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師原創:如何寫人
如何寫人記敘文,從寫作內容上劃分,可分為四類: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小學、初中的寫作教學以記敘文為主,而記敘文寫作,又以寫人、記事為主。換句話說,高中以前,學會了寫人,學會了記事,我們就可以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考試。 那麼,如何寫人呢?首先要明確:為什麼要寫人因為飢餓難耐,所以我們要按時吃飯;因為冷熱難忍,所以我們要隨著時令天氣的變化增減衣衫,因為出入不便,所以我們要不辭艱辛開山修路......人的任何行為,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並且步步緊緊地圍繞著這個目的展開行動,絕不做「無用功」。正因為如此,要想學會寫人,首先要弄清楚我們為什麼要寫人——寫人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一.為了尋人老人走失了,孩子走丟了,女子被拐賣了,怎麼找回來?常規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到公安局去報案,由公安機關幫助尋找。二是藉助各種媒介,發布尋人啟事,讓大家幫助尋找。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離不開寫人——詳細描述丟失的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二.為了交往溝通合作人的一生是個漫長而複雜的變化過程,因為升學、搬遷、工作變換、升職、業務拓展,每個人都會不斷地變換學習、生活、工作環境。當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遇到一群陌生的人,如何迅速密切關係,展開學習、交流、合作呢?首先要學會自我介紹。帶著新朋友第一次進老朋友圈,要把新朋友介紹給老朋友,這樣才能不斷擴大交流圈兒,結識更多的朋友。無論是介紹自己,還是介紹他人,都離不開寫人:告訴別人,自己或者他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三.為了教化社會有人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也希望生活在好人中間。然而這個世界總有壞人、總有時而好時而壞的人。為了讓好人越來越多,人們根據人的心理特點,總結了兩種有效方法:一是正面引導,就是寫文章,利用報紙、電台、電視台、網路等多種媒體,介紹優秀人物,宣傳他們的事迹,讚美他們的行為和品質,讓更多的人學習他們的言行,讓好人保持並變得更好,讓壞人和時好時壞的人,逐步轉化為好人。二是打擊壓制,就是寫文章,曝光壞人的劣跡劣行,揭露他們的醜惡行徑和卑劣品質,警示他們不要胡作非為,呼喚正義的人們勇敢地站出來同他們做堅決的鬥爭,營造「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社會環境,迫使他們不敢做壞事,讓這個世界的壞人越來越少,這就是寫人文章的教化社會功能。四.為了表達情感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得到別人的關心、愛護、幫助、鼓勵、支持,在災難和不幸降臨時,我們常常得到他人的救助、同情、恩惠,我們要懂得感恩,記住這些人,記住這些人為我們做的事,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當我們受到別人的算計侵犯,身心、利益、名譽、生命被無情地傷害時,我們要嫉惡如仇,記住這些人,記住這些人的劣跡和惡行,表達我們的憎惡之情。當我們的親人、朋友、戰友離世的時候,我們會不斷回憶他們一生所做的那些好事,特別是對自己關愛有加、成長有利的事,表達我們的懷念之情。當我們的親朋好友父母兄妹尊長,因為學習工作需要,不得不到遠方去的時候,我們會憶起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美好時光,為擔憂他們身在異鄉的衣食住行,表達我們的思念、牽掛之情。總之,寫這些人,寫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的小事,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達某種深切的情感。五.為了學會做人做事《舊唐書.魏徵傳》中有這樣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所謂「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就是記錄研究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經歷,總結經驗教訓,從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懂得自己該怎樣做人,怎樣做事。生活就像一部厚厚的書,人只要活著,每天都會有很多事在自己身上發生,無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還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不論成敗、優劣,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記錄這些事件,總結事件中蘊含的事理,會讓我們變得聰明智慧。一言以蔽之,就是從自己或別人的人生經歷中,揭示人生哲理,作為自己的行為借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終學會正確做人,正確做事。這樣的文章,既可以總結自己的得失,又可以啟迪他人。六.為了彰顯高雅的情趣愛好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快樂,什麼是幸福呢?一句話,就是在不觸及別人利益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寫人的文章,有時候記錄自己或別人獨特的言行,就是為了告訴讀者,筆下人物有著怎樣的情趣、愛好和追求,彰顯這些人的幸福觀,讓別人了解他們,支持他們,幫助他們,從而過上幸福的生活。七.為了揭示社會問題在特定的歷史時段,生活期間的人,行為必然受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軍事的影響,形成一個時代獨有的共性特徵。這些時代特徵不是來自遺傳,而是社會的烙印。這些烙印折射著當時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寫人的小說,作者就是通過記錄特定歷史背景下,主人公獨特的行為、經歷與命運,告訴讀者,這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最終讓讀者從這個人身上,看到當時的社會存在哪些問題。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作者刻畫他長衫破了,依然穿著,且從來不洗;給別人抄書,害怕吃苦偷著把書賣了買酒喝,滿嘴之乎者也,讓人不懂等等,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孔乙己是一個好吃懶做、深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窮困潦倒、迂腐不堪的落榜讀書人,孔乙己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人呢?最主要的癥結是當時的教育制度出了問題,科舉制度出了問題,否則孔乙己絕不會變成這樣一個人。小說里寫人,終極目的,都是為了揭示當時的社會問題。其次要明確:寫人的記敘文可寫哪些內容寫人的文章,從內容上看,要以寫人為中心,離開了這個中心,就不是寫人的文章了。圍繞人物,有以下素材可以作為備選素材:一.人物的外貌外貌的內涵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人物的整體狀況:年齡、身高、體重、體型、氣質等。(二)人體局部狀況:大的局部包括頭、頸、軀幹、四肢。小的局部可以無限縮小,比如頭部,有頭髮、額頭、眉毛、眼睛、鼻子、嘴、耳朵、顴骨、兩頰、下頜,而其中的眼睛又可分為上眼瞼、睫毛、瞳仁、瞳孔、眼白,眼角、下眼瞼、眼袋等等。(三)人物周身上下的衣著。(四)人物佩戴的各種裝飾物。(五)人物活動時各種隨身攜帶物。例如手中牽扯的風箏、高擎的紅旗、拋擲的石塊籃球;頭上頂的重物,嘴裡含的、肩上扛的、腋下夾的、胸前抱的、背上背的、胯下騎的、手裡提的、攥的、捏的、推的、拉的、拖的、牽的,膝下跪的,腳下踢的等等,都是攜帶物。二.人物的行為就是人物做了些什麼事。三.人物行為細節就是人物在從事某種細節時,具體做了什麼動作,說了那些話,呈現出怎樣的神情、狀態,心理具體是怎樣的。四.