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理想戰列艦」? 英美日各有說法 組成海上「七巨頭」
以一戰結束前後的情形論,英美日三國心目中的「理想戰列艦」各具鮮明的辨識度:日德蘭海戰之前,英國重視主力艦的火力和整體航速,並率先安裝方位盤照準系統以提升火力精度;日德蘭海戰之後,則專註於提升軍艦的防禦能力,為此不惜犧牲對航速的一貫偏好。
正在進行右舷齊射的美國海軍「衣阿華」號戰列艦,攝于波多黎各別克斯島。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火炮齊射造成的風壓在水面形成波紋。「衣阿華」級戰列艦是美軍建成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3號艦即為著名的「密蘇里」號。該系列 20 世紀 90 年代才陸續退役。該戰列艦裝備的 3 座三聯裝 16 英寸 50 倍徑艦炮,有海軍史上最佳艦炮的美譽
美國主力艦因為被設定將在缺乏前進基地的西太平洋與日本作戰,故擁有厚重的「裝甲盒」以及安裝有距離時鐘(用於指示編隊中各艦實施舷側火力齊射)的籠式桅;在動力方面,美國戰列艦的蒸汽—電力推進方式輸出功率較小,但能有效提升續航力,顯然是考慮到了潛在的補給困難。而日本因為具備日俄對馬海戰的經驗,相當注重光學觀瞄和射擊指控,為此在主桅頂部加裝了大量測距儀、方位盤和指揮盤,故而日本戰列艦的艦橋也最早呈現出桅樓化、寶塔化的趨勢。在技術特點上,日本戰列艦依然受到「英國流」的影響,重視主炮火力,同時極度熱衷於局部的細枝末節。
有錢才能「造船」啊!
然而任何意義上的「理想戰列艦」,都必須以充足的財力作為基礎,而這恰恰是1920年前後列強都不具備的條件。在戰爭中消耗了44%國家總財富的英國必須首先應對積欠的外債,在1920年戰後經濟危機中遭遇重創的日本同樣喪失了後勁,法意兩國更是連已經開工的第一代超無畏艦都無力建成。唯一財大氣粗的美國,則對其未來的全球角色舉棋不定,這是各國在1921年底一致決定召開華盛頓會議的最主要動機。
正在建造中的美海軍「科羅拉多」級 2 號艦,「馬里蘭」號戰列艦。「科羅拉多」級建成後均在太平洋艦隊服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最強大的戰列艦。日軍偷襲珍珠港時,「馬里蘭」號被兩顆炸彈穿透上層甲板,艦體發生縱向傾斜。維修後參加了塞班登陸、萊特灣海戰和沖繩戰役。1947 年該系列相繼退役,1959 年全部解體
在此次會議上,既有的安全格局和主力艦技術水準被「凍結」起來:英國仍獲準保留與美國總噸位相等的主力艦,以維持其在歐洲的既有優勢地位,後來居上的日本則受到了打壓。主力艦火炮口徑的上限被凍結在了16英寸;在條約有效期內允許建造的新主力艦的標準排水量被限定在了3.5萬噸,這和「科羅拉多」級以及「長門」級的水平基本相當,相當於第一代「後日德蘭型」。
「扶桑」號戰列艦,日本海軍的戰列艦「扶桑」級戰列艦 1 號艦,為日本第一艘獨自設計的超無畏級戰列艦。搭載了 6 座雙聯裝炮塔,由於使用炮塔夾雜鍋爐房的配置,導致存在許多致命缺陷(如被彈危險區域過大、主炮塔配置不當等問題)。在後期改建過程中,為避免煙囪廢氣影響加高了「扶桑」號艦橋,被人諷刺為「違章建築」
「七巨頭」
1922年2月6日,英美日法意五國在華盛頓最終達成《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規定:在15年有效期內,五國主力艦(含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總噸位之比為5:5:3:1.75:1.75。按1922年時實際在役的艦隻狀況計算,則其數量分別為22艘(英)、18艘(美)、10艘(日)、10艘(法)和10艘(意),實際噸位之比為5.8:5.3:3:2.2:1.8。出入主要來自被設定為最高基準的16英寸主炮艦的數量:日本的兩艘「長門」級在條約簽署之際已經基本完工,且日方拒絕將其銷毀。作為妥協,條約同意美國繼續建成「科羅拉多」級中已在舾裝的「科羅拉多」號和「西弗吉尼亞」號(2號艦「馬里蘭」號提前建成且已被列入保留名單);待這兩艦交付後,已經列入保留名單的兩艘「特拉華」級舊艦應順勢報廢。英國計劃中的16英寸艦當時均未開工,為承認其權益,條約在保留艦名單中暫時列入4艘較舊的「英王喬治五世」級(第一代),待新艦列入後則被替換。故整個條約時代(通稱「海軍假日」),英美日三國分別保有2艘、3艘和2艘16英寸艦,號稱「七巨頭」。
推薦閱讀:
※10件男士理想中的配件單品,它們有著時尚的魔力能瞬間讓你造型升級!
※致漸行漸遠的新聞理想
※12星座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什麼樣的?天蠍座:黑夜多過白天
※到底應該去北京,還是應該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