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候鳥遷徙的漫漫長路
在一系列關於野生動物生活史和相關行為主題的紀錄片中,法國導演雅克佩蘭推出的記錄片——《遷徙的鳥》,絕對是永恆中的經典。通過揭示鳥類生活史最為絢爛的周期——遷徙——的壯美,導演用最美的故事和場景打動了人心。觀看影片的人們,隨著鳥兒,完成了從南極到北極、從熱帶到苔原、從低地到喜馬拉雅波瀾壯闊的遷徙旅程。在感悟鳥類遷徙之旅艱辛的同時,人們關注鳥類遷徙的興趣被極大地激發。了解和探索鳥類遷徙的知識,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議題。 鳥類的遷徙是一種季節性的行為,指的是鳥類在每年一定的季節由分布區的某個區域到另一區域的遷移現象,最引人注意的是春季由南向北和秋季由北向南遷徙的現象。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就做過有關鳥類遷徙的觀察。但遺憾的是他錯誤地認為在一些地區部分鳥類於冬季的消失是因為「冬眠」所至,這種觀點被一次一次的重複並延續數百年。直到18世紀中期,斯陶芬王朝的Frederick二世首次將鳥類的季節性遷徙歸因於外在的環境變化,如冬季氣溫的降低、食物的減少等;並描述了鳥類在春季遷回繁殖地是隨著氣溫的上升和食物的增多而實現的。這是人類首次精確和正確地了解了有關鳥類遷徙的現象。之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認知水平的提高,鳥類遷徙研究日益發展,並成為鳥類行為學研究中最熱門的方向之一。尤其利用衛星跟蹤技術來研究鳥類遷徙的技術,是目前世界上開展類似研究最先進的技術之一。
衛星跟蹤系統主要由衛星發射器(PTT)、安裝在衛星上的感測器、地面接收站3部分組成。它的工作原理可以這樣簡單理解:給研究對象裝上發射器,發射器在某個時刻向太空中的衛星發射一定頻率的信號,當衛星經過研究對象的上空時,衛星上面裝有的感測器接收到發射機傳來的信號,然後將信號轉送到地面接收站處理中心,經過計算機處理,跟蹤對象在那個時刻所在地點的經緯度、海拔高度等信息都可以通過計算得出。通過對整個遷徙季節鳥類的位置變化,就能得出被研究對象的遷徙路線的情況,在哪些地點進行了停留,停留了多久等等。然後,結合研究對象的生物學資料,就可以確定它們的越冬區域、中途停留地點和繁殖區域。 經過20年來科技的發展,隨著制約該技術廣泛應用的幾個核心問題如PTT重量、電池使用壽命、防水性能等得到了改進,該技術被廣泛地用在鳥類、哺乳動物、兩棲爬行類、魚類等物種的遷徙和保護研究中,極大地促進了相關領域的探索和保護工作。美國、歐洲和日本的鳥類學家先後開展了猛禽、鶴類、鸛類和雁鴨類等物種的遷徙研究,取得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重要發現,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鳥類遷徙的認知水平。但在中國,鳥類學家還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不知道哪個物種能夠成為幸運兒,成為國內首次利用衛星跟蹤技術開展的遷徙研究對象。最終,在2004年冬季,謎底揭曉。通過中國的鳥類學家與國際保護組織的合作,黑頸鶴成為中國第一個利用衛星跟蹤技術開展遷徙研究的鳥類。
黑頸鶴是全世界15種鶴類中唯一一種繁殖和越冬都在高原環境進行的鶴類,它的一生都是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原上度過的。在中國,黑頸鶴的數量大約有8000隻,佔世界上黑頸鶴種群數量的90%以上。黑頸鶴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上,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和西藏;它的繁殖地分布在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和西藏高海拔地區。傳統的環志研究認為:在雲南東北部和貴州越冬的3000多隻黑頸鶴,夏季在四川的若爾蓋濕地度過。而從飛機上俯瞰兩地之間四川西南廣袤的地區,地形複雜,河谷和峽谷切割縱深,大型的河流和山脈眾多。這裡恰恰又是黑頸鶴遷徙經過和可能停留的地區。這些地區,生活環境的海拔在2200米以上,常年低溫,氣候寒冷,紫外線輻射高。對研究和保護管理者來說,山區的交通很不方便,跟蹤野生動物活動更加困難。