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是孩子「心靈一生的牛奶」
有這樣一群孩子,當他們還處在幼年,父母便遠離家鄉到遙遠的異鄉打工謀生。長期以來,這些孩子只能從父母偶爾打來的電話中,從偶爾寄來的匯款單中,感知到父母的存在。「爸爸,媽媽」的稱呼,也只有在春節父母返鄉時,方能變得具體而真切。據全國婦聯5月10日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5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有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感覺孤獨,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達57.14%。由於與父母長期分離,親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成長環境均劣於受父母監護的兒童,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學習焦慮、與人溝通焦慮、處事敏感、易衝動特徵,這些都是人格缺陷的表現,其中男童長大後反社會行為比例較高。調查表明,留守兒童最大心愿就是與父母團聚,使自己不再成為留守兒童。
有這樣一群孩子,當他們還處在幼年,父母便遠離家鄉打工謀生,這些孩子被託付給爺爺奶奶、親戚甚至鄰里照料。這些留守家鄉的孩子們,被稱為「留守兒童」。多少年來,他們想念父母,渴望家的溫暖,但相聚的頻次只能以年計算,對家的描述都來自想像和回憶。「爸爸,媽媽」的稱呼,只有在春節父母返鄉時,方能變得具體而真切。
全國婦聯2013年5月10日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中顯示,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佔全國兒童21.88%。與2005年全國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5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此前還有統計數據顯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檢出率高達57.14%。
留守兒童大多親情饑渴,父母竟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年春節期間,四川省南江縣關路鄉中心幼兒園門外,在廣州打工的王文強已經快一年沒見兒子了,然而,5歲的兒子背著書包走出來,看到父親卻漲紅了臉,帶著慣常的倔強不肯說話。近日兒童樂益會「手牽手計劃」項目組走訪鄉村幼兒園發現,因缺失正確早教,很多留守兒童「親情饑渴」、性格冷漠,父母成了他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壩鎮的工作人員鍾起榮說:「這些孩子的心理很矛盾,一方面,他們渴望爸爸媽媽在身邊,渴望爸爸媽媽的愛;另一方面,他們又有一種被爸爸媽媽拋棄的感覺。這種矛盾的心態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薄。」。
心理專家指出, 1歲~15歲是青少年情感、品德、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期,可塑性非常強。父母對孩子情感和心理關切的缺位,給孩子的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親情饑渴」不僅讓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生疏、冷漠、交流困難以及產生逆反心理,也帶來諸多心理問題和行為失范。
著名女性研究專家孫曉梅指出,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陪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其行為和心理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會不懂得如何關愛他人,嚴重的可能產生被父母拋棄的抑鬱心理。
留守兒童普遍感到孤單,超半數孩子存在心理障礙
兒童樂益會中國區負責人魏巍說,零到六歲是孩子潛能開發關鍵期,也是情感、品德、性格的形成期。世界銀行在2000年時曾出書總結各項對兒童的國際研究,指齣兒童時期的心理困擾與未來的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在不健全家庭中成長且缺乏外界支持的兒童,有行為和心理健康問題,其中男童長大後反社會行為比例較高。
應用心理學專家筱丹說,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普遍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有效的教育,極易產生認識上的偏離和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一份來自安徽的調查則指出,被調查的留守兒童中8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有的是自閉型,表現為性格內向孤僻、不善與人交流;有的是逆反型,表現為暴躁衝動、情緒不穩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等。
目前,我國有佔全部農村兒童總數的37.7%的留守兒童,他們在父母缺位的情況下成長。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姜勇稱:「調研發現,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學習焦慮、與人溝通焦慮、處事敏感、易衝動特徵,這些都是人格缺陷的表現。親情教育、家庭結構不健全都是成因。」
山東沾化縣富國第一實驗學校教師張金霞說,「留守孩子」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代管人有時又監管不力,會出現一系列「留守綜合征」,如厭學情緒增加、學習成績下降、性格孤僻、合作意識差、遇到小事易走極端等。「部分孩子存在任性、孤僻、冷漠、憂鬱多疑、不講文明禮貌、合作意識差、上進心差等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筱丹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內心封閉、情感淡漠、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合群、不善交往、抑鬱自卑等方面,有的甚至對父母充滿怨恨、逆反心理嚴重等。
