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問中國經濟

七問中國經濟之一:該要什麼速度

2015年03月16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中國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7%左右。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話題隨之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更是引發了中外媒體的熱議--中國經濟是不是不行了?到底什麼樣的速度適合這個龐大的經濟體?未來的增長靠什麼來拉動?中國製造的奇蹟還能延續嗎?外資是不是都跑了?下一步改革往哪裡走?藍天白雲能成為現實嗎?這麼多的疑問困擾著每個關心中國的人,這麼多的問號需要打開。央視新聞頻道從今天開始播出系列報道,「七問中國經濟」今天第一問是:「中國經濟該要什麼速度?」。

如今,網路上有個很紅的響聲詞,叫duang,形容一種瞬間變化的特效聲音,也用來形容有彈性、有變化的事物,甚至直接用來表達心情。像是「吃了一個春節之後,臉上duang,胖了」,「自拍,duang,美了」,還有「股市,duang,漲了;又duangduangduang,跌了」。那中國經濟也能duang嗎?雖然沒那麼誇張,但大家的心情也是夠duang的,遠的不說,就說剛剛過去的2014年,增長7.4%,將將在「7.5%的左邊」,也是讓人挺擔心的;今年兩會又把經濟增速,duang,調低了0.5個百分點,7%左右,一些唱衰中國的人又有得說了,看,中國經濟要進入通縮了。那唱衰論是怎麼來的?中國經濟增長7%左右真的會duang一下不行了嗎?

誰在唱衰中國經濟

曾經,中國經濟是一列高速跑了30多年的小火車,這列火車邊跑邊長,到今天已經長成了體量巨大的重載列車。2014年中國成為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兩個國家之一,大約是日本的兩倍,印度的五倍。長大的過程中,這列火車內部的很多機器磨損得厲害,車身也落滿了塵土,車速也沒那麼快了。遇上國際金融危機,Duang,一大波國際預言家盯上了中國經濟這趟要減速的巨無霸了。

今年年初,德國《經理人雜誌》刊登題為《盲目的中國亢奮時代已經結束》的報道稱,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導致市場機遇越來越小;英國《金融時報》刊發文章《中國的經濟危機正在到來》;美國《紐約時報》發表專欄作家克魯格曼的文章,鼓吹中國「衰退論」,斷言中國模式「碰壁」,而且碰的是「像長城那樣厚的壁」。連外資投行高盛也大舉唱衰中國,聲稱中國馬上就連印度都跑不過了。

聽起來這些唱衰都有理有據,又是高大上的經濟學家、又是國際范兒的知名媒體。但細細分析一下,這些論調聽起來怎麼那麼耳熟呢?

早在1994年,當時的國際主流媒體《新聞周刊》就預言「中國經濟很快要走向崩潰」,而事實證明,中國經濟在一系列重大舉措的刺激下,連續多年以超過9%的增速領跑全球。

預言不準,那麼投行分析呢?2004年華爾街全面唱衰中國A股,之後看準機會砸錢抄底,成功獲利三四倍。看來投行唱空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呢。

再看看權威經濟學家,代表人物要數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2011年和2013年, 固執的克魯格曼先後發表《中國經濟即將崩潰》、《中國遇上了大麻煩》等文章,近期更公開宣稱:五年里我對中國經濟比較擔心。可就在兩個月前,克魯格曼訪問中國時,卻非常謙虛地表示,對中國的很多具體情況並不了解,很多是聽說的。

就連以嚴肅客觀著稱的《華爾街日報》,在去年底發文稱「西方別指望中國經濟會崩潰」,聽起來夠客觀吧;可你再往前翻翻,兩年前人家還在擔憂中國經濟硬著陸。那麼事實呢?無論你怎麼duang,怎麼加特技,中國經濟這艘特快專列還是在一如既往地平穩前行。

唱衰者 你真的想多了

看來這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還真不靠譜。3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Duang一下,中國經濟列車高速起跑,如今,「部分專家們」再Duang一下,這輛高鐵又成了唱衰者口中的慢車走不動了。

難怪連《人民日報》都坐不住了,斥責高盛等唱衰者是腦洞大開:你唱衰,我就衰了?呵呵,你真的想多了。這不,有唱衰的也有看好的。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近期發表安娜·斯旺森撰寫的《中國經濟增速降至24年來最低水平,為何這是好事》一文。文章說,「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世界而言也許聽上去像是壞消息,但實際上可能是好事。增速放緩不僅是正常的,而且實際上還可被視為取得成就的跡象。

而在去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世行首席經濟學家也對中國經濟發展預期表示出了信心。

當然,唱衰者各有理由,但他們發言的根據在哪裡呢?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預言家們對中國經濟真的認真調查了嗎?

