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知識5】

【中醫指南】《中醫手診圖譜》可以預示你的疾病!自己的手掌自己學著看  「氣色形態手診法」雖然神奇,但並不神秘,只要掌握了相關基本要素,普通人也能看懂手掌氣、氣色形態暗藏病情輕重  相,則是指手掌,尤其是「位」上的氣、色、形態的變化。望氣望氣是「氣色形態手診法」中,在找到 「位」以後所要觀察的第一個內容,就是觀察手部顏色及整個。拍拍手掌也能治病  在觀察手掌的氣、色...閱124轉31評0公眾公開15-05-26 21:00【中醫指南】學習十二條經絡的技巧這四條經絡上的任何一個部位淤堵,都會造成整條經絡運行的不順暢,疏通局部很重要,整條經絡梳理更重要,只有整條經絡都通暢了,肺、大腸、胃、脾才會健康。例如胃不舒服時,就先找到胃經這條經絡,可以沿著胃經找酸脹、疼痛的部位進行按揉、刮痧、拍痧,也可以找胃經的源頭肺經、大腸經進行按揉,也可以找胃經的下游脾經進行按揉,都能緩解胃...閱171轉11評0公眾公開15-05-22 19:35【中醫指導】不懂泡腳小竅門,時間再久也沒用!【中醫指導】不懂泡腳小竅門,時間再久也沒用!腳是陰血的大本營,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所以,養護好您的雙腳至關重要。血虛、血淤→手腳冰涼、舌質黯淡、臉上有斑、心臟發緊、憋悶、喘不過氣→晚上泡腳---熱水中放紅花(味辛,性溫,歸肝經和心包經,破血、行血、和血、調血),...閱52轉13評0公眾公開15-05-22 19:33【中醫知識】《如何精通中醫》醫者佛提供一份學醫的書單【中醫知識】《如何精通中醫》醫者佛提供一份學醫的書單中醫難學,古有《此事難知》一書,盡談學中醫之難。但又有《醫學實在易》一書,反而談中醫如何容易學。近年來,經常有中醫愛好者以及一些年輕學子問我學中醫要看什麼書,我曾經在博客里寫過幾篇關於如何學習中醫的一些文章,並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讀的中醫書。只有學到第一流的中醫學,...閱205轉50評0公眾公開15-05-16 19:59【中醫知識】《如何精通中醫》醫者佛提供一份學醫的書單【中醫知識】《如何精通中醫》醫者佛提供一份學醫的書單中醫難學,古有《此事難知》一書,盡談學中醫之難。但又有《醫學實在易》一書,反而談中醫如何容易學。近年來,經常有中醫愛好者以及一些年輕學子問我學中醫要看什麼書,我曾經在博客里寫過幾篇關於如何學習中醫的一些文章,並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讀的中醫書。只有學到第一流的中醫學,...閱39轉12評0公眾公開15-05-15 19:13【中醫技巧】一張圖教你《中醫把脈解秘》【中醫技巧】一張圖教你《中醫把脈解秘》閱128轉31評0公眾公開15-05-10 21:12【中醫指南】一張圖教你《老中醫總結的一張表,哪裡有病一看就知道》【中醫指南】一張圖教你《老中醫總結的一張表,哪裡有病一看就知道》閱192轉44評0公眾公開15-05-10 21:03【經絡知識】《十四條經絡阻塞後的作用與表現》【經絡知識】《十四條經絡阻塞後的作用與表現》作用:腎是人體先天之本,現代人90%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腎虛現象,而能幫腎補充腎氣的只有腎經,打針和吃藥都會傷到腎的元氣,是葯三分毒,而所有的毒素都需要腎來代謝,當您腎經通暢,腎氣充足,身體各方面功能都能達到最好狀態,而腎主骨,主生殖和發育,對女性來說通腎經可以改善經量少的癥狀;閱103轉15評0公眾公開15-05-10 19:19【中醫知識】《你全記住了,你就是老中醫!》雖然毒素深藏,但它們在身體表面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不同的樣貌代表毒素藏在哪裡,現在,我們要找出毒素的藏身處,儘快把它趕出身體。除了排毒之外,還應該提升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肺臟最佳排毒時間。腎臟最適合排毒的時間是早晨5~7點,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到...閱38轉15評0公眾公開15-05-10 19:17【中醫知識】《老中醫的順口熘》太適用了!【中醫知識】《老中醫的順口熘》太適用了!