人物活動的背景和前提條件大的背景條件,包括國際、國內或某個地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為生、體育、軍事等等,都實行著怎樣的制度,推行著哪些活動,禁止哪些行為等等。小的背景包括影響人物行為的經濟基礎、家庭出身、人際關係、人物身份地位、人的自然狀況、行為能力、知識水平等等。五.人物活動的大環境和小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六.周圍人、物對主要人物行為的制約影響以及做出的相應反應人,生活在人群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然受周圍人的影響。有些事,本來想做,受周圍人的影響和制約,不做了,有些事,本來不該做,受周圍人物的影響,做了。同時,我們的行為又對他人產生影響,周圍人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比如,一個出租司機,撿了巨款,還給失主,聽到這件事的人,做出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人拍手稱讚;有的人保持緘默;有的人覺得可惜;有的人站出來吐槽:沽名釣譽,嘩眾取寵,炒作,故作清高........【疑問】人物的性格、愛好、精神品質、靈魂特徵,這些不可以寫嗎?顯然可以,但這些內容,通過刻畫以上六類內容完全可以淋漓盡致地具體表現出來,因此不在這裡單列。第三要明確:寫人的文章一般用什麼做題目古語云:好題一半文。那麼,寫人的文章一般用什麼做題目呢?一.以主要人物為題目以主要人物為題目,分為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單獨以人物為題目。人物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可以是確定的某個具體的人,也可以是不確定的一類人。例如:A.我;B.鄰居;C.同桌;D.趙尚志;E.爺爺;F.外公;G.姐姐和弟弟;H.老李一家人。I.公務員;G.農民。第二種.以「修飾語+人物」為題目。修飾語,或者是數量,或者是隸屬關係,或者行為特點、或者性格特點、或者精神品質特點、或者情感特點、或者情趣愛好特點、或者外貌特點等。修飾語可以是上面這些方面其中一個,也可以是幾個組合在一起。人物可以是身份、地位、姓名、稱號、綽號等。例如:A.一個小八路;B.我的爸爸;C.大肚爸爸;D.傻爺爺;E.多愁善感的姐姐;F.寬容的姑姑;G.口無遮攔的紀律委員;H.我的小虛榮妹妹。二.以喻體或象徵體做題目作者在寫作時,把文中主要人物作為本體,根據文章內容設喻,或者運用象徵,以喻體作題目,或者以象徵體做題目,讓標題更具藝術性和表現力。例如:A.落紅(寫母親、寫老師);B.香山紅葉(寫老嚮導);C.燭光;D.春蠶;E.落葉;F夕陽;G.小草;H.春雨等等。三.以人物之間的核心情感為題目 這種情感,可以是作者對筆下人物的情感;也可以是筆下人物對作者的情感;還可以是筆下人物之間的情感。例如:A.思念;B.抹不去的恨;C.悔恨;D.遺憾;E.愧;F.永恆的懷念;G.牽掛等等。四.以主要人物的情趣愛好為題目文中可寫別人,也也可以寫自己,只要以表現人物的情趣愛好為主題,就可以用人物的情趣、愛好、追求,或者體現這些情趣愛好的內容為標題。例如:A.釣趣;B.花迷;C.自然的依戀;D.窗花戀;E.書痴;F.心在山水間;G.魂系彩蝶;H.流連大青山等等。五.以主要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質為標題寫人,離不開寫這個人的行為,寫行為就能集中呈現人物的性格、精神和品質,主要人物的核心精神品質就可以作為文章的標題。例如:A.無私的奉獻;B.身邊的寬容;C.自立與自強;D.韌;E.憨厚;F.另一種倔強;G.刻骨銘心的敬老等等。六.以筆下人物給我們的人生啟迪為標題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總會帶給我們深刻的人生啟迪,文中主要人物的行為蘊含的深刻哲理,也可以作為寫人文章的標題。例如:A.愛,就是做好讓別人感受溫暖的小事;B.誠信,奠定良性人際關係的基石;C.送人玫瑰手留余香;D.己之不欲勿施人;E.付出等於收穫;F.得來自與失;G.意識決定命運等等。第四要明確:命題作文有哪些禁區命題作文,就是命題人,明確了作文的標題,考生必須把它作為自己文章的標題,不得做任何改動的考試形式。命題作文分為兩種:一種是全命題,一種是半命題。全命題,就是標題當中每一個字都明確而具體地確定下來。例如:《陽光》、《我的同桌》、《抬頭,才能看得更遠》等等。半命題,就是標題局部被確定下來,其中空白的部分內容,作者可以自由選擇。例如:《我最的人》、《讓我懂得了生命的價值》。一.最顯而易見的禁區,命題不得更改一字無論是全命題作文,還是半命題作文,標題已經確定的內容,不得更改一字。例如:《媽媽》,既不能變成《母親》,也不能變成《我的媽媽》,更不能變成《爸爸》。又如:《一堂最難忘的課》,題目中可自主決定的,只有填空部分,其他部分「一堂」、「最難忘的」和「課」不得做任何改動,詞序也不允許做任何改變。二.命題限定主要人物的,必須把他(她)作為主要人物來寫有時候,命題本身已經非常明確地限定——文章的主要人物,那麼我們必須無條件地以這個人物為核心,圍繞這個核心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決不允許改變主要人物,更不許喧賓奪主。例如《我的班主任》,無論寫什麼事件,都必須是我的班主任做的事,寫學科教師不行,寫同學不行,寫父母更不行。【注意事項】標題限定的主要人物,範圍既不能完全改變,也不能人為地縮小或擴大範圍。例如《一代名將粟裕》,文章就是寫名將粟裕的,寫作對象具有唯一性。再如《我的鄰居》,寫作對象只限定了人物範圍,沒有設定為具體人物,到底寫哪個鄰居,作者可以自己確定,但不能擴大範圍寫別人的鄰居、寫同鄉。又如《媽媽》,標題限定的是人物的範圍——只要是媽媽即可,既包括自己的媽媽,也包括別人的媽媽,既包括生養自己的親媽,又包括乾媽、養母、繼母,還包括不是媽媽,像媽媽、超越媽媽的對象——比如,黨啊,我親愛的媽媽。不能人為的縮小題目限定的範圍,將主要人物人為地縮小為我的媽媽,且是生我養我的親媽。三.標題中的修飾語,不能忽視標題中的修飾語,主要起限制作用。丟掉或淡化了任何一個修飾語,都會人為地擴大寫作內容的範圍。例如《我的「大嘴」爸爸》中心語是爸爸,修飾語有兩個:一個是「我的」;一個是「大嘴」。第一個修飾語限定了寫作對象的範圍——寫其他人的爸爸不行,只能寫自己的爸爸;第二個修飾語限定的是全文寫作內容的範圍:文章選取的所有事件,都必須體現爸爸「大嘴」這一突出特徵,凡是不能凸顯爸爸「大嘴」——說話不經過思考,想說啥張嘴就說,過於隨便,則說明選取的事件超出了題目要求。忽視了修飾語,很多不該選入文章的內容就會渾水摸魚,進入文章,濫竽充數,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跑題」。四.限定了主題的標題,作者不得另起爐灶文章標題中,如果有體現情感、哲理、精神品質、情趣愛好的詞或短語,就是限定了文章主題的標題,這樣的標題,限定了什麼內容,全文必須以這個內容為主題,否則也屬於「跑題」之作。例如:《永恆的思念》,標題中有表示情感的詞——思念,因此,不管全文寫什麼內容,主題必須表達思念之情。《誠信是立身之本》,標題本身是一個哲理,因此,這篇文章無論寫什麼內容,都必須以這個哲理為主題。《勇敢的扎西人》,題目中的「勇敢」,是一種精神品質,文章無論寫什麼內容,都必須表現勇敢這一主題。《我的「魚痴」哥哥》,標題中的「魚痴」是體現人物情趣愛好的詞語,因此,無論寫什麼內容,都必須表現哥哥喜歡吃魚,或者喜歡養魚,或者喜歡釣魚這一主題。五.借物喻人的標題,不能開頭結尾一喻了之以《春雨》為例,如果不做限制,這個題目既可以寫成寫景文章,也可以寫成寫人的文章。如果是寫人的文章,必定運用一種寫法:借物喻人,就是藉助「春雨」這個有形形象,來喻我們要寫的那個主要人物,將筆下人物的形象具體化。有很多作者採用這種寫法:開頭——直白地將要寫的人物比作春雨;主體部分——敘述一件和春雨沒有任何關係的事件;結尾——再把主要人物拿出來,二次比作春雨,並揭示人物品質。這就是我們說的——開頭結尾一喻了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中間的事件,好像強塞在開頭結尾之間的「填充物」,事件中的人與春雨本沒有任何聯繫,卻被作者硬生生地捆綁在一起,成為「捆綁夫妻」。這種文章的構思應該是這樣的:1.春雨,是事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事件應該在春雨中展開。2.在敘事過程中,必須刻畫春雨的狀態和行為,並且表現出來的精神品質,必須與人物的行為、狀態表現出來的精神品質高度一致,充分體現人與物雖然「形不似」,但「神異常相似」,使物與人緊密聯繫起來,提供借物喻人的必備條件。3.體現人與物本質相似之處的部分都要詳寫——物的行為和狀態要詳寫,人的行為和狀態也要詳寫,而且寫作內容具有對應性——寫人的行為表現默默奉獻,同時也必須寫物的行為狀態表現默默奉獻,寫人的行為表現任勞任怨,同時必須對應描繪物的行為狀態表現它的任勞任怨。一一對應地寫,才能突出物與人的相似性,凸顯文章的主題。六.尋人啟事和自我介紹是應用文,不是傳統意義上寫人的記敘文(一)尋人啟事,主要要寫以下內容:1.誰,因為什麼原因,在什麼時候,從哪裡走失。