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教育是一種大智慧

教育是一種大智慧上傳: 徐建業 更新時間:2013-9-4 15:03:47

《教育是一種大智慧》作者:林格 類別:親子·教育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01-01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導讀:教育是一種大智慧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就針對目前中國學校教育的局限性而言,教育就是生長,其本質是人的發展,也就是說,教育的過程就是發掘人的天性、潛能以及潛在價值的過程。

但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教會孩子做人,培養「人」比培養「才」更加重要。

教育必須立足於培養一個具備健康人格的現代人,所以,教育決不僅僅是某一種技術,而應當是一種素養,是一種大智慧。

所有的教師和父母都應當重新來學習兒童教育這門專業的功課。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進行教育研究的一個總結,是作者的代表性作品。

本書主要內容(1)

本書主要內容是:

第一章「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介紹的是我們的教育者怎樣從「尊重」這個基本價值出發,建立健康的兒童觀和發展觀。人在社會中生活,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選擇只能在統一的基本的價值條件下才能獲得發展。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我們往往會忽略「尊重」真正的內涵與重要性,認為「尊重」是一個誰都知道的問題,但事實上,我覺得該問題遠非大家所想像的那樣簡單。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局用10年時間進行了「尊重教育」課題研究,逐漸形成了一個全國著名的教育品牌。

第二章「教育必須遵循人的發展規律」。人的教育,必須了解、遵循人的科學發展規律,這裡介紹的「兒童權利」、「關鍵期」、「人的發展是呈階梯式的」、「羅森塔爾效應」、「潛意識」以及「生物鐘理論」等,是我認為尋找教育智慧的7個基礎平台。從這裡出發,你對教育智慧就有了基本的認識,否則,教育只是一些技術而已。

第三章「關係第一,教育第二」。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邏輯起點。這裡主要介紹的是,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或者師生關係。我們知道,面對親近和崇敬的人,他的表揚會讓我們心花怒放,他的批評會讓我們分外愧疚;在學校,是否喜歡該科目的老師會直接影響我們學習該科目的熱情;在家裡,我們與誰更親近,便容易接受誰的教育——關係的好壞何等重要!中日友好醫院的李子勛教授提出「關係大於教育」,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孫雲曉教授提出「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都是極有智慧的。

第四章「父教是不可缺少的」。為什麼將「父教」單獨作為一種智慧來談是具有針對性的。目前中國的家庭教育任務,似乎只是由母親來完成的,中國學校召開家長會,90%都是母親參加,父親即使偶爾關注一下孩子的教育,也只是淺層次的「教誨」。當孩子邁進幼兒園、甚至小學,遇到的也大多數是女性教師。這些,都將對孩子的性別角色發展以及人格形成極為不利。所以,怎樣當父親,其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教育問題。

第五章「和諧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沃土」。萬物和諧是自古以來的幸福理想。儒家、道家等學派都有豐富的和諧思想。畢達哥拉斯說過:「什麼是最美的——和諧。」如果美就是一種和諧,那麼,只要人們感受的美越多,內心裡就會越快樂。風景如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如斯。在和諧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對於孩子來說,能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與此相反,很多在不幸家庭、離異家庭成長的兒童將遇到更大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另外,在孩子的教育上,家庭成員達成一致,也是促進幸福家庭建設的一條途徑。

第六章「讀書重要,還是網路重要?」這裡介紹的是媒介與兒童教育的內容。現代社會中,媒介對兒童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這裡以讀書和網路為重點,進行了方法上的探討。特別提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卜衛研究員是我國研究媒介與兒童教育的權威,她的很多觀點值得全社會重視和推廣。

第七章「教育的目標是學會做人」。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應當是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根本目標。本章從「孝心」、「責任感」、「自信」等若干個最基本的價值觀出發,為教育者提供了一個切實的操作系統,簡單有效而不至於落入俗套,這是作者多年教育思考的一個重點。

第八章「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意識」始終是教育上的一個關鍵點,這就要求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調節自己。一是正確認識自己的潛能。二是正確評價自己,包括通過自評、互評、征評來評定自己的潛能發揮情況。三是正確調節自己,主要是看自我行為是否得到調整和控制。本章圍繞著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深入淺出地提出了自我教育的若干個有效的策略。