若要皮膚好,粥裡放紅棗。若要不失眠,粥裡添白蓮。腰酸腎氣虛,煮粥放板栗。心虛氣不足,粥加桂圓肉。頭昏多汗症,粥裡加薏仁。潤肺又止咳,粥裡加百合。烏髮又補腎,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壓,煮粥加荷葉。滋陰潤肺好,煮粥加銀耳。夢多又健忘,粥裡加蛋黃。滋腎補肝又明目,枸杞加上粥裡香。閱155轉19評0公眾公開15-05-10 05:13【中醫知識】《老中醫的順口熘》太適用了!【中醫知識】《老中醫的順口熘》太適用了!若要皮膚好,粥裡放紅棗。若要不失眠,粥裡添白蓮。腰酸腎氣虛,煮粥放板栗。心虛氣不足,粥加桂圓肉。頭昏多汗症,粥裡加薏仁。潤肺又止咳,粥裡加百合。烏髮又補腎,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壓,煮粥加荷葉。滋陰潤肺好,煮粥加銀耳。夢多又健忘,粥裡加蛋黃。滋腎補肝又明目,枸杞加上粥裡香。閱39轉2評0公眾公開15-05-08 19:00【中醫文化】在線《中醫書藉》集錦,讓你見多識廣!【中醫文化】在線《中醫書藉》集錦,讓你見多識廣!閱61轉24評0公眾公開15-05-06 01:59【中醫寶典】幾張圖推薦《名老中醫特效經驗葯對歌》【中醫寶典】幾張圖推薦《名老中醫特效經驗葯對歌》閱129轉28評0公眾公開15-05-04 19:58【中醫教你】打通全身經絡最簡單方法人們發現,經絡和穴位堪稱人體內的金礦脈,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從中國古代醫學家對經絡的論述中,我們知道了「一切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身體里有關經絡的失控」,所以,人的一切疾病都可以叫做「經絡病」,而通過激發經絡的潛能,使其恢復調控、修復人體的治療作用就叫「經絡治」,它產生的預防作用就叫「經絡防」。3、平躺下肚子塌陷...閱192轉16評0公眾公開15-05-03 19:19【中西醫療】一張圖推薦《治療濕疹、葯疹、蕁麻疹黃金搭配方案》【中西醫療】一張圖推薦《治療濕疹、葯疹、蕁麻疹黃金搭配方案》閱72轉17評0公眾公開15-04-27 19:43【中醫指南】治病有主葯,口決要記牢【中醫指南】治病有主葯,口決要記牢治病一定有主葯,不用主葯便是錯。火結必要用大黃,枳殼枳實緊跟著。調氣必要用木香,擯榔元胡緊跟著。脾脹必要用乾漆,火麻郁仁緊跟著,暖胃必要用硫黃,丹參玉竹緊跟著。順氣必要用香附,烏葯腹毛緊跟著。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緊跟著。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黃綠豆緊跟著。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黃...閱121轉48評0公眾公開15-04-27 19:31【中醫指南】養生揭秘:《中醫號脈有訣竅》讓你5分鐘就能學會!【中醫指南】養生揭秘:《中醫號脈有訣竅》讓你5分鐘就能學會!中醫號脈其實就是醫生用手指觸按病人的動脈搏動,以探查脈象,從而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健康人的脈象稱為正常脈象。常見於有肝膽病、痰飲證、疼痛證的患者。是實熱證、痰飲證、傷食證,或妊娠的脈象。為氣滯證、瘀血證、精血虧少證之徵象。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閱67轉13評0公眾公開15-04-19 22:22【中醫教你】《人體體表「青筋」凸起意味著什麼?》【中醫教你】《人體體表「青筋」凸起意味著什麼?》生活中常說的「青筋」就是人體皮下可以看見的靜脈血管,專家認為,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異常暴鼓,都是人體痰、濕、疹、毒等積滯的反應。(一)手部青筋 小孩有積滯一般都在鼻樑上出現青筋,但是3歲以後往往就不在鼻樑上出現,而是在手上出現青筋。2.手指青筋 小孩手指青筋,提示...閱72轉9評0公眾公開15-04-19 22:15【中醫指南】好棒的 中醫基礎知識簡述①淡紅舌:舌色白裡透紅,不深不淺,淡紅適中,此乃氣血上榮之表現,說明心氣充足,陽氣布化,故為正常舌色。②淡白舌:舌色較淡紅舌淺淡,甚至全 無血色,稱為淡白舌。