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與《道德經》互補(下)

《論語》與《道德經》 (互補下)

(3)無為與有為

一般來說,孔子開創的儒家學說是入世的官學、顯學;老子開創的道家學說為出世的民學、隱學。曾有許多學者認為,儒家乃是中國文化的主幹。也有一些學者提出,道家才是中國文化的主幹。近20年來,學術界趨向一種共識:儒家重視人倫,道家崇尚自然,他們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傳統的主幹。二者皆流而非源,呈現二水併流的統一圖景。

《星旋態宇宙模型》的觀點與學術界的論斷是合拍的,只是將「二水併流」的統一圖景,提升為「雙螺旋運動」的圖景。進而揭示出儒道兩家構成的雙螺旋運動圖景,延續了易道雙螺旋文明,代表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中的正、反螺旋。這樣一來,中國文化傳統的主幹具有了嚴謹的科學性 —— 根植於河洛一體的《周易》宇宙學。儒道互補呈現出鮮活的形態 —— 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雙螺旋交纏的動態結構。這一持續了數千年的文化特色,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稱一絕。

入世與出世、官學與民學、顯學與隱學,從不同側面勾畫了儒道兩家學說的對立互補性。實際上,這正是對「無為」與「有為」兩者關係的不同表述。也就是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的認識還存在某些誤解。當然,澄清事實是非常必要的。

有人提出,儒家是積極入世的、貼近生活的實踐哲學,道家是消極厭世的、坐而論道的神秘哲學。這種偏激的觀點顯然是對老子「無為」學說的曲解。

道經·三章所言:「為無為,則無不治。」其「無為」就是一種更有效的「為」,能達到「無不治」的水平。可見,「無為」治身、治國是一種遼闊的境界,並非是「坐視世界的衰落,而無動於衷」的活命哲學。「為無為」是為了成就「無不為」的化境,乃是「有為」的最高層次。

也有人說,老子對文化進步、文明發展表示不滿,主張復古倒退,與孔子推崇文化發展,主張剛健有為相去甚遠。其實,老子的「無為」並不反對孔子的「有為」,但確實是反對私慾膨脹的膽大妄為。「為無為」提醒人們,要效法天道博大慈愛的德行,成就「天人合一」的易道。

老子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經·三十七章)。他發現道是自然而然的規律,正因為道不刻意有為,其「無為」才能夠無所不為。因此,老子強調人應該保持自然本性,剋制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後天慾望。要超越人性的弱點,就應該效法自然之道的精神和品德。他在道經·十章中提出: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一章的意思是:你能做到身心和諧,永不分離嗎?你能結聚精氣柔和呼吸,像無欲的嬰兒一樣純樸嗎?你能排除雜念返觀內照,心如明鏡嗎?你能熱愛人民治理國家,做到超越自我而不爭奪嗎?你能身處宇宙開合運動變化之中,保持虛靜柔弱嗎?你能大徹大悟明辨事理,順從自然規律嗎?宇宙之道生養、撫育了天下萬物,生養而不據為己有,撫育而不圖回報,任其自然成長而不宰制,這是博大慈愛的至德。

這一段論述包括三層含意:前三問講氣功修鍊方法,即後天返還先天(取坎填離)之法。後三問講治理國家的方法,即天道無為、無不為之法。最後闡明天道具有至高無上的德,提示人們要修後天德行、合先天大道。

可見,道家崇尚自然,主張以「無為」治身、治國也講究了方法。以上六問都包含著方法,以至於修德就是一種方法。一切方法都是「有為」,以有為之法達到無為的境界。老子說:要採取方法輔助世間萬物按自然規律發展,最終歸於無為。即德經·六十四章所述:「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德經·八十一章指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表明,老子的人道標準是聖人之道,而聖人之道就是效法天道。天道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聖人之道為無為,故不爭奪名利。所以「無為」不等價於「無所作為」,「為而不爭」的意思是 —— 有所為、有所不為,此乃「天人合一」的易道,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追求的終極真理。

老子明確指出:「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則無不為」(德經·四十八章)。就是說,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道德的人,欲妄一天比一天減少。欲妄減少再減少,可達到「無為」的境界,天道「無為」則是「有為」的化境 —— 無不為。

「為學」和「為道」都是需要的,它造就了輝煌的歷史文明以及德才兼備的歷史人物。如果說,儒家側重於探討世俗性的現象世界,那麼,道家則側重於研究自然性的本體世界。儒道兩家之所以對立互補,其根在河洛、其源在八卦。

正如「河洛一體」的道理一樣,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是一個整體,儒家學說與道家學說也是一個整體。「無為」與「有為」既對立又統一,應該毫無疑義。

《易傳·繫辭下》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意思很明白:乾象徵天,坤象徵地,天地象徵宇宙。因宇宙之道無為而無不為,故黃帝、堯、舜效法天地自然之道,以「無為」治國。儘管「垂衣裳」不做大動作,反而出現了「天下治」的太平盛世。

