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地道、人道合一

來源:http://hi.baidu.com/bala8888/item/64ba8650f3dd12dfd48bacde通行本《繫辭傳》有「道」字29個。如:「乾道」、「坤道」、「三極之道」、「天地之道」、「道濟天下」、「晝夜之道」、「陰陽之道」、「君子之道」、「道義」、「顯道」、「變化之道」、「聖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形上之道」、「日月之道」、「小人之道」、「為道」、「道」、「天道」、「地道」、「人道」、「其道」、「易之道」。我們可以將這些「道」簡單地歸納為四類:a、天道;b、地道;c、人道;d、易道天道與地道合而言之曰「天地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合而言之曰「三極之道」。天道包括日月之道、陰陽之道、變化之道。地道包括晝夜之道、變化之道。人道包括聖人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易道包括乾道、坤道、三極之道、形上之道、陰陽之道、變化之道、天下之道。易道是聖人將天道、地道、人道對象化、符號化、神秘化、系統化、關係化的產物,因而我們說易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結晶。  為了論證《繫辭傳》的易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觀點,我們先對「道」字進行解釋,然後再按照《繫辭傳》「道」字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新的解釋。  「道」之古義有二:行走之路;人之主張。《說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從chuò@①從首……@②,古文道從首寸。」「所行道」者,路是也。古文道字「從首寸」者,人之主張之謂也。首,頭腦之謂也。寸,尺度、準則是也。頭腦中的尺度、準則,是為主張。道之由路引申有方向、規範、規則、規矩、規律、道義等義;由主張引申有運行、學說、道理、道路、方法、引導、倡導等義。《周易》中的「道」字,無非「道」之古義及其引申義而已。  有了對「道」的上述的理解,我們便有了對《繫辭傳》「道」字進行詮釋的基礎。  乾道 坤道  見於《繫辭傳》第1章。「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吳澄:「乾成男者,父道也。坤成女者,母道也。左起震,歷離,歷兌,而終於乾;右起巽,歷坎,歷艮,而終於坤。故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句總之於後也。」這是從先天卦圖的角度對「乾道」「坤道」所給予的詮釋。是根據上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所作出的推論。孔穎達:「八卦既相推盪,各有功之所用也。鼓動之以震雷離電,滋潤之以巽風坎雨,離日坎月運動而行,一節為寒一節為暑。」孔氏將日月與寒暑合而為一,似未通「日月運行一寒一暑」的文意。似應理解為「運之以日月,行之以寒暑」。艮山為寒,兌澤為暑。其主語為八卦。這樣一來,我們就非常容易理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這句話了。這句話與上文文法統一後便可寫成「成之以男女」。如果上文文法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文法統一,上文便可以寫成: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震道鼓雷,離道鼓電;巽道潤風,坎道潤雨;離道運日,坎道運月;艮道行寒,兌道行暑;乾道顧男,坤道成女。  這裡的「道」我們可以理解為「相摩」「相盪」,具有「運動」「變化」的意義。這裡的「道」同《說卦》上的「一索」「再索」「三索」的「索」相輔相成,意義相近。「運」「行」「成」就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相摩相盪的具體形式,雷霆風雨日月寒暑男女就是八相摩相盪以後所顯現的卦象。何楷說:「自『天尊地卑』至『變化見矣』,是因乾坤而推極於變化;自『剛柔相摩』至『坤道成女』,是又因變化而溯原於乾坤。」可見何氏並未讀懂「天尊地卑……坤道成女」這一段話是講客觀存在同創造八卦的關係以及八卦如何反映天象、地形、人情的這樣兩個方面的問題。