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豁然開朗的趣味心理學讀本

作者:佚名

目錄(1)

第一章為什麼幸運的人總幸運,倒霉的人總倒霉——行為與心理

"點心鋪"老闆的錯誤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是怎樣的人,就會做怎樣的事

自負與自卑可能是雙胞胎

這樣說服別人更能成功

孩子為什麼不來了?因為他們不再是為自己"玩"

失敗後,你是一蹶不振,還是重整旗鼓

第二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認識自己有多深,路就能走多遠

解差的困惑——告訴我,我是誰

跳蚤的故事——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是天才

人出生沒有帶鏡子,所以拿別人來照自己

是蒙娜麗莎在微笑還是達芬奇在微笑

內省——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的智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目錄(2)

第三章為什麼你總是喜歡跟自己過不去——日常生活背後的心理常識

人為什麼要自虐

當一個人說"我太笨了",其實他心裡並不真的這樣想

食物和人性——能吃會喝也是本事

青春期的毛病——愛插話

翻來覆去睡不著——你需要的是安眠藥,還是安慰劑

第四章"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與記憶有關的心理學

為什麼失憶症患者忘記了父母,卻忘記不了漢字

為何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害怕刀切黃瓜的男人

記憶也撒謊——比竇娥還冤的人

被記憶"隱藏"的驚人血案

有些事情我們記得很清楚,有些卻毫無印象

新人總比舊人好

第五章眼見未必為實——我們的感覺也會說謊

親眼看到就是真的嗎

經常感覺手機在振動,其實什麼也沒有

倫敦泰晤士河橋上的自殺之謎

疼痛,是好還是壞

觸摸——從外到內的心靈撫慰

下一步他要做的事,你已經了如指掌

目錄(3)

第六章在羊群中生活,一隻狼還敢認為自己是狼嗎——在群體中迷失

人們見到的,正是他們知道的

"我可不能站在人少的那一邊"

過於渴望成功反而導致失敗

少數必須服從多數嗎

看別人是牛屎,看自己也如是

第七章一個籠子在尋找一隻鳥——心理障礙的七個"牢籠"

在陰暗中苦悶著,在苦悶中陰暗著

別人眼中的天使可能是你眼中的惡魔

反覆洗手、反覆擦地板

為煩惱而煩惱

長夜漫漫,無心睡眠

和素不相識的人戀愛

懷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第八章隔山打牛——神奇的暗示力量和催眠術

"骨指術"殺人之謎

總是說自己無能的人,就真會如此

車窗被打破的汽車更容易被偷

催眠師能"指揮"我們的心靈嗎

自我催眠是放鬆身心的有效途徑

第九章"兒子打老子"——痊癒的本能和自我防禦機制

有時候不妨做一回"阿Q"

化悲痛為力量——受欺負的孩子總是努力去當警察

"酸葡萄"與"甜檸檬"

為什麼遲到的丈夫總會帶給妻子一束玫瑰

不自覺地忘記不能接受的事物

從別人那裡獲取"心理營養"

為自己創造失敗的條件

你不是真的病了,只是心理紊亂了

目錄(4)

第十章衝動是魔鬼——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和生活

情緒中的"蝴蝶效應"和"踢貓效應"

一首"治病歌",讓他的燒退了

恐怖電影的"副作用"

不要讓"肝火"燒壞你的神經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陰影和光明都是財富

第十一章問世間情為何物——愛情和婚姻中的心理密碼

"剩男""剩女"們的心理頑疾

小女人為啥喜歡"老傢伙"

"我這次真的找到了真愛!以後再也不會去愛別人!"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真愛,還是叛逆

吃醋是一種理性的嫉妒

惡性循環的婚姻——秀女嫁頑主,好男娶悍婦

漂流瓶里的情詩——"我們已經離婚三年了"

第十二章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夢中的玄機

人為什麼會做夢

通過夢境窺見真實的內心

噩夢不"噩"——被野獸追趕,從懸崖上掉下來

夢遊——"這個瓜不熟,不能吃"

人為什麼會說夢話?夢話都是真的嗎?

幾個常見的夢的解析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還記得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嗎?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語言學家用6個月的時間把倫敦街頭粗俗的賣花女培養成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的故事,改編自英國作家蕭伯納的作品《皮格馬利翁》。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塞普勒斯國王,我們本節接下來要闡述以它命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在1968年做了一個實驗:他和他的實驗小組隨機抽取了美國的一所普通學校,並在6個年級18個班級里進行了所謂的"潛力調查測驗",之後給該校老師提供了部分學生的名單,並告知他們名單中的學生潛力超出常人,要求老師們在不告知學生本人的情況下進行長期的觀察。而實際上,羅森塔爾教授在編寫名單時只是隨機抽取,也就是說名單和潛力高低並沒有任何聯繫。然而8個月後他們發現,名單上的學生不但在學習成績方面進步神速,在道德、人際關係及其他方面也都有突出變化。羅森塔爾對此現象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潛力調查測驗"使教師對部分學生產生更高的期望,從而下意識地對學生作出有積極意義的引導,而學生收到這種下意識傳遞的信息後,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得到了提升,進而開始重塑自我,最終符合了"潛力調查結果"。這就是著名的期望效應的典型試驗。用一句最通俗的話來解釋這一效應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當然,反之也成立。這就是說,當人們相互交流的時候,一個人的感情和期望等行為會導致其寄予對象向相應的方向發生一系列變化。期望對人有深層次的指導作用,美好而積極的期望使人良性發展,不當的期望則會讓人的發展每況愈下。

那期望效應不就成了"點金石"了嗎?也許你會覺得這樣形容期望效應有些誇大,事實上,心理學家的一系列研究與實驗恰恰證明了期望效應有時就是能夠"點石成金",讓"鐵樹開花"。

上面提到的實驗效應對兒童如此,對於成人也會這樣顯著嗎?成人的接受能力、知識程度都與兒童有很大區別,更重要的是成人往往已經形成穩定的人格,是否還會受到期望效應的影響呢?20世紀70年代,電腦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僅僅是少數技術人員能夠進行電腦操作。美國一個公司的高管在自己的公司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挑選了一個在公司擔任清潔工的黑人,指出這個黑人有電腦方面的天賦,可以勝任電腦操作員的工作。結果,僅僅三個月的時間,這個黑人就成長為公司最出色的電腦操作員之一。關於期望效應的實驗還有很多,這些實驗都指向了同一個事實:一個人的能力、性格等因素,與周圍環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對自己的期待有很大的關係。這也就是期待效應真正的力量,它神奇的力量背後是強烈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周圍環境及他人和自我的期待會對個人的自我判斷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會轉化為心理暗示,使一個人相信自己就是他人描述的形象,即為自己建立一個理想的行為模型,並逐漸向理想模型靠攏,進而使自己符合理想模型的形象。

既然期望效應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在生活中要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它呢?

在對他人的期望上,善用激勵

不管是領導、職員、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師、為人徒……我們都需要自我激勵和對他人善意的激勵。對於激勵,我們並不陌生。"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不當的激勵導致的悲劇。人和動物一樣,本能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事,你想得到什麼,或者期望他人做什麼,就該獎勵什麼。這樣,如果得到認同,那麼事情就會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這個道理。

注意激勵的方式和時機

正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投其所好的激勵,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對於一個生活貧困的職員,物質的獎勵更能夠促使他積極地工作;而對於一個生活優裕的經理,在工作上給予適合他的更大的平台,更能滿足他的精神需要。

同時,注意激勵的時機也是很重要的。打個比方,廚師炒菜,放作料的順序不同,菜的味道是不一樣的。超前激勵可能會使對方覺得無足輕重,延後激勵可能會讓對方覺得畫蛇添足。舉個例子,如果父母給孩子許諾:如果考得好,可以買個MP3。MP3卻在考前就送給了孩子,結果在實現願望的孩子面前,MP3已經不再具有激勵的意義,孩子對待考試也就不那麼熱情了;如果在孩子考得很好、成績下來許久之後還是沒有實現承諾,那麼孩子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家長再用類似的承諾來激勵孩子,就不會再有好的效果。這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的"強化要及時"。

注意激勵的適度

這裡要指出,適度有一個前提是激勵正確的事,這不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投票。如果紅燈亮的時候只有一個人站在原地不動,其他人都在沖向馬路對面,我們不能說那唯一的一個人是錯的,而給予其他人掌聲。激勵正確的事,可以讓事物向積極的方向發展,而適度的激勵,可以提高積極性。如果對業績為50和業績為100的兩個業務員給予同樣的獎勵,那麼業績50的覺得與其多做還不如保持現狀,業績100的覺得自己多做沒有意義,不如偷偷懶,那麼,這時的激勵反而導致懶散的工作氛圍。適度,不僅指激勵的程度,也指激勵的頻率。頻率低,打消激勵的積極性;頻率高,失去激勵的意義,使人產生麻痹的心理。

以上談到的是如何善用期望效應,通過激勵作用來影響改變他人。醫學研究證實:對人生有積極態度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更健全,病菌更不容易入侵,身體的生理狀況也會比人生態度消極陰暗的人要健康許多。

從心理層面,在能力相似的情形下,積極的人在遇到挫折和打擊時的態度和反應與那些消極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堅持不懈;後者則會選擇放棄,停滯不前。積極地對己對人,及時調整自我期許,我們將會收穫快樂和滿足的人生。當然,期望效應對自我同樣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因為我們還會對自己產生消極的期望,這在心理學中,叫做"自我擊敗"。當我們認為自己不能完成某些事情的時候,就真的不能完成了;總認為自己會生病的人,結果真有可能生一場大病。

是怎樣的人,就會做怎樣的事

還記得農夫和蛇的故事嗎?寒冷的冬天,善良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凍僵的蛇。他覺得蛇很可憐,把它放到懷裡溫暖它。蛇感到溫暖以後蘇醒過來,一口咬在農夫的胸前,農夫死了,蛇也因為得不到溫暖凍死了。

為什麼農夫會救起毒蛇,他不知道蛇會咬人,還是不知道那是條毒蛇?蛇為什麼咬農夫,農夫死了,它不是還要凍死在路邊嗎?

農夫的行為是不是愚善,我們姑且不論。在這裡,我們只想從心理學的角度探究這個問題。行為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行為。農夫會救起毒蛇是因為他的善良,善良讓他無法坐視一個生命被寒冷奪走;蛇咬農夫是因為它是蛇,蛇的本性就是咬人。通過行為分析心理,可以這樣說,是怎樣的人,就會做怎樣的事。

如果把人的心理和行為比作一棵樹,露在地面上的樹榦、樹枝、樹葉等,屬於行為部分,而地底下的樹根則屬於心理。只有根部(心理)得到滋養,枝幹(行為)才能開花結果。另外,只有枝幹(行為)良好成長,才會讓根部(心理)更好地成長,更好地汲取營養。相反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總會從心理不健全的人身上,看到一些異於常人的行為,並且這些行為會讓他的心理更加不健全。比如,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人,雖然也會戀愛,但很可能對婚姻極度排斥。因為在他小的時候,得到類似的"心理給養",所以,長大後不知道如何與另一半和諧相處。如果他們結婚的話,也很可能因為自己的行為造成婚姻破裂,讓自己更加恐懼婚姻,惡性循環。當然,如果在他的婚姻中,行為得到了糾正,婚姻關係得到了改善,那麼這個人的婚姻心理也就會變得正常起來。

近幾年流行的訪談節目,受訪人在主持人的循循善誘下,慢慢回憶起取得如今成就的來龍去脈。是因為小時候的不甘人後?是因為當時自己在很多人看來擁有的怪思想?……人的思想和性格就如同行為的導航圖,很難想像一個內心脆弱、患得患失的人能在危機中力挽狂瀾,懦夫的心中住的只能是一個軟弱的靈魂,勇士胸中必然有著山一般堅定的心。

古訓有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既然心理和行為的作用是相互的,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心理來改變行為,通過簡單的重複使行為養成習慣。

心理學有關研究表明,同一個動作或想法,重複21天會變成習慣性動作或想法;重複90天可以讓這個動作或者想法變成下意識或者信念。所以,習慣是可以養成的,它是我們有意識的選擇。如果我們可以改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那麼我們離成功和快樂的人生就近了一大步。

如何來養成好習慣呢?

