容易(護理)的」兒童;二是「困難的」兒童,三是「慢慢活躍起來的」兒童。

二、體貌與性格的影響

正常兒童的身體體格與個性特徵存在著小的但有意義的相關。

三、成熟速率的影響

成熟晚的男青年比較多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早熟者表現出獨立、自信,在人與人相處中能承擔成人的角色。但是在要求取得成就和別人的承認方面沒有差別。

成熟早的女孩相對於成熟遲的女孩來說,可能存在一些不利的社會條件。似乎晚熟隨女孩更有利些。

第三節 個性發展的社會化動因——家庭

一、父母的管教活動

社會化是個體學習和掌握社會文化知識、行為習慣和價值體系的過程。

威權型父母的男女孩子在認知能力和社會能力發展方面都較好;嬌寵型父母的女孩能力低於平均值,男孩的認知能力特別低;專制型父母的男女兒童發展水平平平。

父母的作用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1)父母本人的個性特徵;(2)兒童自身的特徵,如性格、氣質、能力;(3)社會環境,家庭內部的環境。

二、家庭結構

三、家庭的物理環境(如噪音)

四、電視的影響

第四節 自我意識的發展

一、嬰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1、有關嬰幼兒自我意識的實驗研究

2、幼兒自我評價的特點

(1)依從性和被動性。

(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緒性和不確定性。

二、學齡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1、對學齡初期兒童自我意識的研究

總的來說,小學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的水平還是很低的。

2、對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研究

青少年時期是自我意識發生突變的時期。

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特點:

(1)成人感和獨立意向的發展。

(2)自我的分化。

(3)自我意識的強度和深度不斷地增加。

(4)自我評價逐漸趨於成熟。

第十章 兒童性別角色的社會化

第一節 兒童性別定型化過程

一、性別定型的幾個基本概念

1、性別

2、性別角色

3、性別同一和性別角色同一

二、性別定型化的發展過程

1、性別恆常性的發展

2、對性別期待的認識

3、性別偏愛

男孩更加喜歡男子氣的活動並對這類活動感興趣,但女孩不一定喜歡或對所謂女子氣的活動感興趣。女孩往往轉向偏愛男子氣的活動,接受男子氣的個性特徵

4、性別角色行為的採擇

第二節 性別差異產生的因素

一、性別差異的表現

1、身體和動作方面

2、認知方面

(1)男女性別差異的年齡傾向和具體表現。學齡前的差異不明顯。從學齡期起智力上明顯出現性別差異,女性智力優於男性。但是,這種優勢到了青春發育期就開始有所下降。當男性青春高峰期到來時,男性的智力開始逐漸優於女性,並且隨年齡的增長,這種優勢愈益明顯。青春發育期結束才逐漸減弱繼續擴大的趨勢。

男性在智力發展分布上智愚兩端都比女性多,而女性的智力發展較為均勻。

(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優勢領域

語言。女孩獲得語言比男孩早,在語言流暢性方面,以及在讀、寫和拼寫方面均佔優勢。但是她們在言語理解、言語推理甚至在辭彙方面就比男孩差。

感知。男性的視敏讀優於女性,至少從青春期起是這樣。女性有較好的聽覺定位和分辨力。

記憶。男性的理解記憶和抽象記憶較強,而女性的機械記憶和形象記憶較強。

以思維類型劃分,男性偏於邏輯思維,女性偏於形象思維。

3、社交和情緒發展方面

女孩參加社交方面的活動比男孩多,男孩對物體和事情更感興趣,而女孩似乎對人更感興趣。

女孩在一起從事合作性的活動多於男孩。

二、性別定型化理論

1、認知發展理論

柯爾伯格1966年提出,性別類型化是認知發展變化的結果。

2、性別圖式理論

一旦兒童獲得了性別角色圖式,就會按照這種圖式來解釋世界上的事情,凡背離性別規範的事情,兒童很少注意它或記住它。

3、社會學習理論

性別定型化行為是通過於其他形式的行為一樣的過程學會的。

4、人類心理學理論

米德指出,因性別不同而顯現的人格特性或角色扮演並非源自生物學基礎,而是因文化模式而定型的。

三、生物學因素的影響

1、荷爾蒙的影響

2、大腦單側化功能對認知性差的影響

男子勝過女子最突出的方面是幾何學。

3、染色體遺傳特性對智力的影響

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的畸變都會影響個體的智力。

四、父母和教師對兒童性別差異的影響

關於男孩形成男子氣特徵方面有比較一致的看法,一般都認為是受了父親的影響。

如果男孩與父親的分離是在6歲或更大一些,他們的行為就與核心家庭長大的男孩沒有什麼區別。

過度的保護和限制,使他們從小就無法從事男孩的冒險活動。

到了中學,往往男學生的成績要比女學生好。

五、雙性化與無性教育

雙性化個體比性別類型化個體更健康,更具適應性。雙性化人格模式也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體的潛能。