③紅 舌:舌色鮮紅,較淡紅舌為深,稱為紅舌。舌體較正常舌大,甚至伸舌滿口,或有齒痕,稱胖大舌。舌質與舌苔的綜合診察疾病的發展過程,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性變化過程,因此...閱27轉8評0公眾公開15-04-19 22:13【中醫知識】《頸肩病常見的幾個壓痛點》【中醫知識】《頸肩病常見的幾個壓痛點》壓到壓痛點時,臨床常發現病人感覺痛的部位不僅限於壓痛點,疼痛可放射到很遠的地方,引起一片痛,這種痛的現象可稱為"牽涉性疼痛".經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一些特定的壓痛點的牽涉痛有一定的輻射規律,也可稱作"牽涉性的痛過敏".例如:岡下肌的壓痛點,壓到此點後,常可使疼痛擴散至整個上肢...閱369轉9評0公眾公開15-04-18 20:39【中醫看病】教你《臉上有五種病色!》上海市心理行業協會會長王裕如認為,面色恰到好處的紅潤會讓人覺得精力充沛、快樂開朗;如果面色蒼白或蠟黃,會讓人覺得沒有衝勁和鬥志,在工作上,人們一般也不願意和這樣的人合作;如果面色鐵青,會讓人覺得過於嚴肅或陰沉,難於溝通;如果面色過紅,會讓人覺得此人衝動、不夠理智。錢會南表示,臉色發黑和腎關係比較密切,腎虛的病人多見面色黑...閱29轉6評0公眾公開15-04-17 23:09【中醫知識】《頸肩病常見的幾個壓痛點》&《壓痛點的主要特徵和臨床意義》【中醫知識】《頸肩病常見的幾個壓痛點》&《壓痛點的主要特徵和臨床意義》壓到壓痛點時,臨床常發現病人感覺痛的部位不僅限於壓痛點,疼痛可放射到很遠的地方,引起一片痛,這種痛的現象可稱為"牽涉性疼痛".經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一些特定的壓痛點的牽涉痛有一定的輻射規律,也可稱作"牽涉性的痛過敏".例如:岡下肌的壓痛點,...閱41轉3評0公眾公開15-04-17 22:59【中醫指南】中醫診病:臉色發黃是什麼原因【中醫指南】中醫診病:臉色發黃是什麼原因。中醫分析臉色發黃的原因很多,總體來說多是由於脾虛或濕證引起的,另外還可能與飲食、睡眠、生活習慣等有關。以下中醫為大家具體講臉色發黃的原因。1、臉色發黃是脾虛的表現。經常見到的臉色發黃,大多數只是微微有點發黃或偏黃,這種情況多數都是貧血及氣血不足之人,這些人胃腸道的消化吸取能力一...閱37轉5評0公眾公開15-04-17 22:57【中醫指南】一張圖告訴你《經典中醫學您全記住了、您就是老中醫!》【中醫指南】一張圖告訴你《經典中醫學您全記住了、您就是老中醫!》閱126轉23評0公眾公開15-04-16 23:23【中醫知識】中醫看病:《臉上有五種病色!》上海市心理行業協會會長王裕如認為,面色恰到好處的紅潤會讓人覺得精力充沛、快樂開朗;如果面色蒼白或蠟黃,會讓人覺得沒有衝勁和鬥志,在工作上,人們一般也不願意和這樣的人合作;如果面色鐵青,會讓人覺得過於嚴肅或陰沉,難於溝通;如果面色過紅,會讓人覺得此人衝動、不夠理智。錢會南表示,臉色發黑和腎關係比較密切,腎虛的病人多見面色黑...閱9轉4評0公眾公開15-04-16 22:16【中醫訣竅】一張圖教你人體穴位《五行臟腑經絡關係圖》【中醫訣竅】一張圖教你人體穴位《五行臟腑經絡關係圖》閱135轉21評0公眾公開15-04-14 22:28【中醫指南】《如何確認打通了經絡》【中醫指南】《如何確認打通了經絡》如果一個人的經絡已經通了,大體上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檢查: 1.身上的肉捏著不感覺痛檢驗經絡是否通的最簡便的方法。說明你的經絡是通的。但凡這種人,都需要好好打通你的經絡。如果壓股動脈後的過血感覺是呈圓桶狀並能到達腳尖的話,說明你的經絡非常的通。4.平躺下肚子塌陷 肚子上集中了人體很多的經絡,因...閱12轉7評0公眾公開15-04-14 21:58【中醫指南】《如何確認打通了經絡》【中醫指南】《如何確認打通了經絡》如果一個人的經絡已經通了,大體上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檢查: 1.身上的肉捏著不感覺痛 檢驗經絡是否通的最簡便的方法。說明你的經絡是通的。如果壓股動脈後的過血感覺是呈圓桶狀並能到達腳尖的話,說明你的經絡非常的通。4.平躺下肚子塌陷 肚子上集中了人體很多的經絡,因此...