幻想你在養成這個習慣後的…

促使一個人自然而自覺地去做一件事,背後很大的原因是"具體的成果"激發了強烈的慾望,這個慾望足夠促使人堅持下去。在組織行為學中,就是"願景"的建立,願景越真實、越生動具體,我們實現它的可能性就越大。你想得到什麼,就讓什麼在你腦子裡每時每刻生動起來吧,那樣你必然會努力得到它。

立即行動

沒有配合行動的思想,最終只能停留在思想上。邁出第一步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你可以深吸口氣,數三秒,然後立即開始行動。

堅持下去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功其實就是簡單地重複去做。很多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能力,只是被重複帶來的無聊或者無望擊倒而選擇了放棄。那些笑到最後的往往是在日復一日的瑣碎中堅持下來的人,讓屢敗屢戰成為你的一種性格吧。

下次,當身邊有人屢受挫折,抱怨自己的命苦時,告訴他:成功的機會尚不成熟,因為你還沒有具備成功的習慣。

自負與自卑可能是雙胞胎

陳玉是一位自我膨脹的"侃爺",無論走到哪裡,無論面對熟人還是陌生人,他都能和別人侃得天昏地暗,不說得別人點頭稱是就不罷休。從天文到地理,從科技到人文,沒有他不通的。乍聽起來,陳玉說的還挺像一回事,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很多時候他對這些東西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時候,為了給自己製造聲勢還編造"事實"。

起初,有人還會糾正陳玉的錯誤,但是他聽到之後,卻像遇到敵人一樣,非要和人家爭個對錯高低,最後弄個臉紅脖子粗,以至於再也沒人去糾正他了。漸漸地,陳玉變成了一個盛氣凌人的孤家寡人,因為從他的誇張表現中,人們看到的是一個自負的傢伙。在心理學上,陳玉這種心理現象就是"自我膨脹",大多自我膨脹的人都有很強的自卑心理。相對那些因為自卑而有逃避行為的人,自我膨脹的人則是用一種過度的表現來補償自己的自卑,讓自己看起來更自信一些。其實,自卑和自負從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相對內心,一個表現得不及,一個表現得過火。很多自我膨脹的人,都有很強的表演慾望。而在表演的時候,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權威,更有影響力,他們就不由自主地編造"事實",不允許別人有反對意見,漸漸地就給了旁人自負的印象。

相對於自卑的人,自負的人更容易讓人厭煩。即使這樣的人可能會有很多朋友,卻很少有深交的。並且,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自己的錯誤遭到別人的指責和批評,為了避免自己陷於被動,他們就會用不屑、貶低別人來保護自己,所以,這樣的人總是很難和別人正常交往下去。

在工作上,這樣的人也許能力很強,但是由於不接受批評,所以很少會被委以重任,於是他們總是鬱郁不得志。當然,有的時候,他們也會有些成就,但是自我的膨脹很快就讓他們陷入驕傲自大中。他們不懂得收斂自己,自然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職業生涯也就變得坎坷起來。

另外,受到打擊的不得志和小成功的迷失自我,讓自負的人很難正確地評估自己,根據現狀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他們總是不斷地在"挫敗-自卑-防禦-自我膨脹"的不良心理中循環下去,讓自己處於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其實,改變自我膨脹並不難做到。從本質上說,自我膨脹的心理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表現,為了彌補自己的自卑,不去主動彌補自己的不足,卻用過度的自負來掩飾。所以,一個自我膨脹的人,只要正視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對自己有客觀正確的評價,就能在發現錯誤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漸漸地讓自己的心理走向正確的軌道。

這樣說服別人更能成功

三國時期,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準備一舉擊敗孫權和劉備。東吳官吏為了自保,大多主和,而收到曹操詔書的孫權處於戰和的猶豫中。為了避免東吳投降,蜀漢遭遇唇亡齒寒的危機,諸葛亮只身前往東吳,勸說孫權接受孫劉聯盟的建議,共抗曹操。

在孫權帳下,諸葛亮和東吳官吏進行了一場口才的較量:舌戰群儒。在此僅分析一下張昭和孔明的"過招"。

張昭發難說:"早就聽說先生自比管、樂,是真的嗎?"將了諸葛亮一軍。

諸葛亮說:"管、樂不過如此,根本和我沒得比!"

張昭於是給諸葛亮"揭底":"在你的"幫助"下,曹操把劉備打得落花流水,又拿下荊州,看你怎麼辦?"

諸葛亮於是主客觀原因分析了一遍,說曹操的猖獗是因為主公的仁義和劉琮的無知,並且劉備還留了一手,別有良圖。

張昭開始對諸葛亮和劉備進行人身攻擊,結果反被孔明嘲笑,認為張昭不過是一個文人,根本不懂戰爭,張昭啞口無言。解決了張昭這個最刁的辯士後,其他的人對於諸葛亮不過是小菜,三言兩語就給打發了。

正是因為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勝利,讓孫權心中的天平偏向了主戰,後來諸葛亮又聯合周瑜、魯肅等主戰派,把孫權拉攏過來了。當然,生活中很少會有這樣的說服形式,不過,那些"小說服"還是很多的:小到夫妻吵架、父母和孩子的爭論,大到公司談判、大型的辯論會,都是屬於說服。

其實,只要我們有了和別人不同的觀點,就有了說服的基礎。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不同意見都要去說服,一味地以說服別人為樂,是沒有任何好處的,這樣的人很少會贏得別人的好感,並且也很有可能會被對方反駁得啞口無言。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少和別人的爭論。林肯曾經對一位和別人爭吵的青年軍官說:"如果你們各自都有正確的一面,你不妨多讓步些;即便是你完全正確,也不妨向對方做些讓步,哪怕少讓一點。與其同狗爭道而被狗咬,還不如讓狗先走。因為,即便將狗殺死,也治不好你被狗咬的傷口。"

在說服過程中,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很多人都會用偏激和極端的語言去攻擊對方,這時候已經失去了說服本身的意義,而成為沒有原則的爭吵。當然,如果沒有說服成功的話,那麼對方就可能會對說服產生過敏反應,即抵抗心理。比如,一個妻子去說服丈夫戒煙,不說清戒煙的好處,只是用刻薄的語言指責丈夫,丈夫幾乎不可能戒煙成功。那麼以後當妻子再去讓丈夫戒煙的時候,丈夫戒煙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小,就像打了免疫針一樣,丈夫已經對妻子勸其戒煙的說辭有了免疫心理。

那麼,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說服別人或者被別人說服的時候,要怎麼去做呢?

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這對於處於被說服位置的你來說是很重要的,這樣做可以讓一些存在僥倖心理的人知難而退。而如果沒有表露自己的觀點,那麼可能以後在被說服的過程中,你就很難再去陳述出來了。比如,你在購買某種產品的時候,有自己的意見就要馬上提出來,售貨員自然會針對你的意見作出解釋。但是,如果你沒有提出自己的意見,就會走進別人預設的思維之中,漸漸地就會被說服,購買了自己並不是很滿意的東西。

這尊重別人的意見

說服本身就是一個溝通過程。如果你正在接受別人的說服,不必針鋒相對地去指責別人觀點的錯誤,這隻能讓說服演變為激烈的爭吵。當然,如果你在說服別人,不尊重別人的意見,也很難得到對方的尊重,自然,即使你的觀點正確,別人也不會接受你的說辭。

避免爭吵,求同存異

如果你不能說服對方,也不能讓對方說服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停止說服,不妨採取求同存異的方式,緩解雙方"口水戰"的激烈情緒,這可以讓你免於因過激的言論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向對方提出一項有意義的挑戰

每個人都希望成功,說服本身就是一種直接的表現和競爭。一個被說服的人可能會選擇逃避,或者勇敢地直面,說服對手。而對於說服者本身來說,只有第二種方式,不能逃避說服,因為沒有了說服,自己肯定就是失敗的,而一個好的挑戰,可以讓說服持續下去。比如,一個媽媽為了讓兒子好好學習,和他打賭,激起他的鬥志,可能會更好地說服兒子去學習。當然,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可能會成為說服的勝利者,兒子可能因為學習成績提高成為打賭的勝利者,而媽媽也因為打賭,實現了自己的最初目的。

總之,一個好的說服者和被說服者,應該避免不必要的說服,並在說服中防止說服演化成爭吵。如果可以用其他方式來達到說服的目的也是可以的,當然,一定要採用正確的方式,恐嚇、威脅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人為什麼要自虐

如果和男朋友分手了,你是不是覺得因為自己不夠善解人意?如果別人求你幫忙,但是你沒有時間,當你解釋時是不是覺得很愧疚?想過沒有,你為什麼會感到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為什麼總把責任歸到自己的身上?

其實,這就是你的自虐心理在作怪。不要過於擔心,自虐是很普遍的現象,心理學家發現,世界上大約有一半的人都有自虐傾向。

有自虐心理的人,大多覺得自己全身都是缺點,沒有別人優秀,即使他們本身條件很好,也不敢正視自己。他們希望能做好一些事情,卻總在關鍵的時候喪失信心。所以,有自虐心理的人很難成功,因為他們還沒有站起來,就把自己踩在腳下了。

生活中,那些總是順從別人的人,自虐心理都比較強。這些"老實人"和"老好人",很少得罪人,可以用"與世無爭"來形容。當別人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哪怕是無理的,為了避免因為自己不同意而觸怒別人,他們也總是表現得很願意。即使在很多時候,他們心裡並不是這樣想。

用一句話概括:自虐就是折磨自己。

在心理學上,自虐可以分為兩種:第一,心理上的自虐;第二,身體上的自虐。自虐和自殘有很大的不同,自虐一般不帶有什麼目的性,而自殘目的性很明顯,比如,為了挽救失去的戀情割腕自殺。而自虐卻不會這樣,只是一種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一個處於自虐狀態的人,因為對自己不認同就對自己進行懲罰,以獲得一些精神上的發泄和釋放。相對於精神的自虐,身體自虐更要明顯一些,比如那些酗酒和嗜煙的人,都有一定的自虐傾向,在折磨自己的身體中,得到一些心靈的釋放。另外,自虐也可能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心理情結,一些原始土著人身上滿是文身、穿孔,就是通過傷害自己的身體來表明自己是勇敢的,具有忍耐精神的。

在一個男主人酗酒的家庭中,女主人如果為了讓丈夫改過自新,總是採取和丈夫進行冷戰或爭吵的方式,卻遲遲不肯離開,漸漸地因為"情感雞肋"的折磨,很快就會耗掉自己的精力,而這種甘心被耗掉的心理就是自虐。通過自虐來達到折磨對方,達到玉石俱焚的目的,總歸對自己是傷害,其實,自虐本身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麼,我們要怎樣去擺脫自虐心理呢?

勇敢地說出來(1)

大多數自虐的人,因為害怕別人對自己不滿,而很少會表露自己的情緒。比如,一位同學的舍友很不講衛生,他礙於面子,不提醒不反對,而是默默忍受日益惡化的宿舍環境,最終忍無可忍,只有通過打架來解決問題了。其實想要擺脫自虐心理,只要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敢於說"不",情況就可以得到好轉。

一個總是不敢拒絕別人的人,如果感覺自己不滿意,不妨堅定地拒絕別人,這樣,自己就不會因為無奈的承諾而煩惱;那些總是被欺負的老好人,只要提出自己的意見,爭取自己的權利,那麼就不會再出現因為沒有成就感而自卑、自怨的狀況了。

擺脫不必要的責任

很多自虐的人都把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比如,有個人母親去世了,他責怪自己平時沒有照顧好母親,於是一味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並用酗酒來擺脫這種自責。所以,有自虐心理的人,如果能放下過多的責任,不要總是自尋煩惱,那麼,自虐就會很快好轉。

總之,如果想擺脫自虐,最好的做法就是"放自己一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靈上,只有放開,幸福的指數才會大幅攀升。

當一個人說"我太笨了",

其實他心裡並非真的這樣想當甲對乙說:"我太笨了,什麼都做不好……"這個時候,如果乙傻乎乎地附和:"是啊,我覺得你也是。"我估計甲一定會記恨乙一輩子。因為甲雖然口頭上說自己很笨,而內心多半不是這樣想的,甚至還認為自己比較聰明,哪怕某件事沒做好,也只是一次不小心的失誤而已。

類似的現象十分常見,比如:考完試的兩個小孩子交流情況的時候,往往會這樣說——

"你感覺這次試卷難么?"

"難,我覺得這次肯定考得不好,能及格就不錯了!你平時學得那麼好,肯定比我分數高。"

"什麼啊,我最近都沒有好好學,這次肯定不行!"

勇敢地說出來(2)

而在事實上,兩個孩子在內心裡都在暗暗較勁呢!他們的真實想法或許是:哼,這次我考場發揮不錯,肯定要比你考得好!