專家分析,他們可能更多的是片面的從某些現象,或者從某一個角度,然後去把一些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是放大了,擴大化這樣的一些現象確確實實是存在的,也有另一個角度:捧殺論,說是我們要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等等,就說這種兩個極端的論調都是存在的。但是相對而言,都是過分的誇大了我們的成績,或者是過多的講了我們面臨的困難也有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認為,由於中國經濟太過矚目,影響力巨大,一些人是擔憂中國經濟影響全球發展,另一些人則是藉機炒作。

一直看好中國經濟的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也在今年兩會上,借分組討論的機會,給政協委員們做了深層次的分析。他表示,過去25年間,中國崩潰論此起彼伏、經常出現。國外學術界理論界甚至包括國內一些學者,對中國的道路很沒信心。他們並不是想唱衰中國,而是中國改革發展的道路與他們的理論模式不一樣。

對於來自外界的諸多言論,國家發改委負責人最近正式作出了回應:對2014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概況起來是兩句話,叫困難要比預想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困難要比預想的多,大家也都看到,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通過一年的努力,應該說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所以結果要比預想的好。

面子還行 中國GDP的里子怎麼樣?

要說2014年,中國面臨的內外環境還真不算是寬鬆。先看世界這個大環境,整體經濟復甦疲軟,處在「亞健康」狀態,金融風險上升;而國內呢?去年以來我們經常聽到「三期疊加」這樣一個詞,它說的是目前中國經濟所處的一個階段,你看,「經濟增速換擋期」,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結構調整陣痛期」,舉個例子,化解落後產能,這觸及方方面面利益,一定很痛;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多年來積累的深層次矛盾要逐個化解,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樣「三期疊加」的環境下,2014年中國經濟實現了7.4%的增長,面子好看,那麼里子又怎麼樣呢?

剛剛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交出了中國經濟2014年的「成績單」。主要經濟指標——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4%。這個經濟規模,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個速度,超過了世界經濟增速,領跑G20;而8000多億美元的增量,也讓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排在了第一名。

進一步打開7.4%的增長率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含金量更高的GDP。首先就是就業,完成了1322萬人的新增就業,比預期的一千萬人的目標是要多出不少。經濟的效益體現在萬元GDP的能耗下降了4.8%,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7.4%的經濟增速下,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3個百分點,達到51.2%,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而收入分配格局也在發生著變化。2014年城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實際增長8%,高於GDP的增速。

中國經濟為什麼要換擋調速?

其實把中國近五年經濟發展速度數據展開來看,從2010年的10.4%到去年的7.4%,可以說在過去幾年裡中國經濟發展的列車速度一直在放緩。不過雖然GDP增速下降了3個百分點,但是經濟總量的絕對值卻增長了一半多。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宋立:我們現在體量已經很大了,10萬億美元,第二大經濟體,增長的速度不像過去那麼容易提高了,這跟人的成長一樣,一生下來長得很快,十幾歲就沒有十歲之前長得快了,20歲以後呢,就更慢了,30歲,40歲就不長了,50,60還可能縮一下,負增長。經濟也一樣,我們現在去年63.6萬億的體量增長7%,是個什麼概念?4.45萬億,七八千億的美元,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

而把中國的經濟發展放到全球範圍內來看,從高速到中高速的變化,也正體現了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

再把眼光向內,先來看看近五年來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2010年,我國15-59歲的適齡勞動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是70.1%,但從那以後,這個比例在不斷下降。幹活的人少了,需要撫養的人多了,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國民儲蓄率的下降。

而在人和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減弱以後,技術進步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出來。在經歷了長期的技術引進階段後,低端技術引進已經不適合我們的發展階段,高端技術又很難引進。這意味著,我們要快速進入依靠自主創新培育起來的技術密集階段。

與此同時,中國的環境和資源在為高速增長做出巨大貢獻之後,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危險邊緣,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空氣、水、土地的清潔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中國經濟增長必須要減少對這些要素的污損和浪費。

速度放緩:經濟列車怎麼開

如果把中國的經濟發展比作一列火車,那麼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這趟高速前進的列車提速靠的是人口紅利和資本驅動。那麼從現在開始的新旅程中,這趟列車又要靠什麼來前行?如何能夠讓搭乘這趟列車的乘客們有著幸福的旅途?

先來看看2015年中國經濟列車會以什麼樣的加速度開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為這趟列車定下了7%左右的增長速度。目標略降,可就業、收入、能耗等關乎百姓生活質量的指標一點兒沒放鬆。

也就是說7%的速度,既保證了列車運行穩定,也要讓乘客的舒適度有所提升。但是現在,列車提速的傳統動力減弱了,首先要給它換上新的引擎。

動力轉換,車體也要改進。2015年,這趟列車用許多這樣的「新材料」來給自己升級,比如:簡政放權,用政府權力的「減法」獲取市場活力的「乘法」;加快價格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國家賬本」更規範透明;實施中國製造2025,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為產業創新加油加力;改進後的列車「身輕氣爽」,運行穩定,性能更出色。

