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科普:節氣養生】養「收」之始在立秋

今年8月7日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立秋是反映陰陽氣機更替的八大重要節氣之一,標誌著秋季的來臨。立秋15天的三候為:「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時節,白晝仍熱,夜間變涼。恰是一派「青苔地上消殘暑,綠樹陰前逐晚涼」的景象。

立秋乃氣候和氣機不同步的一個獨特節氣,從氣候看,立秋處中末伏時期,暑熱更盛;從氣機看,則由「夏長」轉為「秋收」。故立秋養生,需考慮夏季的暑濕及秋季氣機的收斂兩個特點,從以下方面加以把握。

1、除濕務盡,兼顧健脾、防暑、酸收

立秋時節盛夏餘熱未消,中醫把這個階段稱之為「長夏」,長夏的主氣是「濕」,此時「燥」氣尚未當令,故氣候仍以暑濕為主。

濕氣通於脾,秋傷於濕,臨床表現:

①立即發病,可出現腹瀉、身體困重、乏力等症;

②不立即發病,濕邪伏於體內,至冬季則發生慢性咳嗽等病。

故《黃帝內經》有「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之說。所以,立秋當除濕務盡,濕除才能順利地秋收乃至冬藏。

除濕方法:

①艾灸、三伏貼、刮痧、拔罐等;

②食療當首選薏苡仁、赤小豆、扁豆等;

③健脾祛內濕,山藥亦當先。

內濕由脾所生,故除濕又需健脾。健脾山藥為首選:

山藥:健脾益胃,固腎益精,其色白,又入肺經,順應秋收之機以補肺,是一食三得之佳品。

立秋還需防暑,不僅要防日光直曬的陽暑,更要防受涼所致暑熱內閉的陰暑。此外,立秋氣候雖多濕,但氣機已在收斂,故應順應此秋收之機,在祛濕健脾的同時,多食酸味水果,如葡萄、石榴、獼猴桃、蘋果等。

2、山楂、椰汁、深呼吸,立秋三寶

立秋要為處暑後進一步的養收做好準備:

①首先要祛除身體的各種鬱積,包括胃腸的積滯以及氣血經脈的淤堵,那麼,酸甜可口的山楂就堪當此任。

山楂:味酸能收,還有消積、散瘀、化痰、清胃、防暑、增進食慾等功效,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人群尤為適宜,是為立秋一寶,但消化道潰瘍患者不宜多食。

②再養秋收之氣:秋收喝椰汁,可祛暑解渴、生津利尿、祛風、解毒,還有益氣、潤顏之功,為「養生第一果汁」。中醫認為其秉寒水之氣而能收,色白而能降,對於四季不分明的南方,尤為秋收之至寶。

③深呼吸:秋天是養肺和養收的季節,肺主氣司呼吸,深呼吸本身就可養肺和養收,所以《莊子》有「聖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的說法。多做深呼吸,配合手的動作做上下呼吸導引,不僅有利於秋收及養肺,而且可清除肺中濁痰廢物,故為立秋之寶。

3、秋心為愁,「收穫」對治

立秋陽氣開始收斂,能量開始往地底收藏,而生命的體現就在於能量,沒有能量的支持,所以秋天會落葉。人與自然相應,收斂類似於外在的失去,表現在情緒上就為「愁」,所以秋心為愁。立秋時節很容易愁悶傷感,偶爾的愁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但發展下去就是悲。所以立秋要特別注意避免愁悶傷感,要及時予以對治排解。對治的方法主要有三:

①多接觸大自然。秋天是美麗且收穫的季節,美景最能調節情緒,這是以外在的「收穫」對治能量失去的一種方法。

②早睡早起,加強日照和光照。早睡可保養人體的陽氣,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收斂太過,以避肅殺之氣。

③培養廣泛的興趣,以喜來對治。秋天身心收穫多,情緒表現就為喜;若各方面收穫寥寥,情緒表現多為愁或悲。所以立秋要多學習,多充實自己,收穫越大,情緒調節能力越強。但要注意收斂神志,切忌過分追求,否則違背秋收之理,大喜則至大悲。

養生一薦:

立秋除濕貼:

配方:據南懷瑾老先生方化裁,以艾葉3份、花椒1份、乾薑1份,研末後敷於臍部,以膠布固定,睡前敷,早晨除去。

功效:補元除濕。

無過敏等不良反應者可長期使用。

防暑除濕飲:

配方:烏梅3枚、薏苡仁50克、赤小豆20克、綠豆20克煎湯當茶飲。

功效:有防暑除濕之功。濕重者可同時在足三里穴作雷火灸。

(本文編輯:張穎微)


推薦閱讀:

送了母上這些玩意,也不管母親節我回不回家了,是親媽鑒定完畢!
蜂蜜水這7個時候喝最好,趕走疲勞、告別失眠
秋季男人五行養生
任萬勝的文件夾【養生精選】
天玄子養生經驗談

TAG:科普 | 養生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