前一個問題涉及到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後一個問題涉及到符號學的問題。這二者又是相互聯繫的。當然《繫辭傳》的作者是不自覺地涉及到這些問題的。《繫辭傳》的作者的本意只是討論作卦與觀卦玩卦這樣兩個問題,從而進一步論證「繫辭」的一系列問題。但是「乾道」「坤道」卻反映了「天道」「地道」「人道」合一於「易道」的這一看法。「乾道」「坤道」的「道」可以訓釋理解為「運行」。乾的卦象象徵天、父、陽、剛。坤的卦象象徵地、母、陰、柔。「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意思是:乾卦的陽剛之爻運行於坤卦的陰柔之爻中相交而產生長男卦震卦,坤卦的陰柔之爻運行於乾卦陽剛之爻中相交而產生長女卦巽卦。因此「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天道、地道、人道符號化於易道之中的思維和存在同一的結晶。  三極之道 見於《繫辭傳》的第2章。「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這裡的「三極之道」,孔穎達解釋為「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蔡淵解釋為「太極之道」。朱熹謂「三才各一太極」。俞琰曰:「三極之道,言道之體;三才之道,言道之用。」事實上這裡的「三極之道」就是「三極之象」。三極之象,意即三極的準則、法則、規則、規律。「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陸績解釋說:「天有陰陽二氣,地有剛柔二性,人有仁義二行。六爻之動,法乎此也。此三才極至之道也。初、四,下極;二、五,中極;三、上,上極也。」朱熹說:「六爻:初、二,為地;三、四,為人;五、上,為天。動,即變化也。極,至也。三極,天、地、人之至理。」不管是陸績的分類法還是朱熹的分類法,都一致認為是用六爻符號來表示天、地、人三才。這就說明了天、地、人變化、運動的準則、法則,或者說規律是統一於「六爻之動」之中的。無疑這是天、地、人合一於《易》的產物。  天下之道 天地之道 晝夜之道 道濟天下 分別見於《繫辭傳》第4、11、13章。「《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這裡的「准」,帛書作「順」。「通乎」,帛書作「達諸」。「天地之道」,帛書作「天下之道」。「與天地相似,故不違」,帛書作「與天地相校,故不回」。「道濟天下」,帛書作「道齊天下」。「相似」「相校」「不違」「不回」「准」「順」都含有「齊一」的義蘊。這帛書《繫辭傳》的一個「齊」字更加明確地道出了《繫辭傳》作者「天道」「地道」「人道」合一於「易道」的思想體系。所以《繫辭傳》第11章寫道:「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冒天下之道」就是「包含天下之道」。冒,包括。這裡的「道」,朱熹解釋為道理。《朱子語類》:「古時民淳俗朴,風氣未開,於天下事全未知識,故聖人立龜與之卜,作《易》與之筮,使人趨吉避害以成天下之事,故曰開物成務,物是人物,務是事務,冒是罩得天下許多道理在里。」「讀《繫辭》者,須要就卦中一一見得許多道理,然後可讀《繫辭》也。蓋《易》之為書,大抵皆是因卜筮以教,逐爻開示吉凶,將天下許多道理,包藏在其中,故冒天下之道。」《易》包括了天下之道,就是說,易道廣大悉備無所不包。  陰陽之道 君子之道 見於《繫辭傳》第5章。「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這裡的「繼之者善也」,帛書作「系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帛書作「成之者生也」。陰陽之道,是生生之易道的核心。帛書卷後古佚書《易之義》開宗明義寫道:「《易》之義,唯陰與陽。」全篇討論陰陽卦象的道理。「一陰一陽之謂道」意思是陰陽運行變化叫做道。因此「一陰一陽之謂道」側重於天道的自然規律及其運動變化法則。這就是宋明道學家所謂道(即理學家所謂理),也即《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中的「理」、「性」、「命」的全部內涵。也就是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包含了「天理」「天性」「天命」三個義項。也就是說,陰陽之道是自然之道,是生生之道,人們繼(系)這自然之道就會具備善良的品德,造成完美的人生,達到富有大業、日新盛德的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聖人根據這種生生不息的陰陽之道創造易卦,成此一陰一陽生生不息的天象畫出了《乾》卦,效此一陰一陽生生不息之法畫出了《坤》卦,極此一陰一陽生生不息的關係(數)以預測未來,創造了占卦的方法。