這樣的對話跟中國人本身的內斂有很大關係,從孩提時就從大人那裡學會如何去謙虛了。這也難怪,因為謙虛在我們的文化中,代表一種良好的品格。中國人喜歡見面客套,除了噓寒問暖之外,就是自我謙虛。從小我們就被冠以"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思想。不過,很多時候,人們嘴上在謙虛,內心卻根本不是這麼想,更多時候,是為了掩飾自己比別人強的想法。

在個人意識中,誰不想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個體呢?一個成功者的謙虛大多只是一種表面化的感謝。我們總會看到各種公開場合的致謝詞,其實,這些致謝很少會說出感謝者的真實想法。領獎台上表達自己對某某致謝的話,大多都是表面功夫,也許致謝者的心裡正在念叨:"我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總算是有成果了。"所以,這時候聽一個人的致謝,遠不如看他臉上的表情來得實在,眼睛裡的"朦朧"、聲音的顫抖、臉上肌肉的顫動,都是他在為自己而喝彩。有人說,謙虛常常只是自負者的一種欲揚先抑的把戲,正是這個道理。

現在我們要問:為什麼這些謙虛是假的,我們還要熱衷呢?

這要從社會文化說起,很難想像一個熱衷於互相誇獎的集體,會做出一些什麼實在的事情,謙虛很大程度上增強了這種因為互相誇獎而出現的泡沫,但可以讓人們變得實際一些,踏實一些。可以說,謙虛的作風對於社會還是有好處的。

對於個人來說,雖然謙虛有些時候很"虛假",但正是這種表面的虛假,可以讓自己以後的路要走得順暢一些。同樣是才華橫溢的人,謙虛的比起驕傲的給人的感覺要好得多。並且,這種謙虛可以很好地撫平別人的嫉妒和怨恨心理,從這個意義上說,謙虛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

謙虛對於個人的好處不僅如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個人能否達成自己的意願,不能排除一些運氣的成分,而謙虛可以讓自己避免因為那些"不幸"而陷入尷尬。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在去完成事情的時候,總會給自己留些餘地,不把話說死,不把棋走絕,不然很可能因為意外,變成他人眼裡言而無信的小人。這種類似自貶的行為,就像是定心丸,即使自己沒有成功,也不會輸掉面子和信譽。

不過,雖然謙虛是一種好的品格,但是也不要過度,"過度的謙虛等於驕傲"。那些本來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如果你仍是在那裡不住地謙虛,就會讓人覺得做作了。

為什麼失憶症患者忘記了父…

有一位得了失憶症的人講述自己的感受:"我是誰?我的家人是誰?在空白的大腦中,我多希望有一點點記憶的片段,但是奇蹟沒有出現。不過,有件事很奇怪,我竟然還認識漢字,看著這些奇怪的組合,我竟然能明白它們代表的意思!想不起過去,所以我開始用這些我不知道怎麼學會的漢字來打發時光……"

看到這裡,你大概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這個失憶的人忘記了自己的一切身份,卻還可以認識漢字,並且還能把這些漢字組合排列在一起,讀懂它們呢?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就對失憶患者的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讓失憶患者和正常人一起去做單詞填表的測試。測試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先讓受試者看一些詞語,比如garden(花園)、table(桌子)等。

階段二:填寫字母,比如_arden,_ab__等。

階段三:讓受試者辨認哪些是階段一曾經見過的,哪些不是。

測試結果發現,在階段二中,失憶患者與正常人相差無幾,但是,在階段三中,失憶患者要比正常人差很多。失憶患者並不知道自己記住了這些學過的詞,但是他們卻像正常人一樣,記住了它們。那麼,是什麼讓他們記住了這些東西呢?

經過研究,心理學家發現這是一種無意識記憶,不需要我們刻意去記憶,大腦就已經把它們儲存了下來,就像我們學習母語一樣,雖然我們並不是刻意學習要怎麼去使用他們,怎麼排列這些詞語,卻可以在耳濡目染中,清晰地表達出我們的想法。

在生活中,有時候你也會看到無意識記憶露出馬腳。比如,當你專心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旁邊有人在聊天,因為正在做事,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聊些什麼。但是一旦他們談到你的名字,你馬上就會意識到。雖然你沒有注意聽他們說些什麼,但是他們的話已經進入你的大腦進行加工了,而大腦也就像一個守門人一樣,把那些沒有用的消息排除掉,而像自己的名字等一些獨特的信息,大腦就會放過它們讓你注意到。這個過程對於你來說,就是不知不覺的。

在心理學上,這種不知不覺的記憶被稱為內隱記憶(閾下記憶),在很多時候,因為這種記憶的"下意識"性,人們都不會意識到自己擁有這種記憶。像上面的失憶患者,他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父母,但是他卻沒有忘記漢字,就是內隱記憶的作用。另外,很多失憶的人還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也有內隱記憶"貢獻"。當然,一個人能夠具有內隱記憶,是要有大腦儲藏內隱記憶的部位進行正常工作作為前提,比如小腦、右側頂葉等部位都可能與內隱記憶有關,讓內隱記憶得以實施。

相對沒有意識的內隱記憶來說,我們身上還存在一種記憶——外顯記憶。那些我們能夠回憶起的記憶,都屬於外顯記憶。這種記憶相對內隱記憶要常見得多。一個失憶的人忘記了自己是誰,回憶不起自己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因為大腦儲存外顯記憶的地方出現了問題。

相對外顯記憶來說,內隱記憶"記性"很強。因為內隱記憶屬於程序性記憶,一旦內隱記憶內化,是很難忘記的,比如像我們學會了騎自行車、打字、游泳等,即使很長時間不去進行,我們還可以很快地掌握。另外,內隱記憶不容易受到干擾,也不必像外顯記憶那樣需要重複來加深印象。

現在你了解了自己的身上還具備這樣優越的記憶功能,那麼就盡量去發揮它的作用吧,就像打開神話里的寶盒,你看到的很可能是更大的驚喜!比如,學習外語的時候,你常常把自己放在這種語言的環境中,那些煩亂複雜的語法可能就可以輕鬆掌握了!

為何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許多人都記得《紅樓夢》中寶玉與黛玉第一次相見的場景——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未為不可。"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感覺呢?不管是看人、看事還是看景,都會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體驗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既視感",就是說,在現實環境中(相對於夢境),我們會突然感到自己曾經親身經歷過某種畫面或某些事情。

關於這種體驗出現的原因,現在還沒有定論,不過,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提出了下面一些解釋的理由:

過去的記憶惹的禍

心理學家認為,似曾相識感的出現可能是因為我們接收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沒有注意到信息的來源。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事情,有的我們會刻意記下來,但有的我們卻不會在意,這些記憶就變成了無意識的記憶。而當我們面對新的事物和情景的時候,這些事物會刺激我們的一些記憶,讓我們曾經經歷的記憶與現狀進行匹配,這樣,我們就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另外,也許我們並沒有真的經歷過這些"相匹配"的事情。不過,我們做過的夢,看過的小說、電視都會給我們提供這樣的信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面對一些場景的時候,會突然想起我們忘記的夢,或者是忘記的小說和電視劇情節。

那些經常在外旅遊的人、喜歡電影小說的人和想像力豐富的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在生活中會來的更加頻繁,因為他們的信息來源相比其他的人要多一些。

大腦的一種錯覺

醫學上對"似曾相識"有這樣一種解釋:每個人的大腦都會有一個記憶緩存區域,當你看到一些事情的時候,會把這些記憶先放到緩存區裡面。但有的時候,大腦會把這些記憶儲存到錯誤的地方——歷史記憶區。於是當我們看著眼前的事情,就會感覺自己好像經歷過一樣。尤其當我們疲勞的時候,這種現象更容易發生。

那麼什麼樣的人最容易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研究發現,這種現象在情緒不穩定的人身上更容易出現,因為與情緒相關的記憶我們會更容易記住,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年後,曾經的戀人還記得分手前說過的話。相對於年幼和年老的人,青年人和更年期的人更容易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和人體的內在狀況有很大關係,由於內分泌劇烈變化,情緒不大穩定,記憶也就變得活躍起來,那些無意識的記憶,不需要去想,就可以映現在我們的大腦里。

值得注意的是,過於頻繁、過於強烈的"似曾相識"並不好,它意味著儲存記憶的腦細胞正遭受著強烈刺激,而這很可能是癲癇的前期癥狀。

被記憶"隱藏"的驚人血案(1)

8歲的小女孩卡莉失蹤了,3個月後,她的屍體被找到了,沒有人知道誰是殺害她的兇手。20多年後的一天,卡莉的朋友林可在進行心理治療的時候,回憶起了那個被壓抑很久的恐怖事實。原來,林可親眼目睹了卡莉被她自己的父親性侵犯並被殺害的過程,卡莉的父親還威脅她,如果她把這件事情告訴別人,就殺死她……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林可會把這段恐怖的記憶遺忘了20多年,我們可以從弗洛伊德的被壓抑的記憶中找到答案:當一個人的生存狀態受到威脅時,個人的記憶系統就會受到壓抑,把這些記憶從意識中驅除出去,壓縮進無意識中。不過,只要有適當的機會,這些記憶就像復甦一樣,從壓抑的狀態下解脫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林可在心理治療的時候,回憶起了那件事情。著名懸疑片電影導演希區柯克的一部有關精神分析的電影《愛德華大夫》,就是講述有關恐怖事件的記憶被壓抑的問題。

當然,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不過,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發現類似的現象。如果你問一個經歷了極度悲傷的人是不是有過傷心的事情,他很可能會極力否認。他並不是在說謊,就像上面故事中的林可只是因為自我的保護作用一樣,忘掉了那些傷心的事情而已,他的語言和行為只是一種坦誠的無意識表達。

這種遺忘並不是遺忘的普遍現象,畢竟對我們生存構成威脅的、對我們造成極大傷害的事情一般來說並不是很多。那麼,對於這些普通的事情,我們記憶的遺忘是什麼樣的過程呢?

我們對事物的遺忘都是先快後慢的,這是一個叫做艾賓浩斯的德國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他以自己為實驗對象,以沒有意義的音節為記憶材料,做了大量的實驗。根據遺忘試驗的數據,他畫出了遺忘的曲線,人們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或者叫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見圖42)。

圖42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在數量上受時間的制約:遺忘量隨時間遞增,遺忘的速度先快後慢。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記憶的東西不會快速被遺忘,就需要及時複習。不過,每個人的遺忘模式並不相同,你需要找到自己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才能夠更好地記憶或者遺忘。

當我們忘記朋友的電話號碼,或者忘記到超市買什麼東西的時候,都會抱怨自己的記性差。遺忘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遺忘也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的大腦有一定的存儲限制,只有遺忘一些東西,才能減少大腦的負荷。如果我們想記住一些更重要的東西,自然就會遺忘那些不是很重要的東西。所以,我們可能記不住去超市買些什麼東西的小事情,但是我們肯定會記住去和客戶談判的大事情。可以說,遺忘為我們更有意義地記憶提供了儲藏的空間。

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會有些難以忘記的事情。當然,其中有甜蜜的,也有痛苦的。甜蜜的事情記住自然很好,但是,如果我們總是不能遺忘掉那些痛苦的事情,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一直陷在痛苦之中。很多分手的戀人總想很快把曾經的那個人忘掉,因為不想自己這麼痛苦。不過,事與願違,很多時候,這些事情並不能很快就會忘記。類似那些分手或者失戀的記憶是最難忘記的,因為這些屬於情緒記憶,這種記憶緣於視覺線索。我們要想忘掉一件事情的時候,需要從精神上把這件事情的相關信息隔開,但是我們記憶中的情感因素會破壞這個過程。關於記憶的提取,有一個提取線索理論,假如我們把線索忘記了,即使時間在我們的大腦中有刻痕,我們也不能回憶起來。

被記憶"隱藏"的驚人血案(2)

當然,這不是說這些記憶就不會忘記,只要你的遺忘動機很充足強烈的話,那麼,你就會忘掉這些事情。另外,替代性的類似事件會對過去的記憶進行改造,提取線索會變化。所以,在痛苦中徘徊的人,如果你真的想擺脫這些事物,那麼就要有足夠的信心和願望去遺忘掉那些傷害你的事情,這樣,你才會真正快樂起來!