2.人物的整體狀況介紹: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著裝。3.人物局部與眾不同的特徵:比如右腿有殘疾,左眼患白內障等等。4.聯繫方式和酬謝等。(二)自我介紹主要介紹以下內容:1.自然情況:姓名、年齡、住址、單位、職業(身份);2.自己有哪些愛好;3.自己有哪些特長;4.自己取得過哪些成績等等。千萬不要把寫人的記敘文,寫成尋人啟事或者人物介紹式的應用文。第五要確定:文章具體寫什麼人寫人的文章,構思的起點,就是確定主要人物。大千世界,人物千姿百態,哪個人物都可以進入我們的筆下,成為故事的主角,如何選擇這個核心人物呢?一.命題作文主要人物的確定(一)命題已定主要人物,且人物非常具體,我們沒有選擇權利例如:1.《偉大的總理周恩來》、2《蔡鍔將軍》、3.《人民的好兒子焦裕祿》4.《我的母親田曉曉》、5.《新中國第一任外交部長》。這些標題,不僅限定了文章的種類——寫人的文章,同時也限定了必須寫誰:第一篇必須寫周恩來,第二篇必須寫蔡鍔,第三篇必須寫焦裕祿,第四篇必須寫田曉曉,第五篇雖然沒有點出人物是誰,但新中國的第一任外交部長,只有陳毅一個人,必須寫陳毅。這樣的標題,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文章的題目已經限定,我們不得做任何改動。【注意事項】有的命題是寫群像的,換句話說,就是核心人物不是一個人,要寫多個人,選一個人作為主要人物就錯了。例如《瞧,我這一家子》,家庭中每個人都是主要人物。(二)命題確定人物範圍,但沒有確定必須寫哪個人,我們必須在限定的範圍內選擇例如:1.《母親》、2《我的班主任》、3.《一個難忘的陌生人》、4《虛偽人生》,這些題目已經確定了主要人物的選取範圍,但具體是誰,沒有確定,這樣的題目我們必須根據標題限定的範圍作出選擇。標題限定範圍,由中心語和修飾語雙向限定。第一個命題《母親》,沒有修飾語,只有中心語,中心語限定的範圍是,只要寫母親即可,既可寫自己的母親,也可寫別人的母親。再具體一點兒說,既可以寫自己或別人的生母、養母、繼母、乾媽,也可以寫不是母親勝似母親的對象(比如,祖國母親、黃河母親、大地母親、像母親的老師、甚至是像母親的某個男人都可以。)第二個命題《我的班主任》,中心語是「班主任」,修飾語是「我的」。「班主任」限定的範圍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必須是班主任,其他人(任課老師、校長、同學等)都不能成為文中的主要人物,教過我的班主任有多個,寫其中的任何一個都行。「我的」限定的範圍是,不能寫其他人的班主任,必須是自己的。第三個命題《一個難忘的人》,中心語是「人」,它限定了這篇文章必須寫人。修飾語有兩個:一個和難忘。「一個」限定的是主要人物的數量,不能寫多個人物,只能選取其中一人來寫。「難忘」限定的是這個人必須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她)留給我們的記憶必須是刻骨銘心的。第四個命題《虛偽人生》,中心詞是「人生」,其實是「人」,限定的文章是寫人的文章,「虛偽」限定的是人物特點,選取的人必須是一個虛偽的人。【注意事項】這種命題,給了我們一定的選擇範圍,但這種權利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在標題限定的範圍內選取主要人物來寫,超出這個範圍就會出現「跑題」現象,我們必須嚴格遵守題目限制的範圍,不越雷池一步。當我們有幾個對象可以選擇時,還要兼顧自己手中素材的多少、新舊。我們要選擇素材多且素材新的人物來寫,反之,就是自己跟自己出難題,下一步很難操作。(三)以人品、精神、心靈為題,所選人物的言行能夠彰顯既定精神品質即可有些命題,沒有確定文章的主要人物,但標題確定了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質,這樣的標題對主要人物沒有做具體定位,但文章記述的事件,必須突出標題鎖定的精神本質。作者在確定主要人物時,任何人物都可以,但他(她)的行為必須能夠凸顯題目中點明的精神品質。例如,《奉獻》,作者可以選擇任何人,作為本文的主要人物,只要主要人物所做的事件,能集中表現他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即可。又如,《不變的執著》,作者可以選擇任何人,作為本文的主要人物,只有主要人物做所的事件,能集中表現他是一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執著做事的人即可。(四)以情感為題,所選人物的言行能,夠集中表現標題中的具體情感即可例如,《永恆的思念》,作者可以選擇任何人作為本文的主要人物,但人物的具體行為必須表現一種持久的思念之情。又如,《憂傷》,作者同樣可以選擇任何人作為本文的主要人物,但人物的具體行為必須表達一種憂傷之情。(五)以哲理為題,所選人物的言行,能夠集中表現標題中的哲理即可例如,《誠為立身之本》,作者可選擇任何人作為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只要他所做的事,能夠集中表現「誠為立身之本」這個深刻哲理即可。又如,《實踐出真知》,作者同樣可以選擇任何人作為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只要他所做的事,能夠集中表現「實踐出真知」這個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可。(六)以情趣為題,所選之人的言行,能夠集中表現標題中的情趣即可例如,《蟲趣》,作者可以選擇任何人作為本文的主要人物,但此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須表現他對昆蟲有著極其濃厚的情趣。再如,《情迷大自然》,作者可以選擇任何人作為本文的主要人物,但此人的舉手投足,都必須集中表現他對大自然異常痴迷的特點。(七)以喻體(或者象徵體)為題,所選之人的言行,必須和喻體具有本質上的相同點例如《春雨》,春雨是一種默默奉獻,辛勤耕耘,不圖回報的形象,所選人物必須是一個默默奉獻、勤奮忘我、不圖回報的人。再如《雪中一枝梅》,梅花映雪綻放,是一種迎難而上、不折不撓、不懼強暴的形象,因此所選之人必須是一個迎難而上、不折不撓、不畏強暴的人。【注意事項】喻體或象徵體,通常對主要人物的性別、年齡有著隱性的限制,要格外注意。例如《落紅》選擇的人物年齡必須老邁,因為落紅對花而言,是最後階段才會出現的事物。同時盡量選擇女性來寫,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花一般用來比喻女性。再如《一縷朝陽》,主要人物一般寫孩子,男女性別不限,因為早晨是一天的開始,朝陽只有早晨出現,對應人生,應為兒童階段,寫中老年人,則不合適。(八)綜合性題目,題目綜合了以上七種形式中的幾項,就考慮幾項的限定條件做出選擇當題目已經限定作者必須寫某個具體的人物時,我們沒有權利選擇,必須寫標題明確指定的人,否則就是「跑題」正文寫得再好,也不得分。當標題限定作者必須寫某個範圍,符合某些特徵特點的人時,我們可以在標題限定的範圍內選擇。選擇的原則有兩個:1.對初學者來說,應該選擇最熟悉的人來寫。因為越熟悉,作者對人物越了解,佔有的素材就越多,這樣才能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比如《母親》,初學盡量選擇自己的生母來寫。2.對於善於寫作的人來說,應該選擇別人基本不寫的對象來寫。試想,如果命題是《母親》,98%的考生都會選擇自己的生母來寫,從「選材要新穎」這一評價標準來說,這種選擇必然要丟分,如果選擇養母、繼母、乾媽來寫,就要新穎得多,如果選擇不是母親,但非常像、或者勝似母親的人來寫,肯定是最新穎的——一萬個考生中,頂多有一兩個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當然「物以稀為貴」了。二.自擬題目主要人物的確定自己擬定的題目,符合上面哪種形式,就按照哪種類型對應的「遊戲規則」來確定。第六要確定:描繪人物時採用怎樣的感情色彩寫人,是為了表達思想感情。最簡單的作文,就是寫最少的內容,把某種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寫人的文章,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通過選擇不同感情色彩的詞語來實現。詞,從感情色彩來分,可以分為三種: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褒義詞就是從欣賞、讚美的角度來描繪事物的詞,其中隱含著人物對描繪對象的喜愛、欽佩之情。貶義詞就是從厭惡、鄙視的角度來描繪事物的詞,其中隱含著人物對描繪對象的鄙夷、憎惡、討厭、不滿之情。而中性詞,則是沒有任何感情傾向,描繪客觀事實的詞語,其中沒有隱含任何思想感情。孩子喜歡把人分為好人和壞人兩種。初學寫作的人,我們不妨藉助孩子的思維模式,把筆下的人物簡單地分成兩種人:好人或壞人。描繪好人,用褒義詞,自然就把喜愛、欽佩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了。描繪壞人,用貶義詞,自然就把鄙視、厭惡、憎恨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了。