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拜年從廟堂到民間
古代拜年:從廟堂到民間的祝福?傳說,遠古時代有一頭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作「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關上門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吃飽之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這便是拜年的起源。各個朝代的古人都是如何拜年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元旦朝會「高大上」
古代稱臣見君為朝,君見臣為會,合稱朝會。自漢代以來,每年的新年元旦,朝廷都要舉行元旦朝會,不但京官從七品以上要參加,而且各地地方上的太守、通守以及駐守地方的留守、副留守等大臣通通都要赴京朝集。
《萬國來朝圖》清代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為乾隆年間對紫禁城內元旦朝賀活動的形象記錄《萬國來朝圖》清代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為乾隆年間對紫禁城內元旦朝賀活動的形象記錄
漢代元旦朝會的首秀
漢朝前期沿用秦朝舊曆,以十月為歲首。漢高祖七年的歲首第一天,天剛蒙蒙亮,新建成的長樂宮裡早就陳列著各色旗幟、禮儀用品,為即將開始的元旦朝會做準備啦!從長樂宮往外看去,你會看到文武百官按照品級排列,在禮官的指引下依次進入殿門,之後,漢高祖劉邦在侍從的簇擁下,進入宮殿接受百官的朝賀。劉邦出身布衣,看到如此規模宏大的元旦朝會,不免驚呼:「我今天終於知道作為皇帝的尊貴了!」不要怪劉邦沒見過世面,實在是參加朝會的人數太多了,近千人,這其中還有很多人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後來,漢武帝時期開始以正月為歲首,元旦朝會的習俗則流傳了下來。
宋代異族不足怪
元旦朝會發展到宋代又會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走進北宋時的大慶殿,去感受一下吧!大慶殿,是北宋皇宮的正殿,也是舉行大典的地方,進入大殿,你會看到四名身穿盔甲、雄壯威武的「鎮殿將軍」分別立在大殿四角。等所有文武百官、各少數民族使者都到齊了之後,最尊貴的宋代皇帝才最後入場。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旦朝會,只見皇帝頭戴通天冠、身穿紅袍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神情非常肅穆,而他的下方,所有人紛紛朝拜,聲如雷鳴。
你別只顧著看皇帝,也看看那些奇裝異服的各少數民族使者吧。就拿大遼的使者來說,他們頭頂金冠,金冠的後沿尖長,就像一張大蓮葉,身上的衣服是紫色窄袍,腰帶上還系著金蹀躞(佩帶上的飾物),讓人眼前一亮。
《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圖》高模擬品(局部) 清代 徐揚畫面呈現的是初一時,文武百官進京朝賀,市井百姓也紛紛出門互相拜年,京城新春賀節的街景,呈現清朝皇都繁華富庶的景象(供圖/藝術品中國網)《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圖》高模擬品(局部) 清代 徐揚畫面呈現的是初一時,文武百官進京朝賀,市井百姓也紛紛出門互相拜年,京城新春賀節的街景,呈現清朝皇都繁華富庶的景象(供圖/藝術品中國網)
清代排場大如天
來到清代,你會發現這時的元旦朝會更加氣勢恢宏,非常講究排場。不但要演奏中和韶樂、丹陛大樂等宮廷雅樂,還將步輦、黃蓋等儀仗從太和殿檐下一路鋪設延伸到午門外,北京城內從南門到北門都有彩旗護道,想那場面,比奧運會開幕式也不遜色吧!大臣們以及各族、各國的使者早早起床,為今天的元旦朝會做準備,他們沿著彩旗和儀仗裝點的道路,集結在太和殿前。等皇帝一來,所有人依照品級高低,先後行三跪九叩大禮。這一系列動作做下來,哪怕你體力再好,恐怕也吃不消,不過你馬上就能補充體力了。
元旦朝會結束後,清代皇帝高興地宣布要在太和殿設宴,這可是國宴啊,檔次當然不會低。每次宴會大約要設宴桌200張,羊有上百隻、酒有上百瓶,參與宴會的人更是將近千人。國宴雖好,但規矩也不少,皇帝的御用宴桌當然設在太和殿內的寶座前,而諸臣及外藩要按照嚴格的品級尊卑,分別在殿內、殿外兩側或丹陛(指宮殿前的台階)上設桌。官員的地位高低,這時候馬上顯現出來了。
《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圖》高模擬品(局部)清代徐揚(供圖/藝術品中國網)《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圖》高模擬品(局部)清代 徐揚(供圖/藝術品中國網)
官場拜年花樣多
如果你在古代身在官場,那麼過年時官員之間的相互走動必不可少,除了多人參加的團拜,也有一對一的拜年,另外,古代的賀年卡——拜年帖也廣為流傳。