有些事情我們記得很清楚,

有些卻毫無印象40位心理學家正在德國的一個村鎮開會。忽然,一個村民喊叫著衝進會場,後面緊跟著一個手持短槍、身穿黑色短衫的光頭黑人。兩個人在場內大打出手,隨著一聲槍響,兩個人又衝出了會場,這段時間不到20秒。在場的人無不目瞪口呆,十分震驚。

過了一會兒,會議主持者說道,這場搏鬥是假扮的,目的是做一次心理學實驗,並建議所有的參加者寫下自己剛才看到的事情,越詳細越好。

結果,當會議主持者收集齊這些回憶的資料時,卻十分吃驚。因為每個心理學家在記憶上都和別人有些許的不同,比如,有的人記住了黑人是光頭的,有的記住了黑人是穿著短衫的。當然,相比較而言有的人記憶得準確一些,有的人記憶得也就模糊一些。那麼,為什麼這些具有敏銳觀察能力的心理學家們,感知和記憶會有這麼多不同呢?

這要從每個人的記憶特點說起。雖然外界的信息無時無刻地在輸入我們的大腦,但因為每個人的興趣、需要、活動目的和任務不大一致,有的人就產生了獨特的記憶特點。我們可以從賭徒可以記住別人的每一張牌,象棋大師可以同時和十個人下盲棋得到一些啟示。

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屢見不鮮——經過一番苦戀的你,為什麼在幾年之後仍會記得分手的那段時間戀人說的每一句話,甚至當時的一點一滴你都記憶猶新。但是,別的事情卻沒有這麼清楚,比如本來準備到超市買點什麼,但是去超市走了一遭,卻發現自己該買的沒有買。

關於這種現象,心理學研究認為,那些能激起人的情緒、得到人注意的以及讓人獲得首次強烈印象的事物,都會讓人記憶很長時間,並且對於這些事情人們的記憶正確率也更高一些。

一個人在長期的記憶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記憶模式。通過這種記憶模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新出現的事物,當然,在記憶之前,人們會把那些不符合自己記憶模式的事物忽視掉,所以,有哲學家說"重複是學習之母",正是這個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記憶還有"自我表現"的特點。有過約會經歷的人都知道,無論你還是對方,總會表現自己優秀的一面,而忽視自己差勁的一面。其實,這不是因為大家都故意撒謊,而是因為我們在追求自己另一半的時候,會自覺忘掉自己的缺點。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動機驅使我們"無意"地忘記自己的缺點。可以說,這是一種動機性的選擇記憶,或者說記憶本身就帶有動機的特性,它們是結合在一起的。

我們記憶選擇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改變,"少年不識愁滋味"到了老年就會變成"卻道天涼好個秋"。由此可見,人還會主動地去篩選自己的記憶,而在我們刻意記憶一些事情的時候,有些事物還會受到壓制記不起來。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悲觀的人總是會想到自己不快樂的事情,而對自己的快樂卻熟視無睹了。有人說選擇了記憶,就等於選擇了生存的方式。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幸福和快樂,就去忘記那些不快和傷心吧,努力使自己擁有一個積極的記憶模式!

經常感覺手機在振動,其實…

在手機沒有設置振動功能的情況下,你能感受到你的手機在振動嗎?那種"吱吱"的吵鬧聲,像小蟲子在叫一樣,甚至你的身體也感受到了一種持續的輕微的震顫。正常人很難有這種體驗,可是在心理諮詢與治療室,這樣的訴說並不是稀罕事。

是這些人的耳朵出問題了嗎?還是身體的其他部分出問題了?這裡我們要說一下"幻聽"的緣由。

幻聽就是現實環境中根本就沒有這種聲源,但患者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某些聲響,一般的幻聽患者聽到的聲音主要是人的說話聲。其次,幻聽還伴隨著身體其他的幻覺,比如經常聽到有人在旁邊喊他的名字。我見過一個患者,患病的時候就聽到一個人在他肚子里罵他,他認為這個人是某某名人,要謀害他。引起幻聽的有很多因素,如過度疲勞、精神極度緊張和惶恐等。

心理學家認為,幻聽是大腦聽覺中樞對信號錯誤加工的結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滿是聲音刺激的世界,正常人對不同的聲音都能給予合理的加工,而幻聽患者卻錯誤地加工和解釋了這些聲音。感覺幻聽者是對聲音世界進行了主觀改造與加工,是加工系統混亂造成的,比如聲音刺激和過去的記憶會產生混淆,導致患者的時間感混亂,內外世界混亂,表現出離奇的行為也就不奇怪了。

心理學家經過大量心理學和醫學上的臨床資料觀察,總結出了幻聽病人的一些癥狀:早期,幻聽出現次數較少,幻聽的虛幻程度較接近真實世界;隨著疾病的發展,幻聽就走向了極端,幻聽頻率上升,內容豐富多彩,離奇古怪。在這種大量的虛幻刺激下,患者的精神能量逐漸耗竭,他們再也沒有能力分辨出自己到底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了,他們的生活就像一個夢幻的世界,天空可能一分為二,大地可能如野獸在奔跑,窗外的小鳥在對他下達某些神秘的命令……一般幻聽病人聽到的語言也多是針對他們自己的,大部分是對他們的議論、批評、命令、攻擊等。患者在這些聲音的主導下可能去傷害別人或自己。這個時候,患者對於社會來說就成了危險分子,需要單獨隔離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才行。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聽大多數多為真幻聽,也有一些假幻聽。如患者可以清楚地告訴你,聲音是通過他的耳朵聽來的,聲音真實地存在,他會說:"你聽,就在窗外,那個男人又開始罵我了。"窗外確實有個男人在說話,但並沒有罵他。而假幻聽患者則會具體地說出聲音不是來自外界,而是存在於他的身體內部,比如他的腹部、頭部等,他們會指著自己的肚子說:"你聽,他們在開會,商量如何把我弔死呢!"

幻聽深入發展,還伴隨著患者和虛幻中的聲音的爭吵,但在我們看來,他是在自言自語,臉部肌肉痙攣,精神起伏劇烈。精神分裂症的幻聽,往往是隨疾病發展而發展,不經治療很少能自動消失。經過治療後,幻聽隨病情好轉而逐漸減少,患者對幻聽的態度逐漸淡漠,最後幻聽消失。幻聽的重新出現,往往預示著病情的波動與複發。

一個人如果經常幻聽,就應該儘快去心理諮詢中心或精神治療場所作診斷,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倫敦泰晤士河橋上的自殺之謎

在倫敦附近的泰晤士河上,有一座叫波利菲爾的大橋十分著名。它的著名不在於橋的設計和外觀,而在於每年都有很多人在這裡投河自盡,民間盛傳這座橋上總是有幽靈遊盪……

由於自殺的數目太驚人,倫敦市議會希望皇家醫學院研究人員幫助尋找原因。皇家醫學院的普里森博士提出,自殺和橋是黑色的有很大的關係。這個論斷剛提出,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不過,以後整整三年,人們都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最後,政府決定採用普里森博士的建議,把橋身的黑色換成了綠色。當年,跳橋自殺的人就減少了56%,普里森博士一時間也因此而聞名。為什麼當橋的顏色從黑色變成了綠色就引起了這麼大的改變呢?這要從色彩對人的心理影響談起。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看不同顏色的時候,自然就會聯想到一些別的東西。比如,看到藍色我們會想到天空,看到紅色會想到血液,看到綠色會想到草地……而這些不同的聯想,就造成我們對不同顏色的感覺。當我們看到一種顏色的時候,除了顏色本身,我們還會感受到冷暖、遠近和輕重,這就是心理上的錯覺。通過聯想,色彩也就影響了我們的情緒。

現在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黑色的大橋會讓人自殺了。黑色本身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黑暗、肅靜,進而引起心理上的壓抑。而這種壓抑,正好對那些想自殺的人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讓他們沉浸在絕望之中,在黑暗的暗示下跳了橋。而當黑色換成了綠色,橋的黑暗和壓抑的成分就消失了,綠色代表的生機勃勃和希望,無形中就打消了想自殺的人的壓抑和悲觀的情緒。

所以,在生活中正確地使用顏色,對人的身心健康的意義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更好地使用顏色,就要了解顏色的含義。

顏色有冷色和暖色之分。當我們看到藍、青、紫等顏色的時候,就會有寒冷的感覺,所以它們被稱為冷色;而當我們看到紅、橙、黃等顏色的時候,就會有溫暖的感覺,所以它們被稱為暖色。值得注意的是,每種顏色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影響都是大不相同的。下面是西方心理學家總結的顏色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關係。

紅色

紅色是一種熱烈的顏色,它給人的感覺是刺激、熱情、積極、奔放和力量。在中國,紅色還有莊嚴、肅穆和喜氣幸福的象徵。所以,心情不好或者有抑鬱症的人可以多多接觸紅色。在生理上,紅色會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和促進血液循環,所以,有高血壓疾病的人最好遠離紅色。

粉紅色

粉紅給人最大的感覺是溫柔。一個暴怒的人遇到粉紅色會很好地平息下來,因為粉紅色會使腎上腺激素分泌減少,從而使肌肉放鬆、情緒逐漸穩定。孤獨和抑鬱的人可以多多接觸粉紅色。

橙色

橙色是年輕和活潑的象徵,它能啟發人的思維,激發人的熱情。在生理上,橙色可以促進消化功能,誘發食慾,幫助身體進行鈣質的吸收。

黃色

黃色是最令人愉快的顏色,很多時候,它被認為是光明的象徵。在中國,黃色被奉為彩色之主,所以,我們看到在中國歷史上,黃色被認為是皇家的顏色,代表著正統、中和。黃色可刺激神經和消化系統,激發人的朝氣,令人思維敏捷。所以,我們看到學校的桌椅的顏色大多都是黃色的。

綠色

綠色是草原和森林的顏色,有生命、理想、年輕、安全、新鮮、和平的象徵。在心理上,綠色是很好的鎮定顏色,可以穩定人的情緒。而在生理上,綠色有降低眼內壓力、降低血壓的作用。

藍色

藍色是讓人放鬆的顏色,會讓人感到悠遠、寧靜。它可以放鬆肌肉、鬆弛神經及改善血液循環,調整體內平衡。

紫色

紫色是柔和、退讓和沉思的代表,可以讓人感到寧靜、鎮定。心理學中,紫色被用來治療大腦疾病及精神紊亂。在生理上,紫色對運動神經和心臟系統有壓抑作用。

黑色

黑色給人的感覺並不是很好,它代表壓抑,令人產生悲哀和痛苦的感覺,容易導致疾病。

白色

白色是純潔和快樂的象徵,給人明快清新的感覺。

這就是一般顏色的含義。了解了這些,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和選擇適合自己的顏色,無形之中,你就會在顏色的撫慰下,變得更加健康!

第六感覺:下一步他要做的…

勤文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等電梯的時候,電梯門打開,一個陌生男人已經在裡面了。勤文遲疑了一下,這時候男人問道:"上去嗎?"臉上還帶著有些誇張的微笑。一瞬間,勤文突然覺得心裡抽搐了一下,身上還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不過,她看電梯里的這位先生並沒有什麼不得體的舉動,並且他也沒有轉身,要是自己不上去顯得有些不大禮貌。於是,她上了電梯,在電梯里她被強姦了……勤文報了警,在和警察做筆錄的時候,她才忽然意識到,其實幾天前自己就注意到這個人了,他總在自己的小區附近閑逛……相對理智來說,我們身體的感性要敏銳得多。就像上面的勤文見到男人誇張的笑,身體已經作出了排斥的反應,這就是我們的直覺預警。如果勤文沒有用理智去思考,她就可以避免這場災難。

許多人都認為這就是第六感或直覺,它超出了一般的視覺、聽覺、觸覺等的範圍,是神秘的、無法解釋的。其實,直覺和第六感背後是有原因的,就像上面勤文見到那個陌生的男人會出現排斥的感覺,是自己無意識地注意到這個男人在閑逛,心理就有所記憶和排斥。

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種直覺。比如,我們走進一個房間,會自覺地感受到哪些地方有問題,有差異,並且從細小的地方,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一些東西,並能得到一個整體的印象,雖然我們並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或者,我們準備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預料到有什麼事情發生,而在我們進行的時候,真的發生了!