直接使用中性詞,是無法表達思想感情的,如果不得不用,寫好人時,選擇褒義詞作為修飾語,寫壞人的時候,選擇貶義詞作為修飾語即可。首先,根據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選擇稱謂,來描繪我們的寫作對象。面對一個七十多歲的女人,我們如何稱呼她呢?這取決於我們對她的情感,取決於她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如果在我們的筆下,她是個好人,我們要表達喜愛、尊重、讚美的思想感情,那麼我們這樣定位對她的稱謂:老人家、老人、老奶奶、老大娘、老者等。如果我們知道她的姓氏,還可以稱她王奶奶、王老,如果我們知道她曾經從事的職業、職位,也可以稱她為王老師、王醫生、王廠長等等。如果在我們的筆下,她是個壞人,我們要表達厭惡、憎恨的思想感情,那麼我們這樣稱呼她:老太太、老東西、老不死的等等。這些稱呼,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寫人記敘文了——因為它以寫人為內容,已經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其次,根據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選擇動詞,描繪人物行為。不同的人物,做同一種行為,我們描繪他們使用的動詞也是不同的,因為我們對他們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樣的。例如敵人離開陣地,我們用「逃跑」、「狼狽逃竄」、「落荒而逃」來描繪,而我們的戰士離開陣地,我們用「撤退」、「轉移」來描繪。同樣是堅守陣地,如果描繪的對象,是八路軍,我們選擇「頑強抵抗」、「英勇抗擊」,如果描繪對象是日本侵略者,我們用「垂死掙扎」、「負隅頑抗」來描繪。當我們的描繪對象是好人時,我們應該選擇褒義的動詞,來描繪我們筆下的人物,表達我們的敬愛讚美之情;當我們描繪的對象是個壞人時,我們應選擇貶義動詞來描繪他的行為,表達我們的厭惡、憎恨之情。最後,根據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選擇形容詞,描繪人物的狀態、外形、心理、特徵、特點以及帶給我們的抽象感受。例如,一個女人長得本來很漂亮,如果在我們的筆下,她是一個好人,我們會用美麗、漂亮、迷人、艷麗、楚楚動人、傾國傾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等詞語進行描繪。如果在我們的筆下她是一個壞人,我們會用妖艷、魅惑、妖冶、妖里妖氣來描繪。同樣是心慌,如果描繪對象是好人,我們用緊張、不知所措等詞語來描繪,如果是壞人,我們用膽怯、膽小如鼠、慌亂、驚慌失措等詞語來描繪。要表達喜愛讚美的思想情感,則選擇褒義的形容詞來描繪,如果要表達厭惡、鄙視、憎惡的思想感情,則選擇貶義詞來描繪。根據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選擇褒義詞貶義詞來稱呼人物、描繪人物的行為以及特徵特點感受心理等等,這是最簡單的寫作原理。寫作時,要注意,描繪同一個人物,選取的名次、動詞、形容詞的感情色彩要高度一致,描繪好人,要全部選擇褒義詞,描繪壞人,要全部選用貶義詞,否則,時而選擇褒義詞,時而選擇貶義詞,或者一句話中既有褒義詞,又有貶義詞,讀者就無法感知我們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了,這是寫作大忌。第七要明確:選取寫作材料必須遵守的原則寫人的文章,第一步,確定了寫哪個人物以後,馬上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寫這個人我要寫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應該遵循哪些原則來選取。第一原則:必須切題——符合文章標題限定的範圍,不能「跑題」文章標題,對寫作材料,具有明顯的限定作用,作者寫文章,必須在標題限定的範圍內選取材料,超出這個範圍,就「跑題」了。跑題的文章,是不得分的。例如,《我的「大嘴」爸爸》,選材必須限定在以下兩點設定的範圍之內:1.必須寫我的爸爸;2.具體內容必須能體現爸爸的特點:「大嘴」。選擇其他人來寫,不行。選擇的具體內容不能表現爸爸的「大嘴」特點不行。第二原則:必須是最能集中表現主題的材料內容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不能表現主題的材料,堅決不寫;能表現主題,但不能很好地表現主題的材料盡量不寫,如果寫,也必須略寫;能夠集中表現主題的材料是首選,且要詳寫。1.有的題目,已經明確了文章的主題(題目中有表示情感、哲理、精神品質、情趣愛好的詞語),選取的所有材料都必須表現命題已經確定的主題。如《永恆的牽掛》,選取的材料必須都能集中表現這種牽掛之情;《心有多大,路就有多遠》,選取的材料必須都能集中表現「心有多大,路就有多遠」這一哲理。《我善良的奶奶》,選取的材料必須都能集中表現奶奶善良的品質。《釣趣》,選取的材料必須集中表現人物喜歡釣魚的情趣。2.有的題目,雖然沒有點明文章的主題,但其內容已經暗示了文章的主題,選取的材料必須集中表現標題暗示的主題。如《落紅》,《春雨》,題目暗示作者必須讚美像落紅、像春雨的人那種默默奉獻、勇於自我犧牲、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質。所以選取的材料必須集中表現事物和人的這種品質。3.沒有限定主題的題目,作者要先確定文章的主題,然後根據文章的主題,選取最能表現既定主題的材料來寫。例如《一個難忘的陌生人》,這個標題沒有限定,也沒有暗示文章的主題,因此作者可以自己確定:如果這篇文章確定的主題是——讚美此人樂於助人的精神品質,則要選取能集中表現樂於助人的材料來寫;如果這篇文章確定的主題是——大愛不止於陌生這一哲理,則選取的材料都必須集中表現這一哲理。【注意事項】這種命題,作者確定主題,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要根據自己擁有材料的多少來確定主題,如果不考慮自身優勢,確定了自己沒有材料可寫的主題,就是自設障礙,作繭自縛。第三原則:必須選擇全新的材料在遵循第一、第二原則的前提下,力求選取全新的材料。但必須強調,不能保證第一、第二原則,即便素材再新,也是無用的「廢材」,決不能選取。所謂的新材料,並不是新近發生、出現的材料,而是指其他作者很少寫過,或者根本沒有寫過的材料。如果別人早已寫過,且很多人寫過,即便在未來百年後發生的事,也是舊素材。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呢?原因很簡單,沒有人願意聽那些別人早已講過三千六百遍的故事,讓我們讀這樣的故事,簡直就是一種煎熬和折磨。己之不欲,勿施於人。我們為什麼還要再寫這些「陳芝麻爛穀子」,讓別人倒胃口呢?第四原則:素材選擇要全面——既要有正面描寫素材,又要有側面描寫素材有的同學寫出來的文章,短短几百字,主要人物的名字出現了50多次,人物名稱就佔了100多字,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選擇的都是正面描寫素材:所寫的內容,都單一指向一個主要人物,刻畫的內容都是主要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其他內容一字沒有,所以主語一遍遍重複,這就是片面選材。要寫好文章,除了要選擇正面描寫的材料,必須重視側面素材的選擇:要描繪主要人物以外的人、物、景物環境、背景條件,這些內容能夠從另一個角度突出主題。例如《陌上桑》中有這樣一段: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些內容直接描繪羅敷,表現羅敷之美,是正面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些內容描繪的是主要人物(羅敷)以外的人:行者、少年、耕者、鋤者,這些人的表現從側面突出了羅敷之美,產生了綠葉襯紅花,紅花分外嬌的藝術效果。這些側面描寫素材是寫作中必不可少的。第五原則:選材要具體詳細,不能粗枝大葉選取的內容要具體,細膩,翔實,不能是概括性的素材。寫人的外貌:她長得非常漂亮,這就是概括性的素材,具體哪漂亮,什麼樣的身材、什麼樣的頭髮、什麼樣的眼睛、鼻子、嘴等等,要落到實處。寫人的行為:他在家裡寫作業。這也是概括性素材,是不可以的,要寫清:他先後做了哪些內容,伴隨這些行為的心理是怎樣的,神態是怎樣的,語言是怎樣的,動作是怎樣的,都要細緻到位,否則,寫出來的文章空洞無味。第八要掌握:正面寫人的五種基本技能正面寫人,就是以主要人物為描寫對象,每個文字、詞語都在刻畫這個核心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絕不去刻畫主要人物以外的其他任何人,任何事物。人物在事件中,直接呈現的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外貌、動作(行為)、語言、神態、心理。因此,要學會正面寫人,必須掌握五種基本技能: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一.