第九章「厭學是世界上最大的難題」。學習是一件苦差使,厭學是世界上最大的難題,所以如何吸引孩子熱愛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的教育問題很有可能就隨之迎刃而解了。這裡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些內容開始談起,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激勵孩子「愛學習、會學習」的系列方案。

第十章「一切教育最終都將歸結為習慣的培養」。愛因斯坦說,把你在課堂上和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素質。具體而言,這裡的素質是什麼?就是習慣。一切的教育都將歸結為習慣的養成。習慣是從人的正確認識到正確的行為之間的一座橋樑。習慣往往起源於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

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

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所有的成功都是個性的成功,因此,教育的真諦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嚴,而這些都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因此,他們是獨立的人,他們的個體權利應當受到父母的保護。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就提出:「兒童不是"小人』,兒童的心理與成人的心理不同,兒童時期不僅作為成人之預備,也具有他的本身價值,我們應當尊重兒童的人格,愛護他的爛漫天真。」

在《教育的秘訣是真愛》一書中,孫雲曉教授講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位母親看到上高中的兒子因為談戀愛而心神不定的時候,非常替孩子著急,於是在兒子出門後想方設法撬開了兒子的抽屜,取齣兒子的日記。可是,當她翻開日記時,手卻像被燙了一般。原來兒子在日記本中夾了一張紙條:「媽媽,我料定您會來看我的日記,我瞧不起您!我的煩惱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過這一關!」這位母親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應該不尊重孩子。

父母雖然給了孩子生命,養育了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應該受到尊重,也只有受到尊重後,他才可能尊重自己,並可能學會尊重別人,進而成長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孩子不是屬於父母的某種「東西」。當父母意識到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很多時候就會放棄扮演「過來人」的角色,讓孩子自己選擇。

《讀者》曾轉載過我的一篇文章,大意如下: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的父親就很願意讓孩子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設置一個目標,逼孩子去達到。蔡志忠上中學時,大部分時間都沉迷於漫畫世界,多門功課不及格,甚至面臨留級的命運。當時,台北的一家漫畫出版社邀請蔡志忠去畫漫畫。蔡志忠不知道父親能否同意自己放棄學業。

一天晚上,父親像平時一樣坐在藤椅上看報。蔡志忠忐忑不安地走到父親身後,輕聲說:「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畫漫畫。」父親沒有抬頭,邊看報邊問:「有工作了嗎?」「有了!」「那就去吧!」這一問一答中,父親一動也沒動,繼續看他的報,蔡志忠也沒走到他的面前。

或許,蔡志忠和他父親當時都未曾想到,這短短十來秒對話,卻成了影響蔡志忠一生的最重要時刻。如果當初父親一定要讓他留在學校接受留級的命運,他日後還可能因為漫畫而聞名全世界嗎?

反觀我們身邊卻有很多父母以「愛」的名義不斷地傷害著孩子。有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成工具,來實現他們未完成、或者不可能完成的夢想。他們「重視孩子」只是表面的,實際重視的往往是他們自己:

重視孩子學習、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往往是重視自己的虛榮;

重視孩子成長、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圓的夢想,往往是重視自己的願望;

重視孩子將來、認為「我是在為你好」的時候,往往是重視自己的判斷;

重視孩子是不是「聽話」、是不是「守規矩」,往往是重視自己的權威……

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愛他,才會讓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孩子的童年不會重來,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庸,強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會讓孩子只知道聽從大人的意願,漸漸失去自己。而這將會成為教育最大的失敗。

關於尊重孩子,我的建議是:

把孩子當作家庭中的一個平等成員。父母要改變那種支配一切、指揮一切的錯誤觀念。時刻牢記這一點,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會順利得多,親子關係也會融洽得多。

多問孩子的想法。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別人家的孩子喜歡做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未必會喜歡,因此不要強迫孩子去做這個、去學那個,關鍵是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要孩子自己願意做。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但不能強逼孩子。選擇也是孩子的權利之一,父母遇到與孩子相關的事情時,要學會和孩子商量,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而不是根據父母的愛好興趣做選擇。因為那樣很容易使孩子喪失個性。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緒。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但也不能信馬由韁,走向極端。面對孩子,父母要學會自我控制,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頭腦。即使是在十分生氣的情況下,也要問一問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錯,還是自己的錯?父母如果情緒失控,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很容易導致家庭教育走向失敗。

