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槍擊案發現唐詩宋詞里的中秋之美
今天是中秋節,寓意為秋季之中,也就是說要今天秋過去了一半,這一年過去了八分之五。因為中秋月圓,象徵著團團圓圓,所以中秋自唐代以來成為繼春節之後最為重要的傳統佳節,與清明、端午並稱為中華傳統四大節日。在此也祝各位讀者中秋佳節快樂,花好月圓,心想事成,多吃月餅。
唐詩宋詞無疑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殿堂的璀璨明珠。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人的自信心也日益恢復,對於傳統文化也越來越大膽地擁抱和興盛起來。昨天我在文章里說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種美好的意境,美國人是不懂的。拉斯維加斯的槍聲雖然沒有造成中國遊客的傷亡,但是無疑讓中國的佳節蒙上了陰影,這兩天刷屏的相關文章太多,著實讓人很是掃興的。
如果是在中國,像槍手那樣富有的老頭,本應該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安享天倫之樂,在家裡準備美食,迎接全家大團圓,吃月餅,賞明月。然而他卻選擇了一條瘋狂的殺人與自殺之旅,最新的紀錄顯示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了59人,受傷人數則上升到529人。儘管網路上有許多人在為美國洗地,但是作為純正的中國人,我們真的無法理解,到底是什麼讓一個富裕的老頭(各種報道都在說,這老頭擁有豪宅和私人飛機)走上絕路。從前我們總是相信西方人有基督教,有宗教信仰來解決終極問題,安頓人的靈魂。
但是現在看來,無論是基督教也好,還是別的神馬教也罷,都安頓不了這個美國白人老頭的靈魂。國之將興,必出祥瑞,國之將亡,必出妖孽。說到祥瑞,14年秋天的時候,北京的西山出現了鳳凰雲彩,那是真的美到了極致,當時也刷爆了朋友圈的。而今年更是傳出了黃河水清的祥瑞,自古有言:「聖人出,黃河清」。這也是一種極致的祥瑞,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黃河就沒有清過幾回。而美國呢,弗吉尼亞的大騷亂,還沒有過去多久,這又爆發了拉斯維加斯的槍擊案,還有今年六月份槍擊國會議員的槍擊案。以及美國今年頻發的軍艦撞船案和不下十起飛機墜機案,這一切都在表明,美帝國正在夕陽西下,非人力所能挽回。
美國的歷史大約有兩百多年了,跟中國的一個朝代差不多。以前我們許多國人都希望能通過引進西方的民主,來幫助中國走出治亂興亡的王朝周期率,但是如今看來,這種想法似乎也不太現實。畢竟中國最久的朝代周朝存世達八百多年,最早的夏朝也有四百多年,而美國才只有兩百多年,便似乎已經到了亡國邊緣。看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能保證一個國家的永久繁榮和持續發展,也只是一個幻夢。前三十年學蘇聯,後三十年學美國,蘇聯已經沒了,美國也快沒了,看來中國的路還是得自己走!畢竟我們是一個大國,擁有5000年歷史的大國。而要自己走,我們就必須回望來時路,從傳統文化中找到答案,從列祖列宗的智慧里,尋求通往未來的大道。
說得有些跑題了,我們還是回到主題。唐詩宋詞是極美的,是我們中國人所創造的一個美好世界。有人說,我們中國人是最講感情的,在處理世俗事務上,優先的次序是情理法,而西方社會則相反,優先的次序是法理情。中國人的意識宇宙裡面,構建的是一個有情天地,情感的世界,哲學以天地自然、君親師的面目出現。而西方人的宇宙意識裡面,構建的是一個規則的世界,法的世界,哲學和宗教是以立法者的角色出現。我們要認識到這兩種文化的差異,我們才能真正地欣賞到唐詩宋詞的美。
關於中秋佳節的唐詩宋詞很多,因為正是在唐詩宋詞繁榮的時代里,中秋節才上升為中華傳統的第二大佳節的。所以,我不可能面面俱到,倒是有誰來寫一篇這樣的博士論文或專著,想必會是難得的傳世佳作。我以唐代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和蘇東坡的《水調歌頭》為例來發現唐詩宋詞的中秋之美。
張九齡是廣東韶關人,唐代名相,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詩人,譽為嶺南第一人。有膽識,有遠見,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是輔佐唐玄宗將「開元盛世」推向巔峰的最後一位賢相,王維、孟浩然等都得到了他的提攜。他的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這些對於文化的普及非常重要,詩文不再只是貴族把玩的遊戲,而成為平民百姓也可以言志載道的器具,這是當時開始興盛的科舉制度在文化領域裡的反映。