外貌描寫所謂外貌描寫,就是以人物的整體情況、局部特徵、衣著、裝飾物、攜帶物為備選材料,從中選取寫作素材,具體描繪某個人物的外貌,直接表現一個或幾個主要特點,間接表現主題。例如:對面走來一個年輕的姑娘,身材窈窕,楚楚動人。長發如瀑,面似明月,膚桃花。兩道彎彎的綉眉之下,杏眼含波,顧盼生輝。鼻子玲瓏小巧,嘴唇朱丹輕施,宛如一顆帶露櫻桃,一襲白色連衣裙,勾勒著身軀優美的線條,彷彿是芙蓉出水。這段文字,刻畫姑娘外貌,直接表現姑娘的一個主要特點:面貌嬌好動人,間接表現了作者對姑娘的喜愛、仰慕和讚美之情。又如: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身高接近一米九,肩寬背闊,虎背熊腰,周身上下透著無法掩飾的活力和精神。一身藍色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打濕了一大片。圓圓的臉、厚厚的嘴唇和一雙結滿老繭的手,讓人一見面就覺得憨厚誠實可靠。這段文字,描繪小夥子的外貌,直接表現小夥子多個特點:年輕、健壯、勤勞、樸實、憨厚、誠實、可靠,再通過這些突出的優點,間接表現文章的主題,讚美小夥子的優秀品質,表達作者對小夥子的喜愛之情。外貌描寫,要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明確外貌描寫的內涵,對外貌描寫的內容瞭然於心初學寫作的人,很多人不知道哪些內容屬於外貌描寫,這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寫好人物外貌的。外貌描寫包括五方面內容:1.人的整體情況;2.人的局部和器官情況;3.人的衣著;4.人的裝飾物;5.人的攜帶物。具體包括的內容,前面已經講過,這裡不再重複。(二)明確外貌描寫的目的性,掌握構思過程,圍繞主題寫外貌寫文章,要先確定文章的主題,然後根據主題表現的需要選取典型素材。外貌描寫作為文章的一部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和其他內容一同共同表現全文的主題。因此外貌描寫的起點,首先是明確全文的主題,以全文的主題作為外貌描寫的主題。接著應該思維的是:刻畫人物外貌,表現突出人物的哪些特點才能集中表現這個主題,最後考慮的是寫哪些內容,才能集中表現這些特點。經過這三步,就完成了外貌描寫的構思過程。外貌描寫的閱讀理解和構思過程的思維過程是相反的:閱讀過程的思維路線是:作者寫了哪些具體內容——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點——間接表現了什麼主題構思過程的思維路線是:這段外貌描寫要集中表現什麼主題——突出人物的哪些特點才能表現這一主題——選取哪些具體內容來寫,才能表現突出人物的這些特點。然後才能從選取材料入手,有目的地進行外貌描寫。(三)明確外貌描寫的具體性,避免內容空洞千人一面要更多的選取人物的具體特徵來描繪,避免或盡量少寫抽象的人物外貌特點。特徵是用眼睛能看到的事物具體的形與態,特點是人的內心對事物的抽象感受。例如,他非常英俊,這就是寫人物的特點,讀了這樣的文字,我們仍然不知道人物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而換成特徵描寫,就完全兩樣了:他一米八五的個頭,國字臉,小平頭,濃眉大眼,鼻子高高挺起,一張不大不小的嘴,總是掛著若隱若現的笑意。這樣寫就具體了。適當寫一點特點來凸顯人物的「神」是可以的,但必須以具體特徵為主,否則就會顯得非常空洞。(四)明確外貌描寫的有序性,安排好描寫順序曾讀過這樣一段外貌描寫:弟弟的嘴唇非常薄,一看就是一個口齒伶俐的小傢伙。一雙眼睛又大又亮,裡面盛滿了鬼主意和壞點子。鼻子肉墩墩的,顯得非常憨厚,這與其他器官表現出來的精明很不協調。兩道眉毛濃濃的,呈倒八字向上揚起,為他平添了幾分英武志氣。這段文字,就單句而言,每一句都寫得具體生動、語感流暢,但把它們的描寫對象排列起來,問題就明顯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嘴——眼睛——鼻子——眉毛,作者的筆忽下忽上,凌亂無序,讓讀者誤以為弟弟的五官挪了位置。寫作之前,先安排好寫作順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外貌描寫主要要遵循以下順序:先整體後局部;寫局部的時候:先上後下、先外後內、先實後虛。二.動作描寫動作描寫,就是描繪人物的動作、行為。動作描寫,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細膩地刻畫一個動作;二是刻畫某個瞬間,人物所做的連續動作。(一)使用動詞要準確一個人在運動,有人用「走」、有人用「跑」、有人用「奔」、有人用「踱」、有人用「沖」,還有人用其他動詞來描繪,其實對應人物的運用特點,真正準確的詞語只有一個,寫作時要抓住動作特點,反覆推敲,選擇最恰當、最準確的詞來描繪。(二)先後順序不能亂人在做事的時候,會不停地做出各種動作,這些動作是有序的,先後是固定的。我們描繪這些連續的動作時,一定要與實際順序一致,否者,讀者就無法理解人物在幹什麼。比如描繪母親縫補衣服這一細節。不考慮動作的先後順序,寫出來是這樣的:母親將一根黑線小心翼翼地穿過針眼,捏住短而細的線頭,快速一拉,針,紉好了。她划了一根火柴,點亮桌上的煤油燈,從線板上抽出一根針,準備給弟弟補褲子上的那條長長的口子。這樣寫,我們無法理解事件到底是怎樣一個經過,排列好順序再寫,整個經過就清楚了:劃火柴點煤油燈——從線板上抽針——紉針——補衣服。(三)寫出動作的自身特點任何一個動作,都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速度、力度、方向、狀態、聲音、效果、動程等,進行動作描寫,要把這些特點細膩地描繪出來。例如:1.他打了老對兒一拳。(沒有寫出動作「打」的特點)2.他對準老對兒的臉,一拳砸了過去。(寫出了動作的方向、力度特點)3.他對準老對兒的臉,一拳砸了過去,快似流星,疾如閃電。(寫出了動作的方向、力度和速度特點)4.他對準老對的臉,以泰山壓頂之勢,一拳砸了過去,快似流星,疾如閃電。耳畔中只聽咚的一聲悶響,老對兒像個棉花包一樣,瞬間倒地。(寫出了動作的方向、力度、速度、狀態、聲音和效果)抓住的特點越多,寫出來的動作越細膩傳神。(四)細膩刻畫伴隨核心動作的外貌、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例如:1.他走到我身邊,拍了拍我的肩膀(沒有寫出與核心動作「拍」相伴隨的任何內容,表現力差,語言缺乏細膩生動性)2.他走到我身邊,張開滿是老繭、骨瘦嶙峋的右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添加了伴隨核心動作的小動作以及外貌描寫,生動性提高)3.他凝重地走到我身邊,張開滿是老繭、骨瘦嶙峋的右手,意味深長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孩子,人的一生,不順利的事十之八九,一帆風順的時候不過一二,你要常思一二,忘掉八九,才能讓生命保持一種快樂幸福的狀態」(添加了伴隨核心動作的神態、小動作、外貌、心理和語言描寫,這樣,動作描寫就變得豐滿、細膩而生動了。)(五)將大動作分割成若干小動作,依次進行描寫例如,爸爸摔上門,揚長而去。(描繪大動作——摔)將「摔」分割成若干小動作,依次進行描繪,則動作描寫會變得更加細膩生動:爸爸上前一步,抬起右臂,岔開五指,一把攥住球形門把手,向右一旋一拉,整個身子一下子沖了出去,被手指扣動的門,「咚」的一聲,重重撞在門框上,他頭也不會,氣沖沖地揚長而去。【注意事項】1.動作描寫必須為表現主題而存在,不能表現主題的動作描寫,沒有任何用途。2.動作描寫的細膩程度和次數,取決於篇幅的長短,不能抓住一個動作就進行細膩描寫,要充分考慮詳略得當。三.語言描寫語言描寫,就是刻畫人物說的話,或在說話方面的表現。語言是展現人物形象的窗口,在一定的背景下,說不同的話,樹立的人物形象截然不同。(一)語言的種類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有以下五種:第一種,七嘴八舌式語言,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圍繞一個話題展開,雜亂無章。第二種,交流式語言,大多為兩人,一替一句,交替展開。第三種,自言自語式語言,自己跟自己說話,說給自己聽。第四種,嘆息式語言,沒有具體語言內容,只有長吁短嘆,唉聲嘆氣。第五種,狀態式語言,這是一種沒有語言的語言,只描繪一個人的說話狀態。例一:「明天,我帶著畫板去,找個景色美的地方寫寫生!」「我把姐姐也帶去,她有的是鬼點子,讓她給我們組織活動!」「我讓爸爸給我們準備個烤箱,中午大家可以吃燒烤。」「我媽媽明天不上班,讓她開車送大家去春遊,我們可以快點到達目的地,多玩一會兒!」班主任一宣布明天要春遊,整個教室立刻炸了鍋。上面這種語言,就是七嘴八舌式語言。例二:李軍:你怎麼不回家?王強:爸爸媽媽都在外面忙生意,回家也是一個人,沒意思。李軍:那你上我家吧,我家的房間多,咱倆可以一起做作業,然後一起看電視、玩遊戲。王強:我不想給你的家人添麻煩,家裡去了外人,總是不大方便。李軍:無所謂,我父母都是熱情好客的人,沒有那麼多講究!上面這種語言,就是交流式語言。