第十一章 兒童交往的發展

第一節 依戀

一、依戀的含義和發展過程

1、什麼是依戀

依戀是兒童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繫的一種傾向。主要是母親。依戀主要表現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學語、抓握、身體接近偎依和跟隨等行為。

2、依戀發展的過程

第一階段(出生到3個月):對人無差別反應的階段。

第二階段(3到6個月):對人有選擇反應的階段。

第三階段(6個月到3歲):積極尋求與專門照顧者接近。

二、依戀的測量和類型

1、依戀的測量

2、依戀類型

A類型:迴避的。對母親在場或不在場影響不大。

B類型:安全的。母親在時玩,不在時苦惱。

C類型:反抗的。逢母親要離開時,極度反抗。

3、形成依戀類型的原因

母親餵養嬰兒的模式對以後嬰兒形成的依戀類型有一定的預見性。對嬰兒的食物需要顯示高度敏感性的母親,其嬰兒都屬於B類型(安全的)依戀。

要使兒童獲得安全的依戀,母親或別的照顧者在撫養嬰兒時,有兩點十分重要:(1)對於嬰兒發出的各種信息能敏感地及時作出反應,即所謂的敏感性和同步性;(2)與嬰兒相互作用時,尤其在指導兒童時,充滿熱情、鼓勵和溫和。

依戀的發展是個雙向過程,既有嬰兒對父母的依戀,也有父母對嬰兒的依戀。

三、依戀的理論

1、習得性理論

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貝認為依戀是一套本能反應的結果。

2、心理分析理論

嬰兒在能夠滿足其生物學上需要的對象保持接觸時投入具有性特徵的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

心理分析理論十分強調餵食方式、大小便訓練的方式和時間對依戀發展的影響。

3、社會學習理論

依戀是一組通過學習獲得的行為。

無論是心理分析理論,還是社會學習理論,都強調嬰兒的依戀行為是由母親的餵食引起的。

現在,社會學習理論已不再專門強調餵食的重要性,認為照顧者與嬰兒接觸時為嬰兒提供觸覺的、視覺的、聽覺的刺激已成為嬰兒最重要的、最可信賴的刺激。與此同時,照顧者便成了依戀的對象。

學習理論者與習性論者一樣,認為依戀是母子相互作用的雙向過程。

4、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推測,嬰兒的依戀必須具有某些認知能力。

到母親為止,還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完滿地解釋依戀的產生。

四、早期依戀對後期行為的影響

第二節 兒童同伴關係的發展

一、同伴的作用

1、同伴是強化物

2、同伴是范型

3、同伴幫助去自我中心

4、同伴給予穩定感和歸屬感

5、同伴是社會化動因

二、同伴關係的發展

1、嬰幼兒的早期交往

頭六個月的嬰兒就能互相接觸、互相注視。第二年的兒童一對一地放在一起比把許多兒童放在一個大房間里一起活動更有利於社交。

2、學齡兒童同伴交往的發展

賽爾曼分為5個階段:

第一階段(3~7歲),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誼。

第二階段(4~9歲)單向幫助階段。順從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則就不是朋友。

第三階段(6!12歲),雙向幫助階段。

第四階段(9~15歲),親密的共享階段。

第五階段(12歲)開始,是友誼發展的最高階段。擇友嚴密,建立的友誼能保持很長時間。

三、社會交往技能的學習

1、觀點(或角色)的採擇

2、交往技能的訓練

三種:(1)可供選擇的方法。(2)預料活動結果。(3)理解原因和結果。

認知技能訓練有利於兒童處理社會人際關係的能力的提高,而且對提高自信、適度表達情緒、抑制極端衝動有用。

3、角色扮演

可以幫助兒童克服衝動與攻擊性行為,還有助於利他行為的實踐。

第三節 遊戲與交往技能

兒童的活動有三種基本形式:遊戲、學習和勞動。

一、遊戲的理論

霍爾(Hall)的「種族復演說」認為,遊戲是遠古時代人類祖先的生活特徵在兒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齡的兒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活動。