另外,過去三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光靠著速度快,已經很難讓乘客點贊了。今年,中國政府繼續在改善列車舒適度上發力。來看這樣一組數字: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率4.5%以內;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改造農村危房366萬戶;城鄉居民養老金標準由55元提高到7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貼由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都要減少2%左右。一句話:政府將來努力的方向,就是要經濟列車跑得好、跑得穩,車上的乘客幸福感能夠提升。

快評:我們要的是有質量的GDP增速

那些「唱衰中國」之聲,或來自於對中國綜合競爭力提升的擔憂,或來自於對中國國情和改革和改革思路的誤判,或來自於對中國中長期增長動力的輕視,或是在以「唱衰」作為牟利的具體手段,不一而足。我們堵不住別人的嘴,只需保持自己的頭腦清醒。

離開就業、收入、環境而單談GDP增速,已沒有意義。只要是能實現充分就業、收入穩定增長、環境有所改善,這個GDP增速就是我們想要的,就是合適的,就是有質量的。

七問中國經濟之二:新動力在哪裡?

2015年03月17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

從長達十幾年的兩位數字的高速增長慢慢進入到一位數字的中高速增長,表面看來,拉動中國經濟這輛高速列車的動力在減弱,那麼今年7%左右,乃至今後還要保持的中高速增長靠什麼來拉動呢?

拉動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後,消費的增速雖然也有所下降,但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在逐步提高,2014年達到了51.2%,而投資和出口這兩輛馬車似乎顯得動力不足。

投資拉動是否還需要高速度?

提起投資拉動,大家都會想到政府投資,特別是應對2008年經濟危機那會兒,政府出台的四萬億投資政策著實效果顯著。但是在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我們國家主動調整了思路,不再進行「大水漫灌」,而是「定向滴灌」。

通過改革提高投資的質量和效益

從投資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來看,2014年僅為48.5%,出力的效果還不到一半。新常態下,不是說不重視投資,而是要通過改革把投資的質量和效益提高上來。

政府也表示了,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當然了,「政府不再唱獨角戲」也讓家底殷實的民營資本看到了機會——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正在成為民間資本投資的新方向,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投資發力的主要著力點。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國基本實現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使交通真正成為發展的先行官。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的57個項目要加快建設,今年再開工27個項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棚改、鐵路、水利等投資多箭齊發,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外需復甦乏力 出口還能持續拉動嗎?

在政府改革促動下,來自民間的巨大投資熱情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力應該還是值得期待的。那麼,另一輛馬車——外貿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又怎麼樣呢?自2008年以後,由於全球市場的萎靡不振,外需對我國經濟的拉動力也是不太給力,其中有幾年還是負拉動,就是出口變成了經濟增長的負動力。那麼,出口這駕馬車能否在2015年再次雄起呢?

從數據來看,出口這幾年的增長的確有點差強人意。從2011年開始連續三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是負的。有專家表示,這主要是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濟復甦沒達到預期,也就是說購買力不足了,買不了我們這麼多東西了。

一般貿易強勁增長 貿易結構轉好

當然我們國家的出口增長,也不能光指望著看別人的臉色,一些外向型企業早已經開始了苦練內功,並取得了成效。專門研究外貿的專家就說,別看出口的增速這幾年在下降,但是我們的貿易結構在轉好。

看到我國外貿結構在逐步優化的,可不僅僅是中國的專家。日本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福本智之,長期工作、生活在中國。在他看來,「中國製造」還是很有優勢的——特別是中端以及中高端的產品,比如手機、高鐵等方面,就很受新興市場國家的歡迎。

消費升級 能成為第一拉動力嗎?

從這幾年的統計數據來看,中國人不僅出去旅遊,還要搶購,中國人的消費能力讓世界驚嘆!13億多的人口,荷包越來越鼓,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但是,隨著百姓兜里的錢越來越多,如何讓大家把錢花得舒心、花在國內,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迫切需要。

先拿數字說話,201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跑贏了GDP的增速。

老百姓兜里的錢多了,花錢的花樣也多了起來。消費方式日益多元化,什麼網購、跨境電商,變得so easy!現在連身處偏遠農村地區的不少國人都會網購。李克強總理還在記者會上輕鬆談起自己的網購經歷。那麼,消費升級能否扛起拉動經濟增長的大旗呢?

人多,錢也多,買得多,還要買好東西,這就是中國人目前勢不可擋的消費升級——和以前的吃飽穿暖相比,現在要吃得有營養,穿得夠有范,用得夠新潮,玩得夠帶勁,靠著咱老百姓花錢消費,也能拉動GDP。2014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1.2%,比上一年提高了整整3個百分點。

中國老百姓的巨大消費能力,對外資也是一個巨大的吸引。美國最大的互聯網電商平台——亞馬遜,最近就嚷嚷著要入駐天貓商城,與中國消費者直接面對面做買賣。估計今後我們購買品質更好的奶粉、紙尿褲啥的,就再也不用花機票錢了。

培育消費增長點 匯小溪成大河

2015年,國家表示要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鼓勵大眾消費。促進養老家政健康消費,壯大信息消費,提升旅遊休閑消費,推動綠色消費,穩定住房消費,擴大教育文化體育消費。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路,大幅提升寬頻網路速率,發展物流快遞,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擴大消費要匯小溪成大河,讓億萬群眾的消費潛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創業和創新 如何成為新動力?