閱17轉3評0公眾公開15-04-13 22:28【西醫治療】心臟權威教你《腦梗,心梗:口含兩片阿司匹靈真管用》【西醫治療】心臟權威教你《腦梗,心梗:口含兩片阿司匹靈真管用》腦梗,心梗:口含兩片阿司匹靈真管用。心梗,腦梗口含兩片阿司匹靈、千萬別躺下!患病的前幾天,中學同學發給我一篇文章,講可能患心梗、腦梗的人在床前放兩片阿士匹靈和一杯水。這份郵件是阿根廷心臟學院院長,一位心臟外科權威Serra醫師的太太發給我的。和水化開兩顆阿司匹林...閱87轉12評0公眾公開15-04-07 22:11【中醫知識】《「看手相,知百病」》大拇指根部有青筋,代表心臟動脈硬化。青筋較細、較淺,代表患病時間短,多數病人平時心臟不會有明顯不適,只是在勞累和心情不好時會有些胸悶,休息過後就會好轉。大拇指側有青筋,代表頭部供血不足,經常頭痛、頭暈。食指外側有青筋,而且青筋長、顏色深,說明小時候身體不好,不好好吃飯,疳積重,消化功能弱,營養不良,常常生病,體質很弱...閱56轉10評0公眾公開15-04-07 22:00【中華醫學】《中醫知識寶典》【中華醫學】《中醫知識寶典》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是謂五入。五氣所病:肝為語,心為噫,脾為吞,肺為咳為嚏,腎為欠為恐,膽為怒,胃為氣逆為噦,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是謂五病。「氣」的含義較廣,包括人體內能運行變化的精微物質,或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均泛稱為「氣」,如...閱61轉20評0公眾公開15-04-05 21:25【中醫知識】舌象指南《舌頭小,學問大,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舌診臟腑部位分屬圖。③絳舌:舌色深紅,為熱盛,多為邪熱深入營分、血分或陰虛火旺。舌質絳紫色深而乾燥為熱極,溫熱病者為病邪傳入營分、血分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②胖瘦:"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蘊或熱毒亢盛。"...閱405轉14評0公眾公開15-04-04 22:32【中醫指南】學醫不難,真正的中醫就是用簡單的東西去對付萬病的!在張仲景的理論體系裡頭,臟腑經絡雖不能涵蓋六經,六經卻能涵蓋臟腑經絡,因為六經是大層面,大層面裡面自然能包涵具體的臟腑經絡層面。其實只要參考經絡臟腑就能解釋:腎經既稱足少陰腎經,少陰經在六經里是表經,說明腎經是絡表的,自然可以從表論治,越婢湯是治表病的方子,自然治腎腹水有用。我們之前說過,傷寒和中風是氣血功能呈不足反...閱66轉15評0公眾公開15-03-30 21:31【中醫教你】打通全身經絡最簡單方法人們發現,經絡和穴位堪稱人體內的金礦脈,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從中國古代醫學家對經絡的論述中,我們知道了「一切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身體里有關經絡的失控」,所以,人的一切疾病都可以叫做「經絡病」,而通過激發經絡的潛能,使其恢復調控、修復人體的治療作用就叫「經絡治」,它產生的預防作用就叫「經絡防」。3、平躺下肚子塌陷...閱58轉9評0公眾公開15-03-25 22:13【中醫訣竅】一張圖介紹《按摩的好處》按摩是以不同的手法技巧作用於人體表面的某些特殊部位來消除疲勞、調節體內信息、增強體質,克服一些機能失調加速體內血液循環等,在此簡單的介紹幾種推拿按摩好處。按摩好處一:防治感冒 按摩耳廓遵男左女右法可補益肺氣,疏風解表即通過提高肺功能,從而達到抗禦外邪的作用。按摩好處三:可以明目 按摩太陽穴、睛明穴和攢竹穴可以幫你點亮雙...閱88轉16評0公眾公開15-03-20 21:17【中醫指南】一批圖介紹《面部是五臟六腑的一面鏡子》【中醫指南】一批圖介紹《面部是五臟六腑的一面鏡子》閱42轉17評1公眾公開15-03-19 22:13【行家裡手】《熟背它,你就是家庭醫生》讓你幸福安康!靈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藥;黃芪:首屈一指的補氣要葯;甘草:養人又養顏,平民百姓的補益葯;好草藥讓女人美麗一生。