席勒-斯賓塞的精力過剩說把遊戲看作是兒童藉以發泄體內過剩精力的一種方式。

彪勒的「機能快樂說」強調兒童在遊戲中可以使肌體不受外界的任何約束,從中獲得快樂。

格羅斯的「生活準備說」把遊戲看作兒童對未來生活無意識的準備。

1、認知動力說

皮亞傑認為遊戲是兒童學習新的複雜的客體和事件的一種方法,是鞏固和擴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維和行動相結合的方法。

3、心理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認為,遊戲能幫助兒童發展自我力量。

3、學習理論

桑代克認為遊戲是一種習得行為,遊戲遵循「效果律」。

二、遊戲的種類

1、按照遊戲進行的目的性分類

(1)創造性遊戲。

(2)建築性遊戲

(3)教學遊戲

(4)活動性遊戲

2、按智力發展水平分類

(1)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遊戲。

(2)簡單動作模仿的遊戲。

(3)象徵性遊戲

(4)創造性遊戲。

3、按社會化程度分類

(1)無所用心的行為。

(2)旁觀者行為。

(3)單獨一人的遊戲。

(4)平行遊戲。

(5)聯合遊戲。

(6)合作性遊戲。

三、遊戲的作用

1、遊戲和認知的發展

2、遊戲和社會能力

3、遊戲與情緒

4、遊戲與個性

第十二章 兒童道德的發展

道德行為規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禁止做社會規定不允許做的事;二是去做社會規定應該做的事。

第一節 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

兒童的道德認知主要是指兒童對是非、善惡行為準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個方面。

一、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1、皮亞傑的研究方法

(1)研究兒童對遊戲規則的意識和執行的發展情況。

(2)研究兒童有關過失和說謊的道德判斷的發展。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道德判斷由效果論轉向動機論。

(3)關於兒童公正觀念的研究。

2、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階段

(1)前道德判斷階段(1.5~7歲)。

①集中於自我時期(1.5~2歲)。②(2~7歲)集中於客體永久性時期。

(2)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5~10歲)。

(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觀主義階段(9~11歲以後)

3、道德判斷轉化的因素

低年齡兒童的道德不成熟主要由兩個原因造成。一是認識上的局限,即自我中心(把別人看成和自己一樣)和實在論(把主觀經驗同客觀實在混同,如把夢境看成是現實存在的事物);二是對權威的服從。兒童服從成人指示,視規則為神聖不變的東西。

兒童要獲得道德認識上的發展必須擺脫自我中心和實在論,理解到別人有著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從而發展自己與別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柯爾伯格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1、柯爾伯格的研究方法

兩難故事法。

2、柯爾伯格道德認識發展的階段

3、道德認識發展階段的推移與道德教育

4、對柯爾伯格理論的批評

第二節 兒童道德行為的發展

一、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1、三位一體的交互決定論

個體的行動或行為、周圍環境以及個體的認知、動機及其他因素。這三者互相決定、共同起作用。

2、替代強化

3、觀察和模仿

二、兒童的攻擊性行為

三、兒童的親社會行為

如幫助人,與人共享、合作,謙讓、利他主義等。

第三節 兒童道德情感的發展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所引起的一種內心體驗。

一、良心與道德的內化

二、移情作用

三、羞愧感

第四節 兒童的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測量

方法:注意力集中與分散的測驗,圖形配對測驗,迷津測驗、抵制誘惑和延緩滿足測驗等。

二、自我控制訓練

1、有意轉移注意力

2、自我暗示

3、自我監督

4積極鼓勵

5、榜樣

6、對工作難度的準備性

三、自我控制度 管得住,放得開。


推薦閱讀:

單曲循環也有心理暗示|我聽的不是歌,而是心情!
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微表情
李松蔚專欄:仇恨熊孩子的背後,是大人之間的弱肉強食
榮格分析心理學在中國丨 羅伯特·漢德森與默瑞·斯丹的訪談

TAG:心理學 | 兒童 | 心理 | 發展心理學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