我們這些消費者,為了更好地拉動經濟增長,責任還是挺重大的。不過話說回來,要想讓咱老百姓掏錢買你的東西,企業還得靠創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都是吸引人的新玩意;而政府對市場的監管還得要加把勁,假貨,騙錢的,不安全的都得掃出去;而想掙大錢的創客們還得努把力,儘早成立自己的公司,做老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容易,可不是說說就行的?就如同練習高深內功一樣,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分。

企業要轉型,就得投錢,投技術,投人才。但是與世界五百強企業相比,我們企業的研發投入還是偏低。就拿我們最具傳統特色的中醫藥行業來說,企業平均的研發經費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還不到發達國家標杆企業的一半。

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企業有困難,政府有政策。降息、減費、降稅,國家陸續出台一系列政策,就像射出的多支利箭,不斷刺破束縛企業進行創新轉型的堅冰!

與此同時,簡政放權減少審批程序,商事制度改革也在不斷向前推進,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不斷被釋放出來。「互聯網+」的模式,正在使得創業的新業態不斷湧現。

從2014年我國新增企業的數量和結構,可以體會到大家的創業熱情到底有多火。據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介紹,經過一年的改革,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是1340萬戶,增長了18%。這意味著改革前,我國一天誕生7000戶企業,改革以後,增加到1.05萬戶。

另外,在今年「兩會」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也興緻勃勃地談起了大眾創業的典型。

通過改革給創業創新留足市場空間

作為國家要精心打造的新引擎,什麼時候才能成為持久的增長動力?專家表示,還得靠國家在資金和政策體系上有所作為。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前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減弱,必須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造傳統引擎,打造新引擎。

評論:新常態下「三駕馬車」均衡協調前行

歸根結底,還是那「三駕馬車」,跑法兒跟過去不一樣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費結束了,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逐漸成為主流;傳統產業的投資飽和了,新技術新業態里的投資機遇冒出來了,政府投資更強調精準有效,社會投資扮演起最重要角色;外貿進出口越來越強調主動權,引進來必須高水平,走出去可以大規模。三匹馬都跑得恰到好處,中國經濟這輛車才走得穩、走得好。

七問中國經濟之三:中國製造2025

2015年03月18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藍圖,那就是到2025年,實現中國從製造業大國到製造業強國的轉變。現在是2015年,離2025年還有整整十年時間。中國製造的現狀到底如何?和世界知名品牌有多大的差距?要實現從大到強,需要邁過哪些坎兒?路在何方?又如何發力?我們來一一尋求答案。

先打開今天第一個問號,和世界知名品牌相比,中國製造差在哪兒?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透視一個火爆的經濟現象——海外購物。

先來看一個數據,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出境游的中國人達到了一億人次,境外消費達到了一萬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出國旅遊的國人中,平均每個人呢,要在境外購買一萬多塊錢的東西,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您可能會說,境外消費不一定都是買東西,還有吃喝玩樂啊,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數據,海淘交易額。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在海淘族足不出戶,坐在電腦前就能買買買了。據統計,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767億元,比2012年(310億)翻了一番還多,而去年已經超過千億;預計今年會達到2500億元。難怪老外連連驚呼,中國人這是買遍全球的節奏啊。

國人熱衷境外買買買,到底是哪些東西受青睞呢?

排在前十位的熱門商品分別是寶寶用品、護膚彩妝、服裝、奢侈品、電子類產品、保健品等。除了奢侈品,其他都是最普通的生活用品。

可以了解到,大家出境買買買,不光是為了買東西,而是為了買好東西。什麼是好東西呢?簡單地說,就是有品質有名氣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那些名牌箱包,化妝品,國內很貴,國外白菜價,自然是要買的;德國刀具上千元,但是品質好,不貴;雖然一個日本電飯鍋要好幾千,但是做飯好吃,照樣拿下。這就叫有錢任性。

商務部國際貿易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稱,出現這種現象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到了轉型期,說明國內的企業缺乏創新,缺乏滿足人們各種各樣需求的能力。

中國製造為何品牌少?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不服氣了,誰說中國沒有生產能力了?就說全球九成的蘋果手機,不也是中國代工的,很多國人從國外背回來的東西,其實都是中國製造的。這是為什麼呢?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有些人的崇洋媚外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蘋果6剛上市時,坊間流行的一個段子:一群中國人加班加點生產出一批蘋果手機,另一群中國人加班加點把這批手機運往美國,還有一群中國人加班加點排隊,搶購回國。

