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養老問題的對策與措施
第一個方面,關於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比重情況及趨勢
1、老年人人口數量及比重逐年增長
2001年9月,該鎮對特困老人生活狀況進行過全面調查,當時全鎮總人口47940人,60歲以上老年人達7833人,佔16.3%;2006年開展獨居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總人口47864人,60歲以上老年人9568人,佔20%;截止2008年底,全鎮總人口47629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11245人,佔23.6%。上述數字表明,2001年---2006年的五年間,全鎮總人口沒有增加(減少76人),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增加了1735人,老年人的比重增長了3.7個百分點;2006年---2008年的兩年間,全鎮總人口略有減少(減少235人),而60歲以上老年人增加了1677人,老年人人口比重增長了3.6個百分點。
2、老年人的年齡結構更趨向老齡化
從2001年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和2008年常住人口戶籍情況統計比較看,七年間,老年人的年齡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更趨於老齡化。2001年,60—79歲的中、低齡老人為6876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為956人,百歲老人1人;2008年,60—69歲的低齡老人為6252人,70—79歲中齡老人為3511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為1479人,百歲老人3人。從這兩組數字不難看出,80歲以上高齡老人人口的增加速度比中、低齡老人增加速度快,2008年中、低齡老人比2001年增加了2887人,增長42.3%,高齡老人增加了523人,增長56.8%,高齡老人的增長速度比中、低齡老人的增長快14.5個百分點。
導致該鎮人口快速進入老齡化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計劃生育政策促使生育水平不斷降低,新出生人口逐年減少;
二是經濟狀況的好轉,帶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使中老年人的整體身體狀況良好發展,壽命不斷延長;
三是重視教育投入、重視子女的培養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幾代的年輕人都以絕對多的數量通過求學或父母的經濟實力進市入城安家樂業,最終導致新生代越來越少,總人口逐年減少,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不斷上升,因此,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第二個方面,目前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1、目前養老保障的基本狀況。可以概括為:老有所醫基本有所保障,老有所養較以前相對安定。
一是老年人老有所醫基本有所保障。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2009年,該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參保率達到100%。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40885人,每人每年100元的保費,由個人繳納20元,鎮財政負擔38元,其餘42元由市以上財政負擔。另有392個五保戶、644個低保戶、189個重點優撫對象的保費全部由市以上財政負擔。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5357人。此項保險最高個體報銷限額為6萬元,2008年該鎮結算報銷總額達300多萬元。
二是在老有所養上只能說部分享受養老保障。今年,農村推行了新農保制度,該鎮有7000多人蔘保,其中老年人有1256人。最高投保額為49500元,最低的8250元,即投即領的521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4538人,已有235個老年人享受退休金。享受新農保補貼的4782人,60---70歲的每月25元,70歲已上的每月50元。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老年人和五保老人達到了應保盡保的要求。2008年五保戶392人,集中供養的50人,供養標準為每人每年2400元,分散供養的每人每年1800元。2008年低保戶中的老年人為225人,保障總額為273000元。此外,還有400多名老年人享受計劃生育獎勵扶持金,生活特別困難的老年人能夠得到及時救助。
2、老年人養老存在的問題。
一是機構養老規模小,集中供養率低。目前該鎮僅有一所幾十個床位的敬老院,五保老人到敬老院入住率只有13%(五保戶392人,集中供養50人),按照集中供養率達60%以上的要求相差甚遠。分散供養的五保戶住房條件差,生活質量差,那些有子女但子女長期在外謀生的獨居老人更不可能獲得機構養老的機會。
二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沒有真正付諸實施。這項工作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相當重視,推進的力度也比較大,而且納入民政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但為什麼居家養服務機構一時還難以建立,養老服務工作還難以推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政府注重的是行政推動,但沒有資金扶持;(二)目前廣大農村幹部的工作重點、工作精力以及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還沒有達到這個條件。當經濟高度發達了,基層幹部自然能轉移部分精力顧及人性化管理,抓和諧社會創建,同時也會有足夠的財力去建立服務機構、隊伍,落實保障服務人員的經費,這也是最根本的問題。06年該鎮對獨居老人生活狀況的調查結果也令人堪憂,70歲以下的獨居老人477人,71—79歲的687人,80—89歲的433人,90歲以上的48人,身體狀況較好的只有55人,身體狀況一般的1180人,較差的410人,所以說目前農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擁有一支龐大的隊伍,迫切需要農村基層組織建立起家庭式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
三是新農保參保覆蓋面小,保障水平低。目前全鎮新農保參保的老年人只佔老年人總數的13.3%(1491︰11245),尚有86.7%的老年人完全依靠傳統式的家庭贍養,尤其是80後的獨生子女,面臨著承擔四個老人的贍養義務和1—2個子女的養育責任。子女的贍養壓力很大。
四是商業養老保障模式僅在大城市和極少數經濟相當發達的農村能夠推行和發展,在本地區,對興辦商業養老機構至今無人問津,一時很難推進實施。
3、老年人養老問題的應對措施(建議)。
總的原則是按照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為依託,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模式不變。具體有幾點建議:
(一)繼續鞏固家庭養老這一基礎不動搖。
家庭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國無論是社會制度的變遷、家庭結構的變化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始終保持著傳統式家庭關係,父母有養育子女的責任,子女有贍養父母的責任,代代相傳。儘管往後的家庭人口結構是「421」的常規模式,子女贍養壓力不斷增大,但法律賦予的義務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丟,要繼續通過宣傳法律法規、倡導文明新風、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等形式,進一步確立子女的贍養責任和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基礎保障。
(二)鼓勵和支持低齡老人老有所為,走積極養老之路,盡量減輕家庭養老負擔。
老年人在未老之時和進入低齡老人階段要通過養老保險儲備自籌養老金,或通過適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掙得一些收入充當日後的養老金,以減輕子女的贍養負擔。
(三)加快社區養老服務建設。
要進一步完善社區養老服務政策,政府在加大行政推動的同時,也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一是服務機構隊伍建設;二是服務設施建設。村莊建設、小城鎮建設規劃,都要充分考慮到人口老齡化趨勢,合理規劃社區藍圖,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諮詢、購物、清掃、陪伴、護理、緊急救護等各種服務,並為老年人的健體、康樂、文化等社會活動的需求提供條件,逐步建成適合農村特點的多功能、多層次、多項目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四)適度發展養老機構。
政府要繼續加大對敬老院等養老、安老機構和設施的投放力度,逐步提高集中供養率和居養水平。同時要鼓勵和扶持社會民辦公共養老機構,要象招商引資一樣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發展市場化的公共養老設施,形成對空巢、獨居等家庭養護困難老年人的救助保障體系。
(五)要進一步加強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
現行的新農保政策,給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以一定的優惠政策,但由於大多數農村家庭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大多數老年人暫時還無法享受到新農保的優惠政策。要進一步加大各級財政扶持力度,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讓農民看到實惠、得到實惠,才能調動農民的投保積極性。要改變現行的新農保全部由個人繳納的做法,實行與城鎮養老保險一樣的由「國家、集體、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以逐步消除或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實現資源相對共享,體現社會公平,切實解決好農民的養老保障問題。
推薦閱讀:
※護理坐輪椅的老人您一定要知道這四點技巧!優秀護理員必看!
※來了!最全最新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指南!(需收藏)
※居家養老服務團隊建設有秘訣!您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智能化醫養結合---實現養老、敬老、孝老
※一個標準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應有那些服務?快來看國家是怎麼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