由孔子始作的《易傳》,是儒家對《易經》卦辭和爻辭等內容的闡釋。這充分說明,在《周易》宇宙學中,「無為」是一個重要的學術概念,儒家對「無為」而治是認同的。

從孔子的有關言論中,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例如《論語·衛靈公》稱言:「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孔子說,以無為而治理國家的人,與聖人虞舜有什麼區別呢?又例如《論語·陽貨》載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說,天講了什麼呢?春夏秋冬照常運行,天下百物照常生長,天道並不講什麼,但萬物都在它的法則下運動變化。

既然如此,儒家為何仍青睞「有為而治」的倫理之道呢?在孔子看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足見孔子特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人能夠弘揚道,是因為人可以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並非道弘揚人,是因為天道乃是不能言語的客觀存在。正如子產所說的,「天道遠,人道邇」(《左傳·昭公十八年》)。天道是一個遠大的目標,而人道離我們最貼近。這都表明人道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價值,因此,儒家的人倫道德十分關注現世和人事與自然節奏合拍。

毋庸置疑的是,儒家並未忘記天道,而是以「有為而治」的仁義之道來弘揚天道。道家重視「無為」而治,並不排斥有為而治;儒家重視「有為」而治,並不排斥無為而治;易道既不是唯無論,也不是唯有論。「無為」而治與「有為」而治是一個整體的正反兩面。千古志士仁人,對道義的追求是永恆的。如《孟子·盡心上》所言:「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不得志或處逆境中,則以道家為歸依,淡泊功名利祿,「獨善其身」;發達得志或處順境中,則以儒家為歸依,堅守道德良知,「兼善天下」。或有為或無為,因時而異;或儒或道,交替為用。

究其根源在於《周易》宇宙學是一分為二的二元論,與合二為一的一元論的高度統一,描繪了一幅和諧統一的宇宙圖景。因此《周易》理論乃是兩股交織的脈絡:《河圖》、先天八卦、隱秩序、道家、無為而治一脈相承,《洛書》、後天八卦、顯秩序、儒家、有為而治一脈相承;兩者對立互補,構建了「太極宇宙」及易道雙螺旋法則。也可以說,儒道兩家對立互補的學說共同描述了一幅和諧統一的中國社會圖景,一個「太極宇宙」的人間社會結構 —— 雙螺旋互抱的太極圖像。

如此說來,天道與人道、無為與有為,恰好彰顯了儒道對立互補的歷史形態。換句話說,道家老子的天道、無為學說,儒家孔子的人道、有為學說交纏在一起,組成了和諧有序的中國傳統文化結構和中國古代文明形態。

相對而言,關於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道家老子的學說主要體現在對身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論述上,儒家孔子的學說主要體現在對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的論述上。老子的德經·五十六章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意思是說,保持內心平靜,挫掉自己的鋒芒,解脫自身的紛擾;萬物與我為一,可與光線同一,可與塵埃同一;這叫做與微妙的自然之道同一。「玄同」就是和諧統一。

孔子指出「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論語·學而》)。與老子的以正治國(無為而治)相反,孔子則主張以禮治國(有為而治),故「和」是禮治的重要體現;而這種珍貴的和諧精神,效法於文王后天之道,乃人間社會之美德。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德莫大於和」(《論語·子路》)。他揭示了君子與小人為人處世的區別,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序。孔子是以「仁」為道德核心,「義」為行為規範,「禮」為用兼而維護等級秩序,建立起儒家思想體系,從而實現人際和諧與社會和諧。如是說,「仁者愛人」,「四海之內皆兄弟」(《論語·顏淵》)。「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故實現仁政,則天下安定和諧。

(4)取坎填離

在上一章節提到過「取坎填離」的問題,這是《周易》宇宙學中的重要命題。即在後天返還先天的過程中,人類將面臨如何獲取自然資源、獲取自身資源的問題。

就卦象而言,將坎卦中爻「—」取出,與離卦中爻「- -」互換,使離卦變為乾卦,坎卦變為坤卦,這就叫取坎填離。於是以坎離定位的後天八卦,便返還到以乾坤定位的先天八卦,小周天時空循環也就進入了大周天時空循環。

因《周易》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故「取坎填離」也是針對天與人。所謂取自然資源,針對天;所謂取自身資源,針對人。這就是說,可以獲取自然資源建設物質文明,可以獲取自身資源建設精神文明。有趣的是,儒家與道家一致提倡,物質生活節儉、精神生活豐富。在取自然資源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這一問題上,都在關心生態平衡和尊重自然規律。在取自身資源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這一問題上,孔子主張通過學習與思考獲得人生的哲理,老子則主張通過身心修鍊獲得生命的真諦。

