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麵與吹燈拔蠟--雙塔邨人
有一次聽張紫晨教授講課,他說:外國影視作品表現外國人過生日的場面,往往是準備一個大蛋糕,在蛋糕上插蠟燭,然後吹滅。有人看了影視作品,也模仿外國人做法,先買個大蛋糕,再買些蠟燭,吹燈拔蠟之後,就可以享用蛋糕了。
張教授的原話我記不清了,大意如此。張教授說,我不吹燈拔蠟,我吃長壽麵。
中國人過生日,無非就是吃長壽麵,表示長壽,還有什麼比這更吉利的嗎?曾幾何時,外國的影視作品出現過生日的場面,有人不明白什麼意思,稀里糊塗紛紛效仿。
殊不知,世界各地民族風俗不同,過生日的方式也不同。
中國的小孩一周歲時,在孩子周圍放上諸如書、針、硬幣之類的東西。每件東西都有特定的含義,幼兒摸到的東西將預示未來的一生。
巴西人過生日的食品是糖果。
冰島人過生日常吃帶蜜餞的薄餅。
英國人過生日全天慶祝。在學校里,過生日的孩子常被抓住胳膊和腳脖舉起來,每年一次,預示長高。
荷蘭的孩子們過生日,不僅得到禮物,也把禮物分給別人。
在墨西哥,生日那天要儘可能早地致以祝賀,以圖吉利。過生日的人常常在半夜被祝壽的朋友叫醒。
印度人過生日有宗教色彩。必須在黎明前祈禱和祝福。
泰國人在生日前的夜晚要點燃兩支長蠟燭,一支同過生日者一樣高,以求長壽。如果過早熄滅,則是不詳之兆。
大多數西方國家過生日都是在蛋糕上插蠟燭,然後與祝壽者同食蛋糕。不過,我猜想西方國家沒有「吹燈拔蠟」這個成語,所以不忌諱。
補白
老北京話天津話之吹燈拔蠟 「吹燈拔蠟」,就是「人死如燈滅」的意思。幽默大師馬三立先生的相聲有段貫口:「過去了,下世了,咽氣了,無常了,亡故了,不在了,沒了,沒有了,完了,完事了,完事大吉了,吹了,吹燈了,吹燈拔蠟了,嗝了,嗝屁了,嗝屁朝涼了,撂了,撂挑子了,無常道了,萬事休了,倆六一個幺——眼兒猴了!」說的都是「死」的婉辭或代稱。天津俚語關於「死」的同義表述很多,除「吹燈拔蠟」及上文引述之外,還有「回老家了」、「見閻王了」、「踹腿了」、「上北倉了」、「聽蛐蛐叫去了」、「吃嘛嘛不香了」等,帶詼諧搞笑色彩。 「吹燈拔蠟」,還比喻垮台。如「這個文學社團,在我們學校歷史悠久,出了幾位小有名氣的作家詩人。但傳到我們這一屆,就苟延殘喘,只差吹燈拔蠟了。」「吹燈拔蠟」還比喻戀愛失敗,交情破裂,或計劃泡湯。例如「漂亮姐和奶油小生一見鍾情,但熱乎不到倆月,就吹燈拔蠟了。」再如「你不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咱就吹燈拔蠟!」「吹燈拔蠟」也可省略為「吹」,例如「誰曾想煮熟的鴨子愣飛了,結果婚事告吹」;「這個月的計劃又吹了!」 「吹燈拔蠟」屬貶義。近年來,盛行在生日宴會吃蛋糕。在切分生日蛋糕之前,必有「吹燈拔蠟」這道程序。這個規則性的程序源於西方文化。壽宴司儀須照章辦事,但絕不能宣布這四個字,而應換另一說法。在言語交際中的委婉和避諱,是應予遵循的原則,不能含糊。
推薦閱讀:
※老祖宗眼中的長壽菜、救命菜,35歲以後要多吃!
※世界上最好的「長壽葯」
※骨科專家親授:每晚揉這裡,越揉越長壽!
※四月跑跑|人間四月芳菲盡,跑山跑水正當時
※【幾乎失傳的手診口訣:長壽密碼,就在手上!】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