鼓勵大於一切教誨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時,只有一句話:只聽鼓勵話,不聽批評話。話說得調侃,但蘊含著教育的大智慧,那就是,父母與老師的第一天職是鼓勵孩子,鼓勵大於一切教誨。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自卑是成長的毒藥。任何的教育都必須重視用怎樣的方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2000年7月25日的《北京青年報》報道了周婷婷的故事:

周婷婷是中國第一個少年聾人大學生,16歲就破格被遼寧師範大學教育系錄取了。她從小就失去了聽力,曾是個全聾全啞的小女孩。在父親的耐心指導下,周婷婷6歲時,已認識了2000個漢字,還學會了看口型與人交流,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並和正常人一樣走進了校園;8歲時,周婷婷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1000位數字;10歲時,她與爸爸合寫出了12萬字的童話故事《從啞女到神童》;1997年,她又被評為「全國自強模範」;1998年,她還主演了取材於兩個殘疾姑娘的真實故事影片《不能沒有你》。

我們難以相信一個聾啞孩子能夠和平常孩子一樣生活、學習,甚至做得更加出色,而周婷婷的確做到了。這個故事就是後來風靡全國的賞識教育模式,周婷婷的父親周弘也成為了「家教明星」。無論怎樣,賞識教育的邏輯起點是正確的,其邏輯起點正是在鼓勵中幫助孩子自信,建立自我。

孩子只有從成功中獲得快樂,才有可能繼續努力。一旦失去了對成功的渴望,就會不思進取,甘於落後。父母多多鼓勵孩子,才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孩子積極進取的潛在力量。

《世界教育藝術大觀》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世界一流的小兒神經科醫生弗雷德上小學時,是大家眼裡的笨學生,甚至連最簡單的2加上2等於幾都弄不清楚。然而,到五年級時,他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墨非老師。

在一次課後,墨非老師叫住了他,讓他重做考試試卷,當他回答完後,墨非老師興奮地對他說:「你都答對了!我就知道你都能答對。」從此,墨非老師不僅經常教給他一些新的學習方法,還總是尋找適合的機會對他說:「你很聰明,我的孩子,我知道你將來一定會前途無量的,我對此充滿了信心。」

從那以後,弗雷德就下定決心,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他漸漸地發現了自己的優點,自信心得到了恢復。同時,他也有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名著名的醫生。

墨非老師的鼓勵改變了弗雷德的一生,讓弗雷德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老師可以通過鼓勵改變一個學生,其實父母也可以這樣對待孩子。可是,有些父母很吝嗇對孩子的讚賞,當孩子滿懷信心地做出一個決定時,聽到的卻是一種十分懷疑的語氣:「你行嗎?」孩子的心靈很脆弱,這無疑是給孩子的自信心以莫大的打擊。也許孩子的天賦就這樣被父母扼殺了。

周弘先生曾說過:「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也要眼含熱淚去擁抱她、欣賞她,為這個生命自豪。」這是一個偉大父親的經驗之談。我們也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說,你是最優秀的。

關於鼓勵孩子,建立其自信心,我的建議是: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有些父母在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時,不是安慰他,而是說一些很刺耳、很難聽的話,本來是想激勵孩子,可有時候卻適得其反。孩子有可能就會因此而喪失自信心,覺得自己的確很差勁。孩子的自信心是需要培養的,父母需盡量對孩子多說一些鼓勵的話,比如,「沒什麼,只要繼續努力,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讓孩子感受成功的樂趣。如果父母總讓孩子努力,卻不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孩子就會因為沒有動力而懈怠。實際上,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把教育目標定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常常能感受到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經常鼓勵孩子,並給予切實的幫助。父母只要是個有心人,就一定能發現孩子的長處。抓住適當的機會,對孩子進行一番鼓勵。此外,孩子還需要父母用實際行動來幫助他們,而不是虛偽地講些空話。

深入孩子的內心,與孩子做朋友。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能與父母交流,把所思所想都說給父母聽。可是父母責罵、訓斥、不理解的態度,關閉了與孩子交流的大門。但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對他們「對症下藥」。因此,我們應當轉變態度,可以與孩子多聊聊天,像朋友一樣和孩子說說心裡話。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1)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常常會指著那些新奇的東西,問這是什麼,那又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這些讓他們表現出極大興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