《望月懷遠》是張九齡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後於開元二十四年罷相,貶謫荊州長史以後所作。可以說,從宰相之尊到一州長史,相當於從一個總理被降職為一個地級市的政協主席差不多的官兒。這種人生的落差不可謂不大,但是在這首詩里我們卻看不到人生際遇的自憐自艾和悲觀失落,只有滿滿的相思,雖然我們不知道他相思的那個人是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首詩一開頭就是千古名句,既寫景,又抒情,直接以畫入詩,帶有很強烈的畫面感。中秋之夜,一輪明月從茫茫大海中徐徐升起,一對情人雖遠隔天涯卻又共賞此月景。不免心生幽怨遙遠的距離阻隔,通宵達旦的相互思念(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以為滅掉燭光可以安眠,卻發現月印萬川,無處不在,披上衣服走出庭院,卻發覺夜深露重,寒意襲人(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想要抓住皎潔美麗的月光,送贈給自己的愛侶,卻發覺無能為力,還不如回去安眠,以求在夢鄉與情人相見。
如果說《望月懷遠》寫的是情人的相思,寄託無限的愛意,那麼同為詠中秋的佳作,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寫的便是親人的思念,寄託著美好的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此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絕唱。
蘇軾這首詞的情感基調是思念其弟蘇轍,同朝為官卻因種種原因七年未見。所以詞的開頭有短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兄弟之情自然是屬於親情的範疇了,所以古人又將其稱為手足之情。
這首詞的第一句便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寓意著這首詞是作者對於宇宙人生的哲理追尋,頗有屈原《天問》的遺風餘韻,一直覺得唐詩宋詞乃是詩經與離騷的隔代創新,未知可有同道贊同此意。蘇軾此詞前三句問天,中三句問月,後三句問人生。最後一句最是畫龍點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既看到了人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卻又不像西方文化那樣將人視為神的奴僕;既對於天地有所敬畏,借酒斗膽問天,又不覺得上天是高不可攀的神靈,而是可以乘風抵達的宮闕(再過兩年,中國將實現載人登月,兩年後的中秋國人又當如何把酒言歡?),既有陰晴圓缺、悲歡離合的感傷,又有千里共嬋娟的祈願。充分顯示了蘇試作為一個易學大家的深厚功底,把宇宙人生的辯證法融入詩詞之中。所以,這首詞不僅有言辭情誼之美,更有人倫教化之美,值得我們中宣部的同志們好好學習研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兩種情懷,一種相思,總有款跨越時空,穿越千年而來,擊中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在這中秋佳里,留下一份心靈的悸動。不管物質生活的富裕與貧乏,我們的心靈都需要情感的滋潤。當我們的心靈不足以強大到支配我們擁有的權力和金錢時,就會有災難的後果。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誠不欺我也。我想如果那個白人老頭有一個能寫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種優美詩詞的心靈或弟弟,他大約不會自尋短見,瘋狂殺人與自殺了吧?!
最後附上兩首毛主席的《水調歌頭》詞給大家欣賞,毛主席的詞雄渾大氣,頗有唐宋大家風度,而格局更勝一籌,實乃修心養性之佳作,每讀一遍,即是一次修鍊:
一切經濟的、政治的、金融的和軍事的鬥爭,歸根到底是文化的鬥爭,是價值觀的鬥爭,我們一定要取得這場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乃至整個西方文化的文化戰爭的勝利,毛澤東思想是我們致勝的法寶,毛主席的詩詞是毛澤東思想的精粹,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推薦閱讀:
※宋詞豪放派第一人,不是蘇東坡,竟是這位!
※唐詩宋詞,圖文絕美
※林芳兵宋詞.九張機集錦(八組/ 共八十首)
※北宋詞壇雙雄,歐陽修寄情採桑子,蘇東坡稱霸江城子
※唐詩宋詞開卷畫90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