看上去有些可笑,可這就是以代工起家的中國製造的尷尬寫照,因為缺乏研發、設計和商標權,中國雖然是製造業大國,卻不是製造業強國。中國製造到底有多少知名品牌呢?先來看兩張榜單。

財富雜誌2014年全球企業500強排行榜顯示,雖然中國上榜企業歷史性地增加到了100個,而且在前十名中佔據了三席,但再仔細看看,大多數都是能源,金融等壟斷性企業,真正從事製造業的不多,中國人熟知的國產品牌聯想,華為排名也比較靠後。

再來看看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的2014年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中國僅有29個品牌入選,真正從事製造業的也不過6個而已。其他的都是傳媒,能源,金融行業。

那麼,上榜的歐美日韓知名品牌都有哪些呢?蘋果,豐田,微軟,IBM,可口可樂……要麼是苦心經營的百年老店,要麼擁有世界尖端科技,而這些恰恰是中國製造的軟肋。

不得不承認,有些行業我們確實技不如人,躋身世界品牌500強還需要再加把勁兒。那通過努力獲得行業認可,相對來說容易些吧,但偏偏有些行業,我們明明都已經技術上國際領先了,但還卻被自己人給「弱勢化」了。

會幹還得會吆喝,要成為真正的強者,不僅要苦練內功,也得時不時地出去秀一秀,要不酒香也怕巷子深。這方面,中國高鐵就是實證。去年一年,總理出訪,走到哪兒就把高鐵推銷到哪兒,最終收穫了超千億的海外訂單。

中國製造創新難在哪兒?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獲得被人認可,首先自己要強大。總理推銷高鐵這麼有底氣,前提還是咱的東西好。中國製造要從大到強,必須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那麼,第三個問題來了,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到底有多難呢?首先我們來為中國製造畫個像。

先說年齡,中國現代製造業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年輕人,今年也才三十多歲,不要說和處於製造業第一方陣的美國,第二方陣的德國,日本這些老牌強國相比顯得稚嫩,就連同處第三方陣的英國,法國,韓國,資歷都比中國老多了。

再說身材,中國製造可以說是公認的東方小巨人,乾的活最重,賣出的東西也最多。不過因為年齡小,資歷淺,和哪些身強力壯的製造業強國相比,身材還是略顯單薄。

最後再說說履歷,中國製造以幫別人幹活起家,早年因為不嫌工資低,又肯吃苦,所以很受中低端僱主的歡迎,但現在成熟了,不想只靠苦力掙辛苦錢,想干點高大上的行當。

這有追求確實是好事,不過難度可不小,首先就是沒核心技術。

一邊是企業發愁沒創新動力,一邊卻是科技成果被閑置,目前,我國專利發明量已經居世界首位,但轉化率是多少呢?不到10%。

而對於家底不厚,資歷尚淺的中國製造來說,能豁出去投入資金,人才和技術去創新,除了考驗企業實力和決心外,國家政策的變化也不無關係。這兩年,一批環保企業取代污染企業,和環保法的出台就不無關係。

中國製造現狀怎樣?

事實上,不僅是環保產業,現在整個中國製造業都處於急劇調整期,從內部來說,由於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一些企業被迫關停倒閉,從外部看,海外訂單減少,出口貿易增速趨緩,部分外企從華撤資,有人為此憂心忡忡,覺得中國製造業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中國製造業的現狀到底如何呢?

作為中國製造的主力軍,2014年,中國民營企業不僅沒有拖累中國經濟,反而貢獻了60%以上的產值,拉動了了85%左右的就業,工業增速中也是穩居第一。私營企業增長10.2%。股份制企業增長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6.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4.9%;集體企業增長1.7%。但與前幾年相比,增幅正在收窄。

當然,還有一些企業沒有扛過這輪調整,一種是單純依賴出口的勞動力密集企業,還有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另外就是技術落後,產能過剩的。

有人黯然謝幕,也有人華麗登場,國家大力支持創業創新,一大批中小微型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從去年3月到現在,通過工商註冊的法人主體增加了一千三百多萬戶,其中企業主體360多萬戶,也就是說,每天誕生一萬多戶。

產業結構調整了,貿易結構也隨之變化,2014年,我國一般貿易額的出口額首次超過總量的一半,增速(9.6)是加工貿易額(1.8)的五倍多。中國出口產品中,增速最快的行業是高新技術製造業(增長12.3%)和裝備製造業(增長10.5%),都是高大上的行業。

此外,中國汽車,建築,清潔能源等行業也加快了海外投資併購的步伐。金融危機後,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板曾遭遇美國,歐盟兩大經濟體的雙反調查,不得不從單純的生產商向系統供應商轉變,現在已經在歐洲多國建立了太陽能電站。

面對外界對於創新能力的詬病,一些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努力作為,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在中國所有的研發投入里,企業投入佔比已經超過74%。中國的工業製成品中有1000多項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製造由大到強 如何發力?

