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非藥物治療「新跨越」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戰場」,臨床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有時足量、規範的藥物治療仍難以奏效,而非藥物治療可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臨床。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心臟復律除顫器(ICD)置入、心臟神經刺激及消融術、心臟收縮調節刺激器(CCM)、左室輔助裝置等是目前心衰治療常用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在第25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北京醫院鄒彤教授重點對前面兩種方法的最新進展進行了講解。

一、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心衰患者多存在房室不同步、左室前後壁不同步、左右心室不同步等現象,導致心功能惡化,而CRT可改善左右心室不同步,從而改善心功能。

1.指南推薦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將CRT的適應證擴大到了NYHA Ⅱ級患者,但對QRS波寬度及形態也有了更嚴格的限制。該指南中推薦NYHA Ⅱ級患者的適應證為:(1)左室射血分數(LVEF)≤30%,伴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及QRS≥150ms,推薦置入CRT,最好是CRT-D(Ⅰ類,A級)。(2)LVEF≤30%,伴LBBB且130ms≤QRS<150ms,可置入CRT或CRT-D(Ⅱa類,B級)。(3)LVEF≤30%,非LBBB但QRS≥150ms,可置入CRT或CRT-D(Ⅱb類,B級)。非LBBB且QRS<150ms,不推薦(Ⅲ類,B級)。

2.最新進展

雖然近年來CRT技術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目前左室電極仍經冠狀靜脈竇放置,其中存在著許多影響電極達到最佳靶靜脈的因素,如右房/右室明顯增大、轉位;冠狀動脈竇粗而短、靶靜脈過細、冠脈竇主幹銳角等,導致有25%~30%患者置入CRT後無應答。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對此,學者們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技術改良。

(1)左室四極導線

左室四極導線示意圖

左室四極導線由於有10種可配對向量的起搏方式,因而不需要來回更換靶靜脈,可顯著提高LV電極置入的成功率,減少手術時間及X線曝光時間。且10種組合起搏方式幾乎可以解決膈肌刺激的問題,更有效地處理閾值升高,最大限度避免心尖部起搏。但該方法不適合於靶靜脈過短的患者,因為血管太短可導致四極導線不能完全置入靶血管內。

(2)左室心內膜起搏

左室心內膜起搏更符合人體的生理特性而不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具有較低的膈神經刺激和左室起搏閾值,可選擇的起搏位點更多,因而,電極置入的成功率更高。但可引起血栓形成及栓塞的併發症,患者可能需要終身抗凝;且拔除電極的相關風險較高,可能需要心外科醫師的協助。

(3)無導線左室起搏

無導線左室起搏是經股動脈逆行將左室電極送入左室心內膜,測定起搏閾值等參數後,將電極錨定於心內膜,通過體外超聲能量進行起搏。目前僅有小樣本臨床試驗顯示其安全可行,尚未普遍應用於臨床。

二、心臟復律除顫器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NYHA Ⅱ級患者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比例高達64%,而NYHA Ⅲ級患者中59%可發生心源性猝死,目前ICD置入是預防猝死的最佳手段。

1.指南推薦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對其適應證的推薦如下:(1)二級預防:慢性心衰伴低LVEF,曾有心臟停搏、心室顫動或室性心動過速伴血液動力學不穩定(Ⅰ類,A級)。(2)一級預防:LVEF≤35%,長期優化藥物治療後(至少3個月以上)NYHA Ⅱ或Ⅲ級,預期生存期>1年,且狀態良好。①缺血性心衰:心肌梗死後至少40天。ICD可減少心臟性猝死和總死亡率(Ⅰ類,A級);②非缺血性心衰:ICD可減少心臟性猝死和總死亡率(I類,B級)。

2.最新進展

(1)皮下ICD(SICD)

SICD示意圖

SICD是近年出現的一項新技術,其埋置於皮下,不接觸心臟和血管,在沒有血管內導線的狀態下提供除顫功能。由於電極不進入心腔,故可避免電極導線斷裂、心內感染等風險,更換更容易。但其無起搏功能,不能提供ATP治療,目前尚不能用於CRT技術。

(2)穿戴式除顫器(WCD)

可穿戴式除顫器示意圖

WCD是目前臨床的研究熱點,其使用簡單,無需手術,短期使用費用較低,可作為ICD短暫移除時的替代治療。然而其無法發放ATP,無法完全替代ICD,未佩戴時(如洗澡、游泳)存在一定的心臟性猝死風險。因而,目前僅用於急性心肌梗死後早期的高危人群、再血管化治療後VT/VF高危人群、懷疑為快速心律失常所致暈厥的患者、ICD治療中斷或ICD計劃置入前的保護。

推薦閱讀:

那些危及性命的過敏性藥物
抗高血壓藥物的合理應用 [轉自高血壓診室論壇]
止咳枇杷膏在美國450元一瓶賣脫銷,真的有用嗎?
最易傷害老人的十種藥物
抗菌藥物的管理和應用原則

TAG:藥物 | 治療 | 心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