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106枚金牌後,他樹起體育、商業與慈善三重豐碑

文丨華商韜略 · 華商名人堂 熊劍輝

今天的李寧已更多出現在財經有關的內容里並被以成功企業家定義,但體育依然是他的重心。一個世界級的體育事業推動者和貢獻者,也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和身份。

李寧時代

2017年6月8日,瑞士蒙特勒這座被譽為「藝術體操界的麥加」的歷史名城,迎來了一位尊貴的中國客人。為迎接瑞士蒙特勒體操聯合會150周年華誕,人們決意在蒙特勒湖畔豎立一座偉大體操運動員的雕像,以慰這場百世流芳的盛事。

這尊雕像的主人公,正是被譽為「體操王子」的中國運動員——李寧。

+

對李寧來說,蒙特勒顯然是人生履歷上的「幸運之城」。1985年,「體操王子」在此地舉辦的首屆「紀念亞瑟·格蘭德體操賽」上技壓群雄,一舉奪金。雕像以李寧奪金的標誌性動作為原型,栩栩如生的造型彷彿將人帶入當年的比賽場景。

作為第一個被瑞士豎立雕像的中國人,李寧倍感榮幸:「瑞士人民對於體育的熱情和對運動員的尊重,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然而,這不過是李寧偉大運動生涯的短小插曲。撫今追昔,那曾是獨屬於他的體操王朝。

1981年,18歲的李寧便以「三冠王」之勢,橫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82年,他將體操世界盃賽變成「個人舞台」,合計七枚金牌中獨攬六枚;1984年,在新中國首次亮相的洛杉磯奧運會上,李寧更是大放異彩,一人包攬三金兩銀一銅,拿下中國奧運軍團獎牌總數的五分之一……

+

在那個國家貧弱、體育落後的年代,李寧的輝煌猶如一針強力興奮劑,激起了全民族的崇拜狂潮。奧運後返鄉時,廣西南寧數十萬人傾城而出,只為一睹這位體壇英豪的凱旋雄姿。李寧則站在敞篷車上光耀巡城,所過之處歡呼聲、鑼鼓聲、鞭炮聲撼天動地。無數雙手臂熱情相擁,鮮花和掌聲鋪天蓋地,王者歸來的無上榮耀就這樣猝不及防降臨在這個年輕人身上。時至今日,老南寧人談起這段往事,依然激動不已。

整個李寧時代,他猶如巨星衝天而起,以14個世界冠軍、106枚國內外金牌的戰績,橫掃體壇。

但只有李寧自己知道,榮耀背後是怎樣糾纏不盡的傷痛。198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前夕,李寧意外崴腳,幾乎喪失知覺,是咬著牙戴護具上場,才拚死拿下三塊金牌。功成名就後,李寧更被肩周炎和嚴重腰傷困擾,肩關節里凈是吸收不了的藥物結晶,連肌腱都開始萎縮,任何時候都會痛楚不已。

作為一位偉大的冠軍,李寧從來都選擇直面挑戰。他強忍傷痛在漢城奧運會上又拼了一次,最終選擇了退役。

多年後人們才發現,如果李寧未曾與運動員生涯告別,或許就不會誕生「李寧」這個偉大的品牌。而他或許也無法像今天這樣,以一種雄渾偉岸的力量,默默地推動中國的體育和公益事業,轟然向前。

不忘初心

1989年,退役後的李寧並沒有心灰意冷。他本可以在廣西體委副主任與國家體操隊教練的職位中任選,卻希望在體制外繼續體育事業,辦一所屬於自己的體操學校。

關鍵時刻,李寧的「死忠粉」、健力寶的老總李經緯勸說李寧:辦學校要花錢,光靠贊助可不行,體育事業要干長久,經濟基礎必須強。李經緯的建議是,先搞企業、再搞體校。深以為然的李寧最終決定來廣東三水,正式加盟健力寶。

對李寧來說,創立民族品牌亦是個長久以來的夢想。當年,他就因為穿「洋品牌」上台領獎而被誤認為是日本人、韓國人。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懷縈繞心頭、揮之不去,「那時我就想,什麼時候能穿上中國人自己的運動服」。在李經緯的支持下,李寧隨即創立了名震中國的「李寧牌」。