時下流行這樣一句話,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不過,中國製造2025,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理想,更是一個明確的目標,為此,國家已經為中國製造這個東方小巨人開出了一張清單,指明了發力的方向。

首先是給小巨人減輕負擔。減掉各種不必要的政府行政審批,減輕企業稅負,減少各種行政干預,讓它能輕裝上陣。

其次是為小巨人增加裝備,增加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率,增加戰略新興產業比重,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中國製造核心競爭力,讓他從過去的單靠力氣掙小錢,變成靠科技掙大錢。

為了幫助小巨人走得更穩,跑得更快,國家的助力也不少。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出海投資;開拓國內消費市場,挖掘居民消費潛力,這些都為中國製造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製造 十年磨劍為2025

中國製造已經不是製造業自己的事情了,它跟產業政策、創新機制相關,也跟開放條件、消費環境相關。中國製造的進步與差距都顯而易見,這還是典型的年輕人的特徵,不過年輕就好。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製造者生產什麼,大家就賣什麼的階段了。現在是消費者想買什麼,生產者就圍繞著什麼,來比拼敏銳和能力的時代了。所以,關心中國製造,就得關心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關注消費環境和消費政策。新常態之新,或許就在這裡。

七問中國經濟之四:外資進退間

七問中國經濟之五:如何突破改革障礙?

沒有核心「零部件」 撬不動整個高科技

關鍵技術落後,不僅高端製造業競爭處於劣勢,也拖了基礎研究的後腿

《 中國青年報 》( 2012年12月04日 03 版)編者按

當下,在高校流傳一句話,一流學生讀金融、二流學生念IT、三流學生才讀工科。工科生畢業後,也有部分繼續逃離工科。這就出現了一種悖論,一方面是網路上「愛國」和「漢奸」的口水戰,一方面,國家科技騰飛極其渴求的優秀工科生卻供不應求。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告誡世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此語令人深思。如何讓中學生的家長支持孩子學工科、工科生大學畢業也能進入國家最需要的領域?教育作為人力資源儲備的重要力量,又如何集中優勢兵力,攻克關鍵技術的難關?

本版從今天起,刊出一組報道「投身工科·一種可以選擇的愛國方式」,試圖揭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科技差距到底在哪裡?作為胸懷一腔愛國熱血的年輕人又該具體做些什麼?

最近,一篇標題為《難道我們連iPhone也要抵制?》的帖子略顯另類——發帖人是北京一家科研院所的研究員,他附上自己iPhone4S的圖,寫道:從液晶面板、快閃記憶體、藍牙到相機模塊,背後貼的都是東芝、夏普、索尼、TDK、精工愛普生等日本供應商的logo,還不能說是日本貨嗎?

再來看中國擔任的角色:iPhone大多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組裝,而曾轟動一時的《捕捉蘋果全球供應網路利潤》的數據顯示,每一部iPhone,作為理念設計方的蘋果公司可以賺80多美元的利潤,掌握關鍵零部件製造技術的日本公司可以賺20多美元,而作為組裝廠的中國只能賺幾美元。

這位不願具名的研究員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發帖是為通過這個形象的例子,讓那些一味抵制日貨乃至「打砸搶」的人看看,中日科技的差距到底在哪裡,而作為年輕人的他們,又該具體做些什麼。

在科技工作者嘴裡,有關釣魚島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高科技——精密器械、半導體、微晶元、發動機控制項、ABS、安全氣囊等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都成了決定科技制高點的核心關鍵點。

在一年多以前的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在遭受核污染痛苦時,依賴日本核心技術的中國一些相機加工廠也在飽受鏡片組配材料短缺的煎熬。

正是因為這樣的差距,在中國製造業,「產業升級」成了最緊迫的呼聲。

我們能造出人體大的原子彈,卻未必造得出一個心臟大的發動機就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彩電市場盤點結果顯示,日系品牌大幅衰退50%,家電中韓對壘新格局初成。隨後,便有媒體發出「歡呼聲」。

當天,中國社科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就在微博上「潑了一盆冷水」:「日本製造業經濟體是很強大的。索尼、松下、夏普不能代表日本製造的真正水平,尼康、三菱、川崎、石川島播磨、京瓷這些裝備製造企業才是日本製造的象徵。」

這位曾在日本三井財團——旗下有豐田、東芝、索尼、松下、三洋、NEC等知名公司——工作12年的日本問題研究學者,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這場由島爭引發的貿易戰,要說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利潤的話,莫過於是我們對中日高端技術的差距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4年前,白益民出版了《三井帝國在行動》,書內展現了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闢了一個又一個「戰場」。這本揭開日本財團在中國布局內幕的書,被稱為日本版的《貨幣戰爭》。同時,他在書內重塑了「中國製造」的概念:中國品牌產品的核心零部件如果不是自己的,只能被稱之為「Made in China」(在中國製造),實際上是「Made by Japan」(由日本創造)。