《論語·里仁》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說,有才幹的人立志於追求真理,如果以布衣素食為恥辱的人,不值得與他討論人生的意義。《德經·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說,我有三大法寶,永遠保持它們:一是慈愛的德,二是儉樸的生活,三是為而不爭的道。可見,儒道兩家相異又相通,孔子和老子都崇尚儉樸的生活,以追求真理來實現人生價值。

《論語·述而》曰:「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說,可以釣魚,但不可一網打盡,可以射鳥,但不可射棲息林間、繁衍後代的鳥。《道經·十六章》曰:「不知常,妄作,凶。」老子說,不懂自然規律,一味蠻幹,會產生兇險的後果。看來,兩位聖賢都在提醒人們:要「有所為」取自然資源,「有所不為」保護生態環境;要按自然規律辦事,破壞自然環境將自食其果。

在取自身資源的問題上,孔子的「有為」走了一條外在超越自我之路,通過學習與創新來獲得精神財富。老子的「無為」走了一條內在超越自我之路,通過氣功修鍊來獲得精神財富。外在超越與內在超越交相輝映。

《論語·為政》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說,只讀書不思考就會越學越迷惘,只思慮不看書學習就會流於空想。《論語·述而》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說,要善於向周圍的人學習,揚長避短。《論語·子張》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是說,博學且志向堅定不移,多問且思考現實問題,仁德之心就在其中形成。《論語·為政》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說,學習前人的知識和見解,從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人可以成為老師。孔子的觀點很明確:要做一個有知識、有道德的人,學習、思考、創新缺一不可。

《道德經》原文不僅有治身、治國的分疏,而且不少語句具有治身、治國的雙重含義。這不奇怪,以老子的眼光,個人、家庭、國家及整個人類社會,都應該遵循大一統的自然法則。故漢代以來,出現了河上公和王弼兩種風格的《道德經》注本,河上公注本側重於「治身」方面的闡發,被學術界視為中國氣功的早期經典;王弼注本側重於「治國」方面的闡釋,被稱為中國道家的政治哲學經典。

《道德經》之注家,自古至今不下數百家,其中有四家乃是皇帝所作的注本。即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分別注有《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與《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與《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經》和清順治《御制道德經》。以上注本被收入《正統道藏》和《藏外道書》之中。

就「治身」而言,老子有關氣功的言論屬於取自身資源的方法。如「虛其心,實其腹」(道經·三章)就是講取坎填離。在《易經》六十四卦中,離上、坎下組合叫「未濟」卦,坎上、離下組合叫「既濟」卦(見下圖)。在人體小宇宙中,離卦象徵心臟、坎卦象徵腎臟;心臟五行屬火,腎臟五行屬水。通過「虛其心,實其腹」氣功修鍊,使水火「未既」走向水火「既濟」。

簡單地說,心臟確實處在腎臟的上方,呈現水火「未既」的卦象。氣功修鍊達到水火「既濟」不是指心、腎交換位置,而是指功能上的水火互補。以純樸之心火溫煦腎水,以歸真之腎水滋潤心火。虛其心,是去掉欲妄;實其腹,是懷道抱一。這是符合天道的氣功修鍊,為取坎填離的第一步。

「致虛極,守靜篤」(道經·十六章)也是講取坎填離。在《易經》六十四卦中,乾上、坤下組合叫做「否」卦,坤上、乾下組合叫做「泰」卦(見下圖)。在人體小宇宙中,任脈為陰脈之海、督脈為陽脈之海,由任、督二脈組成的圈環屬於「小周天」通道;由十二正經、奇經八脈所組成的經絡系統是「大周天」通道。若通過「致虛極,守靜篤」氣功修鍊,小周天(後天)經絡循環可返還大周天(先天)經絡循環,為「否」極而「泰」來。

簡要地說,致虛極,指心境清凈、虛無到極致;守靜篤,指意守若有若無、內照「任、督」循環。打通小周天經絡之後,才有可能進入「大周天」循環。若打通了大周天經絡,則完成了取坎填離的第二步 —— 離卦變為乾卦,坎卦變為坤卦。

在人體八卦系統中,頭為乾、腹為坤,呈現乾上、坤下「否」卦之象。大周天氣功導致腦、心、腎功能互補,或者說頭(上丹田)與腹(下丹田)功能互補,使神形合一。於是「否」卦轉變成「泰」卦,這就完成了取坎填離的第三步。

總之,取坎填離三步曲與道家氣功修鍊的三階段對應: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老子氣功理論及方法與《周易》宇宙學一脈相承,人體小宇宙通過取坎填離修鍊,由後天的人返回到先天的境界,從而體悟生命存在的意義。

推薦閱讀:

溫總任命港特首必引論語 今次添孔明金句
《論語》共讀,人而不仁
《論語》雍也第六
(1)向雄讀《論語》之:有過必改
論語16.11

TAG:道德 | 論語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