這一切都是將陰陽(地天)之道合於人道、易道而創造出來的神妙功用。是對「《易》與天地准」「道齊天下」的具體論述。在這裡「陰陽之道」「君子之道」與「生生之道」(易道)完全合一了。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君子之道就是能夠繼承天道、用天道造就自我的理想的完美的人道。具備這種理想的完美的人道的君子觀察分析接受施行天道的「一陰一陽」規律後達到了「善」與「性」合一的境界,而不象「仁者」「知者」那樣偏執,更不象「百姓」那樣「不執」而是「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潘士藻說:「善者性之原,性者善之實。善、性皆天理,中間雖有剛柔善惡中偏之不同,而天命之本然無不同。」《折中》案:「聖人用『繼』字極精確,不可忽過,此『繼』字,猶人子所謂繼體,所謂繼志。蓋人者,天地之子也。天地之理,全付於人而人受之。猶《孝經》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者是也。但謂之付,則主於天地而言;謂之受,則主於人而言;惟謂之繼,則見得天人承接之意,而付與受兩義皆在其中矣。天付於人而人受之,其理既無不善,則人之所以為性者,亦豈有不善哉。故孟子之道性善者本此也。然是理既具於人物之身,則其根原雖無不善,而其末流區以別矣。如下文所云仁知百姓者,皆局於所受之偏,而不能完其所付之全。故程朱之言氣質者,亦本此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惟《繫辭》此語為言性與天道之至。後之論性者,折中於夫子,則可以息諸子之棼棼矣。」胡炳文說:「在造物者,方發而賦於物,其理無有不善。在人物者,各具是理以有生,則謂之性。其發者,是天命之性;其具者,天命之性,已不能不麗於氣質矣。仁者、知者、百姓,指氣質而言也。上章說聖人之知仁,知與仁合而為一;此說知者、仁者,仁與知分而為二。」他們都忽視了「天道」「地道」「人道」與「易道」合一於「《易》之義,唯陰與陽」的成象效法於「乾坤」模式的這一重大的思想文化現象。  「君子之道」又見於第8章。「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這裡的「道」含有原則、方法等意義。韓伯說:「君子出處默語,不違其中。其跡雖異,道同則應。」君子之道包括君子的行為、語言、交際原則及其方法。其行為原則是「或出或處」,其言語原則是「或默或語」,其交際原則是「二人同心」。施行了這些原則就能達到「其利斷金」「其臭如蘭」的理想境界。其原則包含著相應的方法。  道義 見於《繫辭傳》第7章。「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帛書作「天地設立,《易》行乎其中。成生存存,道義之門」。這裡的「道義」就是生生之易的陰陽之義。天地設立,即乾坤設立。俞琰說:「人之性,渾然天成,蓋無有不善者,更加以涵養功夫,存之又存,則無所往而非道,無所往而非義矣。」項安世說:「此章言聖人體《易》於身也。知窮萬理之原,則乾之始萬物也;禮循萬理之則,則坤之成萬物也。道者義之體,智之所知也;義者道之用,禮之所行也。」項氏不明此乃《繫辭傳》作者將「天道」「地道」「人道」納入「易道」之中所致,故有「聖人體《易》於身」之說。  顯道  出現於第9章。帛書《繫辭傳》所無。「顯道神德行」,朱熹謂「道因辭顯,行以數行」,割裂了「德行」。這句話應該理解為「明道才能使德行完美」。「神」是保持(神佑)的意思。「顯道」即「明道」。明白天地人合一於易道,才能取得神靈佑護,使自己達到德行完美的境界。項安世說:「天道雖幽,可闡之以示乎人;人事雖顯,可推之以合乎天。明,可以酬酢事物之宜;幽,可以贊出鬼神之命。」項氏斯說勝於朱子。  變化之道 見於《繫辭傳》第9章。「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帛書無斯語。變化之道,有四種解釋。一、變化的規律法則。二、筮卦法則。三、神的行為變化規則。四、不為而自然。質而言之「變化之道」就是天道陰陽、地道柔剛、人道仁義在六爻之變、三極之道的卦圖上的消息、盈虛、升降、承應、往來、上下等變卦法則。這些法則是天道、地道、人道法則的符號化、系統化、理論化的結果。  聖人之道 見於《繫辭傳》第10章。「《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這裡的「聖人之道」就是筮卦占吉凶的原則,即聖人創建的易道。所以朱熹說「四者皆變化之道」。但不是「神之所為者也」,而是聖人(筮人)創造出來並必須遵守的易道的四條原則。何楷曰:「此章與第二章觀象玩辭觀變玩占相應。」