這引起國人對於中國製造新的認識,尤其是從輿論上,開始較為廣泛地對高端製造工業進行觀察和反思。一些民間學者認為:中國能造出一個人體大的原子彈,卻不一定能造出一個心臟大的發動機。

這種說法雖然誇張,但也不乏一定的事實依據。

比如被視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發動機,長期以來都是中國飛機製造的軟肋。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支線項目部副部長謝燦軍用時間來形容這種差距,「相差20年」。

這位曾參與我國第一架完全自主設計研製的支線飛機的專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一市場處於高度壟斷狀態,特別是運用於大型客機和運輸機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市場幾乎全由羅爾斯羅伊斯、普惠、通用等歐美巨頭集團所掌握,而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賴進口。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位高鐵工程師就親歷過一次「差距」:一次動車啟動前的例行檢查中,他發現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只亮燈不走秒,向總部報告後,反饋的解決辦法是「待命」,換句話說,「什麼也不能做」。後來,他了解到,控制器被系統提供商西門子卸下來,自行拿回國內去修,「我們連看的機會都沒有」。

這也就成了白益民所說的「國外控制關鍵零部件,中國只是組裝廠」。

「零部件」的製造也是一種創造

當然,中國也有撿到「零部件」的時候。有學者這樣形容其過程:中國的產品升級大多是跟在發達國家後面,發達國家的產業在某一品種上賺足了錢,認為不值得做下去了,就把產品、設備和生產工藝一起轉賣給中國,他們仍然掌握關鍵的零件和原材料供應地,並繼續發展更新的產品。

其結果是,馬太效應讓中國在高技術領域愈加落後。

事實上,這樣的說法也深得一些基礎研究領域科學家的認同。甚至,在他們看來,「零部件」的製造也是一種創造,而正是一些「零部件」的落後,讓國內的基礎研究也跟著落後。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院長高抒就曾提出過這樣的問題。早在兩年前的全國政協大會上,他便直言:「目前我國海洋船上所有的觀測儀器、設備,不說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八九十都依靠進口。」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高抒說,與實體產業的「零部件」相比,基礎研究實驗室里的儀器、設備看起來微不足道,實際上,卻可以推動基礎研究水準的提高,以至於推動新方法、新技術的建立。

兩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哈勃望遠鏡的發明,揭開了人類對星系研究的序幕;生物質譜的誕生,催生了蛋白質組學等生命科學研究的革命。

已逝的「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曾經這樣公開表述:能不能創造高水平的新式科學儀器和設備,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

然而,國內儀器儀錶的研製現狀卻不容樂觀。在一次中國技術市場年會上,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就指出,由於科研儀器對外依存度過高,我國的科學研究存在嚴重的「空心化」現象。

中國科協的一份調查也顯示:社會上正在應用的90餘種主體分析儀器中,我國只能生產20餘種,不到總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學專用儀器有80餘種,我國商品化的只有6種,目前在研的10多種,與市場需求相差很遠。

參與這項調查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在技術上,現有國內中低檔產品大部分可以替代進口產品;但高檔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即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與國外產品大約相差1~2個數量級。由於中國對儀器的基礎技術和製造工藝的研究不夠,一些影響可靠性的關鍵技術,如精密加工、密封等技術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某些產品,特別是高檔產品的性能不夠穩定和可靠。

「國外拿著更高精度乃至另一種測算方法的儀器去做實驗,而我們還處在更粗糙乃至落後演算法的階段,能產出更超前的原始創新嗎?」這位專家問。

教育行政和科研管理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差距。一個月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還專門在北京召開了題為「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發展戰略」的論壇。去年,科技部、財政部更是聯合啟動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中央財政一年下撥8個億,並對外稱將連續滾動支持。

中國急需加強的三大領域:機械、化工和電子

劉燕華說,創新工具就好像現代化武器的製造廠一樣,科研有沒有底氣在於有沒有工具。

那麼,這些讓人有「底氣」的工具到底都包括哪些?