例三:媽媽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夜空,若有所思:「老太太只有這一個兒子,現在患病卧床,最需要兒女的照顧,可是我為什麼接她,她堅決不來呢?」失神的母親似乎在問夜空,又似乎在問自己。上面這種語言,就是自言自語式語言。例四:「哎——」爸爸坐在角落裡,望著昏暗的煤油燈,別無他法,只剩下一聲聲沉重的嘆息。上面這種語言,就是嘆息式語言。例五:王叔叔,瞪大了眼睛,望著坐在對面振振有詞的混蛋兒子,臉色鐵青,嘴唇哆嗦著,想說點什麼,但此時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上面這種語言描寫,描繪的語言,就是狀態式語言。(二)語言描寫的外在形式第一種,說話人在前,語言在後。這是最常見的形式。例如:小軍一進門,媽媽劈頭就問:「這次考試,為什麼考得這麼差?」第二種,語言在前,說話人在後。例如:「以後你別想再讓我去給你開家長會,我丟不起那個人!」媽媽指著兒子的臉吼道。第三種,語言在兩邊,說話人在中間。例如:「今天放學後,大家把課後的練習題全部做完!」下課前最後兩分鐘,數學老師對我們說,「昨天的作業,有的同學沒做完,有的同學雖然做完了,但字跡混亂,態度不夠認真,今天的作業要杜絕這兩種現象!」第四種,背景+語言交替式。背景,主要交代對話展開的時間、地點,以及對話交流在哪些人物間展開。語言交替部分,不用交代每句話都是誰說的,因為背景和說話內容已經能夠讓讀者知道每句話是誰說的,並且人物對話一替一句,具有規律性。例如:放學的鈴聲剛響,李梅就被班主任叫到了辦公室。(背景)「你母親病好了么,有沒有困難需要幫助?」「她現在已經能夠自己起床上廁所,基本能夠自理,有些事做不了,我放學回家做就可以了,謝謝老師的關心!」「這樣你看行不行?這幾天你先留在家裡,照顧母親,等她完全康復了,你再來上學,落下的課程我利用周六周日和業餘時間給你補上!」「那真是太好了,媽媽就是擔心落下課程無法解決,才逼著我來上學的,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了,我真的不知怎樣感謝您才好,媽媽知道了,一定會高興壞了,謝謝,謝謝老師!」第五種,七嘴八舌式。無需交代背景,也不交代每句話是誰說的,語言沒有順序性。範例同前。第六種,嘆息式。範例同前。第七種,說話狀態描繪式。範例同前。【注意事項】寫作時,大家都習慣運用第一種形式,這樣寫出來的語言描寫,形式單一,枯燥乏味,最好的形式是靈活多變,採用多種描寫形式,堅決避免形式單一。(三)語言描寫的作用在語言描寫中,語言有以下幾種作用:(1)直接表現主要人物的情感、人品、情趣、愛好,集中表現文章的主題。例如:媽媽坐在兒子對面,沉吟了片刻,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任何人相處,就像吃飯用的碗碟,在一起久了,難免彼此磕碰,千萬別斤斤計較,不小心傷害了別人,就要道歉,想辦法彌補過失,如果別人傷害了你,也不見得人家就是故意的,即便就是故意的,不妨退一步,如果退一步不行,就退三步,古語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三步肯定會天高地遠,冰釋前嫌,記住母親的話,吃虧是福!」這段語言描寫,直接表現了母親循循善誘、胸懷寬容大度,集中表現了文章的主題。(2)側面人物的語言,具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例如,下面這段記著採訪見義勇為的英雄人物的語言描寫,見義勇為者是主要人物,記者則是側面人物。記者:面對歹徒,你當時做了什麼?英雄:我抓起一條凳子,就沖了過去。記者:那一瞬間,你想了些什麼,當時一點也不害怕嗎?英雄:看著歹徒拿著刀挾持一個小女孩,看著奄奄一息瞪著一雙無助而驚恐的眼睛的小女孩,我來不及想什麼,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我必須把這個小女孩救下了!不過說實話,面對持刀歹徒,說不怕是假的,但為了解救小女孩,沒辦法,硬著頭皮也得上去!記者:事後,孩子的家長一定感謝你了?英雄:誰的孩子被救都會感謝的,但咱救孩子,純屬本能,不是為了別人感謝的。孩子救出來後我就走了,我不想讓孩子的父母欠下一輩子的情感債務,這樣對他們對我都好!為了集中表現主要人物,將主要人物的行為和精神品質生動地呈現出來,在這段語言描寫中加入了對側面人物——記者的語言描寫,正因為有記者的語言推動,才能把英雄人物當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步步生動再現出來,對側面人物的語言描寫,就是為了推動情節的發展。(3)側面人物的語言,還具有交代當時背景,突出主題的作用例如上面的例子,記者的問話可以這樣描寫:記者:當時,歹徒身高體壯,手持寒光閃閃的尖刀,幾乎完全喪失理性,處於無理智的瘋狂狀態,那一瞬間,你想了些什麼,真的一點也不害怕嗎?記者的話,後一半是推動情節發展,而前一半「歹徒身高體壯,手持寒光閃閃的尖刀,幾乎完全喪失理性,處於無理智的瘋狂狀態」的作用,就是交代英雄救孩子這一事件發生的背景,側面突出英雄不畏強暴,不怕犧牲,見義勇為的形象。(理性思維過程是:面對一個尋常的歹徒,救助被挾持人質,已經能表現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質,敵人這麼兇殘,英雄仍然堅持營救,更能看出他的崇高人品——程度更進一步。)(四)語言描寫中最常見的弊病及修改辦法(1)主要人物語言,選擇缺乏目的性和典型性,不能突出主題,就像無目的的嘮家常。例如,兩個作者寫同一個命題作文《我勤勞的媽媽》,寫了同一細節——早晨掀懶床兒子的被子,文中都運用了語言描寫:甲:媽媽衝進屋裡,一把扯起我的被子:「晚上讓你早點睡,你偏不睡,還和我頂嘴,早晨該起來了,又賴在床上不起來,真可恨!」乙:媽媽衝進屋裡,一把扯起我的被子:「早起的鳥有蟲吃,我和你爸爸早晨五點就起床了,該打掃衛生就打掃衛生,該買菜就去買菜,少睡個把小時覺,屋子就乾淨了,該做好的準備也全部做好了,再看看你,每天早晨不睡到最後一分鐘不起床,卧室一團糟,我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懶蟲!」哪個寫得好?顯而易見,乙寫得好。甲寫媽媽的語言,選取的內容和主題「勤勞」幾乎沒有關係,而乙選取的語言,句句都能集中表現媽媽勤勞的品質。二者寫的是同一細節,但得分卻有天壤之別。(2)使用沒有表現力的「說」、「問」、「答」等動詞進行語言描寫這些動詞是一類動詞的總稱。比如「說」,喊、嚷、責問、商量、回答、吼叫、狡辯、謾罵等等都可以用「說」來表達,但其中的任何思想感情,都是「說」這個動詞無法表達的。因此,在語言描寫中,這些詞語盡量不要使用。不適用這些詞語,那麼我們用什麼來描繪呢?A.用具有表現力的具體動詞來描繪。責問、吼叫、商量,央求、大罵等等詞語都可以。B.用伴隨語言的動作、神態、心理來代替,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綜合使用。例如:a「你為什麼還不起床?」媽媽一把扯起我的被子。(用伴隨動作來代替問)b「你為什麼還不起床?」媽媽當時非常生氣。(用伴隨心理代替)c.「你為什麼還不起床?」媽媽臉色鐵青,雙眼噴著怒火站在床前。(用神態代替)d.「你為什麼還不起床?」母親一把扯起我的被子,臉色鐵青,雙眼噴著怒火站在我的床前。 (綜合使用——借用伴隨動作和神態代替)C.用語言特點來代替(包括語速、語調、語氣、重音、斷續、延長、方言等)例如:a.「限你一個小時完成作業,然後打掃教室衛生,最後到操場練習長跑3000米,每一項任務都要認真完成,否則,我絕不客氣!」班主任的話,就像扣動了扳機的機關槍。(語速)b.「我怎麼知道是誰偷的東西?」李靜的聲音一下子提升了八度。(語調)c.爸爸停下了,突然加重了語氣:「到底是筆不好用,還是你沒有認真練習,你要說准了!」(語氣)d.「你到底是用手開的門,還是用腳踹的門?」教導主任把「開」和「踹」兩個字咬得很重。(重音)e.「我....我的作業.....寫...寫完了,只是.....只是....我不小心.....落在....嗯...落在家裡了....」面對嚴厲的班主任,小胖的話斷斷續續。(斷續)f.「楊——曉——舟——,你在哪裡?」媽媽對著茫茫的原野,把孩子的名字每一個字都拖得悠遠綿長。(延續)g.「我們假(家)內個(那個)狙(豬)也不乞(吃)習(食),急死我了!」老鄧跑到我面前,滿嘴透著濃重的庄河味。(方言)四.神態描寫神態,是人內在的、隱性的心理情緒、情感、心境、態度在人體外表上的狀態反應。它通常反應在整個人體的狀態上,反應在面部器官上,反應在面部器官的細微局部上。(一)神態描寫與外貌描寫的本質區別外貌,指人的整體、局部、具體器官以及附著物(服裝、裝飾、攜帶物體)固有的形與態,不隨心理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它不能表現人物心理。例如,一個人長著一雙大眼睛、一個筆挺的鼻子,眼睛和鼻子不會因為心理的變化而變化,能呈現心理變化的,就不再是外貌描寫,而是神態描寫。例如,他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又圓又大,鼻子歪在一邊。而神態描寫恰恰相反,它的存在,恰恰為了表現人物的心理,神態直接受心理的影響,人物的心理發生變化,哪怕是細微的變化,也會從神態表現出來。