「言」是筮人所言,筮人的言語必須根據卦辭、爻辭而發,不能亂編胡說。筮人的動作(舞蹈)必須依據卦爻的變化去進行,不能亂舞瞎跳。筮人的用具筮策筮盤的製作要根據六、七、八、九四象,不能隨意製造。筮人的決疑要根據卦爻辭的占語來進行,不能亂猜瞎說。  日月之道 見於《繫辭傳》第13章。「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這裡的兩個「道」字都可以理解為「運行」「運動」,是「貞勝」「貞觀」「貞明」「貞一」的對象。四個「貞」字,帛書均作「上」。「貞夫一者也」,帛書作「上觀天者也」。  小人之道 見於《繫辭傳》第16章。「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這裡的「道」相當於「政治秩序」。其分別君子與小人的政治秩序的標準是「一君而二民」與「二君而一民」。這是中國封建專制的理論芻型。而這種君民關係又是用陰陽符號組合而成的陰卦、陽卦來表示的。這就是「易道」與「治道」(人道之一)的合一。  為道 見於《繫辭傳》第20、21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朱子語類》:「《易》不可為典要,《易》不是確定硬本子。揚雄《太玄》排定三百五十四贊當晝,三百五十四贊當夜。晝底吉,夜底凶,吉之中又自分輕重,凶之中又自分輕重。《易》卻不然,有陽居陽爻而吉底,又有凶底;有陰居陰爻而吉底,又有凶底。有有應而吉底,又有有應而凶底。是不可為典要之書也,是有那許多變,所以如此。」「為道也屢遷」是指《易》道原則的靈活性。「柔之為道」是指陰柔之爻的變化。  道 見於第20章和第5章。「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陸績說:「天道有晝夜日月之變,地道有剛柔燥濕之變,人道有行止動靜吉凶善惡之變。聖人設爻以效三者這變動,故謂之爻者也。」這裡的「道」是指易道。陸績說得很清楚,易道是對天道、地道、人道的摹寫(「聖人設爻以效三者之變動」)。  形上之道 見於第12章。「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這個「道」,朱熹也將其解釋為「道理」。《本義》:「卦爻陰陽皆形而下者,其理則道也。」《朱子語類》:「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個道理;器是形跡,事事物物亦皆有個形跡。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則就是規則,法則、原則、準則。  其道 易道 見於第23章。「《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南軒說:「既懼其始,使人防微杜漸,又懼其終,使人持盈守成,要之以無咎而補過,乃《易》之道也。」高攀萬說:「一部《易》原始要終,只是敬懼無咎而已。故曰:懼以終始。無咎者,善補過也。《易》中凡說有喜、有慶、吉、元吉,都是及於物處。若本等只到了無咎便好。」其道甚大,就是《易》道甚大。這主要教人如何運用易道以保幸福平安。  天之道 見於第11章。「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此處的「天道」,朱熹解釋為「理」。《朱子語類》:「聖人既具此理,又將此理就蓍龜上發明出來,使民亦得前知而用之也。」  天道 地道 人道 見於第22章。「《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朱熹說:「三畫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爻為天,中二爻為人,下二爻為地。」項安世說:「言聖人所以兼三才而兩之者,非以私意傅會。三才之道,自各有兩,不得而不六也。」將陰陽兩個符號分別組合定位在六個自下而上的位置上,用來象徵天道、地道、人道的變化運動,這就是易道與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理論框架。可以這樣說,《繫辭傳》的「易道」是對天道、地道人道進行對照、比附。類比、綜合後建立起來的理論框架。這一理論框架的特點是:形式化、規則化、符號化、系統化、簡單化、抽象化、關係化、整體化。它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哲人的思維特點和能力。是我們研究解釋學、哲學、符號學、信息學、系統論、控制論的一部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晝夜之道 見於第4章。