用傳統的方法如環志法研究黑頸鶴的遷徙,了解黑頸鶴遷徙路線和中途在哪些地方停留,喜歡哪些環境等信息,幾乎沒有可能性。而衛星跟蹤技術具有的能夠長時間、長距離的跟蹤研究對象的特點,成為解決這個難題的最好方法。 2004年和2005年兩個冬季,在黑頸鶴雲貴高原的越冬地,來自中國和美國的鳥類學家給8隻黑頸鶴配戴上衛星發射器,利用衛星監測,成功地獲取了黑頸鶴的遷徙信息。第一次完整地揭示了雲南和貴州越冬黑頸鶴的完整遷徙路線,發現了黑頸鶴遷徙過程中停留的地點,新的繁殖地等等對該物種保護重要且關鍵的信息。第一期項目我們捕捉到了4隻黑頸鶴,僅僅發射器的費用就在2萬美金。但結果有喜有悲。兩隻鶴同時在大渡河附近的漢源縣消失信號,意味著1萬美元的凈損失。剩下的兩隻鶴還算爭氣,完成了春季的遷徙,到達了最終的繁殖和度夏地點,四川和甘肅省交界的若爾蓋濕地,第一次揭示了黑頸鶴完整的遷徙路線。在遷徙時,黑頸鶴選擇的路線避開人口稠密、海拔低、干擾大的四川盆地,沿著青藏高原東緣和四川盆地交界的高原山地——大涼山區——遷徙,中途在美姑縣、甘洛縣、漢源縣的高山台地、河流和濕地周圍短暫停留,然後快速飛過夾金山和邛崍山,到達若爾蓋高原。在紅原縣、阿壩縣作短暫的修整後,黑頸鶴向北飛,到達若爾蓋濕地,完成春季遷徙。整個遷徙距離大約700公里,在6~7天內完成。第二期項目開展後要順利的多,4隻鶴全部完成了從越冬地到繁殖地的遷徙,也知道了它們遷徙停留的地點。此外,超出預期,我們又獲得了有5條黑頸鶴從繁殖地向越冬地遷徙的路徑,以及第二個春天4條黑頸鶴返回繁殖地的遷徙路徑。通過兩期的工作,黑頸鶴的春季遷徙、秋季遷徙的路線、繁殖地和越冬地的關聯得到了揭示,豐富了物種保護的信息。比如在大涼山區,黑頸鶴停留在海拔3000米左右山頂的台地中,利用平坦的草甸和濕地作為休息和停留的場所。但隨著退耕還林還草項目的開展,以及四川省大熊貓棲息地恢復工程的開展,很多這樣的台地種上了樹木。因此,在黑頸鶴停留的地點,考慮黑頸鶴的生態需求,還草和還濕地可能更為有效。 中國的國土跨越了熱帶、亞熱帶、溫帶等自然氣候帶;地形由東部平原逐步上升到西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複雜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多種類型的生態環境,為多達1000多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繁殖、越冬和停歇環境。我國有候鳥500多種,其種類之多居亞洲各國之首,同時我國還位於南北半球鳥類遷徙的主要地帶,在鳥類遷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最近幾年在東南亞爆發的禽流感引發了國內外關於公共安全的考慮,遷徙中攜帶病原微生物的某些候鳥在疾病傳播中可能扮演了一些角色。中國不但是眾多候鳥的繁殖地或越冬地,而且還是大量候鳥遷徙的通道(這些候鳥遷徙過程中在中國過境或停留)。因此,也必將帶有潛在的威脅,清楚、迅速而準確地了解大型水禽的遷徙路線及其遷徙過程中的信息,對禽流感疾病的傳播和防治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將會有重要意義。今後,儘快採用新技術,有助於縮短我們和國際上相關領域研究的差距、提高我們的研究水平。同時,在鳥類遷徙的一些重要通道上,利用環志法,開展長期而系統的遷徙鳥類監測,獲得重要的原始資料,結合系統而科學的設計,能夠縮短我們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極大地促進中國鳥類遷徙研究。作者簡介 楊曉君,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西南地區鳥類分類、區系、生物地理及珍稀瀕危鳥類的生態生物學研究。 伍和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學博士,主要從事珍稀瀕危鳥類黑頸鶴的保護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 (來源:生命世界)本站編輯:練潔
推薦閱讀:
※榆林鄭氏先祖遷徙尋蹤
※李克強:逐步減少大規模人口候鳥式遷徙(圖)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財富的遷徙:哪裡能讓1塊錢生出2塊錢 甚至更多
※文藝青年城市遷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