其實,在這些事情的背後,都有大腦無形的運作。我們得到的直覺,更多的是大腦從生活中進行推演的結果,這個過程是大腦感知區域進行的,而不是認知區域,所以我們並不能理解為什麼是這樣,但是我們就會覺得是這樣。

17世紀的哲學家兼數學家帕斯卡關於直覺說過這樣一句話:"心靈活動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卻無從知曉。"經過三個世紀,這一觀點得到了證實,並且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要知道,在我們的思維中,自動的那部分要比主動的多很多,這些自動的思維是我們無法把握的。而這些自動思維的外顯,在生活中就構成了直覺,而生活又為直覺提供了"土壤"。

所以,當我們面對一些危險事情的時候,大腦會就從那些已經得到的"生活"中給我們一些警告。比如,當我們害怕一個人的時候,身體就會在大腦的支配下,出現一系列不舒適的信號:起雞皮疙瘩、胸口發冷、噁心、手心出汗等。相反,如果我們面對一個人感到安全的時候,身體就表現得比較舒適,比如肩膀放鬆、胸口感到溫暖,整個身心都會比較輕鬆。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直覺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畢竟所有的直覺都不是偶然獲得的,是我們長期積累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象棋大師一眼就可以看到什麼是關鍵的棋子,而新手卻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鍊,才會有這樣的直覺。除了生活之外,下面是心理學家提出的一些鍛煉和啟發直覺的小竅門——

(1)質疑日常的思維方式和對傳統問題的處理方法。

(2)有勇氣去冒險。

(3)回憶自己的經驗。

(4)詳細地陳述問題。

(5)讓思維緊張。

(6)與其他人交流。

(7)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捕捉自己瞬間的猜測,記下來。

總之,如果你處於兩難之中,用知性和理智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妨考慮一下引發自己的直覺,讓直覺來幫助自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骨指術"殺人之謎(1)

"骨指術"是澳洲土著人的一種殺人方法,也叫"殺人骨"。這種殺人方法只用咒語就可以讓人死亡。關於它有這樣一個例子——20世紀50年代,一位叫吳魯穆的土著人被族人施行了"骨指術",他的表現像是突然得了重病,不能進食。醫生為他進行檢查時,卻發現他身體很正常,沒有任何不良癥狀。奇怪的是,這位"病人"認為自己快要死了,放棄了治療。5天後,他果然去世了。後來,經過警察的調查,人們才知道吳魯穆是美利族(一個使用"骨指術"懲罰犯人的土著族群)人,他觸犯了族規,卻沒有接受審判,畏罪潛逃了,他的族人就對他執行了"骨指術"的懲罰。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疑惑,"骨指術"真的能把人殺死嗎?是的!並且,這種殺人的過程也是很特別的:一個"骨指術"的殺手,通過一些儀式被賦予"超強的自然力量"之後,把殺人骨握在手裡,指向犯人,然後念一些咒語,犯人就被殺死了。整個殺人的過程中,施行"骨指術"的殺手並不會接觸被宣判死刑的人。

專家認為,"骨指術"其實是一種靠暗示力量殺人的方法,施行這種方法的唯一條件是——當事人完全相信它可以殺人。

其實,關於暗示出現死亡的現象,在很多地方都出現過,都是在外在的條件刺激下,這些人相信自己肯定會死的情況下發生的。一個被無意中關入冷藏車的人,即使冷藏車沒有製冷,他也很可能會因為對寒冷的恐懼而陷入死亡的陰影中,最後就真的"凍"死了,並且在外在表現上,和被凍死極其相似。

還有這樣一個在暗示下死亡的事件——幾名學生和一個健康的年輕人開玩笑,他們把這個人蒙上雙眼,捆上雙手和雙腳,放到鐵軌上。其實,這個鐵軌已經廢棄了,根本不可能有火車經過,但是這個年輕人並不知道。在他被放在鐵軌上不久,旁邊軌道上的一列火車飛馳而過。年輕人掙扎了一會就不動了,而當學生們在給這位可憐的"強迫卧軌"者鬆綁時,他已經死了。其實,在火車呼嘯而過的時候,他就在自己的"卧軌死亡"的暗示下死去了。為什麼暗示會有這麼強烈的力量呢?它是怎樣讓人死亡的呢?

科學家從生理上對此進行了解釋,這種暗示死亡的現象大多都是在極度恐懼或憤怒的情況下發生的,當這些情緒出現時,腎上腺素就會增加,身體某些部位的血液會暫時停止供應。其實,這種情況本身是人的一種自保現象,可以讓人在極度危險的時候,出現"假死",最後得以逃生。但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過長,那麼,這種生命的應激反應就成了死亡的"助手"。因為血液持續停止供應,血壓會降低,接著一些器官因為過度缺血,就會停止工作,這樣就會進一步影響到血液暢通,最後身體血液流通出現惡性循環,只能以生命結束為終止。

"骨指術"殺人之謎(2)

上面講的故事都是關於心理暗示的,是指人受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而作出相應的反應。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望梅止渴"也是利用了人的暗示心理。

人都會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當人處於陌生、危險的境地時,會根據以往形成的經驗,捕捉環境中的蛛絲馬跡,來迅速作出判斷。這種捕捉的過程,也是受暗示的過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壞來判斷,它是人的一種本能。

人們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會不自覺地使用各種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難臨頭時,人們會相互安慰:"快過去了,快過去了。"從而減少忍耐的痛苦。人們在追求成功時,會設想目標實現時美好、激動人心的情景,這個情景就對人構成一種暗示,它為人們提供動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讓人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總是說自己無能的人,就真…

你喜歡自己的工作嗎?也許你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業績,得到了老闆的器重,但是,你內心還是覺得這份工作並不讓自己開心。有時候,你鬼使神差地遞上了辭呈,但是在老闆的挽留下,很快就放棄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從老闆的言談中,你感到自己在這份工作上還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但是,心頭那種不開心的情緒還是不能擺脫。

為什麼你仍然會覺得這樣矛盾呢?簡單說來,這就是自我暗示的影響。從老闆的言行里,你給了自己積極的暗示——原來我還是適合做這一行的,但是,自己本身的"不開心"卻消極地暗示自己——自己不大適合做這行。結果,你就處於矛盾之中,漸漸出現了職業的瓶頸狀態。

看過上一節介紹的骨指術,大家知道,自我暗示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它往往可以調動人的潛意識,使得人們做出一些難以自我控制的行為,並且這些行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發揮自我暗示的力量,讓自己進步呢?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第一次,在他的帶領下,參與實驗的十個人穿過了一個黑暗的房間。

第二次,他打開了一盞燈,人們看清了房間內的一切,都驚出一身冷汗。因為這個房間里有一個大水池,水池裡有十幾條大鱷魚,而他們就是從水池上方一座窄窄的木橋上走過的。這個時候,心理學家問還有誰願意走過小橋,結果只有三個人站了出來。第一個人慢慢走過小橋,第二個人走到中間的時候,竟然嚇得爬過小橋,而第三個人走了幾步,就再也不走了。

第三次,心理學家把房間里剩下的幾盞燈都打開了,人們發現,原來在小橋下面還有一張安全網。當心理學家再次問誰可以通過小橋時,剩餘的人中又有五個站了出來,剩下的兩個人問:"這個網結實嗎?"心理學家考夫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冬日的夜晚,風雪交加,大雪覆蓋了一切道路和路標。一位男子騎馬在大雪中賓士了數小時後到了一家客棧,由於找到了安身之處,他十分高興。店主詫異地到門口迎接,並問客人從哪裡來,男子直指客棧外面的方向。店主用驚恐的語調說:"你知不知道你剛才穿過的是康斯坦湖?"男子聽後,又驚又怕,當即倒地暴斃。可見真正對人產生影響的是心理世界,而不一定是現實世界,暗示就構造了這樣一個心理世界。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就像通過上面實驗的那個小橋,智力並不起決定作用。就像最後那兩個"深層思考"的人一樣,雖然比別人看得遠一些,但是卻很可能因為這多一層的思考,而沒有勇氣走過去。其實,這種深層的思考是在鱷魚池的作用下,消極心理作用的結果。

所以,暗示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積極的自我暗示相比智力、技能等更有作用,可以讓我們有勇氣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當然,從上面這個小實驗中我們也看到了消極的自我暗示成為失敗的導火索。

所以,如果你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自信的人,就要學會對自己進行積極的暗示。具體來說,對自我進行積極暗示分為三個方面

語言上的積極自我暗示

如果一大清早你起來就對自己說:"我今天心情不好。"到了公司又對別人說這句話,很快,你的心情就真的不好了。因為你給自己的都是消極的自我暗示,自然就會出現消極的現象。但是,如果你早晨對自己說:"今天陽光不錯,我的心情很好!"這一天你都會過得很開心。語言的自我暗示不僅可以影響心情,也能影響其他方面。比如,你想完成一件困難的工作,你一直對自己說:"我一定可以完成!"自然,這種語言的自我暗示,就很快地調動你的行為了。

動作和表情的自我暗示

比賽中場休息時,就會出現拉拉隊鼓舞加油。雖然沒有什麼語言,但是這種激情的動作,卻很快會喚醒運動員能力的爆發。當然,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很少有人會給你"拉拉隊"的努力暗示,不過,只要你微笑,同時使勁向上伸出胳膊,就會體驗到肢體的自我暗示。

環境的自我暗示

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消沉、困頓的環境中,很難想像你的積極自我暗示是多麼弱小。所以,如果你周圍的朋友都是些自怨自艾的人,最好去找一些積極的人做朋友,來"中和"一下你的環境,否則,你很快就會成為一個自怨自艾的人。

如果覺得自己並不優秀,也沒有什麼特長,但是你已經有了一個具體的目標,那麼,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對這個目標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吧,很快,你就會發現暗示帶給你的成功。

車窗被打破的汽車更容易被偷

20世紀80年代,紐約市的城市環境和治安狀況相當不好,地鐵車廂十分髒亂,到處都塗滿了污言穢語。紐約市政府為了解決這種混亂、骯髒的狀況,開始從整潔車廂、查詢車票做起。雖然當時的人都不以為然,認為這是"船都要沉了還在洗甲板"的行為,根本沒有什麼作用。但是,這個方法實行不久以後,就出現了奇蹟:隨著城市整體面貌的乾淨整潔,人們犯罪的慾望大大降低了;警察在查詢車票的時候,檢查了人們隨身的武器攜帶情況,帶武器的人少了……最終,因為惡性循環小環節的打破,引發了一系列的變化,最後紐約的環境和治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為什麼地鐵車廂環境和售票情況改變之後,就引起了整個紐約治安和環境的改變呢?我們可以從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的"破窗理論"中得到解釋,這一理論來自於心理學家詹巴斗的汽車試驗——

196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巴斗把兩輛相同的小汽車分別放在兩個地方,一輛放在帕羅阿爾托的中產階級小區,另一輛放在髒亂的布朗克斯街區,並取走了第二輛汽車的車牌。結果,第一輛車停了很長時間也"無人問津",而第二輛車不到一天就被偷了。詹巴斗用鎚子把第一輛車的車窗敲了個大洞,結果,幾個小時之後,這輛車也不翼而飛。

對於第二輛車的被偷,你大概沒有什麼疑惑,畢竟這輛車停在髒亂的地區。那麼第一輛車為什麼在那個中產階級的小區停了一個星期都沒事,但是車窗被打破之後,幾個小時之內就被偷走了呢?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是這樣解釋的:一輛完整的車,因為沒有漏洞,所以很難引起人偷的慾望。但是當它的車窗被打破之後,就給別人這樣的暗示:這輛車被打破玻璃也沒有關係。自然,這就勾起了人們打破其他玻璃甚至偷車的慾望。因為一個車窗的打破,本身就透露了"秩序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完美",也沒有引起我們想像的後果——抓住打破玻璃的傢伙。結果,車窗的持續打破,就讓犯罪意念滋生了。後來,二人把這種類似的現象稱為破窗理論。

破窗理論還包含了另外一層意思:人們會通過這種效應來逃避自己的責任。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人在一片乾淨的地面上扔紙團,沒有被禁止,很快就有其他人把紙團扔在地上了。人們總是以為:"我是和別人一樣做的,別人這樣扔東西沒有責任,自然我也就沒有責任了。"所以,當秩序被打破之後,沒有了責任意識的人們很快就讓這片乾淨的地面髒亂不堪了。

現在,你大概明白了為什麼地鐵車廂保持整潔和警察大力查票會讓紐約煥然一新了。很簡單,因為"窗子"被打破了,人們發現原來髒亂的秩序是可以打破的,而且正在被強迫地打破,漸漸地,這就喚醒了人們愛護環境和維護安全的意識。當這種意識滲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紐約也就變成了另外一個紐約。

如果你懂得了破窗理論,不妨把它運用到你的生活和工作中。

生活中的破窗理論(1)