「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林希元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只是通知晝夜之道。蓋幽明死生鬼神,其理相為循環,晝夜之道也。」姜寶曰:「晝夜之道,乃幽明死生鬼神之所以然。」其實《易》上所說的「晝夜之道」就是時間變化的規律。  易道與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思想在帛書《易之義》與《二三子問》《要》中更為明顯。在《易之義》中是易義與天義、地義、人義(文臣之義、武將之義)、物義合一。義猶道也。而這種易道與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思想在帛書《要》中尤為集中。《要》云:「《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盡稱也,故為之以陰陽;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又(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婦先後盡稱也,故要之以上下;又(有)四時之變焉,不可以萬勿(物)盡稱也,故為之以八卦。故《易》之為書也,一類不足以亟之,變以備其請(情)者也,故謂之易;又(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盡稱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不問於古法,不可順以辭令,不可求以志善。能者由一求之,所謂得一而君(群)畢者,此之謂也。」天地人的陰陽、柔剛、上下、變化……都用《易》的符號語言刻畫描繪出來了,這就是易道與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思維模式。這一思維模式是中國古代哲人的獨特思維方式在中國易學上的反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四句話,不僅是做人做事的法則,而且是修真證道的法則,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語,是老子思想精華之所在。所謂「法」,可作為動詞,是效法、學習的意思。如何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從古至今,有多少人都作過闡述和解釋,但所站角度各有不同,理解也可有所說,但真正從人體生命科學研究和修真實踐學方面來說,還沒有人對它進行解析過。從修真的角度去理解,玄靈修真理法學認為,這四句話所闡述的真義,是修鍊的四大復返先天的過程和階段,直接言明了人如何回歸自然,如何天人合一,以高度的概括和精闢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後天復返先天自然大道的修證法則。這個先天大法理論體系可貫通為:「我法母,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這五大階段。如果從功內解析,也可以把它稱為:「我法於母,人法於地,神法於天,仙法於道,聖法於自然。」這就更詳細、更準確地說明了修鍊的層次和等級的差異,更完整地描述了由後天返先天、由低層向高層的人天合一境界邁進的過程。 在沒有進入「人法地」階段之前,必須有一個「我法於母」的過程。人體是由父母精血而成的後天之軀,從父母身上獲得先天真一之炁,全息性地繼承了父母系中隱顯生理組織結構遺傳的基因信息,經過母親十月懷胎,降生落地,來到人世間。得到母乳的哺育,完成了由嬰兒、孩童、少年至青年的發育成長過程。可以說人身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給,由父母之情所生,由父母養育而成長。正如空凈師所云:「父母一念人成形,菩提原是覺有情。悟徹人根證大道,宏志方能登雲城。」人降生之後,已由先天轉為後天,塵世的繁勞,欲心妄念的損耗,使嬰幼時期的先天狀況逐漸消失。中年之後,先天真炁已變得殘缺不全。人體生命要復還先天,只有通過修鍊,奪取先天真一之炁,使生命質量逐漸復返到娘未生前的嬰兒先天狀態。 修鍊「我法於母」,要在修心養性、攝身養生等方面,效法母性的仁善慈愛之心。母愛是偉大的善德,要像母***護子女一樣去愛護天下眾生,愛一切萬物,做一個真正的善人、仁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修鍊者本應繼承父母仁善之心,不斷克服人心之私,完成後天主觀意識的改造,在三元回歸和三源再造領域,完成「法於母」的過程。同時在命體方面,經過修爻補漏,逐步完成生命再造,達到在母腹中的先天乾健狀態。 