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貼敷夏至始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夏至始 什麼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 「冬病」指在秋冬季發作或加重的疾病,中醫認為與寒邪為患、人體陽氣不足有關。患者多有宿疾。入冬後,由風寒之邪侵犯人體,引動宿疾而發病,如支氣管炎、慢阻肺肺纖維化,而支氣管哮喘為宿痰伏肺,雖可發生於春夏等特定季節,也屬冬病範疇。其他也包括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屬於中醫脾胃虛寒類疾病。
「冬病夏治」是根據 「春夏養陽」的原則,在夏天來臨的時候對人體的穴位進行的一系列治療,如穴位貼敷、口服藥物、中藥足浴、針灸、中頻離子治療等等。其中穴位貼敷是最受患者歡迎的一種療法,它不增加腸胃負擔,嬰幼兒、老年人、消化功能差的患者容易接受。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是在中醫「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子午流注,適時開穴」理論指導下的一種獨特的外治療法。它融合了中醫學、時間醫學、免疫醫學等諸多學科的知識。該療法主要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即在中國農曆「夏至」、「頭伏」、「中伏」、「末伏」的時令期間,採用穴位貼敷的方法,通過中藥對人體穴位的刺激,激發經絡功能,調和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和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調動人體的內在抗病能力,調整機體和外界環境的平衡,並調節人體的動態平衡,從而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由於「天人相應」,此時人體陽氣發泄,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在穴位上貼敷藥物易於滲透皮膚,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因此,在夏至後,開展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療法,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中醫「治未病」思想具體體現的一個方面。 在什麼時間開始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比較好呢?往年多從「頭伏」開始,其實,根據中醫理論夏至即是開穴的日子,只是在三伏里穴位貼敷療效最佳。
穴位貼敷可治多種疾病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適合於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哮喘、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等。同時對成人咳喘病、腰腿痛等冬季疾病,以及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頸肩綜合征、腰椎病、寒性胃潰瘍、痛經、體虛感冒等疾病有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不僅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病頻率,還可以提高患者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對於病程短、病情輕的患者,連續貼敷3~5年;病情重、病程長者,可明顯緩解疾病發作的頻率與程度,大大提高生活質量,此類患者可終身貼敷。 經絡內屬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將人體各部的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運行氣血營養全身,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貼敷用藥多屬熱性、陽性中藥,貼敷於治療穴位可激發陽氣、鼓舞正氣、祛除病邪,平衡陰陽、清肺益腎、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祛除體內陳寒,並為機體儲備陽氣。陽氣充足則疾病好發季節不易被外邪所傷。近年來,北京中醫醫院臨床觀察表明,穴位敷貼療法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減少過敏,還有一定的消炎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2010年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時間 夏至:從6月21日開始,連貼三天。
頭伏:從7月19日開始,連貼三天。 中伏:從7月29日開始,連貼三天。 末伏:從8月8日開始,連貼三天。 夏至到頭伏之前為一個療程;頭伏至末伏每10天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連貼3天,每天貼一次,貼後成人6至8小時取下,兒童2至4小時取下。連續治療三年效果更佳。 整個療程共計十二次。
穴位貼敷注意事項 1.敷藥前患者應洗澡或局部清洗,衣著宜涼爽,避免過多汗出;治療期間如有不適反應需及時請教醫生,如果外敷時感到局部灼熱痛癢難忍,可以隨時揭去藥膏。 2.貼敷期間,飲食要清淡,少食生冷、油膩及過鹹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 3.貼敷患者當天避免過度吹電風扇,避免在過冷的空調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調冷風直接吹到貼敷部位。另外,每天要保持開窗通風。 4.熱性疾病、陰虛火旺、孕婦、皮膚過敏、有瘡、癤、癰和皮膚破損者以及嚴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能採用。 5.遇有發熱外感時應暫停貼敷; 6.貼敷藥片應放在冰箱冷藏室中或陰涼乾爽處保存。
|
您好:歡迎您光臨銜的圖書館! |
推薦閱讀:
※夏至,問候(5組)
※編織的誘惑----背心「夏至」
※冬至當天數九,夏至三庚數伏
※夏至讀詩 | 夏日最可嚮往的生活
※夏至,改變虛寒體質的良機,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