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香港|民主|政治

  文/王大可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有趣的巧合。在香港「佔中」最熱鬧的時候,美國政治學者福山的新著《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朽:從工業革命到全球化進程中的民主》上市了。讓我們看看福山是怎麼說的: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需要三個構成要素──強政府、法治和民主問責,三者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是要把順序擺對,民主並不是第一位,強政府才是。尚未獲得實施有效統治的能力就進行民主化的政府,無一例外地都會遭受失敗。

  這些話,在香港泛民和激進派的耳朵里,是極不中聽的。豈止不中聽,簡直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他們無暇細思,正熱火朝天地忙於搞「佔中」,爭普選,戴上「雨傘革命」的高帽──下一步的政治路線圖已經繪就,只要堅持抗爭,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香港就是未來的「政治之都」,是新生的「世界民主中心」。一句話,香港未來的發展要堅持民主優先、政治優先的原則。

  回到「香港人,你的首都在哪裡」的話題,既然有了「政治之都」的光榮稱號,究竟北京還是維多利亞港灣是香港的首都,似乎就不那麼重要了。

  有人說,雖然香港繼承殖民地特色「重經輕政」,但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現在要尋求政治權益,這些都可以理解。不過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一不能以犧牲經濟利益和社會穩定換取所謂政治民主的一時推進,二要符合客觀實際,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何況,港英時期本來就是政治上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在港英時期沒有得到的,不但要到特區政府時期得到,還要變本加厲甚至一步到位。這種渴望與現實間不切實際的距離,造就了香港如今的「泛政治化焦慮症候群」。

  「症候群」的表現之一,是在未來的政改中,如果不能按照反對派設計的路途前行,則寧可政改流產,然後繼續指責特區政府和中央沒有誠意,不民主,干預港人治港,也不願意妥協成局。這種心態,賭氣和幼稚甚至被抑制、被利用、被扭曲的成份居多,絕不是成熟政治制度下應有的平穩心態。

  「症候群」的表現之二,堅持對內地的歧視和偏見,在跟內地的磨合中缺乏耐心。一方面對內地的不足和制度建構,不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而是帶著「民主放大鏡」挑刺、妖魔化,偏激地認為是內地的落後阻礙了香港奔向民主的康庄大道。另一方面,對內地的建設成就和好的一面,則是「選擇性失明」,對惠港護港的舉措,更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那些在風雨中高舉黃色雨傘的手,不妨讓腦袋裡的熱血冷靜一下然後想一想,是誰在金融海嘯香港最危急的時候站出來,果斷出手用巨資撐起保護傘為香港遮風擋雨?

  「症候群」的第三個表現,是香港新的身份認同危機,以及當中透露出的不適和極強的焦慮感。從歷代港督到尚不成氣候的所謂「港獨」,總有人想撇開內地這個根本。如今更有人試圖借政治權利與權力的獲取,同時完成香港的「主體性建構」。他們的觀點是,從前你們是窮親戚,我們富裕,我們不是一家人;現在你們富了,我們有政治自由,所以不是一家人;即使你們變強大了,我們本港的文化依舊優越,高你一大截,怎麼成一家人?試圖強行隔斷內地母體的臍帶,身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自然顧影自彷徨。香港,不應該忘記從哪裡來,更不應該忘記要到哪裡去。

  即使按照民主社會的通用法則,反對派和泛政治化也很難立住腳跟。因為他們的所謂民主抗爭,更多的是訴諸暴力和激進的手法。不聽從政治要價,就一切免談,一切對抗,把鬥爭從議會帶到街頭和學校。這種走火入魔,正是「症候群」的第四個表現。

  別忘了,完全對抗性的爭執,實質上就是不認可「一國兩制」這個憲政原則。「一國兩制」雖然有制度彈性,但絕不是可以放任獅子大張口的稻草人。「泛政治化症候群」的患者們,似乎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這個南牆,就是「一國」的底線。

  行文至此,答案似乎可以呼之欲出了。在大中華圈裡,政治首都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北京。

  如今的香港,政治爭拗欲說還休,經濟發展畏葸不前。建制派和泛民在立法會裡的「拉布」、「剪布」已常態化。這些本就是民主社會才有的常態,香港已經有的,有人認為還不夠。其實那些熱衷於「雨傘革命」和「佔中」抗議的人士,不妨考察一下葉門、烏克蘭、埃及以及很多其他地方的「民主」──那裡的抗議活動到最後都化為了一場徒勞。

  「中國共產黨正在回到歷史中去以證明自己,即便是沒有西方的民主和法制的傳統所帶來的益處,他們也能創建一個有能力的政府。」福山的良治社會三要素及其排位,泛政治化的信徒們當成了耳旁風。但尷尬而難以自圓其說的是,福山可是他們最推崇的民主國度里最自由的學者!是追求雙輸還是雙贏?一般人都不難給出答案,但難就難在知易行難,有時甚至南轅北轍。「東方之珠」這個美麗的稱號,容得下經濟繁榮,容得下政制進步,但絕對容不下暴力抗爭,更容納不下掛羊頭賣狗肉的泛政治化。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推薦閱讀: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是個什麼樣的人?如何評價他最近一系列的親華言論?
香港曾有個「政治部」(四)
國家元首及政治人物是否適宜用化名(類似 stage name)出現在公眾面前呢?
未來的伊斯蘭世界會衰弱還是更為強大?

TAG:香港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