當歸:養血聖物,保女人一生平安;紅花:活血養顏的女人花;玉簪花:養血祛斑,像花一樣美麗無瑕;杜仲:雙向調節血壓第一葯;山藥:神仙藥食,養足我們的後天之本;檳榔:消食化積,南葯第一名;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選...閱61轉14評0公眾公開15-03-14 21:11【中醫知識】簡單號脈法(十分鐘學會)【中醫知識】簡單號脈法(十分鐘學會)關脈:太弱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類 太強 左手關脈弱的話胃炎是跑不掉的。二、脈診。學習脈診首先從實用脈診開始,從習以為常入門。主管察氣。主管察火,脈硬火多,脈軟火少。當你學習實用脈診學好之後,你再繼續學習經典,學習李時珍的《李頻湖脈訣》,王叔和的《脈訣》,大學教材《中醫診斷學》《難經》等...閱59轉15評0公眾公開15-03-12 21:29【中醫知識】一套圖推薦《中醫圖譜》【中醫知識】一套圖推薦《中醫圖譜》閱154轉41評0公眾公開15-03-12 21:10【中醫指南】一張圖告訴你《背熟以下45點:您既是醫生又是算命先生了!》閱88轉23評0公眾公開15-03-10 20:08【中醫知識】一張圖推薦特清晰版《五行臟腑經絡關係圖》&《人體穴點陣圖》【中醫知識】一張圖推薦特清晰版《五行臟腑經絡關係圖》&《人體穴點陣圖》閱391轉85評0公眾公開15-03-07 22:47【中醫知識】一張圖介紹《國學中醫:原來身體是這樣防禦的!》閱78轉12評0公眾公開15-03-07 22:47【中醫治療】一張圖推薦《一語值千金:非常難得的醫學診斷大全!》閱61轉14評0公眾公開15-03-06 22:36【中醫口訣】彩圖推薦《千金難買:老中醫養生口訣太牛了!》閱235轉50評0公眾公開15-03-05 22:15【中醫秘籍】一張圖推薦《老中醫的自述:親、請遵醫囑!》閱138轉29評0公眾公開15-03-02 22:08【中醫精華】彩圖教你《經典中醫學您全記住了、您就是老中醫!》閱121轉21評0公眾公開15-02-27 22:00【中醫視頻】《中醫穴位視頻教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中醫視頻】《中醫穴位視頻教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閱163轉50評0公眾公開15-02-25 23:48【中醫技能】《十分鐘讓你學會號脈 》號脈時左手寸脈能摸到 代表心脈正常 摸不到說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氣的現象左手關脈 正常為不強不弱 太強說明肝氣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類的病左手尺脈太弱頭上不是頭暈就頭痛或頭腦不清醒,有時我分不清就說患者頭有問題。戲說脈診。告訴你一個秘密,教你輕輕鬆鬆學中醫,自自在在學脈診,也許,你從這裡起步,開始了你的學習...閱56轉6評0公眾公開15-02-25 23:30【中醫理論】《腎氣足,百病除》祝你健康愉快!【中醫理論】《腎氣足,百病除》祝你健康愉快!人體內的左腎為陽,右腎為陰。人體自身補腎法,就是外勞宮補腎法。這是因為人的兩手外勞宮緊貼二腎後,雙掌的熱量直接溫煦了二腎,將腎內虛寒之氣逼出,通過運行,變成汗水排出體外。在過去,這種運動被譽為中醫里的金匱腎氣丸,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補腎方法。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之「輸...閱127轉50評0公眾公開15-02-23 23:36【中醫指南】老中醫談人體病理 : 百病從虛而入,百病由氣而生例如:腎陰虛——肝火大——膽囊炎——胃炎——咽炎等腎陽虛——脾陽虛——胃寒——脾虛泄瀉(腸鳴痛)患這兩種病的患者非常多見,存在著普遍性2 規律性相同疾病出現相同的癥狀,其病理也大致相同,病人反映出來的外在現象也基本相似,這就是疾病的規律性。中醫內科病的四大類型1陰虛火旺型2陽虛生寒型3陰陽兩虛型4肝氣不和型(一)陰虛火旺型 ...
推薦閱讀:

名老中醫之路之( 25)楊永璇
民間中醫「張五下」:脊柱如同身體「開關」
中醫古籍-----針灸大成
妙.生活 (一),如何去除麥粒腫?
原創 中醫與古兵法的玄妙【馮亞萍寫於09年10月17日】

TAG:知識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