據了解,在江西贛縣,留守兒童厭學、棄學現象普遍,近一半孩子學習成績處於中等偏下。還有一些孩子成了家中的負擔,被親友「踢」來「踢」去,一會兒放到外公外婆家,一會兒趕到叔伯家,使孩子從小心理就不平衡,認為自己是「多餘的人」。
長期研究留守兒童的農業部農研中心副研究員呂紹清說,研究發現,部分留守兒童性格行為上在向兩個極端的方向發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為感到父母保護的缺失而變得膽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兒童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行為失范,變得脾氣暴躁、任性、打架鬥毆等。缺乏管教引發行為失范甚至越軌,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比較普遍。
「留守兒童」最渴盼五類關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認為,親情是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系統,「是心靈一生的牛奶」。如果孩子在12歲之前,特別是6歲之前不能跟父母建立起一種親密的情感,一生都會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孫雲曉看來,留守孩子和農民工家長的交流非常重要,其實大部分農民工外出的所有動力就是為了孩子,但一打電話,張嘴就問兩件事:學習怎麼樣,身體怎麼樣,「這是一種對話缺失,留守兒童縱有萬般的煩惱,一般都不太會表達,甚至說不出來。」彼此的話越來越少,漸漸地,有的孩子不願接電話,電話越來越少,孩子真的成了斷線的風箏。
「再忙碌的父母都可以成為好父母,再遙遠的距離也能傳遞親情。」孫雲曉提出,現在很多關愛農民工子女的活動盡量提供親情的替代品,但任何一種溫暖都不能替代親情。就算是相隔千里,只要父母們學會傳達愛,孩子也能感受到。
山西省婦聯的一項有關「留守兒童」的調查發現,這些孩子最期待五類關愛。這五類關愛分別是:
情感交流。在徵集到的「留守兒童」書信中,「孤獨」和「思念」等字眼出現的頻率最高。
道德引領。處在道德成長關鍵期的「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容易偏離健康的生活追求和道德準則,加重或催化其身上處於萌芽狀態的一些問題。
學習輔導。特別是雙親在外的「留守兒童」在書信里或接受訪談時提到,做功課遇到「攔路虎」時,爺爺奶奶和身邊其他的人多難以提供幫助。
生活照顧。多數「留守兒童」在生活方面存在困難,需要父母照顧。
安全保護。撤鄉並鎮以來,不少偏遠地區的鄉村小學被撤併到中心校,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孩子上學困難很大,而「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祖父母年老體衰,接送就成了問題。
多方入手緩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姜勇說,正確的早教和及時的心理疏導,才能使孩子人格健康。要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首先,父母要樹立起對下一代健康成長的責任意識,多利用現代發達的通訊工具,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多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除了盡量多爭取時間回家與孩子團聚,父母即使在外打工,也一定要及時了解子女的近況,一方面利用書信或電話定期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面向老師和臨時監護人及時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家長也可適當改變外出務工方式,夫妻兩人盡量不要同時外出務工,或一方可擇近在本地務工。
同時,學校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應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餘生活,多與他們溝通交流,讓他們融入集體之中,消除他們的孤獨感、自卑感,減少留守兒童情感上的斷層與真空。有條件的學校應成立心理諮詢機構,開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專設心理教育教師,共同對兒童的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引導留守兒童走過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此外,農村基層組織或社區組織應積极參与。應充分利用假期或家長回家的時機,採取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等形式,在管理機制上督促家長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共同構建留守兒童的社會化教育和監護體系,起到溝通家庭、學校與孩子之間關係的橋樑作用。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說,沒有一個社會學家能夠忽視如此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對未來中國社會的影響。目前,絕大部分留守兒童還不是問題兒童,對家庭和社會來講仍有機會幫助孩子紓解心理問題,讓留守兒童更加健康地成長。
推薦閱讀:
※孩子快生了,丈夫該不該進產房陪著孕婦?
※好父母給孩子犯錯的權利
※熱貼:家長應給予孩子的10個經歷
※為什麼我們現在對別人寄放的小孩好,而古代對寄放的小孩都很不好?
※你見過最可愛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