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制止「到此一游」須靠文明力量

制止「到此一游」須靠文明力量(旅遊漫筆)葛 磊《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3年06月01日 第07 版)

(來自法制日報)近幾天,中國孩子在埃及神廟刻下「到此一游」事件在持續發酵。作為一個旅遊從業者,我最初的感受是兩個字:「恥辱」。我不贊成對一個孩子進行道德上的口誅筆伐,但我們需要深刻反思。我以為,在旅遊逐漸成為一項全民消費,在國民大規模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應當預先達成「文明的共識」。中國孩子在刻字的時候,肯定不會意識到這是一種「犯罪」。也許他還得到了父母的默許甚至鼓勵,想必他對國內景區類似的刻字現象已是司空見慣。這與中國人闖紅燈過馬路一樣,明明是錯的,但在一些人的潛意識裡,這種「錯」是可以被原諒、被接受的。我得知幾個埃及中文導遊對這件事情的回應,他們的反映是感到憤怒和難過,甚至「因此厭惡中國人」。在埃及的法律里,損毀文物絕對夠得上「犯罪」。盧克索神廟這件3400年前的古老石雕,有了一個永遠也抹不掉的疤痕,對這種後果,說道歉根本沒有用。事實上,埃及神廟和金字塔上,「到此一游」一類刻字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一個月前,我帶著一批中國的鄉村教師來到埃及,在金字塔、阿布辛貝神廟、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看到了很多不同國家文字的「到此一游」,但是,這些刻字的日期,大多是17、18世紀。我於是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說17、18世紀的西方遊客和現在的中國遊客一樣,不重視文物的保護,肆意塗寫毀壞,那為什麼現在西方遊客隨意在文物上塗寫的案例已經極其罕見了呢?結論是:文明的力量。只有文明的進化,能讓人們漸漸懂得自我約束和剋制。如果文明沒有到達一個比較高的層次,個體行為的「不文明」就絕不是個例。當我們在批評中國孩子刻字的時候,也許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把中國人的臉丟到國外去了,讓我們也跟著蒙羞「中槍」了。但捫心自問,我們沒有闖過紅燈嗎?沒有在野外扔過塑料袋嗎?沒有在電影院磕瓜子說悄悄話嗎?作為一名旅遊業者,我想告訴快速擴容的中國遊客:在準備旅遊攻略之前,不妨先熟悉與掌握「旅行的文明」,這對大家平安和諧地進進出出肯定是大有益處的。什麼是旅行的文明呢?一是「遵守」,遵守最基本的普遍規則。比如說:看見紅燈就停下腳步,公共場所別大聲喧嘩,博物館裡有提示標誌就別開相機,垃圾要丟進垃圾箱,文物古迹上別亂寫亂劃。二是「尊重」,尊重不同文化的習俗和信仰。比如說,在泰國別摸小孩子的頭,進清真寺的時候要脫鞋,和印度人握手千萬別用左手,在加拿大一個人開車別上「多乘載車道」。你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三是「開放」。每一個旅遊者都是「外交大使」,旅行不只是參觀,更是對話,不同文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對話。在旅行中,需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學會欣賞和理解別人,學會自信地和陌生人去交流,才會得到最棒的旅行體驗。
推薦閱讀:

文明沒有國界
性管理:第19個世界艾滋病日的性文明思考
技術大停滯——範式春夢外的陰影(3.2.1-3.2.2)| 資水東流
有一種說法美國即使衰落只允許基督教文明取代他的霸權?南海問題核心其實就是中美問題海堡區?
中華文明在東南亞,為什麼無法佔主導地位?地球知識局

TAG:文明 | 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