「材料、數控機床。」這是白益民給出的答案。這也是他從此次釣魚島事件中得到的結論。

在整個事件的輿論報道里,一個細節引起他的注意。當媒體在報道日本產品在中國「全線潰敗」之時,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10月日本對中國汽車、汽車零部件、摩托車和電子電器出口分別同比下滑82%、30%、76%和20.4%。在汽車零部件、電子電器等涉及高精端的材料,以及涉及工業工程生產線的領域,中國進口量仍未減少太多。

這意味著,在某些科技領域,中國在短期內無法擺脫對外依賴。白益民認為,這些領域正是那些決定科技制高點的「零部件」。

同樣專門研究日本問題的專家任沖昊給出的答案是:在機械、化工和電子三個領域。這位「80後」作家因在今年出版了一本《大目標: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政治協商》而備受關注。

之所以選擇這三個領域,任沖昊說:大眾媒體往往將計算機等劃分到高科技,而將機械、化工等歸到傳統技術中,但在他看來,如何利用計算機即自動化布局下的機械、化工等傳統技術才是真正的科技制高點。

比如,老式機床和數控機床的一個重要區別是:以前的老式機床是用滑軌、絲杠這些部件進行引導,把它們的加工精度複製到工件上;現代數控設備則是用計算機進行微控制,來模擬一部分導引部件的功能。

比起手工和代替手工的非智能機器,智能機器不但可以製造出更多其它品種的機器,也可以造出更好的機器,而這就是傳統意義上所說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對於絕大多數民眾而言,在消費即滿足生活需求之時接觸到的往往是那些高科技的附屬品,而非高科技本身。而這些則是整個工業體系中的科技制高點,用任沖昊的話說,「造機器的機器」。

核心技術對中國人是封閉的,我們想山寨都山寨不了按照任沖昊的說法,如果一個國家過分享用消費品市場或是滿足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零部件」的研發,那麼,國家在整個世界的工業框架里,只能擔任提供低廉勞動力和消費市場的角色。

在留學時創作的《刷盤子,還是讀書》一書中,任沖昊與合作者提出一個形象的觀點:以海外留學生最常見的兩種行為——刷盤子和讀書,來比喻一個國家工業化道路的兩種模式。

「刷盤子」指的是追逐可以輕鬆獲得的短期利益,「讀書」指的則是國家或企業為了獲得產業、技術、信譽上積累,需要巨大的艱辛和忍耐。前者是出賣知識、技術,以技術力提高為目標的模式;後者則是出賣資源、簡單勞動,以GDP速度為目標的模式。

他們呼籲:不放棄刷盤子,但更要堅持讀書。換句話說,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未來發展的關鍵必須是自主創新,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院士預測中國經濟將轉向新模式: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模式。而這也被看作中國在一定程度上要將「科技」「封閉」,即倒逼自己,艱苦卓絕搞自主創新的一個信號。

一些「零部件」必須要靠自己「鑽」出來。一個相機企業裡面的段子或許能說明其緊迫性:中國人一直艷羨尼康相機的鏡片設計和製作工藝,日本人卻開玩笑說,這是中國人唯一山寨不了的產品。

世界貿易組織《2006世界關稅報告》更是給了一個直觀的對比:在中日韓三國主要產業的RCA(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中,中國在農產品、水產品、紡織、服裝等領域處在領先位置,尤其是紡織和服裝,比日韓多了兩三個點;在鋼鐵、化工、汽車、機械等領域,日韓不相上下,卻都把中國拋在腦後;差距最大的是在汽車,日本領先中國2個多點。

此外,報告還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家用電器、電氣零件、通用機械設備的生產規模大了許多,然而,在技術含量較高的專用機械設備上,中國的貿易逆差有132億美元,除了對日本有80億美元逆差,對韓國也有16億美元的逆差。

在任沖昊看來,紡織、服裝等領域的規模擴大值得欣喜,但必須要認識的是,如果在機械設備、電子技術等領域拿不到核心技術,那麼在家用電器等領域的優勢也將很快化為泡影,因為,中國的家用電器中就有他國的核心技術如影相伴。

換句話說,沒有這些關鍵的「零部件」,即便是趕上了科技大潮,也很難撬動整個高科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胡偉武十分認同這一說法,這也是他本人為何要花費10年專攻「龍芯」的原因所在。

媒體上經常見到這樣的說法:中國的產業升級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里,具有國際化的特點。胡偉武卻告訴記者,諸如材料、生產線領域的高科技是一種「封閉」的研發,至少,是在國際市場上買不來的。

如今,與老一輩科學家造原子彈的時代不一樣了。在晶元以毫米計、線路以萬計算的電子世界裡,「逆向工程」的方法似乎已經難以奏效,而留下來的仍是艱苦卓絕。

一位在豐田工作的員工辭職後,在網上發了一篇稱讚日本人嚴謹認真的帖子。帖子里提到,在日系公司,他的研發許可權比起日本同事要小得多。

讓這個27歲的中國青年「刻骨銘心」的一個細節是:每到產品和技術測試時,擺在他面前那些簡單的測試用例,只是程序化地教他這個「研發工程師」一步步做什麼。

努力的方向已經在擺在面前,眼下我們已經沒有其他捷徑可走了。


推薦閱讀:

作為投資者,眼光和膽略尤為重要!
央行:中國11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22.3萬億元
互聯網真的去中心化嗎?
對《高思在雲》的思考
一、中國奇蹟可以複製嗎?中國的經濟的發展到底可推廣嗎?如果不能推廣,如何理解?

TAG:中國 | 經濟 | 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