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易學(2):《易經》的面目漢代以後才清晰起來
上一篇,老徐就《易經》的典籍出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沒有具體論述。
老徐的《易經》講解是系統性的。
今天講漢代以來的《易經》的演變過程。
本人崇尚劉大鈞都是的講法,因為他言之有據,持 之有故。因此還是用劉大鈞老師《周易概論》的文章加以論述:
在先秦,《周易》稱上下「二篇」。《繫辭》:「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晉書·束皙傳》: 「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可證。
至漢,還有稱「篇」者。《漢書·藝文志》:「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易緯·乾鑿度》:「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陽也,陰道不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卷首: 「但子夏傳雲,雖分為上下二篇,未右經字。」他認為:「按前漢孟喜《易》本雲,分上下二經。是孟喜之前已題經字。」
考《漢書·儒林傳》:「費直……徒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後漢書·苟爽傳》: 「文王作《易》,上經首《乾》《坤》,下經首《咸》《恆》。」韓康伯注《序卦》日: 「先儒以《乾》至《離》為上經,天道也。《咸》至《未濟》為下經,人事也。」
據上所考,可證孟喜以來,人們已稱「上下經」。故唐人孔穎達謂「孟喜之前已題經字」是可信的,大致可考定在田何、孟喜之間,其具體時間似應在漢武帝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時。
《周易》上篇由《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共三十卦組成。
《周易》下篇由《咸》《恆》《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央》《炻》《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共三十四卦組成。
兩篇合起來,總計六十四卦。
在這兩篇中,凡陽爻稱「九」而陰爻稱「六」。一卦的陽爻自下而上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及上九;一卦的陰爻自下而上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及上六。另外,《乾》《坤》兩卦還有「用九」與「用六」,以示陽爻與陰爻的變化。
萁實,最初《周易》卦爻中並無「九」「六」之稱。即便到了春秋時代,由《左傳》《國語》的記錄看,人們用《周易》占事或論事,在分析卦爻時,仍無「九」「六」的稱呼。至後人作「十翼」,這才出現了「九」「六」之稱。如《象,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用六『永貞』,以大終也。」《文言》亦稱「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云云。可見「九」「六」稱謂的出現,應與《象》《文言》同期,或者還早。
當初,《周易》一書的內容,只是這上下兩篇,共六十四卦的卦辭和爻辭而已(另外《乾》《坤》二卦加「用九」、「用六」之辭)。
自西漢始,人們將《周易》名之謂《易經》,同時,也將為其作注的「十翼」列為經文了。《漢書,藝文志》:「《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顏師古註:「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此即其證。
由《漢書·藝文志》看,那時經分上下兩篇,傳為十篇,共十二篇,尚經與傳分開,各成篇幅,不相附屬在一起。至東漢人鄭玄,將「經」「傳」合於一書。《三國志,高貴鄉公傳》:「 帝又問曰:「孔子作《彖》《象》,鄭玄作注,雖聖賢不同,其所 釋經義一也。今《彖》《象》不與經文相連,而注連之,何也?」俊對曰:「鄭玄合{(彖)){{象))於經者,欲使學者尋省易了也。」帝曰:「若鄭玄合之,於學誠便,則孔子曷為不合以了學者乎?」…...
《三國志》中記載的這段問答,是鄭玄合《彖》《象》於經的明證。鄭玄雖然「欲使學者尋省易了」而將《彖》《象》與經文合在了一起,但當 時「《彖》《象》不與經文相連」,也就是說,經文與《彖》《象》雖然合成 一書,但各自成篇,並不像現在這樣,把《彖》《象》再按六十四卦拆開,放在每卦的卦辭爻辭之後。
直至魏晉時期,王弼才把《彖》《象》按六十四卦拆開,分別配於每 卦的卦辭與爻辭後面,又將《文言》拆開,附於《乾》《坤》兩卦之後,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的樣子。
到宋朝,邵雍恢復古《易》原貌①,朱熹亦棄王弼本不用,用呂祖謙本,依《漢書,藝文志》「《易經》十二篇」之數,從顏師古「上下經及十翼」之旨,寫成《周易本義》(以下簡稱《本義》),其書以上下經為兩卷,「十翼」自為十卷,共十二卷。
朱熹一方面在注《易》的形式上復古,另一方面又在其內容上創了新。他將宋人所見「河圖」「洛書」等所謂「圖」「書」列於《本義》卷首,使之地位顯著。明、清之儒跟著照抄,以至後人皆以「河圖」「洛書」 等為《周易》一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以後,宋人董楷撰《周易傳義附錄》,因程頤《易傳》用王弼本,朱熹《本義》用呂祖謙本,遂割裂《本義》散附於《易傳》之後。至明永樂年間,明成祖修《五經大全》,因《周易大全》採用程、朱二本,故仍沿其誤,並廣為流傳。所以,我們今天所見《本義》的格式,乃後人襲程傳次序作為《本義》次序而編成。
明、清之儒雖多宗此本,但像明儒何楷撰《古周易訂詁》,卻仍將經與傳分開,以復古本之意。至清,康熙命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又將經與傳分開,進一步糾正了《周易大全》在編次上造成的混亂。
所以,今天《周易》一書實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周易》經文上下篇,一部分是「十翼」,即《周易》傳文十篇。
我這裡是要表達一個觀點:漢代以來的《易經》的演變是清晰的,那麼漢代以前的呢?而《易經》的成書是漢代之前,這才易學研究的重點所在。
本人的顛覆性研究也在漢代之前。
推薦閱讀:
※易學四道——理、象、數、占
※泰國女神因達農前後場步法簡單易學,速來獲取重點
※易學名家李燦良談中華姓名學
※基礎丹寧也能變高級?簡單易學的3種牛仔藍配色方案,夏天到了我就這麼穿!
※簡單易學風水改運術(十三) 家居風水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