團拜會清代盛行團拜會
清代春節時,京官之間盛行團拜,就是一項眾多人聚在一起慶賀新春的團體活動。團拜其實是古代「元旦朝會」的延續,清朝時的團拜範圍很廣,按參加者的範圍來分:有官場同僚間的團拜,有親戚朋友間的團拜,也有老鄉之間的團拜。
如果你是京官,可千萬不要錯過了每年歲首同僚間例行的團拜活動,其規模有大有小,較大型的就是九卿和六部的團拜。雖說同僚間的團拜活動只是一種程序化的應酬,卻是一個發展人際關係的良機。如果你從外地來京做官,可以參加同鄉間的團拜活動。它就好比大學裡的老鄉會,當你過年想家時,能夠彼此聯絡感情、增進友誼,也能緩解你的思鄉之情。
團拜活動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我們知道的茶話會、團拜會還有每年中央電視台舉行的聯歡晚會都屬於這種活動。
拜年帖長盛不衰拜年帖
不要以為過年送賀年卡是西方的習俗,其實在中國北宋時期就非常流行賀年卡了,只不過名字上有差異,宋代稱為「手刺」「門刺」,明清稱為「寸褚」「紅單」,其實都是指拜年帖。古時交通不便,過年又很忙碌,加上親戚朋友太多,不能一一登門拜年,送拜年帖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如果你是宋代上層士大夫,那你可以給別人送拜年帖。當時的拜年帖是一張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的紙片,上面寫有受賀人的姓名、住址,還有恭賀話語。有些講究的人家,會在門前貼一個紅紙袋,上面寫著「接福」二字,專門用來放置拜年帖。
到了明代,拜年帖已經走進普通人家,但開始出現「過度包裝」的弊端。比如有的拜年帖用紅綾(一種紅色絲織品)製成,上面撒赤金形成文字;有的拜年帖所用的材料是整幅織錦,上面的吉祥話語是預先織成的。
清代的拜年帖更為繁複,帖子上不但要署名,還要用印,而且有了專門盛放拜年帖的拜匣。它是一種用料名貴的木盒,上面雕刻花紋,甚至還裝飾著金銀等物。匣子里除了放一張拜年帖外,通常還會放一些古玩珍品、珠寶金銀,甚至直接放銀票。
過年時客人太多,有些大戶人家會特設門簿一職,專門記錄客人的往來和拜年帖。翻開門簿,在首頁位置,你會看到四個虛擬出來的拜年的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人物雖然是虛擬的,但人們富貴有餘、福壽延綿的願望卻是無比真切的。
民間拜年情意濃
民間拜年相比官場和廟堂,雖然也有一些禮儀和規矩,但更帶有濃濃的人情味。
《歲朝歡慶圖》清代 姚文瀚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歲朝歡慶圖》清代 姚文瀚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家族:家族內部把年拜
新年那天一大早,家族裡的人就聚在一起,開始拜年了。自明清開始,拜年的要求是:首拜天地神衹,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分次序互拜。傳統的拜年手勢有男女之別,男子作揖時,右手成拳,左手包住;而女子恰恰相反,不抱拳,只壓手。如果你年齡小、輩分低,要不停地作揖拜年的話,那你不該煩惱反要慶幸,因為能得到壓歲錢啊!在拜年之前,長輩們會先用彩繩把錢串起來,等你拜年的時候給你。
《太平春市圖》(局部)清代 丁觀鵬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描繪了農村歡慶新春的熱鬧景象《太平春市圖》(局部)清代 丁觀鵬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描繪了農村歡慶新春的熱鬧景象
姻親:姻親之間互拜年
春節當然要走親訪友了,姻親間的拜年可是拜年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姻親拜年也有一定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在姻親間的拜年中,女婿拜岳家與甥舅之間的拜望受到特別重視,因為古代婦女在新年裡,要遵守許多禁忌並且要操持家務,重視女婿拜岳家也算是對女性的變相禮遇吧。女婿去岳父、岳母家拜年時,當然要帶上拜年禮物,進了門,要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在所有春節的習俗中,很多習俗都跟鬼神、祖先有關,不過拜年卻是一項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活動,從廟堂到民間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像團拜、拜年帖等方式在今天仍能看到它的變體,而民間拜年習俗也更多地保留了下來。
推薦閱讀:
※民間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
※108個民間實用方,太難找了!為家人留著吧
※關於「克妻相」,民間的相師有哪些說法?
※輪迴為豬的人(民間故事)
※民間小兒關口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