「人法地」,是修真的第二步工程。人如何效法地母呢?大地馱載萬物,替我們承擔了一切,提供了一切,人體生命的生存,全賴大地來維持。吃的是大地長的,穿的是大地生的,衣食住行所需,無不是得之於大地母親。可是人類回報給大地的是什麼?只不過是污水糞便之類的東西,死後又把又臟又臭的腐爛了的膿血和敗壞了的朽骨,埋在它的身上,破壞污染她的軀體。人如此對待大地,而大地毫無怨言,不但生生不息地長養萬物,而且還承擔了一切萬物的罪過。人難道不應該效法大地這種大公無私,無所不包的偉大精神嗎? 《易經》「坤」卦形容大地的偉大為「直」、為「方」、為「大」。大地永遠順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大方廣佛」。人類效法大地,還要學習地母勤奮不息的精神。地球一刻不停地在運轉,只消一分一秒停止運動,人類與萬物都將完結。人類效法地球,就應該像《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地永遠是健在地前進,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德行」,像地球母親那樣博大的胸懷,以寬厚的仁愛,賜予人類與萬物以生存的環境和養命的條件。人類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完成自己生命的歷程,地球母親的恩德大無邊。但人類對大地母親多有不恭,不感地母之恩,破壞地球生態平衡,瘋狂掠奪地球資源,殘酷地害其生命,這等於挖地母的心。 地道之德,安靜而柔和,廣博而寬厚,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負載萬物,養育群生,勞而不怨。有功而不恃,慈養萬物而不圖報,地母之德大矣哉。人頂天立地,得天之恩賜而立命,受地母靈氣的滋養而立身,人須臾不能離開地母的懷抱。故應效法地母安靜之德,修心養性,心無妄念,身不妄動,意不妄思,事不妄為。遵循地道的法則,得地母真靜的本體,修身而復命,返歸到至柔至靜的狀態,完成復返先天的第二步功夫。 地球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有山川大海萬物,還有肉眼不可見的地脈、南北極中軸脈和地球核心等許多結構,這些結構在人體一一都有對應。因此,人體要復還先天,就必須使體內生理組織結構效法於地球母親,將經絡系統、經脈系統、軸心系統都要修證出來,與地母同質同頻,與玄源質性系統同頻共振,這樣才能超越地球引力的制約,像地球母親那樣,源源不斷地從宇宙獲取能量。 「人法於地」是一個科學的修鍊層次。比如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這與地球情況完全相符。地球以水養育著群生和萬物,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內的體液就是一種水的特性,是人體生命的重要質元物資。由此可知,修鍊「人法地」的科學性是非常完整的。如何法於地?首先要修「十二經絡」,其次要修「八脈道」,這樣就可以從生理組織結構上,完成「人法地」這個層次的先天變化過程。 地法天,在完成「人法於地」層次後,如何使體內之氣上升到光?如何在信號源、能量源上得到玄源系統的幫助?這是修真進入另一個層次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功法的修鍊者,無論其體內之光有多高,也很難超越地球引力的制約,只有達到「人法於天」(神法於天)的層次後,通過自己的性體才能實現這種超越。通過性體的正修,心的正修,不離正道正法之軌,方可進入天(仙)道層次修證,最終取得正果,登上大成彼岸。 「人法天」(神法於天)、「人法道(仙法於道)」、「人法自然」(聖法於自然),這三個層次都是先天中之先天,是人體生命中三元返歸和三源再造,復返高級層次的先天,通過性命雙修,實現形神俱妙,達到人體小宇宙內環境與大宇宙外環境的相應相合,進而達到更高的佛道聖層次,終而達到人與自然大道完全相融相合的佳境。當修證者完成「人法天」階段的修證任務,以天為母,實現「人法天」也就是「我道法天」。 「天」有兩重含義。對內指人體這一先天小宇宙,對外指天體大宇宙空間不同層次的天。這個天是指真先天,高層次的先天。對修真者而言,是指通過各層次的後天復返先天的修證,各層次修真生理組織,已經實現了第一層次的回復先天。十二經絡通暢無阻,八大脈道皆流注無滯,七丹脈線成功了四脈。在第二層次返歸先天中,已經內成外就,可以進入「我道法天」,天人合一育仙胎的修證。內外先天已經同頻共率,已經摸到了天的脈博。我心合天心,脈律同運行。 「人法天」是法於宇宙的第二層先天階段。天的範疇,有可見的太陽系與銀河系這一時空空間,還有不可見的更大範疇的星系天系統。