+

1990年8月,李寧身穿著雪白的「李寧」運動服,在亞運會採集「聖火」時驚艷面世。這一幕經典鏡頭,永遠定格在無數國人心裡。此後,「李寧服」在長達一個月的聖火傳遞中如影隨形,令25億電視觀眾耳聞目睹。亞運會一結束,1500萬訂單便紛至沓來,李寧公司從此開始振翅騰飛。

90年代,李寧公司幾乎每年都以100%的增速成長。2004年6月,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受到資本市場熱烈追捧。李寧的身家隨即飆升,2011年甚至到達120億的巔峰。

在世界體育史上,下海搏擊的體育明星絕非少數,但像李寧這般取得巨大商業成就的鳳毛麟角。人們將他視為新商業時代崛起的企業英雄,卻鮮有人知道,他在商海搏擊的同時,始終不曾放下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的那份初心。

1992年,幾乎是在李寧公司剛有起色時,李寧就在佛山創立了第一家「李寧體操學校」。此後,李寧又相繼在美國洛杉磯、珠海開辦分校。1997年,李寧耗資3000多萬,為佛山分校建起一座6層樓、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的教學大樓。

李寧始終推崇顧拜旦「體育塑造人類」的名言,相信體操對青少年是重要而有益的教育。他的設想是:體操學校既能推廣群眾體操運動,為中國體操界培育後備人才,又能將國家體操隊的退役隊員請來當教練,順便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

+

在很多人看來,體操學校是個「賠本買賣」。受國情所限,練體操的孩子並不多;為推廣「快樂體操」,學校又只收最基本的培訓費。可就是這所「民間」學校,卻一舉培養出周施雄這樣碾壓專業隊伍的「全能王」。在李寧看來,這就是學校最大的成功,即便補貼也無怨無悔。結果,體操學校愣是給他辦成了公益事業。

贊助中國奧運軍團,更是「李寧」義不容辭的重頭戲。

自從「李寧」品牌誕生後,從1992年的巴塞羅那到2004年的雅典,中國奧運軍團上台領獎就沒穿過「洋品牌」。此時,「李寧服」可謂獨領風騷。特別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李寧」的「中國龍」主題領獎服和蝴蝶鞋,被贊為「最佳領獎裝備」,受到廣泛追捧。

+

而像射擊、跳水、乒乓球、羽毛球這些奧運金牌「夢之隊」,更是常年被李寧公司「包養」:不僅提供專業的運動服裝,甚至一些蘊含體育高科技的運動裝備,都由李寧公司「特供」,以便為奧運健兒奪金助一臂之力。

有人認為,現代體育贊助主要出於商業目的。但在中國體育商業化不發達的年代,李寧公司的贊助很大一塊確屬體育公益。最突出的是,在體育商業化發達的今天,「洋品牌」對全運會、農運會這類邊緣賽事依然毫無興趣,李寧公司卻會出於振興體育的責任,對老少邊窮地區運動隊提供各類資助。

有國家體委的領導曾感慨:「李寧對體育產業有著獨特的情結。」

更可貴的是,李寧對各類民間基層體育賽事的支持無處不在。從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大學生3對3籃球賽,到「李寧李永波杯」全國羽毛球賽,類似的資助隨處可見。

+

像「李寧王子杯」青少年網球賽,一辦就是12年,僅2016年的賽事就橫跨14國、23個省,舉辦賽事6000多場,為的就是活躍基層網球運動;「有愛有未來·李寧」鄉村兒童體育支持計劃,則關注著城市周邊的鄉村學校,李寧更希望用羽毛球運動,促進鄉村兒童的健康成長;而「李寧杯」幼兒體操大賽,就是李寧獨自資助的「獨角戲」……

這種一如既往支持基層體育卻沒有任何商業回報的事,也只有李寧肯干。

而「源於體育,用於體育」,正是李寧經營公司的基本理念。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因體育出名,也是因體育而事業有成。因此,我一定會竭盡所能,全力地回報體育。」

慈善人生

在攀上體育和商業的兩座巔峰之後,慈善事業顯然成了李寧人生路上的第三座高峰。

1994年,李寧大力資助中華體育基金會,就此開啟了自己的慈善人生。此後,李寧的善舉連綿不絕,1998年為長江洪水災區捐贈600萬、2003年為抗「非典」醫護人員獻愛心、2008年為汶川災區捐贈1000萬……幾乎所有重大的慈善活動,人們都能尋覓到李寧低調的身影。