可不能小看孩子們的這些奇思怪想,這中間往往蘊藏著不可預測的潛能。我在研究北大、清華學生的學習動力時,發現所有的動力原型都是對知識的新鮮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獲得智慧的關鍵。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護孩子的未來幸福。

好奇心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敢於探索新知,敢於創新的動力。創造精神就像是一雙巨大的翅膀,能帶著孩子在知識的天空里展翅高飛。父母可從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小時候是一對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倆在大樹底下玩,兩人產生了爬上樹去摘月亮的想法。結果,當然不僅沒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鉤破了。他們的父親見此情況,不僅沒有責罵他們,而是耐心地開導他們。

在父親的引導下,兄弟倆日夜為製作能騎上天的「大鳥」而努力。這期間,父親不失時機地買了一架酷似直升飛機的玩具送給他倆,這更加激發了他們對製造升空裝置的濃烈興趣。他倆不斷地學習升空技術方面的知識,翻閱了大量有關飛行的資料。在父親的鼓勵下,經過多次試驗,兄弟倆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孩子由於好奇自然會提出些問題,可是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問這麼多,煩不煩?」也許,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的不斷喝聲中被毀滅了。其實,我們也可以像萊特父親那樣,注意傾聽孩子的問題、想法,尊重孩子的觀點,積極地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探索新知的能力。這樣,孩子就能在不斷地發現和思考中增強創新能力。

孩子的好奇心,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慾望和熱情。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好奇動作是小孩子得著知識一個最緊要的門徑。」

強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孩子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才會熱愛學習,並主動學習。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查德·費曼天生好奇,自稱為「科學頑童」。他十一二歲就在家裡設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在那裡自己做馬達、光電管這些小玩意,還用顯微鏡觀察各種有趣的動植物。當他到普林斯頓大學念研究生的時候,他仍然保持著這樣的好奇心。

他還在其著作《別鬧了,費曼先生》一書中講述了自己在念研究生時發生的一件事。為了弄清螞蟻是怎樣找到食物,又是如何互相通報食物在哪裡的,他著手做了一系列實驗,如放些糖在某個地方,看螞蟻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找到,找到之後又如何讓同伴知曉;用彩色筆跟蹤畫出螞蟻爬行的路線,看究竟是直的還是彎的。正是這些實驗使他知道螞蟻是嗅著同伴的氣味回家的。

由此可見,費曼先生在物理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與他強烈的好奇心不無關係。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也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應該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在滿足好奇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值得父母珍惜的。當孩子對新奇的事物提出問題時,我們要認真地傾聽,並加以引導,儘可能地讓他們自己尋找答案。

父母怎樣做才是真正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呢?我的建議是:

鼓勵孩子細心觀察生活,大膽地提出問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新奇的事物吸引著孩子。父母可以培養孩子從小事、小細節中受到啟發,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並鼓勵孩子勇於發現問題。

時常和孩子討論問題,尊重孩子的觀點。父母可以在與孩子閑談的過程中,把閑談深入一步,轉為對某一問題的討論。討論的話題應該是孩子感興趣的。在討論時,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畢竟,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維方式。

讓孩子自己探索問題。有的父母只是注意豐富孩子的知識,不厭其煩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這樣一來,就會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父母應該鼓勵孩子開動腦筋,認真思考,查閱相關書籍和資料,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經常與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父母可以和孩子多逛逛遊樂園、動物園,等等,戶外活動更容易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是培養孩子創造精神的好環境。

別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那樣,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有的孩子好靜,有的孩子好動;有的孩子愛學,有的孩子貪玩;有的孩子內斂,有的孩子活潑……,這些都是孩子各自的特點。

可是,我們往往會給那些好動、貪玩的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重視差異性,差異性使整個世界文明得以發展,重視差異性具體而言,就是別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父母應該及時發現孩子的特點,並加以引導,使孩子的成長更加健康。

家長張港在這方面就有成功的經驗:

張港的孩子非常厭學,老師、家長、班幹部三結合,採用種種手段全部無效。某天,張港驚訝地發現孩子居然在看書,還看了兩個多小時。於是,他偷看了一下,發現孩子在看他的一本關於古錢幣的小讀本。他靈機一動,決定從此處下手,馬上就給孩子講了幾個關於古錢的趣事,發現孩子對古錢非常感興趣。孩子過生日,張港特意送給他幾枚古幣,以後又有意識地給他一些零花錢,孩子都攢著買銅錢和書了。漸漸地孩子看一些課內書了,成績也在上升,還立志要考大學學古錢。孩子一點一點地進步,最終考入了重點大學的歷史系。

從一個班上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到名牌大學的學生,是父親根據孩子的特點因勢利導的結果。假如這位父親不是引導孩子,而是嚴厲地責罵、無情地否定,這個孩子還可能成功嗎?有些父母在發現孩子的特點後,就加以嚴厲地管教。這樣,孩子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越是父母想讓他們做的,他們偏不做。所以,只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才有可能找著他們正確的成長道路。

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有特點,才能正確地理解孩子,增進親子關係。

我們常常感嘆現在的孩子太難管教了,有的孩子居然敢公然對抗父母。感嘆的同時,我們更應當反思自我:我了解孩子嗎?我尊重孩子了嗎?我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嗎?

不尊重孩子,就不能正確地看待孩子的特點,教育就可能出現問題。孫雲曉教授在《教育的秘訣是真愛》中提到的一個故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有個小男孩長得虎頭虎腦,憨厚淘氣,非常可愛。可他卻是一個在學校里出了名的「壞孩子」。他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是一個淘氣的孩子,因為好動,每天在教室里跑來跑去,常常撞倒好孩子,老師經常批評他,並且還叫其他的小朋友離他遠點。有一天,老師竟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還說他是寄生蟲。

直到小學,他還是別人眼裡的壞小孩。他曾經在一篇日記里寫道:「壞孩子怎麼努力也變不成好孩子,這種感覺真讓我覺得像凍冰棍似的那麼冷。我真是壞孩子嗎?可我實在不想當壞孩子!」

這篇日記道出了一個孩子真實的心聲。老師沒能理解孩子,沒有尊重孩子的特點,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傷害。

有些父母也這樣,一旦孩子不符合好學生的標準時,就認為一定是孩子做錯了,不問青紅皂白就責罵、批評孩子。他們根本沒有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內心的真實情況,只是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來判斷孩子的行為。

其實,如果沒有了解作為基礎,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會產生一道阻隔雙方交流的無形的牆,融洽的親子關係就只能是奢望。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並尊重孩子的特點。

北京市第三幼兒園張菁老師班上有一位名叫趙姍的小朋友,她特別不愛說話,非常內向,做事情時動作也極其緩慢。有一次,張老師請她把《螢火蟲找朋友》的故事複述給夥伴們聽,她明顯地表現出膽怯。張老師問她故事聽明白了嗎?她搖搖頭,其實這個故事大家已經聽了許多遍。張老師知道這是姍姍羞於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原因,於是在她耳邊輕輕地說:「你不願講沒關係,晚上你把故事磁帶拿回家,再仔細聽聽……」第二天,姍姍的父親拿來磁帶,說姍姍願意將自己講的故事放給大家聽。

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呢?如果張老師鼓勵姍姍複述故事,孩子可能會更加害怕,由於說不好故事,又會越發自卑。而張老師採取了巧妙的教育方法,尊重了孩子的特點。如果我們父母能從正確的教育觀出發,尊重孩子的特點,就會發現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加有效、更加藝術。

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有特點,父母要接受孩子的獨特之處,給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用心去發現孩子的特點,培養孩子的特點。

如何才能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有特點、尊重孩子的特點呢?我的建議是:

用心去發現孩子的特點。有些父母認為只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會有出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的孩子並不喜歡讀書,如果一味強求,也很難有大的改觀。因此,在平時,父母應該多多觀察孩子,看看他對什麼最感興趣,在哪些方面有天賦,及時地發現孩子的特點。

承認差別的存在。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特點都是不同的。許多父母喜歡把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進行比較,而且總拿自家孩子的短處跟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這樣做實際上是忽視了孩子之間的差異。父母應當接受並承認孩子之間的差異,幫助孩子學會取長補短。