人物的心理包括:心理感受、心理狀態、心理情緒、心理想法、心理情感。(二)神態描寫的主要作用在敘事過程中,直接表現人物心理感受、情緒、心境、想法、態度、情感,以及它們的變化,間接表現文章的主題。例如:一見鄭屠,魯提轄周身上下彷彿觸了電,亦或是著了魔咒,頭髮、鬍子全都豎了起來,兩眼噴著著怒火,整張臉都脹紅了。這一段描繪魯提轄的神態,直接表現魯達當時異常憤怒、想把對方撕碎的心理,間接變現魯達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三)神態描寫的分類根據神態描寫針對的對象差異,可將神態描寫分為四類:一、人物整體神態,描繪人物整個身體。二、面部神態,描繪人物整個面部的神情。三、器官神態,描繪某個具體器官的狀態。四細節神態,描繪某個器官的細微之處,或身體某個微小之處呈現出來的神情。例如:一、哀樂響起來,母親的下葬儀式開始了。韓醫生蜷縮在角落裡,背貼著牆,僵在哪裡,彷彿是一捆乾枯朽腐的秸稈,來一陣微風都能將他吹倒,吹散.........(整體神態)二、哀樂響起來,母親的下葬儀式開始了。韓醫生的臉瞬間變成一張白紙,白里透著黃,黃里有隱隱地滲著鐵青色,所有的肌肉都凝固了、僵化了,所有的神經都麻木了,枯萎了.......(面部神態)三、哀樂響起來,母親的下葬儀式開始了。淚水瞬間模糊了韓醫生的雙眼......(器官神態)四、哀樂響起來,母親的下葬儀式開始了。韓醫生的嘴角動了動,太陽穴邊的「青筋」悄然綻起,就像一條條蚯蚓,在無聲地蠕動。(細節神態)(四)神態描寫的位置1.神態出現的位置人的神態,總是隨著心理的變化而變化:內心喜悅,臉上便笑逐顏開,眉飛色舞;內心憂愁,臉上便愁雲密布,眉頭緊鎖,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哪個地方,人物的心理發生了變化,哪個地方就出現了特定的神態。人物的心理又是什麼時候發生變化的呢?面對獨特的情境,遭遇獨特的經歷,人受到強烈的刺激,心理就會發生變化。例如,放學路上,突然遇到一個乞丐,凍死在馬路邊,衣衫襤褸,面色鐵青,骨瘦如柴,身體緊緊地蜷縮在一起,遭遇這種情境,人的心理就會悲傷,人的神情就會發生變化。再如,放學路上,因為沒有給對面一個大漢讓路,被這個野蠻人打了一個耳光,面對這種獨特的遭遇,我們的心理就會變得異常憤怒、委屈,神態必然隨之改變。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推論:經歷某種獨特的情境或遭遇——人的心理即刻發生變化——同時人的神態隨之發生變化,人的神態變化,總是出現在經歷某種獨特情境之後,或經歷某種獨特遭遇過後。2.神態描寫在文章中出現的位置(1)在某個特定的情境之前,獨立存在例如:站在老屋的門前,爺爺的神色黯然了,蒼老的皺紋里流淌著無法言喻的失落和凄涼。多年無人居住,房頂已經坍塌了兩處,摔碎的殘磚、斷瓦,一堆堆的落在堂屋的地上、灶台上。屋頂、牆上、地上,到處都是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野草。院牆倒了,大大小小的石頭,散落得到處都是。視野所及的各種景象,宛若戰後被遺棄了幾百年的廢墟。先描繪主要人物(爺爺)看到老屋荒涼情境時的神態,後描繪他看到的荒涼情境。這種寫法,是因果倒裝式寫法。(2)在某個特定的情境之後,獨立存在例如:多年無人居住,房頂已經坍塌了兩處,摔碎的殘磚、斷瓦,一堆堆的落在堂屋的地上、灶台上。屋頂、牆上、地上,到處都是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野草。院牆倒了,大大小小的石頭,散落得到處都是。視野所及的各種景象,宛若戰後被遺棄了幾百年的廢墟。站在老屋的門前,爺爺的神色黯然了,蒼老的皺紋里流淌著無法言喻的失落和凄涼。先描繪主要人物(爺爺)看到的荒涼情境,後描繪他看到老屋荒涼情境時的神態。這種寫法,是前因後果式寫法。 (3)在某個特定的經歷之前,獨立存在例如:姜亮坐在沙發上,一張興奮的臉,閃著紅光,眉毛、眼睛、嘴角、酒窩,甚至每一個細胞,每一根神經都折射著甜甜的笑意。剛剛經歷的一幕,像過電影一樣,一遍遍在他眼前播放:「刮刮卡,中大獎,誰刮誰中獎!」每天放學,他都會從那家彩票站前面經過,但從沒想過自己要買幾張獎券。在少年的心裡,這些東西是給成人準備的,與他這樣一個每天只揣著幾塊錢飯費去上學的孩子,沒有半分關係。然而,今天,就是今天,當他再一次路過這裡的時候,竟鬼使神差地走進了彩票站,用兜里僅有的兩元錢,買了一張刮刮卡。他應該買一根雪糕,或者買一棒烤玉米的,自己為什麼偏偏做了另一種選擇,他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然而,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中了大獎——六萬五千元大獎!先寫主要人物(姜亮)興奮驚喜的神態,然後再寫產生這種神態的原因——自己的中獎的特定經歷。這種寫法,也是因果倒裝式寫法。(4)在某個特定經歷之後,獨立存在例如:「刮刮卡,中大獎,誰刮誰中獎!」每天放學,他都會從那家彩票站前面經過,但從沒想過自己要買幾張獎券。在少年的心裡,這些東西是給成人準備的,與他這樣一個每天只揣著幾塊錢飯費去上學的孩子,沒有半分關係。然而,今天,就是今天,當他再一次路過這裡的時候,竟鬼使神差地走進了彩票站,用兜里僅有的兩元錢,買了一張刮刮卡。他應該買一根雪糕,或者買一棒烤玉米的,自己為什麼偏偏做了另一種選擇,他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然而,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中了大獎——六萬五千元大獎!姜亮坐在沙發上,一張興奮的臉,閃著紅光,眉毛、眼睛、嘴角、酒窩,甚至每一個細胞,每一根神經都折射著甜甜的笑意。先寫主要人物(姜亮)的特定經歷——買彩票中獎,後寫人物的神態。經歷是原因,神態是結果,這是前因後果式寫法。(5)混在外貌描寫之中,和外貌描寫交織在一起例如:奶奶七十多歲了。因為駝背,體型近乎大寫的英語字母「C」。斑白的頭髮,總是梳理得光滑齊整,一絲不苟。飽經滄桑的臉上,一雙眼睛,始終傳遞著愉悅、善意、慈祥,就像西天橘紅色的夕陽。身上的衣服,都是過去穿過的,然而從不曾因為陳舊而褶皺或髒亂,奶奶總是把它們洗得乾乾淨淨,打理得平平整整。這部分,整體看是外貌描寫,但其中「飽經滄桑的臉上,一雙眼睛,始終傳遞著愉悅、善意、慈祥,就像西天橘紅色的夕陽。」是神態描寫。在外貌描寫當中,經常夾雜著少量的神態描寫,我們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6)和動作描寫同時進行,附著在動作描寫之前,做修飾語例如:媽媽興沖沖地推開門,微笑著將一張滿分試卷放到我的面前.........這段文字主要描寫母親回家的動作行為——推開門——放試卷,捎帶著描繪了每一個動作對應的神態,以修飾語的形式,放在動詞的前面。(7)和動作描寫同時進行,描繪動作之後,再描繪做這個動作時的神態例如:母親推開門,周身上下透著十二分的興奮。他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我的面前,將一張滿分試卷放到我的面前,臉上的笑容,鮮花般燦爛。這段文字,作者主要運用動作描寫,描繪母親回家的過程,先後寫了三個動作:推門——走——放試卷。在第一個動作之後,作者進行了神態描寫「周身上下透著十二分的興奮」,在第三個動作之後,再次插入了神態描寫「臉上的笑容,鮮花般燦爛」。這種寫法就是,以動作描寫為主線,在動作描寫之後插入神態描寫,形成動作描寫、神態描寫交替穿插的形式。這種穿插不要形成一步一趨的形式——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個動作一個神態,看起來句式整齊,具有明顯的規律性,但讀起來語感彆扭,因此要適當穿插,間隔穿插。可以和上面的第(6)種形式,綜合運用,靈活多變。五.心理描寫(一)什麼是心理和心理描寫人受到外界刺激,內心首先生成的是感受,在這種感受的刺激下,人的肌肉、神經、情緒會受到影響,生成一種狀態,進而產生連鎖反應,產生應對的想法。將它們依次連接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多米諾骨牌」似的鏈條:心理感受——心理狀態——心理想法。這三者合起來,就是人物心理的所有內涵。比如,一個孩子看到一頭狼:最先感覺到的是兇猛、殘忍、猙獰,進而內心產生緊張、恐懼、慌亂,進而心理想法生成——快點離開這裡,找個安全的地方。寫作的時候,主要人物,在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中,會不斷地受到外界的刺激,自然就會對應生成某種明顯的心理感受、某種明顯的心理狀態,產生某種強烈的心理想法。作者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選取這些內容進行刻畫,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既可以單獨刻畫心理感受、心理狀態、心理想法,也可以任意二者綜合描寫,還可以三者全面刻畫。(二)心理描寫的位置人只有受到外界的刺激,才會產生鮮明的心理。因此,心理必然在「某個具體的刺激情節」之後產生,自然,心理描寫就應該在這些刺激性情節之後進行。這些刺激性情節包括:1.某種超出常態的景物、環境或氣氛出現;2.人實施某種意外行為;3.