修真者在完成修心煉己、斷魔歸本,達到無塵無濁,識意與神意基本合一成「圭」字,心性清靜,就必須進入「法天」這一層次,修證太陽系之天心,使內道場的太陽系之心與外空間太陽系的太陽、月亮的場性三元相合,使人身的顯隱生理組織結構與太陽系相合相應。 完成這一層次的天心修證後,還要上升到更大範疇天的核心層次,即通過初級天盤法的修鍊,使內道場的五行發生根本性轉變,繼而又進入「混沌道盤」的中心上,三五合一,三心合一,歸中一體,整體修證,進行我道法天心層次的修證,繼而進入我道法自然層次的修證,內外合一,內外圓融,全息性、整體性地修證「全息軸心」、「全息體心」,使人體小宇宙中慧觀與智觀的宇心、繫心、天心、軸心、形體心、器官核心、細胞核心等等先天後天各層次的心,都能與大宇宙相合相應,同頻共振,達到自由王國的聖境。 運用一元四素全息論的象數理氣來分析,這一階段逆修程序的「數」,是由十二至八,再至四,至此已回到三竅中的第一竅。從幾何學看,是由體、面、線、點再歸於無。返修到此,已經回到了「點」(即竅)上。但從新的層次看,它又是一個新的整「體」。此種「體」的生理組織結構和物質質量,已非經脈層次上的水平,而是進入性命雙修、生命再造工程的丹「體」的修鍊階段。但它還只是一個全息性的胚胎,非常稚嫩,尚需置入「天母」的「子宮」中孕育這個天之嬌子,這就是「歸竅」。這個階段,修真者以天為慈母,孕育於胞宮,人天合一,得天母日、月、星(含地球)精華的滋養,直至胎圓炁足,瓜熟蒂落,真體成就,與天同體,天人合一。人即是天,天即是人,完成一個全新的天脈竅。 天道浩瀚無際,湛泊不動,施於天下而不求報,生長萬物而不求取。天之德輕清,穹窿而高明,湛寂而虛妙,所以三光常耀,四時順序。地法天德,玄黃相抱,陰陽交泰。所以能成就萬物之形,實萬物之質,都是地道順乎天道的變化,成全天之生育而已。故曰「地法天」。 天法道, 道無形無名,無聲無臭,至虛至妙。天地人萬物,皆是大道所生,大道育成,所以大道是天地萬物之母。天若不法道,陰陽便不能升降,變化也不能感應。所以大道流行於三才,變化於闔辟,立萬物之性,復萬物之命,終萬物、始萬物者,都是天法道的妙處。故曰「天法道」。 「天法道」階段,主要是修「理脈竅」。因為道不可言,而言於理。聖人行不言之教,也是以大道之理教化天下。「理」在此處意為先天大道的意思。修證理脈竅,就是一個「天法道」的修證階段,是在完成「人天合一」修證以後,才能進入的「天人合一」的全真修證過程。 天以道為母,從道中獲能而生存。修真者若能像「天母」一樣,獨立於道境之中,再以道為母,實現「我道法道」的實踐,進入第三層次返先天的修證。以道為母,胎兒在道母腹中已為先天,再以道脈線為臍帶,從道母體中獲能,發育成長。道脈是道胎的臍帶,分為臍靜脈和臍動脈,組成「道胎」體內的胎血循環系統。內外皆備,道母的「血」便會源源不斷的注入胎內,「道子」自可育成。 修道脈是人體小宇宙與天體大宇宙相互連結、溝通的紐帶與橋樑,是人體培育大還丹、孕育道胎的第三個層次的返先天過程。內道脈與外道脈,都是這個階段的生理組織結構。這種道脈,有脈亦無脈,無脈實有脈。這兩重脈的修證,並非人力所能為,全憑玄德三千,師助神修,泯識慧智,無為大定,才能修證成功。修理脈竅,就是修真者德志同天性,定慧入仙妙,修為精進,性命雙修,兩者相輔相成,形與質同步地向逆返先天方向變化,而達到一種更高層次的先天境界。理脈竅之理言於天道,其實也是身中之道,己身之形與性已進入道境,身道一體,同質同頻。 這個階段的修證是天人合一成真的修持階段。以數分析,理脈竅是仙道層次的「真一」,道是「一」,「竅」是一;道是點,竅也是點。進入這個階段修證,身、心、法於道而合道,孕於天而生於道。至此我就是「真一」,我就是圓融之「點」。育於道母之仙胞,生於真道之境,長於大道環境中。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均在此一之中。越接近大自然運動的核心,越好像靜止一樣。譬如一個旋轉中的圓形,越接近圓周的地方,運動的幅度越大,而接近圓心的地方,運動的路線越小,而圓心在旋轉的時候,完全不離原地,看起來不動,其實它是整個圓轉動的核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一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更為雄渾無跡的運動境界,實是一種自然法則的功能。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生天生地,鬼神帝聖,都是由道的自然功能所分化,沒有任何人為的因素。道就是一種自然力量的運化,它既沒有為什麼,也不是為了什麼,本來就是這樣,原本未動,無元無終,無前無後,無生無滅;而由這個無生無滅中,本然創造了宇宙天地和萬有生命,形成了生生滅滅的自然現象,產生了時間、空間前前後後的無意識的意識。 「自然」這個名詞,佛家稱它為「法爾如是」,也就是宇宙之本源,就是無假運用,無假作為,無一法可增,無一法可減。