把孩子的特點變成特長。父母發現孩子的特點後,不要打擊和壓制它們,可以針對這些特點,引導孩子不斷地發揮與運用,鼓勵孩子將自身的特點變成特長。

與孩子多交流。父母應利用各種機會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有些父母並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因而常常用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孩子的想法。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內心的想法,了解了孩子的喜好,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才能尊重孩子。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父母能在家庭中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的空氣,這是孩子的幸運。在這樣的家庭,孩子會覺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

我們知道,只有兩頭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間的管道里來迴流動,如果一頭高,一頭低,水就只能往一個方向流了。孩子與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父母與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無數事實也表明,父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來關心孩子,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轉變姿態,像對待朋友那樣去關愛子女,才有可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

康女士就很聰明,她是這樣跟孩子交談的:

有一天,女兒穎穎回家晚了,媽媽幫女兒拿下肩上的書包,陪女兒吃飯,告訴女兒這是特意為她準備的。媽媽告訴穎穎,她已在窗口看了很多次,盼著穎穎回來。穎穎說,她陪同學買東西去了,所以回來晚了,並向媽媽道歉。媽媽說:「孩子,媽媽知道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相信你不會惹麻煩,但媽媽牽掛你,擔心遇到交通方面的問題或別的什麼事情。以後,最好先打電話回來說一下。」穎穎高興地親了一下媽媽:「媽咪,你真好!」

康女士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待孩子的過失,使孩子能感受到母親對她人格的尊重,感受到她與母親在地位上的平等。在我們周圍,有許多父母喜歡用成人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孩子稍有失誤,就對孩子進行指責和批評,這是不科學的。

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他們都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他們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子女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增強孩子獨立意識的有效方式。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孩子的將來著想,可很多父母往往扮演著過來人的角色,對孩子事事進行「專政」,認為孩子應該對父母言聽計從。然而,這不平玩是孩子的天性和權利

父母生怕孩子落後於人,又是請家教,又是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孩子每天晚上十一點前別想睡覺,連雙休日也被安排得滿滿的。有的孩子只有十來歲就已經考取了好幾十種證書,這樣的孩子已經被無情地打磨成了一台學習機器。

事實上,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權利。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生活。」由此可見,玩對孩子是多麼重要。

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中融入娛樂,必然會事半功倍。孩子在快樂的時候,最易於開放思維,接受新事物。

家長王龍君就巧妙地抓住了孩子的這種特點:

孩子害怕寫作文,每次老師布置完作文題,他就愁眉苦臉、抓耳撓腮。有一天,他又坐在桌子前苦思一篇作文,王龍君湊上前一看,才寫了一個作文題目「有趣的一件事」。他想了一會兒後,對孩子說:「走,我們去玩。」孩子聽了十分高興,馬上與父親準備工具一起去捉黃鱔。孩子按照父親的方法,好不容易捉著一隻大黃鱔,興奮得眼中放光。有了親身的體驗,孩子馬上就很自如地寫出了一篇飽含真實情感的作文。

通過一次親身的體驗,孩子寫出了文采飛揚的作文。其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學習活動與整個社會活動都是有聯繫的,我們不能把它與生活、娛樂等相割裂。熱愛學習的孩子,也熱愛生活,也喜歡玩。父母可以多採取一些寓教於樂或寓樂於教的方式,讓孩子多元化地吸取新知識。

玩是緩解孩子壓力的最佳途徑。

現代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孩子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不會休息和放鬆,孩子精神上的弦綳得太緊,就可能造成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在《改善親子關係的方法》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初二學生小松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父母工作忙經常出差,由爺爺奶奶來「管理」小松。可小松不服管,放學後經常跑出去玩。後來,爺爺天天接送小松上下學,而且放學回家後就把他鎖在屋裡不許出門,可是小松的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父母只好帶小松去諮詢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建議讓小松自由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但每天必須保證八個半小時的睡眠。後來,小松按照調整了的作息時間進行學習和生活,有了適當的玩耍時間,學習成績迅速提高,初三時他的學習成績已經在班上名列前茅。

等的方式卻妨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推薦閱讀:

[轉載]密乘十四根本教戒
[轉載]《正易心法注》本經(26
[轉載]看了以後別出「汗」呀?{一}{第1048篇}
(12)[轉載](轉)《子平真詮》讀書心得9
Suriel & Sunwind: (轉載)《千字文》詳解 A

TAG:教育 | 智慧 | 轉載 |