但李寧並不滿足於這種被動式善舉,而是極力走上專業化的慈善之路。2001年3月10日李寧37歲的生日之際,李寧聯合蔡振華、李永波等世界冠軍發起的「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正式成立;2006年,他又與家族成員成立「廣西李寧基金會」。於是,李寧大部分時間精力,都傾注在這些慈善平台上。

很少有人認為,運動員會淪為弱勢群體。但李寧深知,絕大部分專業運動員都需要幫助。

+

近年來,退役運動員生活陷入困境的事件屢見報端。前舉重冠軍鄒春蘭,退役後傷病纏身,補償金全拿來看病,淪落到在澡堂給人搓澡,搓一人僅賺1.45元;世界馬拉松冠軍艾冬梅,常年訓練後雙腳致殘,工資和獎金更是被教練侵吞,不得已變賣自己的16塊獎牌;而大運會體操冠軍張尚武,因跟腱斷裂無奈退役,不得不在地鐵中賣藝……即便是名震寰宇的明星運動員,拿著成千上萬獎金去做生意,賠個精光的也大有人在。

據統計,中國每年退役的專業運動員大約3000名左右。他們絕大部分籍籍無名,從小接受專業體育訓練,卻缺乏最基本的知識教育和謀生技能。他們退役後生活該怎麼辦?「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大問題。

按規劃,基金會能為運動員、教練員提供外語、體育管理、財商創業等方面的知識培訓;2011年又啟動「康復計劃」,為他們提供傷病的診治和康復服務。時至今日,6000多運動員因此而受益。

+

而李寧自己的基金會,慈善活動範圍更廣泛。像救助德國體操「英雄媽媽」丘索維金娜給孩子治白血病,多少還跟體育沾點邊。而蓋希望小學、捐思源水窖,忍著腰傷為白血病患兒公益跑、陪姚明「保護鯊魚」,乃至擔當聯合國「反飢餓親善大使」、到非洲最窮的賴索托去分糧食……

一般人做慈善,把錢捐出去就點到為止。可李寧為「健康快車」捐出數百萬後,還非要跑到偏遠鄉鎮,親自給那些看不清他面目的窮人安排白內障手術,甚至參與術後的短期護理。

這些善舉雖然跟體育壓根沒啥關係,但李寧卻矢志不渝地參與其中。

+

2010年,「李寧體育園」在廣西南寧建成。這座建有游泳館、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等場館的公益性體育園區,成為李寧奉獻給故土的珍貴禮物。對這座心懷感情的城市,李寧只想做點事情,讓每個市民都能在體育活動中得到快樂,「健康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由於堅持公益性,「李寧體育園」生生把南寧的群眾體育搞火了,年客流量突破300萬。如今,更成為公益主題公園的大標杆。

+

前些年,李寧公司在行業寒冬下遭遇困境。即便如此,李寧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的「母親郵包」卻一年都沒少。2012年至今,李寧僅此一項累計捐贈就高達4650萬,給貧困地區的母親送去大量的愛心棉衣、絨毯、圍巾、手套,令人倍感溫暖。對此李寧表示,他從小就吃過苦、挨過餓,深知貧困中的母親有多難。做這些捐贈,只為感恩慈母,回饋社會。

人們驚詫於李寧身處困境都不忘捐贈的壯舉,更欽佩他在2016年創造出凈利潤翻漲44倍的奇蹟。「中華慈善獎」、「影響中華公益的60位慈善家」、「2016 年度中國公益人物」等榮譽也紛至沓來。他卻覺得做慈善很自然:自己從小到大都由政府培養,退役後更得到眾人幫助,事業才有今天,「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享受別人的幫助」。他甚至坦言,面對更多的問題和疾苦,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

在慈善家李寧看來,體育顯然不局限於競技或健身,它本身就自帶公益和社會教育的屬性。當年,李寧的夢想是拿冠軍、創品牌;而實際上,他用公益推動體育、以慈善改變社會的夢想,卻從來不曾止步。這顆慈悲的冠軍之心相信:只有幫助別人,才能讓人生得以升華!而只要人生還有夢想,就一切皆有可能!


推薦閱讀:

同是大國,為什麼印度的奧運獎牌少得可憐?
中國最有錢的奧運冠軍,不是林丹、張繼科,而是獲上百枚金牌的他
10分鐘搞定的金牌宴客菜【椒鹽蝦】
從免死金牌到黃馬褂再到議罪銀,官吏護身符哪個更厲害?
持有尚方寶劍的人能不能殺持有免死金牌的人?

TAG:商業 | 體育 | 慈善 | 金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