物實施某種意外行為;4.人呈現某種意外的狀態;5.某物呈現某種意外的狀態;6.某種意外結果出現。(三)心理描寫的具體形式1.在刺激性情節之後,獨立存在,詳細描繪例如:張小嫻剛剛走進小巷,一條大黃狗突然沖了過來。它張著血盆大口,兩眼睛噴射著凶光,鼻子上的皮膚、毛髮不停的拉動著、扭曲著,震耳欲聾的吠叫聲撞擊著小巷兩側的圍牆,轟轟作響。這個在都市裡長大的孩子,一瞬間慌了神兒,這一刻,她覺得自己的毛髮都豎了起來,她想抓一塊石頭或者找一根棍子保護自己,然而手腳不再聽從調遣,整個身體同時變得僵硬起來,什麼也做不了。2.在刺激情節之後,附著在動作描寫之前,做修飾語例如:一走進教室,李偉發現今天的氣氛與往常大不相同:老師站在講台上,面色凝重地望著同學,一言不發。同學們背著手,筆直地坐在座位上,瞪著眼睛,盯著前面的老師,神情緊張而肅穆。偌大的教室,靜得能聽到人的心跳。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小心翼翼地落座,生怕弄出一點聲響點燃了老師的雷霆之怒。第九要深入理解:六要素的全部內涵寫人,離不開記述人做的事。敘事就離不開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然而很多學生並不理解每個要素的內涵。這裡做一一說明。一.關於時間時間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的內涵:(一)事件發生的時間。例如,1978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我到沂蒙山去採訪.......(二)故事情節(構成事件的每個階段)發生的時間。例如,上午十一半,下課的鈴聲剛剛響過,教導主任急匆匆走進教室:上午的教學工作檢查完了,下午教育局領導還要檢查一下我們的課件活動,請大家吃完飯都到操場去活動。(上午寫教學工作檢查,下午寫課間活動檢查,兩個情節兩個時間)(三)細節發生的時間。例如,爸爸進門的時候,我正小心翼翼地練書法。「當」的一聲悶響,弄出的噪音嚇了我一跳,我的手一抖,一個筆直的懸針豎變成了隨風柳........(四)整個事件、或某個情節經歷的時間。例如,驚心動魄的五天五夜過去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整風運動終於宣告結束。經歷過嚴格考驗的人們,又像往常一樣,步入了正常的生活,未來還會怎麼樣,人們不敢去想,也不願意想,大家只想抓住一切可以放鬆活著的時間,享受本來就很短暫的生命。(五)事件過去的時間。例如,這件小事雖然已經過去四年多了,但其中的每個細節,回憶起來仍然歷歷在目,特別是老人流淚的影像,就像一幅石雕,深深的鐫刻在我心坎上,歷久彌新。二.關於地點地點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涵:1.事件發生的地點。例如:很久很久以前,在終南山上,住著一位老翁,獨自一人,靠打柴燒炭為生。2.事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斷變化的小地點。例如:吃完飯,魯提轄離開飯店,徑直向金老兒的住處走去。3.事件結束的地點。例如:夕陽,冷冷地斜視著富民廣場。衣衫襤褸的乞丐,趴在冰涼的水泥地上,身上的最後一點熱量,也被無情的風帶走了。4.展開回憶的地點。例如:西風如咽,暮雨瀟瀟。年邁的爺爺,無聲地坐在客廳的角落裡,一雙渾濁的眼睛,久久地注視著窗外的風雨,另一個深秋落雨的黃昏,在他的眼前,由朦朧漸漸變得清晰。三.關於人物1.主要人物。作者要集中表現的核心人物。在小說中叫主人公。2.推動情節發展的人物。因為這個或這些人的存在,故事情節才一步步展開。3.側面人物。主要人物以外的群眾演員,主要人物做某事的時候,他們是旁觀者,他們的反應(一舉一動)能夠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品質、精神。這些人是做陪襯的綠葉。4.線索人物。不對故事情節發展產生任何影響,沒有他(她),故事仍能按部就班發展。這個人物的存在,只是為了將所有的故事或所有的情節,連接成一個整體,保證文章結構完整、嚴謹。四.關於起因起因的內涵,整體分為三方面:1.整個事件發生的起因;2.某個情節發生的起因;3.某個細節出現的起因。無論哪種起因,都包括兩方面: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一)主觀原因:主要指人物主觀情感、態度、認識、感受、想法等對事件的發展產生影響。例如:爸爸:「小新,你怎麼兩天沒去上學?」兒子:「我不想去,我從心理討厭我們的班主任!」(二)客觀原因,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側面人,對主要人物行為的影響例如:「今天別去上學了,在家陪奶奶去看電影!」早晨,趙明剛背起書包,準備去上學,便被奶奶攔住了,他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不得不留在家裡。(趙明為什麼沒上學?奶奶不讓去。)2.側面物,對主要人物行為的影響例如:早晨,趙明興匆匆來到汽車站,準備坐車去上學。剛到站牌下,就發現站牌上貼著一張公告:通往永泉路的橋樑年久坍塌,通往這個方向所有的公交車全部停運,由此給大家造成的不便,請大家原諒!他搖搖頭,不得不轉身向家走去。(趙明為什麼沒去上學?車全部停了。)3.側面環境,對主要人物的影響例如:風,怒吼著,讓人舉步維艱。雪,打著人的臉,讓人睜不開眼睛。氣溫持續下降,似乎要把周圍的一切變成冰塊。有經驗的老嚮導望著灰濛濛世界,建議大家找個地方宿營,待天氣好轉再繼續前進。(老嚮導為何建議大家停下來宿營?因為環境太惡劣。)4.背景條件,對主要人物的影響例如:爺爺常年卧病在床。爸爸為了給爺爺籌集醫療費,外出打工,從樓上摔了下來,變成了高位截癱。媽媽不堪生活重複,改嫁他鄉,一去不返。七十多歲的奶奶,是家裡唯一的支撐,每天種地、餵豬、打柴、做飯、照顧病人,蒼老瘦弱的身軀,不知能堅持到哪天。想到這裡,淚水早已打濕了小娟的衣襟,她悄悄地撕毀了剛剛送達的錄取通知書,扛上鐵鍬,向田裡走去。(小娟為何撕毀了錄取通知書?因為背景條件不允許他去讀大學。)五、關於經過一件事,或者因為時間的階段變化,或者因為地點的階段變化,或者因為性質的階段變化,總會自然分成幾個階段,形成:先做什麼——接著做什麼——然後做什麼——最後做什麼這樣的分段脈絡,這就是事件的經過。1.事件的經過具有鮮明的有序性。按照時間先後依次排列,不能顛倒。寫作可以用倒敘,也可用順敘,但經過總是按照時間的變化,依次展開。2.描述事件的經過,詳略具有選擇性。一件事,分成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複雜的。寫作不是逐一將事件的每個階段都詳細而生動地描述出來,這樣敘事,就變成了錄像似的流水賬。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要圍繞主題,詳細敘述描寫能集中表現主題的階段,略寫其他不能表現主題的部分,甚至在不影響讀者理解整個故事脈絡的情況下,可以拋開許多不能表現主題的情節。六、關於結果事件的結果,包括四個方面:1.主要人物行為的直接結局。例如:經過三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最後,顏炎以667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北大,終於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2.相關人物的最終命運。例如: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後來,李帆因為賭博,鋃鐺入獄。小花離婚後,嫁給了一個樸實的計程車駕駛員,夫妻恩愛,生活幸福。李奶奶康復出院後,回到了家裡,和老伴破鏡重圓。3.主要人物帶來的影響。例如:從那以後,只要一提及董彪的名字,大家都會迅速改換話題,生怕惹上麻煩,家人受到傷害。4.核心事件帶來的影響。例如:每到夜幕降臨,這條小巷便變得異常冷清,連個人影也看不到,甚至連流浪貓、流浪狗也不敢從這裡經過。當初那血淋淋的一幕,已經深深地印在人們的心裡。以上各種基本寫作理論掌握以後,我們就可以嘗試寫文章了。根據文章主題的差別,可以將寫人的文章分為四類:一.情感類寫人記敘文。文章以寫人為內容,以表達情感為核心主題。這種情感包括:作者對文中人物的情感、文中人物對作者的情感以及文中的人物之間的情感。二.哲理類寫人記敘文。文章以寫人為內容,以揭示哲理和人生感悟為主題。三.人品類寫人記敘文。文章以寫人為內容,以表現人品、褒貶人品為主題。四.情趣類寫人記敘文。文章以寫人為內容,以表現人物的情趣、愛好、追求為主題。因為文章太長,下面將分類進行講解,每一種記敘文作為一個單元。
推薦閱讀:
※[原創]真的有真太極嗎,在哪兒?[附:翟維傳-武式太極拳五十八打] - 墨劍居士的日誌 -...
※【知乎|寫作|無憂】月度_工作總結_你還沒寫嗎?原創_高效的方法,你掌握了嗎
※梅竹原創 七絕二首//待裝扮
※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嬿郅原創】離空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