道之性本自然。道生男女,而男女有人倫自然之妙。道生萬物,而萬物有自然群分之妙。道生五行,五行有曲直從革自然之妙。月有自然之明,日有自然之照。大道運化天地萬物,無不是遵行自然法則的規律,無不是得自然本源之功,又無不是返歸於本根。故曰「道法自然」。 修證「道法自然」的過程,就是一個法自然的清靜無為,無論修證煉功,還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只須讓一切自然地運變流行,自然的靜,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對了,又何必頭上安頭,作繭自縛呢?東漢魏伯陽真人名著、被稱為千古丹經王的《參同契》,所論述的修道原理和過程,雖然複雜而奧妙,但仍不外乎「道法自然」的大法則。 「道法自然」就是一個大解脫、大自在,破零壁,真無極,碎虛空的修證層次。從前師尊們在言到這一層次法於自然的修證時,都是以「不可名狀」而結束,謂之「道不可言」而無言矣。修者若不能直識本來,看透自然本源的「法爾如是」,即是坐破蒲團,也還是有家歸不得的遊子。 道法自然的修證,主要是混沌竅的修證,是「道中修道」,是道的更高層次的繼續修證。前一個道字可名為「真道」,後一個道字可名為「混沌道」。前面所言的天脈竅已進入道的範疇,而理脈竅和混沌竅已處在道中,向更高道境的邁進。這三竅基本上是一竅。就數理而言,向上還有更多的層次。「天地本無根」,故只能「言盡於此」。 道是以自然為慈母,從自然中獲能而存在。當修者進入道境後,也就具備了與道母相似的功能,實現第四個返先天「我道法自然」層次的修證。自然就是心,是核心,道法於心,「象由心生」,自然之道能化生萬物,萬物皆有道,這個道即由「心」而生。以自然為母,法於自然,也必須修證相應的修真生理組織,才能獲能而成長。這種獲能方法,由於已經返歸在道中,復歸於一中,所以以理竅、混沌竅為核心,唯心是道。在核心中獲能是全息性的,這種「全息裂映式」的物質能量極高,故有碎虛空、破零壁,破零同光,混沌一片,復歸自然之說。《玄機心鏡注》中說:「……成高真之時,功用既至,必先光含影藏,是骨肉都融,神凝形中,名曰天光內燭,此即純陽神氣含身,自然無影……」 我們的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已經通過自身修證,在內觀、微觀中認識了「生物原子核」,實踐了人體核生理學,並且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經驗。這些實踐遠遠超越於現代核物理學。其中生理原子核、中子核的分解和生理核聚合,是現代科學所望塵莫及的。同時先輩們在慧觀、宏觀、宇觀中,認識了宇宙的本「源」,實踐了不用「飛船」的宇宙星際旅行,並且進入宇宙核心進行研究。道家認為「象由心生」,唯心生萬象。這個心就是「一」,就是「道」,就是自然本源。萬物如能得此「一」,歸於本源,形性合一,則會宇宙昇平,世界大同矣。 道家學說自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由內至外,由根到末,由隱至顯,由核心到萬象,象數理氣,整體包容於一真。修真者以此理逆修,歸一返心,回歸自然真境,既完整又科學,只可惜現代科學暫時尚未全部揭示而已。質心為萬物之本,萬物產生的條件,是以質心的確立為前提的,自然界的物質都是以質心為軸,以心的凝聚力為基礎,這個心就是自然的核心。比如幾何學中的畫圓,是以中間圓心為依託。如果沒有這個軸心的吸引運動,圓規就會作無序運動或直線運動,難以划出圓來。所以道家特彆強調核心對萬物的決定意義和主宰作用。 又如道家學說中的古河圖和洛書,它們的核心都是「五」,這個「五」有多層含義,但它的根本點,就在中心那一點,那就是核心。修真學將此「五」稱為「吾」,也就是「我」的意思,也就是真意之「心」。此心是一切形物的本體來源,離開此「五」這個核心,一切物質就無從談起,所以說「五」這個核心是無中生有的本源。這個五以外的圓形分布,都是這個心與形體的和諧統一體,心形合一,才構成了這個萬象萬類的物質世界。 修真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後天復返於先天這一點中,層層先天的返修復歸,最終歸於混沌,歸於一中,並且在一中、在混沌中極化、核化、心化,繼續逆化由太始至太素,由太素至太初,由太初至太易,由太易而歸於太虛。最後達成渾圓一體,聚散自然,聚則成形,散則成炁的最高自然之境。
推薦閱讀:

解讀《天道》中的「神即道 道法自然 如來」這句話~~
天道規律
旺衰真機,天道、地道、人道,空亡、墓庫
《天道》:最成功的牛人,是最善於4G思維的人,大家怎麼看?

TAG:人道 | 天道 | 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