如果你的很多生活習慣不是很健康,那麼,你可以先改變某一個習慣,比如不吃早飯、總是熬夜、不做運動中的一項。當你體驗到身體秩序的"窗子"被打破之後,自然就會慢慢地去打破對身體不好的其他"窗子"。當然,相反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把自己原來某個好習慣改變了,很快你其他的好習慣也會被改變。古人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工作中的破窗理論

如果你是一位領導者,你的員工出現了一個小問題,千萬不要等閑視之。因為一次小的忽視,看起來是很輕微的、個別的,但是很可能帶來以後更大的隱患。比如,某個員工因為心情不好遷怒於同事,這種不佳的狀態很快就會蔓延。所以,當你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要儘快與這位員工溝通。當然,那些觸及公司利益的錯誤更要及時處理,以免引起更多的問題。

催眠師能"指揮"我們的心靈嗎

在一些影視劇中,催眠的作用被誇大了。因此,說到催眠,很多人都覺得既神秘又恐怖。但催眠師的確可以通過一些手段看到人的內心,甚至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我們感到神秘多是因為催眠術用在了別人身上,一旦用在了自己的身上,就會感到很恐怖了,因為這個人竟然可以從我們的大腦里窺視到那點僅屬於我們自己的不為人知的東西。更可怕的是,他還可以更改我們大腦的里的東西,操縱我們的意識去做一些事情。

在催眠師那裡,我們就像是皮影戲裡的皮影人,而催眠師就是操縱皮影的人。利用催眠,催眠師讓我們失去了指揮自己的所有權,而把這種權力交給了他。可以說,這已經讓我們喪失了一個人成為自己的自我意識。所以,很難想像一個催眠師如果把催眠用在做壞事上,會出現什麼後果。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催眠師可以指揮我們的意識?他是怎麼指揮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這樣一種常見的現象——

你因為自己的失誤造成了公司的損失,雖然老闆沒有指責你,但是你總是覺得很不安。下班回家的路上,你仍然想著這件事情,走了很長時間,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走過家門口了。而在剛才那段時間,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的。因為全心地在想工作的事情,所以,你的身體似乎已經脫離了你的意識,交給了別人。這裡的別人就是"下意識",下意識並不像意識那樣,可以靈活地操縱身體,它只是像一個程序一樣操縱身體去執行,身體也就像機器一樣進行運作了。

而在催眠里,這個下意識的工作就由催眠師來承擔了。可以說,催眠師的工作就是讓你的意識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然後,他悄悄地接管我們的下意識。所以,大多被催眠的人,執行的動作都很程序化,因為催眠師是在指揮我們的下意識,而不是意識。

很多人以為催眠師把一個人催眠了就是讓這個人睡著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很簡單,一個睡著的人,意識已經處於休息的狀態,根本不會聽催眠師的話,因為他已經把自己的意識切斷了。所以,只有一個清醒、意識正常的人,才會被催眠師催眠。因為我們在清醒的時候,意識之門是打開的,這樣催眠師才能走近我們的意識,也才能指揮我們的下意識。可以說,催眠和睡眠的根本差別在於,意識是清醒的還是在休息的。

生活中的破窗理論(2)

現在你可能要問,催眠師怎麼能讓一個人專註於一件事情呢?

心理學家認為,人被催眠是受到暗示造成的,人易受暗示的特徵讓催眠師可以走進別人的意識。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容易地受到這種催眠暗示的影響。據統計,大約有10%的人容易被暗示,進入催眠狀態也很容易。心理學家把被催眠暗示的能力稱作"可催眠性"。另外,還有大約10%的人很難被催眠,他們的"可催眠性"就很小。

當然,讓一個人受到催眠暗示,還要看這個催眠者催眠的技巧怎麼樣。一個高超的催眠師,可以運用自己的全身給予被催眠者暗示,比如語言、動作、眼神等。另外,他還要熟識人體的生理知識,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被催眠者按摩,對被催眠者進行生理的影響,這樣被催眠者才能很快進入催眠狀態,並且進入深度的催眠之中。

當一個人進入深度的催眠狀態時,就會在催眠師的指示下,做出一些令人驚奇的事情,我們可以從催眠表演上看到。當然,這些被催眠者"可催眠性"都很高。比如,一個被催眠者頭和腳在兩個凳子上,而身體中間"懸空",然後另一個被催眠的人站在他身體懸空的部位,這種狀態是普通人在意識清醒的時候很難達到的,但是,這個被催眠的人看起來就很輕鬆地做到了。

看過催眠表演的人,都害怕自己被催眠之後受到傷害,比如忘記了自己是誰,或者自己原本的意識受到了更改。其實,這大可不必擔心,雖然催眠會讓我們的潛意識做出不同尋常的事情。但是,這不是說我們被催眠了就完全處於催眠師的掌握之下了,因為我們的潛意識還會保護自己的,不會做出自己不認同的事情。當然,如果你想通過催眠放鬆身心,或者治療心理疾病,選擇一個高水平的催眠師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不是所有的催眠都像表演那麼神奇,催眠本身也有普通的一面。只要你留心,生活中有很多自然催眠的現象。比如你坐火車的時候,聽到火車單調的鐵軌滑動的聲音,慢慢地就會進入迷迷糊糊的狀態。很多時候,你都以為自己睡著了,但是你卻會聽到列車員報站的聲音。像這種類似火車划過鐵軌的單調、重複的刺激,都會讓人產生催眠現象,並不神奇,只是身體和心理的一種反應而已。通過水晶球來達到催眠的現象看來也不奇怪,很多母親也懂得對搖籃中的嬰兒使用類似的催眠技術。

催眠只是心理暗示的一種方法或技術,宗教中的冥想、瑜伽、氣功、打坐,都是心理暗示技術。

"兒子打老子"--痊癒的本能…

有時候不妨做一回"阿Q"

在魯迅的名作《阿Q正傳》里,阿Q總是找比自己弱的人打架,他看到小D瘦,就去欺負小D;看到他打不過的王胡,他就躲,對人家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但是很多時候,他還是被打了,於是他總是在別人走了之後,大罵"兒子打老子"……

當然,魯迅筆下不僅僅阿Q如此,而是為了說明當時的整個社會的人,為了能夠生存下來,把自己的心理調節到了幻想性的"精神勝利"的層面。在心理學上,阿Q的"精神勝利"被稱為"自慰型幻想",當然,普通人的幻想並沒有達到阿Q這種人格扭曲的程度,而是適當地調節身心。

幻想多出現在一個人遇到了讓自己痛苦的事情,但是自己又沒有辦法去解決痛苦的狀況,為了維持心理的平衡,就會幻想這件事情得到了解決,並且在思維上也會作出一定讓步。大多弱者更容易去幻想,因為強者大多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願望,使得身心得到平衡。平凡的女孩子總會有"灰姑娘"型的幻想,雖然現在自己生活不盡人意,但是相信自己可以遇到一個英俊的王子,讓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很多韓劇之所以受到無數女孩的青睞,很大原因是劇情中平凡的"灰姑娘"都找到了自己的白馬王子。

幻想雖然可以平衡人們的心理,但是幻想過度的話,就會形成"虛幻的自尊",因為大多幻想都會讓自己陶醉其中,有的時候還會沉浸在幻想之中,用幻想來麻痹自己。時間一長,人們就會產生懈怠心理,不再去努力,只是依賴幻想生活。事實上,幻想只能適當地調節心理,但是對於痛苦產生的真正原因並不會有影響,結果是陷入幻想和現實痛苦的惡性循環之中。所以,幻想作為調節心理的一種途徑無可厚非,但如果靠幻想來生活,就會失去生活的現實意義,人也就更加變得弱小和無能。一個幻想型的"灰姑娘"永遠也不會得到真正的白馬王子,而只有不斷努力的"灰姑娘"才能夢想成真。

對於阿Q的精神勝利法,偶爾為之未嘗不可,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或人生策略的話,是不足取的。

 化悲痛為力量--受欺負的…

某個地方發生了火災,很快消防隊員就趕到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位保險公司的調查員。現場的人都很焦急,這位調查員也不例外,不過和別人不一樣的是,除了焦急,他還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為什麼呢?因為他小時候很喜歡玩火,但是這個危險的"愛好"很快就遭到了父母的明令禁止。所以,在他成長的過程里,很少能完成玩火的願望,在潛意識對火的熱衷下,他當上了一名火災調查員。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一個在學校里總是受欺負的小孩子,長大後會很努力地去當一名警察,因為他不想讓更多的人像自己一樣,總是受別人的欺負。這些類似的生活現象,在精神分析上被稱為升華。

生活中,我們本能、原始的目的和衝動大多不會被社會認可,或者我們的一些願望暫時很難實現,而為了滿足,人們就會把它轉化為社會認同和讚賞的事情。比如,上文的火災調查員為了滿足玩火的慾望,成了一名火災調查員,而不是一個縱火犯。所以,"升華"被弗洛伊德歸類於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升華作用的存在,讓我們可以把本能衝動發泄出來,並且得到社會的認可,實現自我的價值。這種升華避免了本我和外界的衝突,讓個人的心理保持了平衡,並且消除了本身的負面情緒帶來的身心傷害。

人們為了發泄性本能的衝動,進行各種藝術創作,比如舞蹈、繪畫、小說,這在所有的升華作用中最為獨特。在歷代的名人中,那些經典的創作無一不飽含著藝術家的情感投入,一個經歷生活創傷的藝術家,帶給我們的也許是經典,比如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凡·高和他的《向日葵》,普魯斯特和他的《追憶似水年華》等。

一個人遇到痛苦和不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如何去轉移痛苦和不幸,這樣就成了真正的不幸者。我們在悲痛中,如果能找到一個合理的發泄途徑,升華現象就出現了,比如,我們在痛苦之後寫的日記,就幫助我們實現了一個短暫的升華。升華的實質就是被壓制的精神能力得到了合理且富有成果性質的宣洩。

"剩男""剩女"們的心理頑疾

如果在你的面前有幾張撲克,你可以任意選擇一張,這張會帶給你好運。你會選擇哪張牌呢?我猜想,如果不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你不會選擇第一張和最後一張,而是選擇中間的某一張。為什麼呢?因為在作選擇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對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有些抗拒。在我們考試做選擇題的時候,也有這種反應,我們總認為B或C有可能是答案。

這就是簡單的"三分之一效應"。有位心理學家曾經關於這一效應做了一個實驗,發現如果給一個人提供三個選擇的機會,選擇中間的概率總是比較高。並且,選擇的機會越多,當事者就會越迷茫,最後就出現了"看花眼"的現象。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說:"你到麥地里不能回頭地走一遭,摘一個最大最好的麥穗。不過,只能摘一次。"

柏拉圖聽了,信心百倍地去了麥地,他覺得這個要求簡單極了。但是他去了很長時間,回來的時候,卻兩手空空。

在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摘到麥穗時,柏拉圖說:"我看了很多的麥穗,有的看上去很不錯,但是又不知道是不是最好,加上只有摘一次的機會,所以就放棄了,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結果到了麥地的盡頭時,也沒有摘一顆麥穗。"

蘇格拉底說:"這就是愛情啊。"雖然麥地里有無數個麥穗,但是,選擇來選擇去,最後,柏拉圖的手裡卻是一無所有。愛情就像麥田裡的麥穗,每個人都想挑最好的,但是最後卻總是因為選擇不出最好的,而出現了兩手空空的結果。

在一個對1000名"剩男""剩女"的調查中,調查者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這些調查對象中,被別人看上,自己看不上對方的人,達到76%;而看上別人,主動表示好感的,僅僅14%。這就是被"愛情麥穗"挑花了眼睛。在三分之一效應的作用下,拒絕了最初的愛情,想著以後有更好的,結果,到了本來應該有孩子的年紀,卻依舊在愛情的門外徘徊。

所以,如果你也是"剩男""剩女"中的一員,希望找到最大的"愛情麥穗",快些放棄這個想法吧!否則只能讓你成為最後兩手空空的"柏拉圖"。當然,你可能還會有很多的理由,諸如"先立業,後成家",但是,如果錯過了愛情的花期,再去摘花,就難得多了,有句詩說"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就是這個道理。

小女人為啥喜歡"老傢伙"

婚姻上的"老少配"並不少見。比如魯迅與許廣平,楊振寧與翁帆,余秋雨與馬蘭等。近來在網上流傳著一段更為奇特的老少戀:一個40多歲的東北"小伙"娶了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些女孩子,即使身邊不乏青年俊秀,卻喜歡上一個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這類老男人大多都是談吐優雅、品位高尚、經濟富足的,不過,也有各方面條件都不怎麼樣的。但是,這些女孩子還是赴湯蹈火地去愛,甚至傷到自己也在所不惜。

如果這個老男人很優秀,愛慕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這個老男人一窮二白,沒有任何可以稱道的東西,那麼,女孩子為什麼還要愛慕他呢?

