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誰加稅成多國「危險話題」 富豪自願加稅受質疑
06-12
給誰加稅成多國「危險話題」 富豪自願加稅受質疑2011-09-02 10:25環球時報我要評論字型大小:T|T●本報駐外記者陶短房廖政軍青木李珍紀雙城●本報記者段聰聰●柳玉鵬郝文「我和朋友們被對富豪頗為友善的國會嬌慣的時間夠長了,現在是政府向超級富豪們增稅的時候了。」美國「股神」巴菲特和法國一些富豪們發出「向我開炮」的吶喊,德國和義大利等國的富豪也開始響應。然而,他們收穫鮮花與掌聲的同時,也聽到了質疑與嘲諷。有人稱此舉杯水車薪,有人說這些與政府關係密切的有錢人在用一點點犧牲推動針對百姓的「社會福利大削減」。在發展中國家,向誰加稅同樣是個棘手的問題。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政府把手伸向任何人的錢袋都需要勇氣,因為不滿之聲會隨之而來。美歐富人要求加稅:覺悟還是姿態?最近在媒體上「慷慨解囊」的美歐富豪突然多了起來。《紐約時報》8月31日稱,歐洲一些富人開始響應巴菲特多繳稅的呼籲,敦促政府提高對他們的稅率,以緩解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法國16名富豪發出「向自己增稅」的公開信後,德國一個由50名富人組成的「富人多交稅」團體宣稱,「政府的緊縮計劃主要影響那些貧困人群,這對解決危機並不合適。」義大利法拉利公司主席蒙特澤莫羅也稱願意多交稅。對這種「向我開炮」的呼籲,法國廣告集團老闆萊維稱,「我不是受虐狂,也不喜歡交稅,但現在只有社會中享有特權的成員承擔起國家負擔的更大份額才是公平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對富豪們自我加稅的呼籲十分歡迎。近幾天,奧巴馬頻頻與巴菲特通電話,他還公開表示,「一個國家政策如果只有利於大富翁,將註定無法保持長久繁榮」。法國總統薩科齊也宣布將對富人的稅率提高3%,據稱法國稅收每年將會因此增加2億歐元。但這樣的「好事」意外地引起眾多質疑。法國經濟和預算問題研究所學者戴爾索稱,他對富豪們主動要求多繳稅的熱情感到「吃驚」,「或許他們對獲得的財富感到羞愧」。英國《金融時報》稱,巴菲特本人曾敦促富人捐出一半財富用於慈善。這使得社會不公平在表面上看起來不那麼難堪,但事實的真相是,這些慈善捐款都可以稅前扣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呼籲向富人加稅是錯誤的」。文章稱,這樣做「只會轉移人們的注意力」。《華盛頓郵報》8月30日引用美國眾議員華爾士的話稱,巴菲特要求對富人增稅「沒有誠意」。「富豪同意自我割肉並非是無條件的。」法國政論家熱爾曼在《最新新聞》這樣評論說。此前法國SAS集團董事長貝斯貝德爾曾稱,「我們願意『犧牲』的前提是政府削減更多公共開支,減少更多福利」。熱爾曼說,顯然這很大程度上是「苦肉計」,貝斯貝德爾及願意「割肉」的富豪,幾乎都是執政黨的支持者和既得利益者。在富豪們發出聲明後的第二天,法國政府就拿出一份大規模減赤預算,計劃2011年通過增稅增加收入10億歐元,而對富人加稅卻只增稅2億歐元,其他稅收從何而來不言自明。在日本,剛上台的新首相野田佳彥是候選人中唯一主張加稅的,其主要加稅對象也是富人。日本時事通訊社稱,近年來加稅成為重大政治風波的導火索,野田內閣要是強行增稅的話,他將成為比菅直人更短命的首相。現在日本一些經濟團體開始出現「制止野田政權增稅」的聲音,有人公開抨擊野田將負擔轉嫁到艱難維持的企業家身上是「謀殺」。到底誰多交了稅「多掙錢就該多交稅。這是英國1799年在世界首先制定個人所得稅時確立下來的規矩。」一名英國經濟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實際上,在當時那個英國最富的時期,大量窮人依然生活艱難,當時的英國政府藉此一方面籌措軍費,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平衡貧富差距,化解國內矛盾。但此後200多年,徵稅的結果似乎離這個初衷對於這次「自我加稅」的呼籲,富豪們說得十分直白。法國富豪在公開信中寫道:「我們從所處的體系中得到更多的好處,我們希望能夠維持這樣的體系……如今這一體系面臨崩潰邊緣,我們的行動看起來很有必要。」英國《金融時報》稱,巴菲特本人去年交稅700萬美元,這隻相當於他應稅收入(給慈善基金的捐助有抵扣)的17%。但他的員工卻要交36%的稅。文章稱,1992年,美國掙錢最多的400名富豪總收入為169億美元,繳納29.2%的所得稅。如今他們的總收入上升為909億美元,卻只繳21.5%的稅。雖然實際稅負很低,多數富豪還是拚命逃稅。彭博社8月31日引述美國政策研究所當天發布的報告稱,2010年美國收入最高的25個CEO的工資和報酬比他們所在公司繳納的聯邦所得稅還多。在25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花在遊說國會上的錢也比交的聯邦稅還多。實際上,該不該向富裕階層增稅在許多國家都分歧嚴重。英國人將針對高收入階層的個人所得稅稱為「羅賓漢稅」。支持「羅賓漢稅」的力量不僅來自民間,也來自商業大臣坎貝爾等政府高層。但《泰晤士報》稱,「羅賓漢稅」不僅沒有給英國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相反卻讓英國經濟出現萎縮,因為大量的富裕階層乾脆選擇離開。倫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報告稱,目前至少有550萬英國出生的公民移居海外,其中1/3屬於富裕階層。