在精神分析學上,女孩子有一種"戀父情結",也叫"愛烈屈拉情結"。這個情結的命名來源於古希臘的一個神話——愛烈屈拉公主的母親和母親的情人謀殺了父親,公主決心為父親報仇。最後,她和自己的兄弟殺死了母親。弗洛伊德認為,每個小女孩出生之後都希望自己可以取代母親,獲得父親所有的關愛。尤其是當這個小女孩發現自己沒有男性生殖器的時候,就會更加妒忌母親"佔有"父親。

對於大多數女孩子來說,這種戀父情結會隨著成長慢慢轉移為異性之愛。但是,如果在童年和幼年的時候,這種情結沒有轉移成功,那麼長大後的女孩子就會把這種情結轉移到比自己大很多的人身上。在弗洛伊德的名著《少女杜拉的故事》中就分析了一個真實的具有戀父情結的少女杜拉,杜拉因為依戀著父親,而不能得到正常人的愛情,倍感痛苦。

一般來說,長大後仍有戀父情結的女孩子大多都有下面的經歷:

過早失去父愛,或者即使有父愛,也很少

如果一個女孩子過早失去父愛,就會把自己對父親的感情轉移到生活中的其他人身上。這個人雖然不是父親,但是卻處於父親的光環下。所以,這個女孩子就會把他看得很完美。而當自己到了選擇愛人的年紀時,這種父親光環下的人,就成了首選。

幼年時缺少安全感

小時候缺少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加希望得到這種感覺。那些和自己年齡相仿的"愣頭青",是很難給予女孩子安全感的,但是一個經過生活沉澱的人就能夠給予女孩子這種感覺。因為一個年紀大的人,大多經歷了婚姻,生活經驗相對豐富,對異性比較細膩,其中一些還有過教育子女的經歷,能更了解年輕女孩,關照她們。並且他們還有豐富的物質支撐,可以給女孩子提供很多的滿足。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一個孩子失去父母任何一方,都會缺少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女孩子大多會迴避一切讓自己覺得不安全的因素,她們內向、任性,遇到事情比較執拗。

戀父情結並不是愛情,所以,如果因為這個情結選擇一位一無所有的老男人,以後的生活會更沒有安全感。因為年紀大的男人很難再去像年輕人一樣為事業奮鬥,身體也處於衰老生病的階段,這些都會造成以後家庭的不安全因素,比如經濟窘迫等。所以,如果因為戀父情結去選擇和一個老男人結婚,是很難得到想要的幸福婚姻的。當然,也有些女孩子是因為愛情和老男人在一起,這是兩種情況,那麼要怎樣去區分呢?

其實,區分很容易。一個因為戀父情結而選擇老男人的女孩子,在看到這個人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父愛的童年得到了補償,但是真的和老男人交往後,還會有另一種失落感,因為這時她會發現,這個人並不是心中完美的"父親"。而因愛情選擇對方就絕不會產生這些感覺。

此外,對安全感和父愛的補償,會因為一味地享受,而忽視對方的感受。長期下來,兩個人就容易產生矛盾。畢竟,愛情不能只靠一個人來付出,即使這個老男人多麼有涵養,多麼疼愛這個女孩子。隨著歲月的流逝,那些老少戀的人會比普通人遭受更多的困難和生活的壓力。

所以,因為真愛而選擇老少戀的人也要三思而後行;因為戀父情結而選擇老男人的,更要儘早打住,因為這不會帶來幸福,反而會毀掉女孩一生的幸福。其實,只要從童年的陰影中走出來,去接受一下同齡者的愛情,就很快會發現,愛情要比戀父情結美好得多,也幸福得多。

"我這次真的找到了真愛!

以後再也不會去愛別人!"你身邊有這樣的"戀愛高手"嗎?每次見面,你都會發現他身邊的人又換了一張新面孔,他還會對你說:"我這次真的找到了真愛!以後再也不會去愛別人!"但是,時間不長,他就會和你抱怨他的愛人有多少小毛病,並且一一列舉出來,還告訴你,他簡直快要無法忍受了!你知道,很快他就會分手,並且很快又會找到生命中的"真命公主",新一輪的愛情即將開始。

這樣的愛情還算是愛情嗎?即使愛情是自由的,這種自由也太過頭了。的確,我們是不能缺少愛情的,但是愛情這樣頻繁也是一種病症。有這樣頻繁的愛情的人,很有可能對愛情上癮了。

也許你會疑惑,愛情怎麼可能上癮呢?我們可以從生理上解釋這一現象,愛情大多從一對男女相互吸引併產生愛的火花開始,人們稱這種現象為"墜入愛河"。其實,這個時候,我們的大腦在其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大腦的"命令"下,戀愛的人體內荷爾蒙和內啡肽(一種體內鎮痛物質)水平會大大提高,沉浸於愛河中的人就會感受到激情和狂喜。漸漸地,荷爾蒙水平恢復到最初,這個時候,激情和狂喜也就消失了。研究發現荷爾蒙維持高水平的時期至少為幾個月,長時可以達2~4年。

一般來說,經過了激情之後的人就會把最初的愛情,轉化為對夥伴的愛,以維持和鞏固以後的婚姻。不過,在對愛情上癮的人那裡,激情消失,就會拋棄現在的愛人去尋找新的激情,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了激情,愛情就消失了,只有再去找一份新的愛情,才能維持這種激情。可以說這樣的人對愛情的追求就像對藥物上癮一樣,只有面對一份新的愛情,體內的荷爾蒙和內啡肽水平才會提升,才會找到激情。大多頻繁追求愛情的人總會說"我是不能離開愛情的",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不能離開愛情帶來的美妙體驗,而不是愛情本身。

愛,不僅代表暫時的浪漫和激情,還有以後的生活承諾、責任感和依戀,但是這種成癮的愛情,只剩下了浪漫、激情及性慾等本能,可以說,這種愛已經變得畸形了,頻繁追求這種畸形的愛情,會讓人失去對真正的愛情的判斷。愛情上癮對於患者本身來說,會經歷一次次的愛情傷痛,並且在每段愛情中,都會有人被傷害。可以說,愛情上癮是負面的"一箭雙鵰",沒有人從中受益。

其實,對愛情上癮的人大多都會有些性格或者心理的缺陷。大致說來,下面三類人最容易出現愛情成癮。

完美主義(1)

一個完美主義者很難找到心中那個完美的異性,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總會有些小缺點。愛情本身就需要包容,總是抓住戀人的小辮子不放,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分手。

有婚姻恐懼症的人

有些愛情成癮的人有婚姻恐懼症,害怕承擔責任。其中很多人對婚姻的恐懼來自家庭,小時候生活在父母不和的家庭中的孩子,會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踏進婚姻。

愛幻想

每個人都會在愛情來臨之前,在自己心中勾勒戀人的樣子。而對愛情上癮的人在戀愛的時候,也總是以幻想中的戀人的條件來要求自己的另一半,很顯然,完全符合的人是很難找到的,於是,對愛情上癮的人就會放棄現在的戀人,繼續去尋找。

那麼,如何擺脫對愛情上癮呢?

首先,找到心理癥結所在。一個完美主義者只有降低自己的要求,才能找到合適的戀人;而對婚姻恐懼的人則要打消自己的恐懼。至於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主義者,就要踏實下來,試著接受身邊的異性,把自己的理想現實化。

其次,在開始一段愛情之前,問問自己它是不是建立在自己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一個把愛情當作遊戲的人,愛情的保鮮期也一定很短。持續的分手-戀愛-分手之後,就會對愛情上癮。另外,不要一廂情願地去戀愛,戀愛本身是雙方的,無論自己還是對方一廂情願,都會造成愛情夭折。受過傷害之後,大概就會選擇愛情的另一個極端。自然,新的戀情也持續不了太長時間。

相信,解決了這些問題,真正屬於你的愛情也就隨之而來了!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真愛,還是叛逆

看過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人,都會感嘆愛情的偉大。出生於世代互相仇恨的兩個家族中的愛人,衝破重重險阻,去和相愛的人相守終生。朱麗葉為了不嫁給別的男人,假死逃婚,而羅密歐卻誤以為愛人死去,自殺殉情。結果,兩個人都以死來捍衛純真的愛情。

為什麼羅密歐和朱麗葉會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捍衛愛情呢?其實,這種行為的產生是有一定的心理依據的。這種心理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就具備了——越阻止我們的,我們就越好奇,越堅持。

完美主義(2)

剛剛出生的小孩子,對整個世界都充滿好奇,長大一些後,他們會問父母各種各樣的"為什麼"。而當父母禁止他們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這件事充滿更強烈的好奇。當媽媽對他說"不要把奶嘴扔到地上",奶嘴很快就被扔到地上了。

好奇心是一個人探索世界的本能,而這種本能遭到了禁止,就會刺激我們的逆反心理,有更加強烈的願望去認識被禁止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禁止要有限制,一個做事情屢遭禁止的小孩子,也就沒有了探究的慾望,變得小心翼翼,對任何事物都淺嘗輒止,不能去深入了解。一個從小好奇心沒有被泯滅的人長大之後,仍然會勇於探索,取得成就。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愛"賣關子"、"吊胃口"的人,他們給另外一個人傳遞了不完全的信息,這樣就在接受信息的人的心裡形成了接受空白,而接受信息的人卻總想了解這個信息的全貌,希望別人可以把這段空白補充起來。就像我們看了一半某部電視劇,即使劇情並不十分精彩,但我們心裡仍會總想著剩下的那一半講了什麼。這種時候,如果我們的行為遭到了禁止,對原來的信息就會更加關注,更加渴望去了解和實現。

現在我們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羅密歐與朱麗葉在相愛之後,遭到家人的阻止,會奮不顧身地去和愛人相聚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指的是兩個相愛的人,一旦周圍的人都開始反對他們的時候,反而增加了兩人情感的連接,兩人在心理上就更加相互依賴,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另外,愛情本身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的情緒體驗,而遭到禁止的愛情,更升華了這種渴望體驗的慾望。所以,兩個人在這樣強烈的感情刺激下,做出了超乎尋常的事——殉情。所以,我們總會看到,一對相愛的戀人受到了家人的阻止,會衝破束縛更加努力地在一起,"有情人終成眷屬",並且因為這種束縛和禁止,讓兩個人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愛情。

不過有的時候,即使兩個人並不是真的相愛,受到了禁止也會產生相似的效果。就算並不確定對方可以給自己帶來幸福,仍然會因為家長的反對而刻意在一起,不過這種因為逆反引起的"相愛"基礎並不紮實,當被禁止的環境消失的時候,曾經因為禁止而被壓抑的矛盾就會出現。所以,如果一個並不是真的喜歡自己的另一半,而只是因為和家人朋友賭氣而這樣做,婚姻往往不會很幸福,這也是"書包中的玫瑰"最容易凋謝的原因。

另外,對於自由戀愛和相親,大多數人會喜歡前者而排斥後者。同樣是面對一個優秀的異性,家人安排的相親,往往會降低當事人對對方的好感,因為這種選擇會讓人產生類似於禁止的反抗心理,作出相反的選擇。

總結來說,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可以讓相戀的人奮不顧身地在一起,得到幸福美滿的愛情,同樣也可以讓一對並不相愛、而僅僅是賭氣的人在一起,以後承受更多的苦惱。

吃醋是一種理性的嫉妒

每個人見到自己的愛人和一位非親屬的異性親密聊天,都會覺得不大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是吃醋。大多數吃醋的情況都是因為"第三者"的出現,打破了原來兩個人的平衡狀態,導致了其中一個人的不適應。

吃醋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愛情不受侵犯的正常反應。所以,吃醋可以說是愛的表現,少許的醋可以成為愛情的調料。相反,那些遇到了"第三者"卻毫無情緒反應的人,才是不正常的,很可能表示並不深愛自己的另一半。

吃醋時候的表現也因人而異。有的人醋勁很大,會把自己的氣憤和不滿完全表現出來,有的人卻會壓抑自己,看起來沒有絲毫的醋意。雖然作為一種嫉妒心理,吃醋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太多的"醋"不僅不會成為愛情的調料,還會成為愛情的殺手。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正處在嫉妒之中的人,大致會出現兩種情緒:

對自己和愛人的感情缺乏自信

"他們看起來很合適。""那個男人的相貌和家世都比我強多了,她為什麼會選擇我呢?""和她比起來,感覺自己糟透了。"……這種對自己和愛人的感情缺乏自信很快就使得自己醋意橫生,為了不讓這個"第三者""誘惑"自己的愛人,迅速地把愛人弄回自己身邊,遠離"第三者"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很多時候,分手會很強烈地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因為在愛情之中,很多人會覺得自己魅力不夠,而分手恰恰印證了自己的猜測,導致強烈的自卑及挫敗感。

對愛人的佔有慾

有些女孩子很討厭自己的男朋友看別的女孩,常常會因此大發脾氣,甚至使勁地掐男朋友一把,以作懲罰。這種表現可以理解,不過,如果這種佔有慾太過強烈的話,陷於嫉妒中的一方就會把自己的愛人盯牢,甚至不想讓愛人和別的異性正常交往,結果很可能讓愛人因為失去自由而提出分手。

對於第一種情況,只要提高自信就可以讓醋意不至於過大,當然這種醋意也是很好消除的,只要愛人好好"奉承"一番,讓這位"醋罈子"感到對感情的信心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類型的人吃醋,大多會掩飾自己,因為不想讓愛人感到自己的不自信,如果他們的愛人是個感情方面不那麼敏感的人,不能及時發現,時間一長,這些"醋罈子"就會覺得自己備受冷落,認為自己的愛人並不是真的愛自己,那麼,他們就會提出分手。這時,"遲鈍"的愛人可能還會覺得這個"醋罈子"莫名其妙。

第二種情況則相對麻煩。因為一個人的佔有慾是很難改變的,所以,無論愛人用什麼招數去"籠絡""醋罈子",也起不到什麼效果。並且因為這種原因而過度吃醋的人,會變本加厲地去折磨愛人,希望愛人時刻在自己的身邊,這樣才會感到安心。這種吃醋方式,很容易被發覺,但是卻很難改變。如果"醋罈子"的愛人為了自由可以拋棄愛情的話,那麼這樁愛情很快就會以分手而結束,相反,如果這個"醋罈子"的愛人會因為愛情放棄自己的自由,那麼,這樁愛情應該是很完美的。

不管怎樣,無論是因為不信任還是因為想佔有,吃醋都不能太過。整天因為懷疑愛人而去不擇手段地窺探對方的隱私,會很快讓本來和睦的家庭陷入崩潰。所以,即使吃醋有一些好處,也要理性對待。下面是一些對待吃醋的理性的思維模式,可以有效地減少過度的吃醋。

模式一

即使你很希望愛人時時刻刻在身邊,心裡只有自己一個人。但是,你要知道,愛情並不能成為限制自由的理由。有道是"小別勝新婚",愛情並不會因為自由而消失,反而會因為自由而得到滋潤。

模式二

即使自己的愛人選擇了別人,也並不能代表自己是很糟糕的。同樣,當愛人和一位他欣賞的異性交流的時候,也不代表他並不欣賞你。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讓他繼續欣賞你、愛你。

模式三

壓抑嫉妒本身並不是什麼好事,這會讓你的另一半認為你並不愛他,或者讓他以為你沒有因為他和別人閑聊而使你受到冷落。所以,適當地吃醋,你的另一半對你還會產生更加親密的感覺。

惡性循環的婚姻--秀女嫁頑…

一個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人作為一生的伴侶呢?大概你的腦海里已經出現了很多辭彙,比如門當戶對、青梅竹馬、郎才女貌等。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總會看到一些例外。

一位溫柔善良的女孩子,卻會執迷不悟地去選擇一個玩世不恭的浪子;一位溫文爾雅的男孩子,卻會痴迷一個因為丈夫有外遇而被拋棄的婦人。我們總會看到一些驚世駭俗的戀情,但是有沒有想過,這些戀情的背後是什麼呢?

要找到原因,我們就要到這些人的童年去看一看。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子,在人生最初階段經歷了什麼,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就會刻意地去尋找相同的情緒。比如,他經歷了快樂的事情,就會在以後去尋找快樂的情緒;而經歷了痛苦,就會去尋找痛苦的情緒。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強迫性重複。

而在我們人生的最初階段,這些情緒的體驗大多都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所以,親子關係也就直接影響了以後我們會重複什麼。在一個婚姻不幸的家庭出生的孩子,親子關係大多不好,所以這樣的孩子以後就很可能會重複不幸的婚姻。而當他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也會"無意"地去尋找一個與自己父親或母親相似的人,並且在以後的人生中,滿足自己幼年沒有完成的心理需求,以醫治自己的心靈創傷。最後,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這種"命運的安排",其中不乏讓人不可理喻的戀情和婚姻。

一個在父親酗酒的家庭中出生的女孩子,無論她長大後多麼優秀,但是她的另一半很可能會是一個酗酒的人。法國作家左拉的小說《娜娜》中的娜娜就有這樣的遭遇。也許你會問,她不是討厭酗酒的人么?是的,她是討厭這樣的人,但是,正是因為如此,她才會被一個酗酒的人吸引。在這個酗酒的人身上,她看到了童年時父親的影子。正是因為在她幼年的時候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父親酗酒的事實,所以,這種改變父親酗酒的情結就會延伸到她以後的愛情和婚姻中。她希望自己長大後可以完成童年的理想——戒酒,不同的是對象由父親轉移到了男友或丈夫身上。而這與她是否優秀、是否賢惠沒有太大關係。

不過,可惜的是,這種願望大多是難以實現的,畢竟一個人的習慣有很強的背景,很難因為愛情的偉大而改變。一個酗酒的男人可能從小就有一個酗酒的父親。如果這個女孩子一味地堅持改變伴侶的酗酒,那麼愛情和婚姻的悲劇很可能就會像她的父親和母親一樣重新上演,自然也會影響到她的孩子。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等式:婚姻的惡性循環=心理的強迫性重複。現在你可以看看自己周圍的生活,你就會發現這種結論經常被證實:

一個從小被母親控制的男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有一位很嚴格的妻子。於是,結束了和母親的"戰爭",他又開始了和愛人的第二輪的自尊"戰爭",而這一切,就是為了找回小時候應該具有的獨立、自由的權利。

一個在父親很懦弱的家庭出生的女孩子,總希望父親可以保護自己,得到別的小孩子那樣的安全感。不過,她長大後的愛人可能是一個"阿斗",因為這個女孩子兒時的願望得到延續: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堅強起來,承擔保護自己的責任。

當然,看到這裡你也許並不以為然,因為娶到一個強勢的女人和嫁給一個懦弱的丈夫,對婚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事實上,這是因為重複的本源對婚姻和愛情沒有太多毀滅性。如果本源對婚姻和愛情危害大的話,那麼,"重複體"的毀滅性也就會大得多。

如果一個女孩子在一個具有家庭暴力的環境中長大,我們可以想像她以後的婚姻會是什麼樣子。不過,這個女孩子在以後即使受到了家庭暴力,也很難放棄去改變丈夫的願望。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她還愛這個男人,而是因為她還想改變這個男人。而這種不想放棄的念頭,很可能伴隨她的一生,毀掉她的幸福。

所以,如果想要擺脫這種關係,就放下內心的這種"災難的情結"。當然,很多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婚姻是因為自己這些心靈深處的情結所致,所以總會用一些錯誤的方式來對待婚姻,結果帶來了婚姻的災難。

只有認真地了解自己的經歷,並認識到它們對自己的性格和行為產生的影響,我們才能找到"重複性"的根源,避免自己無意識的錯誤選擇和行為。這一點,無論對戀愛中、婚姻中甚至沒有戀愛的人都適用。

漂流瓶里的情詩--"我們已經…

一位剛結婚的男人悄悄地為自己的愛人寫了一首詩,裝在一個小瓶子里,密封后,他把這個小瓶子扔到了大海里。十年過去了,這個小瓶子被某個人在海邊撿到了。打開小瓶子後,這個人看到這首十年前寫的詩很感動,並撥通了後面的電話號碼。

很幸運,電話還可以接通,並且接電話的正是十年前的新娘,這個人激動地為她讀這首詩:"你看到這首詩時,我已經白髮蒼蒼了,但是我相信我們的愛情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清香……"聽到詩後的"新娘"並沒有淚流滿面,反而笑了起來,她對拾到瓶子的人說:"先生,我們已經離婚三年了……"婚姻永遠幸福美滿是每一對戀人的夢想,但是,時間的流逝讓一些曾經艷麗的玫瑰花謝了。為什麼曾經相愛的兩個人不能完成最初的夢想呢?婚姻的幸福到底和什麼有關呢?我們用心理學來揭開這個謎底吧!

先做個小實驗:

假如讓你在一張白紙上畫兩個圓圈,其中一個代表你自己,另外一個代表你的愛人,你覺得這兩個圓圈怎麼排列才能最好地代表你和愛人之間的關係呢?它們是重疊的,還是分開的?是重疊的部分面積大,還是分開的部分面積大?

如果你和愛人重疊的地方大,並且有一部分屬於自己的空間,恭喜你,你們獲得幸福的幾率很大,並且兩個人的關係很融洽,很難和對方分開。心理學家發現,重疊的地方越多,表示愛人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越大,為對方承擔責任的時間也就越長,當然,也就越幸福。

在心理學上,這種用兩個圓圈表示的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就是一個人的依戀關係。代表自我的圓圈中包含代表他人的圓圈越多、越明顯,雙方也就最可能保持對這種關係的承諾。不過這種依戀關係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從我們出生時候就開始的。在我們出生之後,因為父母的照顧和關愛,我們就會慢慢和他們建立起依戀關係,這就是兒童依戀關係。兒童依戀關係一直影響著我們以後的生活,比如學習、交友,並且不同的依戀關係會讓我們對相同的事情作出不同的選擇。當我們長大後,幼年的兒童依戀關係就會發展成為成人依戀關係,這種依戀關係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愛情和婚姻的關係。

心理學家把人生最初形成的依戀關係分為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型依戀,不安全型依戀又可分為迴避型依戀和抵抗型依戀。

安全型依戀

如果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就很好地呵護他,小孩子就會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中,覺得自己是值得愛和信任的,並且他也會去愛和信任別人,這就建立了安全型依戀關係。這樣的小孩在長大後與別人交往的時候,會用自己的愛和信任去對待別人,不會時時擔心自己被別人拋棄。他們會坦然地接受對方的感情,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依賴和信任,同時也不完全地依賴,而是給對方自由的空間。

不安全型依戀

如果一個孩子在人生最初的時候,感受到的都是父母的冷漠,那麼他就很難得到愛和信任,當然,他也就不會用愛和信任與別人交往,並且他們也會覺得自己不值得愛和信任。這樣他就會形成不安全型依戀,分為迴避型和抵抗型兩種。

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的孩子大多很難信任別人,他們也不願意去依戀別人。並且面對別人的親近和信任,他們會覺得緊張,不知道怎麼去回應。他們也不大會理解別人的情緒,所以很容易得罪人。所以,這樣的人成年後戀愛的時候,面對自己的愛人,有時候也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要怎樣表達自己的愛,也不理解對方的行為是不是愛的表達。所以,他們即使和愛人在一起,也會覺得不自在。

愛情和婚姻本身就是情感的相互交流,但是在迴避型依賴者那裡,這種交流很難進行下去。所以,具有這樣依戀關係的人,最好不要去猜測愛人的言行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有了疑惑,最好直接問清楚,這樣才能順暢地溝通,愛情和婚姻才能幸福地維持下去。

抵抗型依戀

抵抗型依戀的孩子長大後,大多喜歡依賴別人,認為只有和別人在一起才會有安全感。因為他們總是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害怕對方離開自己。所以這樣具有依戀關係的人,整天都會纏著自己的愛人,不允許自己的愛人和別的異性交往,只要戀人稍微有點不對勁,就會醋意橫生。

屬於這樣依戀型的人,首先要意識到的是,自己把另一半禁錮起來,只能讓愛情和婚姻破裂。所以,即使自己多麼想和愛人在一起,也要適當地給對方一些空間。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在出生的時候,就獲得了安全型依戀關係。如果你了解了自己和另一半是什麼類型的依戀關係,你就可以從心理的角度,去引導自己和愛人,改善生活的質量,慢慢地,你們就可能從不安全依戀走向了安全依戀。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購買正版。


推薦閱讀:

思想品德趣味教學案例(十二)
求職趣味——簡曆書寫需要關注幾點
清明 by葫蘆世界平台作者風兮兮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學現象

TAG:心理學 | 心理 | 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