倫敦市長約翰遜批評稱,高稅收政策只會讓英國尤其是倫敦越來越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工薪族不滿稅收「劫貧濟富」在西方國家,工薪收入者對政府目前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更加不滿。倫敦一家社區報記者霍布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我每月的收入有兩成多拿去交稅,如果這筆錢能夠增加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的建設,控制住物價上漲,也算值得,但事實是我們的稅被扣走了,可是生活成本卻愈來愈高,我想知道,政府拿稅收去做什麼了?」在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工程師馬庫斯對《環球時報》記者抱怨,德國有52種稅收,幾乎所有娛樂消費都要交稅。除了個人所得稅外,許多地方還有啤酒稅、賭場稅、電影稅、酒類零售稅等。德國被稱「愛狗勝過愛孩子」,但在馬庫斯所住的漢諾威,養一隻狗要交132歐元稅,第二隻要240歐元。馬庫斯說,如果沒有稅務顧問,他的收入近一半會被拿走,所以他想方設法避稅。法國《論壇報》稱,即便照著富豪們的「高姿態」和法國政府的「富豪稅」方案,這些富翁每年多繳的稅款僅區區2億歐元,這是「吃小虧佔大便宜」,因為「富人已經增稅,現在該輪到你們了」,而政府的財政支持仍對富人傾斜,到底是「富大方」還是「窮大方」?法國高教與科學研究學院教授托馬斯·皮科迪認為,在金融危機中,法國政府通過財政刺激計劃,向富人們「輸血」20億歐元之多,這些錢大多來自中產階級和下層人士交的稅款,如今富豪們大叫大嚷「主動增稅」,拿得多、吐得少,還如此高調,有什麼「感動」可言?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斌對《環球時報》說,上世紀60年代,歐美國家建立福利國家時的資金來源主要靠提高稅收,當時實行高累進稅制,對收入進行更加公平分配的效果非常顯著。但是也帶來問題:不利經濟增長。上世紀80年代,里根和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美英發起稅制改革,以減稅的方式激活經濟。這被認為是對此前更關注公平的稅制的反方向調整。張斌認為,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始終圍繞稅收問題。到底要向誰加稅,要考慮公平,也要考慮未來經濟長期發展的問題。特別是在全球化時代,國際稅收的競爭也很激烈。如果某個國家單方面對資本課以重稅,就會引起資本外逃。即使國內民眾希望對富人和資本加稅,很可能最後是不了了之。英國《金融時報》直言「巴菲特錯了」,文章稱,西方最大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對富人收稅少的事,更主要的是富豪們對政治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很大一部分來自給政客的捐款,更大一部分來自可以稅前扣除的所謂「慈善」捐款。金磚國家面臨「加稅難題」經濟陷入困境的發達國家為如何加稅爭論不休,許多經濟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加稅的難題。《印度時報》8月30日稱,為了增加國家收入,印度財政部正準備出台新政策,開始向醫療、火車票、護照等徵收服務稅。報道稱,這是印度政府即將推行綜合性的「商品與服務稅制」的一部分,一旦新稅制實施後,印度間接稅稅率將總體提高至16%以上,目前這些服務稅稅率約為10%。但這一政策引起印度國內的爭議。一些媒體認為,這實際上加重了窮人的負擔。有印度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保險箱在印度很暢銷,因為富人們總喜歡將錢鎖在家裡,而不存在銀行,為的就是逃避納稅。去年,印度最高法院就曾判定知名企業信實集團需要向政府補繳過去8年欠下的公司所得稅,總金額高達110億盧比。在另一個「金磚國家」俄羅斯,紐帶新聞網8月30日稱,俄政府已經確定對高收入者徵收附加稅的方案,其目的是減少國內的貧富差距。從明年起,年收入超過51.2萬盧布者要繳納30%的稅率。同時對低收入者減少稅收,甚至不用繳稅。現在俄羅斯人均月收入為2.25萬盧布。90%的人工資額不會超過政府規定的附加稅界限。這有利於保護絕大多數工薪族,同時讓高收入者多納稅。從9月1日起,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將全面實施。新個稅法實施後,月收入低於3500元的工薪族不再繳納個稅。工薪所得納稅人佔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將由目前的28%下降到8%以下,個稅納稅人數將由約8400萬銳減至約2400萬。張斌認為,這次調整是一個力度較大的減稅措施。在發達國家中,個人所得稅占所有稅收的平均比重在27%左右,而中國為6.61%。中國65%以上的稅收收入來自於對商品和服務的課稅。這樣的特點不利於平衡收入分配,原因是高收入人群消費佔收入比例遠低於低收入人群。中國的稅制改革方向是提高直接稅(包括收入稅、財產稅等)的比重。但張斌認為,稅收調整將非常複雜。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目前面臨的加稅困境就可以看出,這種財政調節槓桿將對政府運轉、社會穩定、民眾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巴沙爾危險了
※瘋狂高爾夫!球手不懼危險斷崖邊打球
※餐前低血糖是血糖危險徵兆,需做好乾預
※最易被忽視的6種危險動物(圖)
※G2是一個危險的偽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